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1200000003

第3章 代译序 说不完的《浮士德》(2)

众所周知,凡是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典故和比喻,无不包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诗人歌德身为德国人,他的民族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其来源一般讲主要有三个:一,日耳曼民族固有的文化;二,以《圣经》为主要载体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三,经过意大利文艺复兴得以发扬光大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这一大前提下,《浮士德》中的象征、典故和比喻,同样都植根于这三种对我们来说是异质的文化中间。它们要么取自德国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如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和魔男魔女在瓦普几斯之夜的传说;要么取自基督教的信仰及其经典,如诗剧开场时至关重要的两次赌赛就与《圣经 旧约 约伯记》的两次赌赛有着渊源关系;要么取自古希腊罗马传说,例子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对于我们中国的读者来说,欣赏接受《浮士德》这部巨著的困难,恐怕主要也在理解把握书中层出不穷的象征、典故和比喻。

诗剧《浮士德》既有曲折、多变和动人的情节,又富于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辨,因此不能视作一般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虽然它也揭示了若干突出的社会矛盾。从总体上看,《浮士德》可以说是一部以诗体写成的、带有悲剧色彩的象征剧或者寓意剧,是一部诗的哲学或者说哲学的诗。

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丰富、复杂、独特,使《浮士德》成了世界文苑中一枝珍贵的奇葩,成了屈指可数的几部吸引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杰作。但与此同时,对于广大读者,它也差不多成为一部难解的“天书”。普通的欧洲人和德国人已经是如此,生活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人更是。诗剧的第一部有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作为情节核心,倒还容易阅读和理解;第二部则大不一样,不只一般人读不下去,连郭沫若这样思想敏锐的诗人和学者也是如此:他在1920年前后同样只能欣赏和翻译《浮士德》第一部,然后又过去了26年,待到他的阅历、见识大大丰富了,思想更加成熟了,才自以为能理解第二部的深刻含义,才下决心将它翻译出来。对于这种现象,歌德自己作了如下的解释:

……第一部几乎纯粹是主观的。一切都产生于较狭隘的、更热情的个人,这种人的半蒙昧状态,也许能讨人们喜爱。但第二部里几乎完全没有主观的成分,所呈现的是一个更高尚、更宽广、更明朗、更冷静的世界;谁要不曾奋斗求索过,有了些人生阅历,谁对它就会一筹莫展。

但尽管如此,我们不应半途而废,置《浮士德》的第二部于不顾,虽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要真正读懂它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始阅读前做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进入深山探宝的地质工作者一般的正确态度。

现代阐释学(Hermeneutik)告诉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程度,主要决定于阅读者本身的“先结构”,即所谓“先见”、“先知”、“先有”等等。拿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决定于读者本身已有的文化修养、人生阅历以及阅读欣赏的训练。读者的“先结构”离作者越近,阅读理解的障碍就越少。这儿所说的理解,自然是广义的,多方面的,审美鉴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至于我们的“先结构”,离生活在18、19世纪的德国大诗人和大思想家歌德是遥远的。要想阅读欣赏他的毕生心血凝聚成的宏伟巨著《浮士德》,我们别无他法,唯有尽量完善自身的“先结构”。具体地讲,我们必须对诗剧中所涉及的时代、社会、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乃至神话传说等等,尽可能增加了解。

再者,要想读懂并且欣赏《浮士德》这部内涵无比丰富的“智慧之书”,除了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定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方法得当。最重要的,似乎是应该遵照先易后难、由表及里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弄清楚《浮士德》的“字面意义”即它的具体故事内容,然后再深入考虑其他方面。当然,这儿所说的易也是相对而言,用诗剧形式写成的《浮士德》的“字面意义”与其说多么明了,倒不如讲仍然颇为费解。下面先给诗剧的结构、内容勾勒出一个轮廓,以方便读者找到深入堂奥的路径门道。

《浮士德》的故事内容并非全部出自诗人歌德的创造。早在16世纪以前,德国就已流传着许多关于浮士德博士以及与他类似的奇人异士的传说。这些传说不仅搜集整理成民间故事书大量出版,编成了木偶戏四处上演,还引起歌德之前的一些杰出作家的注意。例如英国剧作家马洛(Christpher Marlowe)和德国启蒙思想家、作家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等,都曾写过以浮士德博士的传说为素材的剧本。歌德儿时就在市集上看过演浮士德离奇经历的木偶戏,稍长又在父亲的藏书中读到有关的民间故事书,对那位非凡的博士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还不满20岁,歌德已决定改写浮士德的故事,并开始构思和安排情节;但他最后完成这件工作,已是82岁高龄。歌德把写诗剧《浮士德》视为自己的“主要事业”,为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再者,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也实有其人。在16世纪或更早一点的德国,确曾出过一位浮士德博士。据传他是个很有能耐的炼金术士,为了获取知识、权力和享受,竟然写血书将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最后果真被魔鬼抓进了地狱。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浮士德博士实在是个既神秘又可怕,然而却极富吸引力的人物,所以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才经久不衰。只不过真正发现他的巨大意义和精神光彩的,是莱辛、歌德等一些本身就思想先进和具有反叛精神的作家。因为,16世纪,尽管欧洲大陆上空已映照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曙光,马丁  路德已发动了影响全欧的宗教改革(1512),但是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仍未能动摇德国顽固而强大的封建统治,社会仍处在中世纪的黑暗蒙昧状态中。在当时的德国,敢于以非常的手段追求财富、知识、权力和享受的浮士德,真算得上是一位思想先进的离经叛道者。具体地讲,他所从事的炼金术,不是一种为获取财富而进行的原始科学实验么?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不是对宗教这一封建统治支柱的背叛和亵渎么?至于他的冒险精神和义无反顾的勇气,更堪为创业初期的资产阶级的榜样。

也正因此,对于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伟大思想家和诗人歌德,传说中的浮士德产生了巨大的魅力。但是另一方面,他对这个人物暧昧神秘的形象特别是最后下地狱的悲惨结局,却非常之不满,所以决定加以改写。经过他充实和提高,故事也更加动人,更加富有深义。事实是,歌德的《浮士德》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且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造。

《浮士德》分为两部,第一部共计24场,分场不分幕;第二部则为5幕17场。在第一部的剧情正式展开之前,我们还读到一段《献词》和两个序幕。《献词》大约作于1797年歌德正式开始写《浮士德》第一部时。他当时48岁,想到自己的“主要事业”屡作屡辍、完成无日,故旧挚友如赫尔德尔等多已谢世,不禁感慨系之。《献词》可以说是作者下决心继续写《浮士德》的抒怀和自励。

《献词》之后紧接着《舞台上的序幕》,也是歌德开始写第一部时加上去的,与剧情本身完全没有关系。实际上,作者只是让三个登场人物即剧场经理、剧作家和丑角,各自表明自己的戏剧观。有的研究者认为剧作家就是作者歌德的代言人,看来并不正确。因为,三者的观点各有偏颇:经理只重视上座率和票房价值,丑角只重视演出的娱悦作用,他们都主张尽量投观众之所好,其他则在所不计;剧作家则刚好相反,强调的是表现自己的内心,希望的是作品流芳后世,对眼前的现实和观众不屑一顾,颇有点“艺术至上”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笔者以为,歌德写这个序幕只是让观众或读者在进入诗剧主人公浮士德的奇异世界之前,先看看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实际社会风貌,体验体验在一个典型的德国露天剧场中的特殊气氛。实际上,那儿本身就演出着一场人生话剧。只要细加品味,这《舞台上的序幕》也并不枯燥。

至于下一个序幕即《天庭中的序幕》,就重要得多了。有人称它为全部诗剧的总纲,应该说是一点不错的;它对故事或曰情节本身的的确确起到了引导和框限的作用,并与全剧的结尾遥相呼应,是整个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的中心内容是天上的主宰(天主)与魔鬼糜非斯托之间的一场争论和赌赛,争论的对象则为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浮士德。他被他们视作世人的代表:魔鬼认为他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天主则相信浮士德在努力追求时即便难免有迷误,即便会暂时坠入魔道,但终将走上正途。两者的看法大相径庭,于是便打赌,由糜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天主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有一个魔鬼在身旁作祟,反倒能刺激和推动贪图安逸的世人不懈努力,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接着诗剧正式开场:对知识的追求已感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以灵魂和魔鬼糜非斯托打赌,然后在魔鬼的帮助下回返青春,遨游“小世界”和“大世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以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终于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对眼前的一瞬说出魔鬼一直期待他说的那句决定赌赛胜负的话,“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然后心满意足地倒下死了。然而他的灵魂,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被糜非斯托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们护送着上了天堂,因为“对于爱人之人,爱能指引道路”,因为“他永远奋发向上”。于是,被称作悲剧的《浮士德》,有了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尾。

就其故事内容,我们可以把《浮士德》简单地归纳为:一出悲剧,两个赌赛,五种追求。我们在上边说了,浮士德博士被天主和魔鬼看做是世人或者说人类的代表,事实上歌德也是这么看的,我们同样不妨这么看。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浮士德博士的五种追求——加上他在与魔鬼打赌前对知识的追求——就象征着人生一个个不同的境界;而其中最有意义和最崇高的追求和境界,即为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的事业。悲剧主人公获救升天的乐观结尾,就象征天主也即作者歌德对于人类光明未来的预见。《浮士德》的重大思想意义和超越时代和国界的魅力,正在于这积极向上的、富于人类精神的人生追求,正在于这高瞻远瞩和富有现实意义的对于人类未来的预见。

笔者无意以太多的唠叨和先入之见,破坏读者的钻研与发现之乐,更何况面对的本是说不尽的《浮士德》。因此,对这部诗剧的介绍也就只好挂一漏万,在此打住。

德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汉斯 马耶尔说:“歌德的伟大始终是和他的语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学者干脆讲,谁不懂德语,谁就别想欣赏歌德和他的《浮士德》。这意思就是:《浮士德》不可译。或者:通过译本读《浮士德》,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实证明,这话不无道理。

但是,非德语国家的人士并不因此就真的不读不译《浮士德》。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我国已出现近十种《浮士德》译本。其中,早期的郭沫若译本和周学普译本,现今的董问樵译本、钱春绮译本、绿原译本和樊修章译本,虽难尽善尽美,却也各有千秋,都为《浮士德》在中国的接受起过作用,做了贡献。

笔者在跟随冯至老师研究《浮士德》和学习前辈名译的基础上,前些年接受出版社约请,不揣浅陋,不畏困难,重译了《浮士德》这部“智慧之书”,因为它实在值得一读再读,一译再译,也经得起一读再读,一译再译。可尽管是重译,我在实际工作中碰见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所耗费的精力和心血仍然难以数计。

至于《浮士德》的这个新译本成败如何,则只有诚恳地期待着广大读者作出品评,衷心地欢迎同行的专家和师友给予指正了。

说不完的《浮士德》!旷世不朽的《浮士德》!为了我能翻译和出版这部大书,在我的译本重版之时,我要借此机会感谢我已故的冯至老师,感谢所有给过我支持、帮助和教诲的家人、朋友和老师。

同类推荐
  • 爱是天堂

    爱是天堂

    本书内容有:卷一 爱的照耀:爱的照耀、爱的风景、爱的浓度、爱的诠释、爱情知道、真爱无言、远近都是爱、爱情接力、爱情满天星、不老的相思;卷二 暖透一生的奶酪:放一把钥匙在你这里、暖透一生的奶酪、久久芬芳的纸玫瑰、爱的方式、最有出息的、一双不寻常的鞋、真情热线;卷三 爱情是一部合著的书:爱情拼图、为爱低头、爱情是一部合著的书、和你一起慢慢浇灌希望。
  • 晓说2

    晓说2

    《晓说》是一档为高晓松量身定制的视频脱口秀节目,也是中国第一档全自由发挥的知识类名人脱口秀。由高晓松即兴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界。《晓说》第一季共播出52期,总播放量突破1.3亿,最新更新至56期,创下网络播放奇迹。本书收录了《晓说》最精彩、点击率最多的12期节目,囊括了美国的民族文化、古代科举的奇闻趣事、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等。并由张发财、破破的桥、郝舫、邵夷贝、文冤阁大学士、叶扬(独眼)火辣点评,精彩纷呈。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喜欢看现代散文的读者可以选择《寄居在贝壳里的海》一阅。它收录了现代杂志《青年文摘》中的超人气作家们的精华散文作品。这些作家不仅是《青年文摘》的常客,也是其他当红杂志,如《读者》、《意林》、《格言》、《青年博览》、《视野》、《知音》等的经常投稿作家。
  •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的自觉是以人的自觉为底蕴的,而人的自觉则又以生命的自觉为主体。因此在文学中表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或抒压抑,或写壮志,甚至在游仙诗追慕神仙的情怀中,也蕴含着企慕生命和留恋生命的意识。
热门推荐
  • 狙魔师

    狙魔师

    重生于平衡空间这个世界看上去一切依常,其实一切异常遭遇撞鬼事件,牵扯进入一间庙里头的灵异事务所古怪老头、臭屁冷脸小孩、自恋男青年,还有许多奇怪的驱魔师接踵而来的灵异怪事事,她的未来究竟通往何处?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让你很容易地搞懂经济学,搞懂政府在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有的人看财经新闻会闻出“钱”的味道,有的人却像是看天书……
  • 庆典贺辞大全

    庆典贺辞大全

    中国人历来爱热闹,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如今,各种宴会酒席、商务聚会中,致辞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头戏。你还在为当众讲话语无伦次而烦恼吗?你还在为寻找合适的贺词而手忙脚乱吗?你还在为自己拙劣的口才而沮丧吗?《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作者李貌)可以让你走出困境!《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中介绍的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经典贺辞,能让你将锦词妙语、华丽词章信手拈来,使你纵横宴会庆典游刃有余!
  • 神御诸天

    神御诸天

    大千世界,神君为尊。天界黑莲神帝与圣界天光神帝大战遭到第一神帝混沌神帝的偷袭,生死时刻,黑莲神帝触动黑暗本源,其元神法宝化为碎片,黑莲神帝陨落后葬于葬神之地,其黑莲碎片携带黑莲神帝一道意念吸收无尽幽暗之力,孕育成新生黑莲。黑莲穿梭无尽虚空伴随云天而生,云天天生大黑暗神体,开始了他的修行之路。
  • 封界传奇

    封界传奇

    迷失在星域的探索小队,机缘巧合之下,降临异世!来到一个浩大恢宏的神话世界,这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妖兽横行,人们为了生存,修炼武道,对抗妖兽,与天争命!林凡携乱世之体,追求武道极致,角逐各路英豪,席卷天下!大世来临,天骄并起,群雄逐鹿,谁能最终成王?
  • 霸天剑圣

    霸天剑圣

    剑二十三,一式有着毁天灭地之称的剑法,为剑圣独孤剑以绝世剑意凝聚而成,剑法之快,连空间都要为之凝固!但当它出现在另外一个世界,是否依然能够如同《风云》中那般无敌?亦或者剑二十三之后,是否还有更为强大的变化?看电影《风云》时,最可惜的便是老剑圣的剑二十三无果而终,所以才决定写这本书。但想要写好一本书,全靠作者一个人的确很难,所以有不合意的地方,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能够指出来,黄河必然会虚心接受,一切只为把书写好!另本书已签约,所以各位读者朋友可以放心收藏,还有点击和推荐,自然是多多益善,黄河感激不尽!
  • 重生娱记攻略

    重生娱记攻略

    厌倦权势的齐天重生了;成为了追随娱乐八卦的小记者!俗称狗仔队!呜呜,小小记者也不好当,用权谋、施手段,还要体力好!还好姐练过!这辈子,守护好亲人,捍卫好家庭;做个幸福的八卦小女人!
  • 绝世星陨

    绝世星陨

    黄金家族,曾经雄霸一方的超级家族,武力之强震慑万方,然而时光流逝岁月窜梭数千年过去如今的黄金家族早已被世人忘怀,只留下他流散四方的子孙还在努力的守候着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战神荣誉。少年方名因为奇异的变故,不但得以唤醒断绝已久的黄金战神血脉,更是得到一位强大的老师指点修炼,从此前路变得一片光明。
  • 与青春同行的日子

    与青春同行的日子

    那些与青春同行的日子青春,不一样的故事,同样的精彩!作者小帅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青春。那些与青春同行的日子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精品的回忆。青春是一部大书,写不出来,确实如此。这里,只是想记录下自己记忆里青春的年华。就当是为已逝的青春做一个追忆。青春之时,我们被学习所压迫,被一个谎言所引诱,然后我们拼命向前奔跑,只为逃出那该死的牢笼。再回首,才发现,我们奋力挣脱牢笼的那段时光才是我们所钟爱的生活。曾经有一句话:一群人因为一场考试,所以聚在了一起,也因为这场考试,考散了所有人。原来,我不信这句话。也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的感伤,如今想起来意味深长。多少无奈,多少惋惜。
  • 眼劫

    眼劫

    少年陈才,右眼观天下!修神眼,破万法,走上了武学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