登陆注册
829500000015

第15章 旧调总有听厌时

旧调总有听厌时

过去有不少次,从报刊上看到,一些少男少女,由于听歌听得入迷,以至于崇拜歌星。有些歌星也就飘飘然,不知天下还有别的艺术,仿佛只要自己在台上一站,全世界都会侧耳倾听。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在演艺界也就时有诸如假唱、偷税、罢演等丑闻传出,这些人自以为地位“特殊”,干什么都可以,只要歌迷买账,一辈子不愁好吃好喝。

其实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且不要说你自己的嗓音会退化,就是小歌迷也会长大,渐渐便失去了原来的热情。这时他们看演出认歌星,就再也不会是单凭感情,而是要从艺术的品位上,歌者的修养上来判断其价值。自以为演出市场永远火暴,那只是歌星的一相情愿,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同样是从报刊上看到,香港某歌星前几年来内地演出,曾有位女歌迷冲过人群,在众目睽睽下跑上台去,抱住这位歌星求得一吻。可见这些歌迷疯狂到了何等地步。可是最近这位歌星再来演出,情况完全相反,不仅演出票未卖出去多少,而且他走在大街上都少有人理,他来前准备的保安根本用不上。听过他演唱的人讲,他的嗓子已经大不如先,再没有了往日的魅力,只好灰溜溜地回去。

读了这则消息,我就想,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光凭一副娘给的好嗓子,而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终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有些走红的年轻歌星,根本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在基本功上不肯下工夫,只靠天然嗓子赚钱,只凭漂亮脸蛋取悦,这就如同未加工的木材,成不了家具用处总不大。更何况有的歌星唱的歌,仍然是几年前的老调,新歌他根本就不想学,怎么能不让歌迷失望呢?如果认为听众只认名不认歌,那就完全想错了,歌迷之所以称其为歌迷,他们还是更看重你唱的歌。

艺术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就等于自取灭亡。如果歌星们尚能自爱,而且把歌唱奉为艺术的话,就应该在业务上多求长进,单凭脸蛋儿、本嗓子卖钱,这是一时的“资源”消耗,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随着高雅艺术越来越受欢迎,通俗歌曲正在渐渐失去听众,歌星们再不思谋要走的路,面临的挑战就会更加严峻。从歌唱艺术总体来说,通俗歌曲绝不会消亡,但是它的恒久魅力,我相信会慢慢减弱。

2000年1月22日

掀起你的盖头来

听说有几位读者喜欢的作家的书,出版社为防止上市盗版,但又想在上市前炒作,于是就故意隐去书名,采用《××××》的办法征订,居然还征订了几十万册。这说明这几位作家的大名,在读者中很有些号召力,我真为这几位作家高兴,更希望他们珍重自己的影响力。这种情形颇像医院门诊部,只要某位专家一挂名,就准会有人慕名就诊。在文学图书日渐低迷时,这几位作家图书的成功,无疑给更多的作家以启示,只要你的作品读者喜欢,总还是有一定的卖点的。

诚然,按一般的正常情况讲,一位确有创作实力的作家,只要是他认真地写作,写出来的作品总会不错,所以他才会有社会声望。这是人家自己靠创作成就,在读者中渐渐赢得的名声,读者这样信任也有道理。但是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不是就篇篇好部部佳呢?这恐怕就很难说得清了。这里不想过多地评论。

由此便引申出一个问题来,那么,出版社又是凭的什么,没有内容介绍和说明,违反图书征订常规,就以作者名字来征订图书呢?这种“盖起头来出嫁”的做法,难道就是正经的营销手段吗?幸亏当今走红的作家不多,要是像歌星似的满天飞,家家出版社都来这一手,我们这个图书市场,岂不成了魔术家的演艺场。把每一本名家的书,都像魔术师变戏法似的,用厚布盖起来让读者猜,图书征订单订货会也就没必要了。图书征订都来演《三岔口》哑剧——黑对黑,整个图书市场很快就会变成“黑市”,恐怕也就没有读者的利益好谈。

这种隐去书名摸黑征订的做法,说得严重点儿,对作者来说是在挟名欺世,对读者来说是在作假愚弄。这种做法从本质上讲,跟盗版在性质上无太大区别,最终受害的都是无辜的读者。盗版损害了出版社利益,这的确是件可恶的事情,那么隐名剥夺读者的知情权,难道就真的那么可爱了吗?不客气地讲,盗版和隐名两者的目的,都是在钱上。不管用怎样的理由解释,出版社这种不正常的做法,都不应该提倡和效仿,如果不加以制止的话,此风一长,在图书征订中成了习惯,读书人的利益就再没有了保证。

看货购物,明码标价,这是商业上的规矩,有职业道德的商家,历来都是这么做的。作为精神文明产品的图书,理所当然更应该这样做。为了防止可恶的盗版行为,出版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隐名措施维护自己的利益,倘若被认为是合法的做法,那就必须在出版前不得张扬,图书的优劣待出版后让读者评判。否则以防盗版为由悄悄操作公开张扬,很难让读者相信出版者心地真的善良,因为防盗版最好的办法就应该是,悄没声地组稿编稿不让人知道,等待图书出版正式上市后,给读者一个惊喜,给盗版者一个惊奇,出版社的利益岂不更能保证?如果出版社认为此书真的那么好,又在市场上有一定的把握,你就来个满打满算印足数量,盗版者哪里还有还手之力招架之功?!

又想防盗版又想赚大钱,主意打在无辜读者身上,这绝不是正经的做法。我国图书正在逐渐走向市场,出版业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一些出版社不得不变换经营策略。但是不管激烈到何种程度,起码有三件根本的事情,我想是不能忘记的:一是图书的精神产品属性,二是对读者服务的真诚,三是对文化积累的贡献。出版社丢失了这些事情,不管搞得多么轰轰烈烈,书出得怎样快,钱挣得怎样多,都很难给人以信服的正派形象。仅就图书征订来说,希望以《××××》的方式,今后最好不要再用,还是要“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王洛宾先生歌词)。

1999年4月22日

百姿千福话生肖

奥地利汉学家施华滋教授,非常热爱和精通中国古代文化,他曾经在中国工作几十年,直到罪恶的“文革”被迫回国。回国后他把《老子》等多部中国古代著作译成德文出版。我跟老作家康濯先生等出访奥国,他陪同我们访问并担任翻译,认识以后就成了朋友,他身体比较好的那些年,只要来北京我们都会见面。每次见面免不了互赠些小礼品。

有次我送给他一套生肖剪纸,他看后非常地喜欢,并且用地道的汉语普通话说:只有中国才有这种东西。有的中国朋友给外国人送礼,以为钱越贵的东西越好,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送礼就要送在客人喜欢上。比方,我们外国人不讲属相,如果问准出生年月,推算成中国的属相,再把属相刻成一枚图章,送给哪个外国人都会高兴,因为外国没有就觉得新奇。用中国话说,物以稀为贵嘛。

当时我正主持一家出版社的工作,这家出版社主要担负中外文化交流。受施华滋教授一番话的启发,曾经想把我国十二生肖制成生日贺卡,然后请不同生肖的各界知名人士,各写一两句感悟人生的话,用中外文多种文字出版,我相信中外读者都会喜欢。可惜还未容我把这一愿望实现,这家出版社就在1989年被撤销,这样的想法也就死在胎中。读了陈冠英、张维萍两位先生的生肖篆刻,我不只是一般的兴奋和喜欢,而且很自然地让我想起这段往事,甚至于觉得是帮助我实现了部分愿望。

我对生肖文化毫无研究,甚至于连起码知识都没有,因此也就不敢妄谈什么。说是喜欢也不是生肖本身,而是这表现生肖的动物,一个个着实让人看不够爱不够,关于这些动物的故事更是令人神往。有次跟几位朋友一起聊天儿,互相间说起自己的属相时,一位朋友突发奇想地说,搞对象不是讲属相克不克吗,那谁要是属鼠就好了,属相中没有猫就克不了。这时大家忽然悟到,对呀,许多人都喜欢猫,属相中怎么没有猫呢,是不是正是因为猫谁也不克,所以许多人才喜欢啊。

接着一位朋友讲了个猫鼠的故事:用动物表现十二生肖,是古代数学家制定的,可是世界上这么多动物,选这个不选那个不好说,数学家就来了个“选优录取” 。就跟现在选美一样,得先要由自己报名,然后再视情况确定。本来猫和鼠是哥们儿,吃住玩耍都在一起,就约好一起同去报名。可是次日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老鼠慌忙地出门,忘记或者是故意,没有叫正在沉睡的猫,结果这懒猫就失去了机会,未能选入十二生肖中。猫认为老鼠不够意思,从此就跟它绝了交,而且还把它当做死敌,只要见到老鼠就要抓,所以老鼠才往洞里藏。这就是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没有猫的原因。

故事就是故事,传说就是传说。信不信由你。反正有了这样美丽的故事,以及由故事衍化成的属相性格说,使生肖文化就更有意思了。特别是在现在生活中,喜欢动物的人多,保护动物的人多,在一些大型活动中,有的还把动物当做吉祥物,动物就成了祝福的载体。有些少男少女,祝贺朋友生日时,送个生肖动物,成了非常时髦的事情。倘若某个人在生日到来时,收到一份符合生肖的动物贺卡,我相信就跟切蛋糕吹蜡烛一样,让他非常地开心快乐,因为这件小小的精美礼物,有着朋友深情的祝福。而且这份礼物还非常中国化。这多好啊。

我们得感谢老祖宗,留下了这份宝贵遗产,使国人的生命更有色彩。我们同样要感谢现代艺术家,用各种美好的艺术形式,表现十二生肖的属相,使这一古老文化得到弘扬。让千姿百态的生肖艺术品,带着亲朋好友的殷殷祝福,走进每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日会因有生肖艺术品而更快乐。

2004年10月7日

同类推荐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是作者近二十年来所撰写的有关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的汇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生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全书以现代阐释与历史还原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命题或理论形态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作了深入剖析,并对20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些重要研究作了学术史清理。批判性地把握中国古典文艺美学问题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注重其理论精髓、文化基质和精神原型的敞现及其现代意义的发掘,是作者的重要学术追求,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所汇集的研究义章的一大特色。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本书作者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了自已对颐和园的爱、悟、情,全书文笔优美、飘逸,极富诗意。
  • 床尾的兰花

    床尾的兰花

    诗无定法,是写诗写到一定时候,忽然的了脱。了脱形式,如山巅的树,不在乎山风的方向,了脱内容,如大海的潮汐,不在乎岸边浊水。我崇尚自然、自由、自主的快乐写作,用诗的锹镐一天天一点点地挖掘内心的诗意。感而后思,动而后发,以真作我,以情动人。
热门推荐
  • 天域圣主

    天域圣主

    天域大地,万族林立,群雄荟萃,一名名天之骄子开启绝世道种,璀璨天地间。少年从南灵域走出,纨绔之身雄霸天地间,一枚能进阶的道种,一部吞噬万物的法决,剑魄藏心,剑意冲九霄!圣主之争,谁主沉浮,一沙一世界,蛋养天地间……
  • 苍古天界

    苍古天界

    在这里,有着不一样的玄幻故事,不一样的世界,相信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当大陆最天才的父亲沦为普通人,异族的母亲也不知踪迹,还有那消失多年的爷爷也无一点点消息,拥有超乎常人天赋的主角,却也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中......身兼重任的主角刑天,沦落普通人的父亲,又该如何逆袭呢?敬请期待《苍天古界》..................菜鸟新作,梦做得太多,却从未放弃过做梦,一直在努力,希望兄弟姐妹们能够支持支持一下菜鸟,谢谢,再谢谢!!!最重要的是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开心......
  • 逮捕令:老婆,别想逃

    逮捕令:老婆,别想逃

    童子栗这辈子没什么梦想,唯一一个就是想当一辈子的米虫,每天都可以吃了睡,睡了吃,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她以为她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了可……慕修司出现了,带着一份结婚协议书嫁入慕家就意味着,她可以当米虫了童子栗欣然接受却在这样的米虫生活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她拿着一张孕检单兴奋的跑到他的公司,他却告诉她,孩子不能留,只为了救他的心上人童子栗看着眼前的男人,嘴角泛起冷笑她选择究竟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为你而守候之嫣辰之恋

    为你而守候之嫣辰之恋

    最初的相遇却成了最初的缘分,无情的背叛只剩千疮百孔。
  • 乐天小妖精

    乐天小妖精

    当天空出现了七色云彩,尘封千年的狐女劫期已满,但需从新修炼,才能脱去狐性,得道成仙!凡人之身修炼不易,幸亏有哥哥保护左右,然而哥哥千年修行,却是一猪脑,真是妖界绝无仅有的极品白痴!妹妹虽然很有主意,鬼机灵,可是经常好心办坏事,完了又后悔,下次还继续……
  • 明伦汇编交谊典趋附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趋附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总是会涌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星,放射出绚丽的光芒,照耀着人类。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因为他们都具备刻苦学习、忘我工作的精神。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教科书。
  • 五灵天体

    五灵天体

    万物为灵,五行为根!人之修炼一途,乃纳灵力,聚元素,开天命,创灵体!
  • 冬暖夏凉

    冬暖夏凉

    “你以后还会来找我玩吗?”“嗯!”“不许骗我!我们拉勾勾!”七年前的一个不算约定的约定,付出了夏凉七年的等待,不惜违背家族在家中由私人家教授课的传统,转入全省第一的曦韵高中,只为众里寻他,不曾想,除了儿时记忆中他左手臂上的一块淡色胎记,竟对他一无所知……未来还要面临怎样的挑战?她和他的爱恋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