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2400000012

第12章 背面的忧伤(6)

春节刚过,成毅叔和乡亲们一起,随着移民搬迁的浪潮,将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家从故土腹地深处的小山村搬往较为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异乡的柏油路上,夜色淡淡,凉风习习,劳碌之后归家的成毅叔不会想到,我们谁也不会想到,那个看似平静的夜晚,却酝酿着浓烈的血腥。当刺眼的灯光射向骑在摩托车上的成毅叔,当飞奔的农用车为了绕过路边的一堆沙石而脱离自己的运行轨道直撞向对面骑摩托车的人时,一场惨祸就地发生,我身壮如牛的成毅叔来不及喊出声音,连人带车被疾速的农用车撞出十多米远……刺耳的刹车声惊动了路边的住户,却惊不醒血肉模糊的成毅叔……还等着他回家吃饭的妻子,还未成人的儿女,他都撒手不管了;还未砌好围墙的院落,还未安好门窗的房屋,他也顾不上管了。

想着成毅叔,我的身心被巨大的关乎生命的无常和虚幻所笼罩。

有一年,从春到冬,我的目光从办公室窗户望出去,刚好落在一栋正在施工的楼房。绿色网布围住了楼体,隐约可见建筑工人晃动的身影,有时,他们的身躯在高高的支架上,工作服,安全帽,盯着他们,我会默默祈祷。我盼着那楼快些盖成。冬天了,楼房还没有完工,冷风阵阵吹袭,那些绿色的网布鼓着风,一晃一晃的,遂又掀起一波一波的褶皱,风大时更甚。寒冷中,偶然会见一两个人影在那里。我没有走近那楼,不清楚大冬天那些人还留在工地上干什么,想来是看工地的吧。工地上堆放着的材料、器具,总得是要留着人看护的。

第二年春天时,工地上重新热闹起来。一个黄昏,我带了女儿专门去那处工地看看。刚好是吃饭时间,民工们三个一簇,五个一伙,倚着工地上简易搭建的板房墙面蹲着,端着大碗,手里是大大的蒸馍。吊车、搅拌机、脚手架,那时候都歇缓下来,没有声响。女儿小声说,她听见了那些人吃饭的声音。我告诉她,他们吃得正香,不许打扰的。我们绕开堆放的杂物,从一条小道轻轻走过去,没有人阻止我们,一直走到小道的尽头,再没看见有人。一个墙角处,拴着的黑狗毛色光滑,竖着耳朵,有警惕之相,却并不出声,我们走远了,回过头去,那狗还盯着我们看。

现在,从窗口望出去,那栋早已完工的大楼很气派地矗立着,我不知道它要用来做什么,这不是我关心的事。那些曾在那处工地卖力干活的人也不知去向,那也是我所关心不了的事,可我总是记得那些安全帽,那些工作服,还有他们模糊的面孔。

最慢的是活着

她生于1923年11月。肖猪。

哦,她90岁了!

她生有五个女儿。56岁寡居。

将近三十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她一个人守着土院子,旧房子。一个人的炊烟也袅袅,一个人的院落也喧嚣,狗儿跑羊儿叫,蔬菜和花草的味道飘散在房屋上空,生命的气息纯正而浓烈。

近两年,小城里她所寄居的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三个卧室,客厅,餐厅,卫生间,这些有限的空间,她偶或扶着墙壁走动,迟缓无言;偶或双手背后,腰身伛偻;偶或倚门而站,瘦小孱弱。她这里瞅瞅,那里看看。寄居,这是她自己说出来的意思,在女儿家里,她一直觉得不是自己的家。有意无意间,她一副寂寥落寞的神情,诉说自己没生下儿子,老来没个去处,只能住在女儿跟前。她总是怀念在乡间的老院子,那是她自己多年经营的家,只可惜她已经没有自己打理生活的能力而独自住在那里了。

她平日几乎不下楼,只有在阳光和暖的日子,我们将她背到楼下,坐在凳子上晒晒太阳。她眼睛越来越不好使,看人也是模糊不清,喝水的杯子得放个固定的地方,并要给她说清楚。她刷牙洗脸,得有人帮着给倒水挤牙膏拧毛巾。有时大小便失禁,衣服湿了脏了,我们收拾洗整时,她会满脸赧色。

我们在餐桌上大快朵颐时,给她碗中夹放一些菜,她总是说够了够了;我们在电视机前争着论着时,她安静在一旁,眯起本就不够明亮的眼睛认真瞅着电视;我们围着孩子嬉闹时,她会立在一边,自言自语,或只是抿嘴微微含笑。给她吃水果,也只仅仅是一小块苹果,两瓣橘子,半牙西瓜或半截香蕉。有时候看着她,我会想她一个人待着时,都在回忆些什么呢?一定会想起过往岁月里经历的快乐和痛苦。我们有时拉起她满是褶皱的手,她会说都没样子了,还活着麻烦别人。给她洗头时,看着稀少的灰白发丝轻飘飘的,怎么也想不通她说自己当年有两根又粗又黑的长辫子。给她洗脚时,那些变形的脚趾让我们的孩子大为惊讶,她就会东拉西扯讲起当年缠小脚的事情。

很多时候,她蜷在小卧室的床上。枕头旁边,放着眼药水、止疼药、钙片。我们有空坐在她身旁说话时,她长长叹了气后,零零碎碎说起过往的人和事。说得最多的,是她被土匪活活烧死的父亲,被粗暴乖戾的继父气死的母亲,还有有着秀才之称却古板倔强又早逝的丈夫。岁月的河流不能带走那些使她疼痛的刻骨的细节,说着时,她黯淡无神的眼里有泪水滑落,伸手帮她轻轻抹去的那一刻,我觉察到了指尖的温热,还有冰凉同在,这感觉,许是一个慢慢走在生命旅途的老人心头错综的心绪。她也常感念着这世间的诸多好啊,寡妇拉娃娃,很多艰辛,生活却是一天天好起来了,女儿们长大了,一个个进了学校读书,一个个嫁人生儿育女日子过得不赖,不再像她和她的母亲在过去遭罪又受气,女儿女婿孙子孙女都对她好,她住乡间老院子时,节假日孩子们大包小包提着回去看她,她年老体弱了,也不用一个人受罪,来到城里跟孩子们同住,好吃好喝好穿的伺候,念叨着这些时,她又抿着嘴轻轻笑。

我们的孩子看她高兴,就缠着她讲跑土匪的事。她说起王家土匪马家土匪,无法无天,杀人放火,而有一拨土匪却是仁义得很,从不动穷苦百姓的东西。一声叹息又一声叹息。听她说那么遥远的事,遥远到有时我的母亲也须得想了再想才能理出个一二来,她却是说得那么努力而认真。而有时候,你问她中午或晚上吃了什么饭,她又是不记得了。

每次看见她时,就想起那句话:最慢的是活着。乔叶的文字就在心底铺漫,心绪跟着铺漫。乔叶笔下的祖母,我的外祖母,我们的祖母和外祖母,她们活着或死去,在时光的隧道里,究竟是短还是长呢?我们大家,都是泅在时间里的微粒,悠然安享生命的愉悦也好,拼命吸附残存的养分也好,一年一年,从孩子变成青年,从青年变成中年,从中年变成老年。我们的肉身和灵魂被时间裹挟着向前,向前,直到某一日终止!某些时候,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你总是在时光里,被宠幸,被承认,被重视,被追逐,被诱惑,被哄骗,被冷落,被遗忘……更多,酸的甜的苦的辣的,本质是你活着。活着,是一场享受,也是一场苦难。

外祖母,从过去到现在,从咿呀学语到垂垂老矣,借时光之手,一页页抚过她的记忆,悉数所经历的那么多那么多,她的伤痛她的无奈,她的欢喜她的快乐,谁懂?!最慢的是活着!也只有活着便是最懂了。

很是喜欢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看过不止一遍,那份喜欢愈来愈深。那些文字,清水漫流般,流过眼睑,漫过心田,让心生关乎生命的柔软的疼痛和哀叹。

小说结尾,基本已经熟记于心了。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想着孤独的外祖母,想着生命的孤独本质,那段文字就跳将出来了——

我的祖母已经远去。可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我和她的真正间距从来就不是太宽。无论年龄,还是生死。如一条河,我在此,她在彼。我们构成了河的两岸。当她堤石坍塌顺流而下的时候,我也已经泅到对岸,自觉地站在了她的旧址上。我的新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她的陈颜。我必须在她的根里成长,她必须在我的身体里复现,如同我和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和我孩子的孩子,所有人的孩子和所有人孩子的孩子。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这多么好。

我们,因为活着,所以珍惜。

从你的世界轻轻走过

偶然的机会,见到了传说中的哑巴。个头适中,身材匀称,五官端正,偏黄而光滑的皮肤,圆形针织帽子,雪青色毛衣,浅灰色旧外衣,黑裤子,布暖鞋,显得干净利落。站在她面前,我一时竟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问候。倒是她揭开门帘,满脸笑意,手势示意我快进屋去。

屋子虽小,但整洁温暖。红砖地拖洗得潮湿而干净,炕角被褥叠放得有棱有角,桌上的瓶瓶罐罐摆放得整整齐齐,地中央的炉子擦得黑亮黑亮。连用来装炭的塑料桶外体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哑巴是姐姐的婆家婶子,先天性聋哑。姐姐曾给我讲过,哑巴勤快能干,为人热心,生有两男一女,生活算不上富裕,但衣食无忧。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一手好茶饭,针线活儿人见人爱,就是顺便拿起手边的毛巾,折叠几下,活生生的小狗或小兔样儿就在眼前了。姐姐说她刚结婚时,因为不熟悉哑巴的生活,她们交流时还制造过不少趣事呢。从姐姐那里听到的哑巴也仅仅是不能说话罢了,她的生活简单而丰富,似乎还比家里其他人多了一些机灵和耐心呢。

前几年,因为遭遇家庭变故,哑巴曾大病一场,在炕上躺了很久。也就是那段时间,我从姐姐姐夫口中频频听到关于哑巴家的事情。出嫁的女儿因为家事和婆婆闹矛盾,年轻不更事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待人发现时身体已冰冷;外出打工的儿子遭遇不测身亡异乡……噩耗一个接一个,哑巴挺不住,病倒在床,不吃不喝,大概是心生绝望,也想一走了之吧。姐姐说,那段日子,看着哑巴真是可怜啊,披散着头发,急得用手抓破了自己的前胸后背。无声的世界,没有语言的生活,除了自己的比比画画,吱吱呀呀,她内心的苦痛和煎熬别人又能懂得几分?

同类推荐
  •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身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他的这些随笔本来确为"闲话",但他忍不住要对时事发表议论的作法,使这些文章成为与大是大非相关的论题,绝非一个"闲"字可以了得。文集中的部分篇什确为无关"大局"的"闲话"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 庐隐精品选

    庐隐精品选

    庐隐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与著名作家冰心、林徽因齐名,誉为“福州三大才女”。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自传性质、情感宣泄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她借助日记、书信等形式,直接宣示自己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思索,传达自己在心理苦闷中的彷徨与叹息,具有一种沉郁、阴柔之美。《庐隐精品选》是其散文、小说、书信的作品精选集。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人各不同,这也许是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相貌、习惯、气质等种种不同,还不过是表面,人心之不同,才是根本。金庸小说中的《天龙八部》,就是写入心不同的名著。王语嫣人美情美,是天人中之女子。萧峰豪迈磊落,如同神龙。貌美而善妒之秦红棉当然是阿修罗……种种人的不同在其不同的心,而种种人的命运也无非是他们自己的心做造作的后果。“既种业因,必有业果”,叶二娘哭求无用,虚竹刚刚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就受罚并自杀,这一切的事情的前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早埋伏于山洞偷情时刻,而是早埋伏于那和尚和少女的心中了。
热门推荐
  • 特工女子揽群夫

    特工女子揽群夫

    乐极生悲初入古代,梦儿一一遇到了她的夫君们,三个夫君都怀上了孩子。梦儿却又进宫当了皇妃,命运的齿轮再次转起,梦儿该何去何从呢?回到了阔别已久天宫,几分思念,几许愁肠。面见完天帝,生活又恢复到了从前模样,可是这心态远不是原先那样了!且看梦儿如何玩转她的众夫君们!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我在娱乐圈那些年

    我在娱乐圈那些年

    私密照片被男友抖出,还被渣男推下楼,却不想再次睁开眼之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铜钱的两面

    一个铜钱的两面

    就像是一个铜钱的两面,成功与失败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失败确实常常让人沮丧苦恼,但如果能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也算是因祸得福。本书精选了众多享誉全球的大师们对于成败这一话题的感悟,深入阐述了成败的真实含义,让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分享大师们的人生智慧,品读他们有关成败的智慧心语。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外临床心理学实践中非常流行,特别是日本的艺术疗法不仅在理论上,包括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治疗技法,目前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本书是在借鉴、引进和介绍日本艺术疗法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心理学实践形成的。全书阐述深入浅出,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不仅可为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参考,也可让普通大众对相关常识和具体应对方法有所了解。
  • 绝宠之盛世倾狂妃

    绝宠之盛世倾狂妃

    嫁给我,保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一生平安无虞,不嫁,让你生不如死”他挑眉对她说道。她白了他一眼:“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这年头靠自己最好。”她对他的话充满不屑转身就走。“你到我这,是要干什么?”她看着这个天天到她跟前报到的人,气愤的想揍人。“睡觉啊能干什么,要是你能让我干什么,我很乐意效劳,”他坏笑的调笑他。她对天翻了个白眼,这是那个人人尊敬仰望,谪仙一样的翼王殿下么?她怎么只看到一个无赖,那些人肯定瞎了眼被蒙蔽了。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物,族里人人肆意欺压,就连亲生父亲也不待见她,唯他慧眼识珠,看出她是金子,对她死缠烂打,看邪魅强势霸道,天资卓绝的他与腹黑,同样天赋超群,聪颖如她,如何强强联手,笑傲天下
  • 诸神的时间

    诸神的时间

    一个叫寒羽的少年因一场事故失去了父母,他从此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切断了与所有人的接触。因为他获得了一份不得了的力量,他怕把他人牵扯进来。直到遇见与他持有一样力量的人,寒羽才振作起来。不仅如此,他还找到了他活下去的意义。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霸道校草爱上呆萌丫头

    霸道校草爱上呆萌丫头

    考上圣哲学院是她一直的梦想,她也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终于,她得到了上帝的眷顾,考上了圣哲学院,他以为自己会开开心心的度过好在圣哲的每一天,可是一切都不是她想的那么单纯。在这里,她被这个学院的校草玩弄,成为学校的公敌,走到哪里都会听到别人的咒骂声,她无奈,这一切都源自那个讨厌的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