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00000010

第10章 菜名有学问

菜名有学问

有个相声段子,好像叫《报菜名》,如果演员说得好,听起来非常过瘾。这个段子说得火暴与否,要看演员有无功夫,不仅要求嘴皮利落,更得要求吐字清楚,不然只听噼噼啪啪声,却听不清报的菜名。光有了艺术欣赏,没有了文化享受,这段相声也就糟蹋了。每次听这段相声,我都比较用心留意,想多记住几个菜名。有的菜名起得真好。

中国菜讲究色味香,这都是说的菜本身,倘若再有个好名字,无形之中就抬高了身价。比方说“贵妃鸡”“东坡肉”“太白鸭子”“龙翼凤翅”“四喜丸子”,这类菜名就很文气,先不管好吃不好吃,听着就容易产生好感,起码比“叫花子鸡”“油炸猴头(蘑菇)”“肝脏夹子” “狗不理包子” “驴打滚儿”,更让人觉得心情舒畅。所以有修养的烹饪大师,给自己创造的新菜起名,格外注意它的文化内涵。至于菜是不是好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次跟几位作家朋友聚会,有人提议去吃东北菜,就到一家“小土豆”菜馆。这家菜馆还挺有名气,据说各地都有连锁店。我在黑龙江生活过三年,对于东北饭菜不算陌生,东北菜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菜的量大名字直白,如同我喜欢的东北人,性格中透着实诚热情。这次聚会的朋友中,正好有一位东北人,这点菜的差使,就交给了这位朋友。他先点的几样菜,如“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红白豆腐”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家常菜。最后突然报了个菜名“大丰收”,一下子就把大家镇住了,许多人不知是何许菜,问这位朋友他只是笑而不答,有意要给大家卖个关子。这样好听的名字,在东北菜中少见。

菜上齐全,就要动筷子了,大家急着问:“喂,快说吧,哪个是“大丰收”啊?”朋友指了指一个柳条篮筐,说:“这个就是啊。你们看,这还不算丰收吗?”我们大家仔细看了看,柳条小篮筐里放着许多生菜,有萝卜条、黄瓜条、大葱条、西红柿块,放在柳条篮筐里非常好看,真的像是秋天收获的果实。篮筐旁放着两碗面酱,是用来蘸这些蔬菜吃的。一位反应比较快的朋友,看到这叫“大丰收”的菜,立刻说道:“真没想到,你们东北人也会做买卖了,这不就是大葱蘸酱演变的吗?只是起了个好名字。这个老板还真有两下子。”

您还别说,就是这么个普通蔬菜拼盘,有了个“大丰收”名字,据说还挺受顾客欢迎。一是营养丰富,二是价钱不贵,多吃新鲜蔬菜还能减肥,如果是个浪漫的顾客,更可以望名生意来点儿联想,岂不是花钱买了个好心情啊。要是像东北其他菜名那样,直来直去地叫大葱蘸酱,就多多少少缺乏应有情趣了。听起来总不如现在舒服。看来这菜名中的学问,真的不好小视。

各种菜系中,要说菜名最讲究的,莫过于皇家菜。北京北海公园,有家仿膳餐馆,专营清宫菜。每道菜都有好名字,名字后边都有故事,边吃饭边听讲述,真的是一种享受。比如最普通的小窝头,民间是用玉米面做,仿膳是用栗子面做,其中就有个慈禧逃难的故事。再普通的菜,有个好名字,又有个故事,这菜也就显得好吃了。商家好讲货卖一层皮,说的是包装好坏,饭菜同样卖一层皮,这就是好的名字。难怪商家有了好菜名,总要花钱注册公证,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专利。

说菜名就不能不说美食家。有许多菜的名字,从吃家名字得来。古的如“东坡肉”,洋的如“肯德基”,我们就不去说了,就说近代吧,我就听人说过,北京的马凯餐厅,有一道菜叫“马先生菜”,据说就是以学者马叙伦先生命名的。我曾经多次去过马凯餐厅,菜谱上从未见有这道菜,不知传说的是真是假。按说不应该会错,反正文人爱吃会吃,为给饭菜加点儿文化,用某位先生名字命名,我看这也完全有可能。比如在我认识的作家中,苏州的陆文夫先生,故去的汪曾祺先生,都是文坛公认的美食家。假如某个菜用他们名字命名,谁能说不会像别的名人菜,照样载入菜谱里流传下去呢。

总之,什么都往文化上靠的今天,餐饮业若想有大发展大突破,还真得给新菜起个好名字。即使这道菜不见得真的好吃,起码在感觉上听觉上清爽,掏钱的食客就会大方些。后来进几家东北餐馆,我就曾经要过“大丰收”,除了喜欢吃这一口儿,另外还想图个吉利呢。

2004年6月1日

闲说大烩菜

我被划为“右派”,先是发配北大荒,后来又流放内蒙古。在内蒙古一待,就是漫长的18年,饮食上却很顽固。大家公认的好食品,有的我就无法消受。比如羊肉吧,应该说是好东西,我试着吃过多次,就是进不到嘴里,闻到味儿就想吐。有次跟老作家汪曾祺先生聊天儿,说起我在内蒙古流放却不吃羊肉,汪老听后很惊异地说:“怎么?!在内蒙古待了那么久,竟不吃羊肉,简直是白待了。”接着汪老又调侃地说:“没改造好,早知道,应该让你去放羊。”其实我未告诉汪老,除了不吃羊肉,不太愿意进嘴的内蒙古美食,还有那香喷喷的莜面。

不过内蒙古的吃食,有一样我最爱吃,这就是大烩菜。这大烩菜究竟是怎样的菜呢?我告诉您吧,就是将肥瘦相间的猪肉,跟粉条、山药(土豆)放一起,在大锅里慢炖,油被粉条、山药吸收进去,粉条、山药有了油更好吃,猪肉的油被粉条、山药吸走,猪肉也就显得肥而不腻,这么一掺和就成了一道名菜。其实这种做法的菜别处也有,比如东北的猪肉炖粉条,河北的猪肉炖白菜,都属于这种菜的路数,只是在菜的名字上,不如内蒙古人叫得含蓄罢了。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这种烩菜最受欢迎。我在内蒙古工作时,听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几位农民闲聊天儿,忽然一个人问:“你们说,皇上都吃甚(什么)饭?” “这还用问,大烩菜、油糕呗。”好几个人抢着回答。因为那时在内蒙古西部城乡,只有在年节和办红白事时,有钱人家才会吃这种饭菜,平日里是绝对吃不上的,所以才认为这种饭菜最好吃。万人之上的皇上,当然要天天吃的。

我第一次吃这种大烩菜,是在内蒙古武川县农村。当时我在一家报社当记者,有次下乡采访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正好赶上村上办婚事,陪同我采访的干部说:“我领你看看娶亲的吧。”于是我们两个到了一户人家,从头到尾看了娶亲的过程,算不上如何讲究排场却很红火。到中午主人非让留下吃饭,说是正赶上办喜事哪能走,我们不便拒绝主人的美意,只好留下来吃这顿喜宴。

喜宴摆在主人家院子里。我粗略算了算,总有四十多桌。不过说是桌子,有的是用木板拼的,真正意义上的桌子,实际上一半儿不到。板凳更是五花八门,长的方的圆的都有,还有土坯块架木板,反正能坐人吃饭就行。好在人们也不介意,无非是图个热闹,趁办喜事找个乐儿。既然是喜宴,白酒不可缺,佐酒菜也有,唯做工不细。宴席的主菜,就是大烩菜,用脸盆装着,每张桌一盆。酒喝过之后上桌,人们你一碗我一碗,端着烩菜就着油糕,吃得眉开眼笑,着实当了回“皇上”。

我头次吃大烩菜,怕自己不太习惯,开始是小口尝尝,觉得很香很好吃,后来就是大口嚼。可能是大家一起吃,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一大碗烩菜俩油糕,狼吞虎咽很快吃光。这第一次的吃印象不错,从此就记住了大烩菜,以后只要有大烩菜,总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怎么着也得满足口福。后来我成了家,自己学着做饭,做的第一道菜,就是这大烩菜。只是味道没有人家的香。后来我问当地人,主要是火候不到,肉菜味儿两分着,自然不如烩烂了香。原来这大烩菜也不是很好做。

这大烩菜不光好吃,它还会帮人遮丑,我还真未想到呢。有次跟朋友说到大烩菜,他告诉我这样一件真实事情:一位官员到某县检察工作,当地县政府设宴招待,特意弄了几碟几碗美味佳肴,刚摆上桌子就被阻挡,这位官员直截了当地说:“不要搞得这么复杂,我看就弄两个大烩菜,又好吃又简便多好。”县里人一看马屁拍错了,立刻答应换成两盆大烩菜,热腾腾地摆在桌子上,这位官员边吃边称赞,说:“你们这儿的大烩菜,比别处做得都好吃,别处做的烩菜没有这么香。”

这位官员简直是在装蒜,这里的大烩菜当然好吃啦,县里人把做好的几样菜,按海鲜和肉菜分别混装,样子像是烩菜的样子,实际上还是美味佳肴,哪能不好吃呢?不过这么一合并捣弄,既保住了廉洁名声,又满足了官员口福,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您看这主意多么好。只可惜这样的好主意,用错了地方给错了人,如果用在为民造福上,那会是多么好啊。实在遗憾。

2005年3月30日

谁卡拉谁OK

有位作家朋友请吃饭,在一家中档饭店,设施饭菜都还可以,唯一不中意的,就是吵闹得很。经过几年的“充电”,人们的肠胃不再干涩,这会儿都有些油水,朋友间的聚会,自然就不在吃上了,主要还是想聊聊天儿。聊天儿就得有个安静环境,像这样吵吵闹闹的地方,显然是不怎么合适的。可是已经进来了,总不好再走出去,只有提高嗓门,用大声喊叫权做交谈。谁知这样忍耐了一会儿,又有人唱起了卡拉OK,原本就很嘈杂的环境,顿时越发乱哄哄的了。结果天儿未聊成,饭也未吃好,等于花钱找罪受。

听说这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原本是一种完全自娱自乐的玩意儿。既然是自娱自乐,就玩者个人来说,找个不妨碍别人的地方,打着滚儿吼撒着泼叫,那都是个人的事,别人不好说什么。再说玩得不投入也不开心,投入了就不见得非要“正经”,走点儿人样儿也无所谓。有几次看朋友玩卡拉OK ,那种投入的样子,跟平时的他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我看了一点儿不觉得好笑,反觉得有点儿返璞归真,戏称朋友是个“老顽童”。当然,朋友也是在饭店玩,只是没有敢大声地吼叫,比之我前边说的那位,总还算听得比较入耳。

我认识一位学音乐的人,曾向他问过卡拉OK的来历,据他说是从日本国引进的。我没有去过日本,在这卡拉OK的出生地,人们是怎么个玩法,我不知道,无从对人家说长论短。问题是到了我们这里,这卡拉OK就不再“买单”了,大都被人请进饭店,成了老板们挣钱的手段。喜欢卡拉OK的人,到了饭店耐不住寂寞,总要卡拉一会儿开开心的。由于是在公众场合,玩的人倒是开了心了,着着实实地OK了一番,别的人却跟着遭了殃。倘若唱的人真有一副好嗓子,唱的歌又是比较动听的,那也还算是对别人耳朵的尊重。说句不中听的话,有的人连五音都不全,却要大模大样地“放声”卡拉,真有点儿难为这日籍卡拉侨民了,更难为了耳朵堵不严的众听友。

这会儿人们都讲究生活质量,一些经济条件宽裕的人家,除了吃好穿靓还想玩玩,这完全是情理中的事。这种能自娱自乐的卡拉OK机,走进家庭很能满足一些人的欲望。特别是对那些正做着歌星梦的人,经常玩玩卡拉OK即使星梦难以实现,总还可以过把实实在在的歌星瘾,说不定将来真能成为大歌星呢。即使没有这样的想法,借这卡拉OK机解解心头的郁闷,或者抒发一下内心的欢乐,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娱乐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卡拉OK机,自有它流行的道理。尽管我不善此道,更无勇气一亮“歌相”,但我还是可以容忍。只是希望歌者玩的时候,也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因为毕竟还有人喜欢安静,在你享受卡拉陶醉OK之时,也给别人一点儿生活空间。这对彼此都有益于身心健康。

从广义上讲,卡拉OK是种文明的娱乐,如果歌者的行为不文明,那就多少有点儿讽刺意味了。所以喜欢玩卡拉OK的朋友,一定要自重自爱,把握好玩时的“度”。在公共场合在有左邻右舍的地方,别光是只管自己卡拉得高兴,忘记还有人听了并不开心,更不会有OK可言。

2006年12月18日

感受真诚

这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对于真正的球迷来说,无论是从欣赏角度,抑或是从胜败的角度,他们都会获得无限的快乐。这只有几天的足球比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足球使人疯狂,足球激人愤怒,足球促人冷静,足球叫人思考,足球让人心甘情愿地经受无休止的折磨。这小小又硬又软的足球,如同歌厅里的旋转灯,散放着五颜六色的光彩。生活因它而有意思,人们因它而有聚散。

那么,这世界杯足球赛,对于我这样一个连越位、任意球都不懂的人,它又意味着什么呢?竟然也要早起晚睡,守候在电视机旁,翻阅当天的报纸,把流动的情绪和思想,禁框在那一方屏幕或纸张里。我可以坦诚地说,没有过节的惬意,没有胜败的喜忧,然而我仍然有种幸福感。因为,从激烈争夺的绿茵场上,从球迷们的表现里,我感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真诚。而真诚这种东西,在我们生活的别处,正在逐渐地减少或消失。

法兰西的大足球场上,脸涂油彩的球迷,两眼瞪得比足球还圆,丰富的表情瞬变息化,赤裸裸地捧出一颗不安的心。看台上属于不同队别的球迷,只因一句欠妥的呼喊,立刻就会如争领土般地交手。巴西的城市为看足球比赛,商店早早地关门打烊。苏格兰人献血,平日是1000品脱,世界杯比赛以来降到700品脱。香港影星刘青云的婚日,恰逢世界杯比赛,而且当晚是巴西与摩洛哥对垒,刘青云只好弃娇妻不顾,而欣赏罗纳尔多的球艺。法国球迷开着车上街,手挥国旗无目的地随处乱串,以此宣泄自己的兴奋。我国西安的一位球迷,迷上了世界杯比赛,气得妻子“吃醋”,吞服药片欲自杀。更有甚者,一位德国妙龄少女,为鼓励本国球员士气,竟然表示为胜利脱衣裸体……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它们无一例外地透着真诚的情愫,没有半点儿的虚假和故作的矫情。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平日里也许或有激情,或有想望,或有舍弃,或有奉献,可是能有多少像面对世界杯时,这样没有丝毫含糊的真诚呢?我实在想不出来。只有这小小的三色足球飞速旋转时,人间真实的胜败、爱憎、取舍、美丑,乃至人性中的善良和凶狠,才会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从真诚这个层面上认识世界杯,那一方水灵灵的绿茵场地,简直就是一面光亮亮的镜子,照出了世态的炎凉和灵魂的脏净。难怪从总统到百姓,从男人到女人,从老翁到娃娃,从阔佬到穷光蛋,从球迷到球盲,都在痴情于这足球。这足球运动太神圣了。神圣得使多哥总统选举受冷落,神圣得曾使战争中的战士喊停战。

当然,人们由于身份、地位、文化、性别等等的差异,从这足球滚动的场地上,获得的启示绝不会完全一样,甚至于会产生不同的行动效果。但是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在每个人心中引起的震撼都是真诚的,如果连这样的东西都得不到,这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还有什么可爱呢?由此看来,不管世界上有多少污垢,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虚伪,人们心中向往的东西,依然是真诚和神圣。

啊,足球;啊,世界杯。我这个完全不懂足球的人,都要费神耗力地陪伴你,就是要感受这份难得的真诚。私下里还要悄悄地祝福,让这真诚的足球滚向四处,久久地留在每个人的心间。人类岂不是永远美好。

1998年6月18日

公众人物的无奈

假如不是亲眼看见,我简直想象不出,公众人物被公众认出,真诚而疯狂地被人崇拜着,会是怎样一种场面。这些公众人物会有怎样的感觉。

今年国际环境日前两天,应全国政协和国家林业局邀请,首都文化界三十多人,去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参加“保卫绿色,关注森林”活动。这一行人中有作家、画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家一路相处都很平和、清静,好像没有任何距离感。到了沙漠地植树点,一接触群众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公众脸熟的人物,立刻就凸现出来。这时的他们——主持人、演员,既不再属于我们这个群体,也不再属于他们所在单位,完完全全地属于公众了。

这些大牌主持人、名演员,主持过什么节目,演过什么电影,同样也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姓名。这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即使在这个边远地区,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凑到他们跟前,请他们签名,跟他们合影,或者跟他们随便搭话,以满足自己真诚的崇拜欲。还有的人指指点点地说,某某怎么比在电视里个头高,某某怎么比在电视里更亲切,就像关心一位熟人那样,注意着这些人的言行举止。这大概正是公众人物,有别于常人的地方,也正是他们不方便的地方。

崇拜人或被人崇拜,可能都是快乐的事情,不然,这不期而遇的氛围,我想绝对不会如此融洽。这些公众人物,开始都还算耐心,不拒签名,不拒合影,尽量让他们的崇拜者高兴。后来人越来越多,实在难以招架了,他们才设法谢绝。就是这样也还是被人包围着,就像一件艺术品,在公众的品评圈点中,度着一分一秒的时光。这一天沙漠里骄阳似火,本来就难找个阴凉处,他们却置身在人墙里,其苦乐参半的味道,只能让他们自己独享了。

这些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跟我们这些人比都是大忙人,未等活动结束就走了。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作家和画家,原以为从此会清静,谁知又有人“沸”起来,这就是书法家和画家们。不过包围他们的人,再不是那些公众了,而是一些有头有脸者,或求字或索画,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欲望。于是就不时听说,某位画家还未吃饭,某位书法家还未睡觉,正在忙于这些应酬。真也难为这些人了。尽管没有主持人、演员的熟脸,但是有着手中的一支生花之笔,人们还是不会放过的。其中的欢忧也就自知了。

至于我们这些耍笔杆的人,个别的也有被媒体采访过,那不过是象征性质的,你拒绝与不拒绝都一样,红火的依然是公众人物。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几个人都很自在,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有了时间就在一起聊天儿,没有丝毫受冷落的感觉。既不会说葡萄酸,也不会学习阿Q,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人。做个独立的人,是什么滋味,是什么感受,我们更有发言权。

这时,我忽然悟出个道理来,为什么老年人的生活,常常被说成“享清福”,大概就是因为清静也是享受。但是这种清福的享受,不光是属于年长者,而且也属于年轻人,这就要看你的职业了。对于从事公众职业的人来说,恐怕很难有这种清福享,再说真的给他们这种清福,说不定又会感觉不适应哩。我真替这些公众人物感到无奈。

2000年6月26日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亲情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一种情感,也是人世间最无私、最崇高的情感,更是人们渴求无偿付出的一种高尚品质。本书精选了包括许地山、郁达夫、庐隐、柔石、梁遇春以及托尔斯泰、萧伯纳、罗素、尼采、泰戈尔等二十多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所选作家都以自己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情实感,并将他们的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章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内容更加艺术化和人性化。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长城之外的草香

    长城之外的草香

    在北国,风雨过后,霜雪前后,极目望去,蔚蓝色天空下是蔚蓝色的故乡,但是,无论往昔或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是多色彩的。《蔚蓝色的故乡:长城之外的草香》作者以不同文本、从不同视角书写着这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辽阔美丽的故土,且都写得很有个性;审美视野一直延伸开去,博大而深邃,却又平易而质朴,绝非只适合文学爱好人士阅读,而是真正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热门推荐
  • 怎么做才能让人信服

    怎么做才能让人信服

    生活中、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是以德服人?以理论事?魅力,将以迷人的风采和神奇的魔力帮助你征服人心。魅力是在禀赋、知识和阅历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素质,通过与他人在身体上、情感上以及理智上的交流而表现出来的影响力。
  • 娇妻不可欺

    娇妻不可欺

    第一次见他,他是英明神武总裁大人,被她这个新丁一桶水泼个透心凉。第二次见他,她身处被调戏的窘境,他不计前嫌出手相救。菜鸟感激涕零。“杜菀菀,做一下我的女朋友吧。”职场新丁惊恐的发现自己要被潜规则了。“老娘是来工作的,卖艺不卖身!”总裁大人太阳穴突突跳,只是找她顺手来当相亲挡箭牌,会不会想的有点多?
  • 无良神仙混都市

    无良神仙混都市

    小神仙都市护花,温柔的邻家小妹,彪悍的御姐女神,神仙在都市,只羡鸳鸯不羡仙!
  • 长乐六里志

    长乐六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圆佩

    双圆佩

    她,背负血海家仇,誓言穷其一生为家人报仇!他一路不离不弃,谁知她被人利用,险些杀死自己爱的他,待到真相大白,她才醒悟。她用一生去铭记仇恨,用剩余的生命去爱,用她所有的经历,编织一段爱恨情仇史!
  • 执掌龙庭

    执掌龙庭

    机缘继承水府龙庭,姜毅跑马四大洋的故事……
  • 不羁少爷逍遥妻

    不羁少爷逍遥妻

    湛车合出手毒辣,被师傅关在万壑峰思过,八年后出来,俨然一副放荡不羁,顽劣好玩的模样湛车合身兼几派要职,不为情事所困。身受叔父,义父,师傅传教功夫,一步步巩固其在江湖上的地位。朋友或忠诚,或叛变,或冷漠。他笑看世事,无所谓的样子,江湖在复杂,他都过得简单。湛车合一心铲除边疆教派势力,是他们侵略中原的企图不得逞,在其间湛车合或得或失,他都当作身外之物,什么都不在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感情方面,湛车合可谓是处处留香处处留思,他到底在乎谁,还是说他到底在乎什么。
  • 网游之究极牧师

    网游之究极牧师

    谁说牧师不可以称霸天下,傲世九天。看张跃飞练就神级牧师,暴极品神器,签神级战宠,捧美女,拉兄弟。呵呵群殴我,你们的伤害还没有我的回血多,回家洗洗睡吧。
  • 予羽欲求

    予羽欲求

    自母胎中就带着一身寒毒,刚出生便被送出家门,从小就和师父师兄相依为命,除了至亲之人,再没人知道这世界还有一个她。母后早逝,父皇年迈,朝中丞相独揽大权,后宫皇贵妃说一无二,身为二皇子,他从小就无依无靠。五岁被送上雪山学功夫,他本想早日学成下山,没成想后来却养大了了一个姑娘。他养大的姑娘当然要待在他身边,笑话,难不成还要便宜了别的男人不成。师兄很霸道,说再不让她离开,她沉默着,没说话,离开了师兄,她还能去哪儿。世界很大,她却只有师兄一人。……一人江湖,一身红装大隐于市,体弱多病仍不减风采依旧,一呼百应。一人朝堂,步步算计小心缜密,养精蓄锐一朝便遇水化龙,无人能挡。
  • 生死醉梦

    生死醉梦

    一种信念,让一个人冲破云霄。一种心态,让一个人走向巅峰。一次意外,让一个人个性无常。一个诺言,让一个人永存下去…死亦何物,生亦何物。终究是泡沫,总归会消失。父亲的痴情,导致一个人的命运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麻烦接二连三地靠近,想躲躲不了。三个Boss和一个阴阳人。看看他们纠缠不分,爱恨纠葛…命运多舛,是谁先捕获了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