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2600000011

第11章 散文(10)

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一点一点适应,不知什么时候也跟着吃了起来。

三十年的禁戒开了,只因了儿子的一句话。你道怪也不怪。

女人与自行车

人称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

对于收入尚不足以普及私家汽车的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轻便灵巧而又价格低廉的自行车实在是最好的代步工具了。因而,对大多数中国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自行车便成为她们必不可少甚至密不可分的伙伴了。

大凡一个女孩子长到十一二岁或者还要更早一些,便开始学骑自行车。起初由父母或者他人把扶着,护卫着,找一片空地,遛、上、登,一样样学起来,不几时便可甩开把扶,独自一人歪歪斜斜、扭扭摆摆地一路蛇行而去。有那大胆些的女孩子,则根本不要人帮忙,瞒着父母,悄悄把车子推出去,一个人抬腿就敢上,就敢骑,初生之犊,全不知怕为何字。

学车之初,摔几个跟头那是难免的。迎面来了人,或者碰上什么障碍物,心里明明是想避让开的,却鬼使神差地直直向那人那物冲了上去,真是准确至极、勇猛至极。自然不能撞了人,也不能撞了物,于是猛劲一拧车把,连人带车,狠狠摔倒在地。其结果,不是胳膊擦破皮,就是膝盖摔出血,自行车也把歪轮扭,伤筋动骨。等到人与自行车都添了几处疤痕,自行车方才如驯熟的野马,从此听从主人的指挥了。

自此,一辆自行车一只书包,伴随着女孩子从家门到校门,由初中而高中而大学,小女孩也出落成娇嫩鲜润、亭亭玉立的少女。

走出校门,姑娘便加入职业女性的行列。自行车与她们更是须臾不可分离。骑着自行车,上班,交友,或跳舞,或去卡拉OK。自行车载着她们,驰骋在人生的黄金岁月。此时,袋中有自己挣来的那份工资,无须向父母伸手要钱,因此自行车是早已更新了——或飞鸽、或凤凰、或兰翎。式样是那种精精巧巧、轻轻俏俏的。颜色更是大红、粉红、鹅黄、嫩绿、雪青……一片姹紫嫣红、异彩纷呈。姑娘如花,车子如花,爱美的姑娘还在两个车把之间,用七色薄纱,扎一只艳丽的蝴蝶结,使具有实用价值的交通工具更添了几分观赏价值。此时的骑车技术,也非昔日可比。经多年实践,早达到炉火纯青、随心所欲的化境。上得车来,要快则双轮如飞,要慢则胶着寸行。遇上下班高峰时,则于车流车潮之中,左闪右躲,前避后让,灵活机巧如水中之鱼,林中之鸟。最好是夜半归来,长街无人时分,最好是几个姑娘结伴而行,你追我赶,疾驶如飞。于是,长发飘飘、丽衣飘飘,帅气至极,潇洒至极,帅气潇洒的人和车,洒一路欢声笑语,洒一路青春年华,成就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风景。

一朝姑娘成为少妇,自行车更增添了一个附加物————固定在两个车把之间的金属丝编就的菜篮子。随着孩子的降生,车后座上又多了一个小小的惹人怜爱的儿童专座。至此,中国女性的自行车才算具备了它必须具备的全部功能。女人们便骑着这前有菜篮子、后有儿童座的自行车来来去去。

清晨,女人们骑着自行车匆匆出门。先是幼儿园,在那里放下专座上的宝贝儿子或是宝贝女儿,然后汇入自行车的急流之中,顺着宽宽窄窄长长短短的大街小巷,流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高楼矮房。在那里,她们是教师,是医生,是工人,甚或是大大小小单位里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在那里,她们兢兢业业,独当一面,不让须眉。

日落霞起时分,女人们又走出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高楼矮房,骑着自行车顺着宽宽窄窄长长短短的大街小巷,先幼儿园,再菜市场,然后停在自己的家门前。于是,女人的自行车便如负重之牛,常常是后面的专座上是宝贝儿子或宝贝女儿,前面的菜篮子里满满地装着鱼肉菜果,米面油盐,有时捎带着两把衣架,或者是几件五花八门的杂品物什。满载而归的女人们,家里还有锅碗瓢盆奏鸣曲等着她去弹奏,还有泡在盆里的衣物等着她去清洗。在家里,女人们不再是教师、医生、工人,也不再是什么头头脑脑,她们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母亲,为人妻为人母,她们有一份必尽的义务和责任。

夜来了,女人们也并不总是偎在柔软的沙发上,织着毛线,看看电视。她们常常要骑上车子出门去——那些学习外语、学习电脑、学习企业管理的夜校门外,常常停着一辆又一辆前有菜篮子、后有儿童座的自行车。骑自行车的女人们,时时在充实着自己、完善着自己、发展着自己。

这种前面一个菜篮子、后面一个儿童座的自行车,实在是当今中国女性的象征呢——车前的菜篮子里,盛着她们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车后的专座上,载着她们对未来的一片希望。看车前,她们是贤妻,看车后,她们是良母,以贤妻良母之身,她们更在尽职尽责地承担着那一份社会职责。

骑车来去,中国女人们往返于家庭和工作单位之间。

骑车来去,中国女人们完满成就着自己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双重角色。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中国女人们,骑着自行车,从冬到夏,从春到秋。从豆蔻年华直骑到年入花甲。几代中国女性们,就这样骑着自行车,从人生的这端驶到人生的那端。

苦么?累么?乏么?

骑自行车的女人们笑而不答。

裹“三寸金莲”的上辈女人们无权骑自行车,因为她们无权外出做事,无权承担本该由她们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她们便只能是别人的“糟糠”、“贱内”和“屋里的”。

被养在华屋里的“金丝雀”们无需骑自行车,自有她们的主人为她们提供出入有车的超前享受,因此她们只能是主人的另一只波斯猫。

还有那些突然暴富的新贵,有权势者的妻女,不屑于骑自行车,她们的身价常常是由所乘的轿车来标示的。

然而,对今日中国的职业女性们来说,自行车是骑手的骏马,自行车是大鹏的双翼。

骑着骏马,骑手们在辽阔的草原驰骋纵横,看不尽花红似火,看不尽绿草如茵。

振起双翼,大鹏直冲九天穹宇,以八万里为南,以五百年为春。

骑着自行车,中国女人们自己是自己的主人;骑着自行车,中国女性们完成着自己自立自尊自强的平凡而又绚丽的人生。

也许有一天,中国女性们无需再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她们能坐在冬有暖气、夏有凉风的私家小汽车里上班下班,来来去去。那时,她们便可以穿上因骑自行车不方便穿的,却是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美的典雅而又华贵的旗袍;她们也可以因不骑自行车而少受些风吹日晒使皮肤更显白嫩润滑;她们更可以因为少苦些少累少乏些而衰老得慢一些,青春更持久一些……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然而对于自行车,坐在汽车里的中国女性们该是一定不会淡忘的。

女为谁而容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自太史公司马迁《报任安书》中写下这句话,距今已是许多年代过去了。历年历代以来,它被中国各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人广为接受,广为流传。虽词句略有变动,但大抵意思是相同的。

“女为说己者容”。

既然这句话与“士为知己者用”这样一个关乎人生准则的命题相提并论了许久年代,想来自有一番道理。

说者,悦也。悦者,爱也,喜也。确实的,在一个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把满心爱意倾注于自己而且也为自己所深爱的人面前,世界上有哪一个女人不愿意自己更漂亮更美好更招人疼爱呢。

在那情意绵绵的目光注视下,女人会很着意地“容”。她想自己应该有更美丽的衣服,有更新颖的发式,有更漂亮的鞋子,有更得体的笑容。甚至——行走坐卧都应该有更优雅的姿势。

女人若购得新衣,便会拉他过来,模特般地,正面,反面,侧面,转身,把方方面面展示给他,然后问一声:“如何?”声音也细细,目光也怯怯,忐忑如考场上的小学生。待那人口中眼中满是嘉许地赞一句:“这衣服你穿着真合适!”女人便会像得了好分数一样从心底里高兴。从此这新装便会频繁地出现在她身上——无论是上班,还是出门做客。尤其出门做客,尤其是与那人一起假日出游的时候,她是决不会放过展示这新装的绝好机会的——当那人赞赏的目光抚遍她全身的时候,她全身便满是春风与阳光。而如果面对新装那人只是轻轻摇头或者双手抱肘笑而不语时,十之八九,这新装便会被女人压在箱底从此不见天日,或者会被女人悄悄拿出去“另行处理”。哪怕这新衣花掉她差不多整一个月的工资,哪怕这新衣她自己心底里其实是多么喜爱。仅仅因为那人的否定,她便也否定了自己。

那人若喜欢女人披肩长发,女人便一定会长发披肩;那人若爱看女人“淡淡妆,天然样,”女人便一定会薄施粉黛,清雅素朴如漳州水仙;那人若认为女人浓妆艳抹最赏心悦目呢,没说的,女人的梳妆台上便会堆满了胭脂香粉眼影眉笔睫毛膏之类化妆品。

“画眉深浅入时无?”那人,便是女人梳妆的镜子,便是女人言谈行止的评判标准。

“女为说己者容”,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愿望,一种为爱人有好表现的心态,一种得到爱人赞赏的愿望。

因此,为悦己者而“容”的岂止是“容”?

那人若是乐于施舍的,女人便会为乞讨者打开自己也许并不怎么丰满的钱包;那人若是好客的,在盈门的宾客面前女人脸上便始终挂着一分热情的微笑;那人若是念旧的呢,女人便会为他昔日的穷哥们穷亲戚准备了足够的饭菜和足够的宽容,哪怕这些穷哥们穷亲戚穿着既旧且脏因而坐脏了她辛辛苦苦洗干净的沙发套。甚至把痰吐在了刚刚铺就的木头地板或华贵的地毯上,她也只会在客人离去后悄悄收拾干净,却绝不会当着客人的面皱一下眉头的。她知道爱屋及乌。而如果那人为了事业常年在外,或整日伏案劳作甚至在节假日也冷淡了她的付出呢,她也会独自排遣那份孤独与寂寞,却不会因此发一句一字的抱怨,或者提一字一句的要求。只要那人高兴,一切能为的与本不能为的,女人都会欣然为之。女人可以柔情似水,可以风情万种。可以温柔如小猫,依人如小鸟。“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与那人相对,女人便幸福得如同阳光下的奶油冰淇淋……

是啊,一颦一笑,皆为“悦己”者而发,一衫一履,皆为“悦己”者而着。为人所“悦”并为“悦”者而“容”的女人是女人中的幸福者,虽然这幸福的代价是自身的融化以至于自身的不存在。女人可愿意放弃这幸福么?

当然,那种为了地位为了钱财为了权势为了虚荣而搔首弄姿卖弄风情以至于出卖种种的女人,是女人中的龌龊者,不在此论,不说。

女为己悦而容,作为许多当代女性的一种心态,更有其必然的意义。

梳妆打扮,穿衣戴帽,只随自家心意。至于他人悦与不悦,则全然不予理会。

高兴时,或短服飘洒,或长裙拽地。要大红大绿,便大红大绿。要素衫素裙,便素衫素裙。亮丽鲜艳时则如花间蝴蝶,清淡素雅时则似月中嫦娥。忽然心血来潮,随步踱进街头美容美发厅,倒面膜,修眉毛,做按摩。一头秀发,是瀑布般飞流直下呢,还是19世纪西方美人那样拧成麻花状呢。或者蓬蓬松松云鬓螺髻,或者索性剪成男小子样精精神神的小分头……诸般花样,全由自己随心所欲。然后薄施粉黛,淡扫蛾眉,袅袅娜娜走将出去,挺胸收腹,肩平背直,下颌稍含,目光微垂,立则如玉树临风,行则似风中杨柳,仪态万方,光彩照人。虽无意招摇过市,已占尽世间风流。一路走来,看天天蓝,看云云白,两旁绿树红花,笑微微娇媚可人,一时间只觉胸中碧波荡漾,无限春光。大千世界一派和日蕙风,人生也如天边锦云多姿多彩。

偶尔情绪不佳,或者情绪并无不佳,仅仅是想着放松一下,便粗布衣,黑布鞋,全然一副村妇模样。南京路也走得,王府井也逛得。要行便行,要止便止。飘飘洒洒如游方僧人,摇摇摆摆若现世济公。无拘无束,无拖无累。不必挺胸收腹,不必肩平背直。松松垮垮,随随便便,极度的放松与随意。走乏了逛累了,大碗茶摊的长条凳子上宽宽坐下,或者铺张破报纸或者连张破报纸也不铺,就那么松松坐在马路牙子上。这时,除掉清扫马路的工人,绝不会有第二个人向你多看一眼。而你,则可以毫无顾忌地去看他们。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论高低贵贱,无论贤愚尊卑,一律那么煞有介事地来来去去,忙忙碌碌。看久了,恍惚就想起了蚂蚁,想起蚂蚁们终日不停地忙来忙去,不知都忙了些什么?想自己其实又比蚂蚁们高明到哪里。忽然醒来,便会为这想法所骇。却似乎又洞察了几分,遂悠悠然站起,再一路悠悠然逛去。当然若是有兴趣,那些精品屋,那些高档商品柜台前也不妨站那么一站。欣赏一下那些几千元一件的衬衣,上万元一条的腰带,和标价能让人咋舌的华美无比的毛皮大衣们。心中琢磨,那些有钱或“有幸”穿此等华贵服装的人们是否就比一般人美了或者是高了几分。至于售货员小姐白眼仁多于黑眼仁,你只当不曾看见便是。你可不就是一个土得掉渣的刘姥姥么?何况还有一份“真人不露相”的幽默正在你心里涨着一股恶作剧般的快意呢。

……

女为己悦而容,也是一种心态,更是女人的一种活法。

“容”与不“容”,如何“容”法,全随自家意愿,不看他人眉眼高低。“容”,有“容”的美丽,不“容”,有不“容”的潇洒,全看自己的心意。话到这份上,女人才算是真正洞察与透彻了。她必是经过看过了一切,她因此高高站在一切之上。她看到过用牺牲换来的无耻背叛,她收获过用奉献酿造的几欲置她于死地的毒酒。她已经死过一次,她是涅槃后的凤凰。她从此知道,此生价值,只在自身。她也从此无梦,她有了佛家禅悟般的清醒,她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假如有哥哥

有个哥哥多么好。

真的,有个哥哥多么好。

常言道,长兄若父。然而,兄毕竟又不同于父。因此,他有父亲的宽厚仁爱,却没有父亲的严厉威仪。对于你,他既是一个长者,却同时又是一个平等的朋友。

弟兄姊妹中,如果这哥哥排行老大,而你又恰巧是最小的一个,是“老丫头”,那你这一辈子真是受用不尽呢。

你小的时候,当大哥哥的他要分担母亲的担子,他要抱着你、背着你,甚至屎一把尿一把地看护你。从此,你成了他的小尾巴。他走到哪里,你便耷着两只小辫儿,拖着两条清鼻涕跟到哪里。他领着你,村里村外地转着玩。有时候,他真想甩掉你这讨厌的跟屁虫,但是你抹着眼泪的一句“看我告诉妈去”,就能让他乖乖地妥协。然后,他就从口袋里掏出几颗青枣或者半截嫩玉米来讨好你贿赂你,直到你答应不去告密。他也得先安顿好你,然后再去干上树掏鸟、下河摸鱼,那些男孩子的玩意儿。

等你长大了,上学了,他自然已经是五六年级甚至是个中学生了。这样你便有了一个义务辅导员,一个小先生。碰到不会做的题,问哥哥好了。尽管有时候他可能正为自己的难题搔脑袋,因此很不耐烦地白你一眼,骂声“小笨蛋”,末了呢,他还是放下自己的作业,先来解决你的问题。就因为他是哥哥,就因为你是妹妹。

同类推荐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俐侎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着原始的崇拜,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
  • 安民为天

    安民为天

    本书对作出巨大牺牲的百万移民充满了血肉之情。对三峡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也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书中首次披露了这场伟大的移民运动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的人物,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热门推荐
  • 一品佞臣无耻妃

    一品佞臣无耻妃

    她是坏事做尽的佞臣嫡子,恶名昭彰。她是影视界一代天后,演技出神入化。当她穿越成她,施展演技华丽蜕变,翻手为臣,覆手为妃。从佞臣到奸妃,与男人斗,你死我活,与女人斗,其乐无穷。佞臣与奸王斗,不坏不绝配,不爱不相杀。
  • 城墙

    城墙

    两个人在一起更多的是相濡以沫,而不是一见倾心。叶筱的生活归于平淡,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生,但是身边从不缺少任何东西。她的心中一直有一道墙,她执意的将自己的心用一道墙隔开来,然后将自己困于自己筑的围城中。兜兜转转,直至最后她才发现,她心中的城墙已经渐渐崩塌,一直陪伴她,给予她安全感的就是她最熟悉的人,江臣,原来他早已走进了她筑的城墙中。
  • 也是山人医案

    也是山人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大梦先觉

    穿越:大梦先觉

    朝华暮暮,伊人双鬓已成霜,凝思望,梦里故人乡,依旧是那旧事旧景,如今却换了模样。
  • 薄情总裁负心汉

    薄情总裁负心汉

    琦郁新书静月相好欢迎大家观看。姐姐婚礼前的意外失踪,妹妹只得提姐姐披上嫁衣,可她却不知要嫁的丈夫人面兽心,对自己百加折磨,他对她说滚,她默默的承受,带着肚子悄悄走开,这是他才发现自己有多爱她,无奈她以消失。四年后她带着一对鬼马精灵强势回归,对着他说我以不会爱你。看萧逸然如何挽回桐芊芊,如何延续爱的含义。安心入坑,全本免费
  • 豪门霸爱:老公很疼妻

    豪门霸爱:老公很疼妻

    多年前的一次出轨与叛离,多年后的日日深爱与沉溺,他侥幸的以为只要他用力隐瞒,世界上会有不透风的墙,却不知道婚姻里的错误足以毁人一生。暖夜,执子之手,耳鬓相磨,他怜惜地与她手心相叠,低沉叹息:“苏子,真好,咱们还有半辈子的时间……”夫妻多年,日日相伴,他一天比一天更确定,她是他尉行云的至死不放手。吾妻,我爱你,却发现原来我爱得那样晚,那样迟。缠绵柔情,他将她揉进身体里,庄重而认真地宣誓:“我尉行云愿意娶你冉苏为妻,一辈子,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尉行云,我不愿意。”冉苏,我的悔那么深,却等不到你的一个转身。
  • 嫡女贤妻
  • 仙魔猎

    仙魔猎

    这不是一个老套的故事,这不是一个老套的男人!白昊一直都清楚,当世界再次面临末日的来到时,他需要成为那个拯救世界的男人!
  • 风飞萱舞

    风飞萱舞

    “听说了吗?昨天艺术系的玉思思在舞蹈教室自杀了。人长的挺漂亮的怎么就?唉,真可惜啊!”“呃!这是第几个了?现在艺术系的人都不敢去那栋楼上课了,都怕会成为下一个玉思思?”“是啊!要我我也不敢去上课。都死了那么多个了,还都是自杀,怎么可能一连自杀这么多个?听说前一天还是好好的结果第二天就发现死了?”“你们说不会是我们学校不干净吧?”“去去去,什么不干净,别说的那么吓人好不好?危言耸听”“哎!哎!别说了老师来了。”
  • 尸霸都市

    尸霸都市

    写的是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僵尸后的事,身边围绕着各种mm,打纨绔,揍贪官,风花雪月,各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