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3900000025

第25章 庾氏再兴 4

庾亮西藩的正式任命,由王胡之、王羲之携带朝廷诏书下达到武昌。庾亮命荆江各地太守前来武昌协商前线战略问题,各地太守纷纷到来,这里面果然有长沙郡公陶夏。陶夏一来,庾亮果断命人将其控制,将要把其治罪。

陶夏残杀兄弟,陶称起到重要作用。陶夏被拿下,陶称连夜出走,退回江夏。庾亮单独接见南郡太守陶臻,好生安抚,并请陶臻与自己的司马王愆期共同去江夏安抚陶称。

陶夏回到自己的地盘,他的心情平复了很多,看到陶臻和王愆期到来,便对陶臻大诉苦水:“我父才走了不到半年,这就要清洗我们吗?你我共同发兵,把三哥救回来!”

陶臻说道:“你当天就走了,并不知道庾太尉说了,看在伯父的面子上,只会将其放逐软禁,陶夏没有性命之忧。”

“可是三哥一倒,我们陶家的地位安在?”陶臻问道。

陶臻回道:“咱家的长沙郡公之爵不会被消除,将转给大哥的长子。”

陶称这时的气才稍稍消了一些,不过还是嚷嚷着:“老子有一万精兵,我要去救回三哥。”

正在这时,外面僚佐急急忙忙的走进来,走到陶称身边,压低声音说道:“襄阳桓宣领上千骑兵已经来到江夏境边。”

其实东面有名将毛宝水师,陶称并不敢真的偷袭武昌,可是他并没有料到西面的桓宣也这么上杆子讨好庾亮。陶称一听桓宣压境心中慌张,但却假装非常愤怒,拍着桌子说:“好啊你们,捉完三哥又想打我的主意。”

陶臻说道:“这时哪里话来?庾太尉命王大人跟我前来,就是为了消除你的担心。”

王愆期为安西大将军司马,相当于部队的总参谋长,参谋长都来,当然不是为了和他打仗。王愆期上前说道:“陶夏杀弟已犯大错,何况陶斌还是国家大臣,我此来就是向将军说明,庾太尉绝无欺辱陶氏之意。陶大将军临终前将子弟嘱托庾太尉,庾太尉关照之余也需秉公对待。”

正在此时,又有一名僚佐进来,递给陶称一封信,信是桓宣写来,上书:秋高气爽,欲与弟会猎于江夏。

陶称看完,把信扔给王愆期,气不过道:“他桓宣就一千骑兵,也配学曹操口气?”

不过陶称也知不敌,再说王愆期的到来已经给足了他面子,于是低声问陶臻:“你想让我怎么做?”

陶臻回道:“过江向大将军谢罪。”

陶称摇摇头:“我不去。”

王愆期在一旁说道:“不如这样,你向朝廷和庾太尉分别写一封信,陈述拥护庾太尉对陶夏的处罚即可。”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要求也的确不高,陶称只有照办。

由于陶氏力量还强,又看在庾亮和陶侃的特殊关系上,亲手杀害兄弟的陶夏并未被判处死刑,而是宣布流放软禁。而他长沙郡公的爵位被剥夺,封与陶侃的长孙。事到如今,剩下的陶氏家族的陶臻、陶称敢怒而不敢言,整个荆江地区很快便被庾氏家族强势统治。

桓温奉命来到武昌,下了船看到庾翼亲自来接,赶紧上前行礼。说道:“多谢兄长亲自来接,不知太尉召我来所为何事?”庾翼比桓温大七岁。

庾翼爽朗的笑道:“太尉召你来是为何事,你去了便知。不过,你以后就不能叫我兄长了。”

“那应该叫什么呢?”桓温问道。

“要叫舅父大人了。”庾翼说完哈哈大笑。

桓温在庾翼的带领下拜见庾亮,庾亮再次打量桓温,不住的点头。当年,桓温的父亲桓彝便是高大英俊,桓温比他的父亲还要出众。

庾亮问:“你父亲殉国时,你也15岁了,他生前可曾向你提到过我吗?”

桓温回道:“家父生前常向我们说‘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俊。’”

庾亮笑了。这句话是庾亮做顾命大臣时庾阐所写,意思是温峤是忠义的标杆;庾亮是全民道德的楷模。

“西藩整顿完毕,后面该如何治理?”庾亮又问。

“孔子云:富之;教之。”桓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说的好,”一边的范汪赞道:“圣人这四个字是国家治理的至理名言。荆州经过陶太尉十年辛苦经验,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现在正是推行教化的最佳时刻。”

魏晋以来,大士族崛起,他们追求自身的自由放达,虽然开启了中国的个人主义,但是对儒家社会道德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玄学的个人主义属于唯心思想,他的媾和对象是宗教道德。当桓温回道建康,我们再结合故事,深入探讨。

“推行教化,该从哪里入手?”庾亮再问范汪。

桓温以为在问自己,想起一到桓宣那里,家族学堂里传授的全是家族理念,便开口道:“应从推广官学入手,士族不可学在家族。”

汪范眉头一皱心,里寻思,这么大的题目哪是这么一个青年所能回答的,虽然桓温回答的很正确,但反而使汪范对他有了一丝反感。

汪范是当世大儒,他此时还不是什么大名士,一段时间后他坐上豫州大中正,才成为真正的名士。大士族之家崇尚玄学,,儒士反倒少,而西藩更多的是中等士族,家境处在贫富之间,心中更多一分功利,崇尚儒家的反倒更多一些。后来,范氏家族数代以儒成名,他的儿子、孙子都是大儒士,他的后代中最知名的一位便是写《后汉书》的范晔。

桓温抢了汪范的风头,汪范上前补充道:“应在武昌大修官学,西藩所有官员的子弟必须来此上学,为隆重起事,首先应隆重祭孔,确定儒学在西藩的地位。”

听到桓温的回答,庾亮不住点头,叹道:“少年时我也爱好清谈,疏于自律。现在看来,人性重关系而轻才华,好逸而恶劳。学业至苦,回报未厚,因此士人往往钻捷径,不肯用心读书。重建官学,致力教化,确是当务之急。”

庾亮又对一旁的殷浩讲:“开官学,总要先祭拜圣父孔子。祭圣人的表文就由你来替我写,何时可以交付与我?”

殷浩上前两步拜道:“现在即可。”

同屋的人都是一愣,殷浩看着众人怀疑的目光,朗朗念道:“诗书焕于唐虞,宪章盛于文武,然后黎民安乐,秩序井然。可是幽、厉乱政之后,上陵夷而失教,下苟免而无耻。高山化做谷底,天下错乱。夫子以玄圣之灵,感化万物,苍生。夫子既没,大道再次混沌。秦虽悖道,汉尊孔修。到我大晋,愈加仰钦大道。大奠既设,敬若灵规。心存夫子凤德,崇尚夫子礼教。心驰神往,隆礼鉴证。”

殷浩念完,厅中各大名士都惊得目瞪口呆,殷浩不愧为新一代才子之首。庾亮非常感慨,留下滚滚热泪,众人皆手足无措,庾翼上前问道:“大哥,有何心事?”

庾亮叹道:“我看到殷浩、桓温文才武略,突然想起青儿,她若还健在也该到了择婿的年纪。”

庾亮的长子、长女均死于几年前的苏峻之乱。当然,若他的女儿还在,恐怕也不会考虑桓温和殷浩,他会把女儿直接嫁与皇帝。俗话说姑舅亲代代亲,后面还有晋成帝在等着呢。

同类推荐
  • 一本皇叔

    一本皇叔

    文艺简介:如果有人问你看的什么书,你可以光明正大的告诉他,我看的是一本皇叔。二笔简介:这就是一本皇叔。普通简介:我是刘皇叔,我为自己带盐,听说黑我的很多,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本皇叔是如何混吃等死的泡妹子的。扬州新军:52811130欢迎各位!
  • 宦医

    宦医

    那一年,魏忠贤身领提督,客巴巴迫害嫔妃,王安青州遇刺,朱由校独居小院,朱由检简居蛰伏,一入皇宫幽深如潭。那一年,努尔哈赤虎视眈眈,蒙古余兵屡次犯境,熊廷弼锒铛入狱,吴三桂雄踞一方,悠悠大明支离破碎。那一年,杨涟午门死谏,孙慎行借刀杀人,叶向高明哲保身,王化贞纸上谈兵,东林书院究竟为谁?那一年,许显纯兼施酷刑,崔呈秀殿后献计,客光先狼子野心,刘若愚螳螂捕蝉,东厂众番心怀鬼胎。那一年,李自成老母病重,朱燮元屡遭陷害,戚作国提笔撰书,卢象升田园作词,天下英豪谁能纳入囊中?那一年,现代小中医意外穿越,居然还跟杨涟有亲戚,到了这个黑暗年代,无奈呜呼,奋斗吧,让我来提笔谱写新的大明。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小鱼感激不尽!
  • 扶汉歌

    扶汉歌

    国之将亡,必有七患。济世英才,一匡江山。朝堂政治,门阀权谋,且看楚瑜如何游走?西疆羌患,鲜卑寇边,拭目主角挥斥方遒。昏庸无道的灵帝百般拉拢,协皇子“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结义誓言是否能助他化解艰难险阻。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恢复宗庙。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助你君临天下、中兴汉室而生。可是伴君如伴虎,自古忠臣多薄命。面对皇权和相权的逼迫,楚瑜是否会步步退让。长公主刘筝的先皇密诏:倘若楚瑜有不臣之心,天下共击之。一边是深爱的楚瑜,一边是皇弟刘协,两难的她是否会化解两人的矛盾恩怨?
  • 南宋义理史学研究

    南宋义理史学研究

    两宋时期,不同风格的史家和史著大量涌现,造就了一个史学的繁荣时代。诚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言:“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同时,宋朝又是一个理学勃兴的时代。其在北宋庆历之际开始崛起,进入南宋,成为了主流学派。“理学的诞生及其衍变,是中国本土哲学继先秦之后发展的又一高峰,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所进入的一个新阶段,在整个人类的认识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只关注于两个领域的专门研究,完全忽视了二者的相互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随着理学评价的“正常化”,才有学者开始探讨两宋理学和史学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 风骚在大宋

    风骚在大宋

    我本一狂人,高歌笑红尘。才下栖凤楼,又登太白阁。手持绿玉萧,对月引娇龙。由来是一梦,飘渺游太清。元符元年,穿越千年的曹安,在大宋开始了浪漫之旅。舞文弄墨,与文人士子对酒高歌。舞枪弄棒,与英雄豪杰弹剑作歌。总之,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前进,前进,再前进......漂泊在大宋,高坐在朝堂,狂荡在江湖,飘渺于太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岁月空蹉跎。赵佶,别再床底下藏着了,躲在哪里吃灰吗?孙二娘,人肉叉烧包好吃吗?什么,你是日本平安时代顶顶大名的阴阳师安培晴明的孙女......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真是巧合。
热门推荐
  • 白发绝殇

    白发绝殇

    永辉年间.一个姓姚的孤老婆子在京城郊外蓬柳湖边的竹屋里发现一具手握玉骨折扇的红衣女人吊死在里面,看其可怜,邃将其葬再蓬柳湖畔.八个月后,蓬柳湖畔的百姓夜夜听到婴儿的凄厉啼哭,后有一个百姓在追逐一只黑猫的时候发现,原来婴儿的苦声来自于湖畔孤坟,将其掘开,看见一个女婴躺在红衣腐骨旁边,有黑猫喂养,肤白如雪,双瞳漆黑,绿光隐隐...都道是棺材仔现世,必祸乱人间,于是百姓在野林之中修建镇妖冢,将女婴镇压,以避祸端!她叫乌瞳,出生于一个死人的腹中,被黑猫抚养,集世间一切大悲于一身的绝美女子.她是一个被人背弃,遗弃,放弃,厌弃的棺材仔,婴儿时便被镇压于镇妖冢只下,任其生死.黑暗里,惑第一个与她说话的人,他问她的名字,她便记下,决定一生.十年后,她去找他,为他打下天下,替他除了篡位哥哥,报杀父弑母之仇,为他放弃自己的原则坚守,为他留下忍受皇后的阴谋,忍受丞相的诡计,.忍受着所有委屈.毫无怨言的为他平乱安国.只是,他!---惑!他的爱却越来越缥缈.他说不得以,所以背弃了她是唯一的誓言.他有了皇后,有了妃嫔,有了子嗣.而她,依然什么也不是,臣不臣,妃不妃.他说他不爱江山,可是,终究,他还是为了江山,放弃了...身边一个愿意为她死的人她拒绝,一心为他,只是到最后.他还是让她悲哀到绝望,绝望到瞬间白了满头青丝.身世的迷离,父亲是谁?母亲是谁?为什么她会这样荒凉?被亲人憎恨谋害的感觉,被爱人抛弃背叛的感觉,被世人背弃恐慌的感觉,本来孤独,不孤独了,代替的却是更彻骨的不救之殇.一个背叛的产物,终究获得背叛...她有她的决绝,该来的总会来,该做的也一定要做,已经爱的,却该怎么收回...殇,来自灵魂的不救之伤,一个永生永世无法愈合的伤,痛将伴随......
  • 天灵尊主

    天灵尊主

    莫欺少年郎。少年修行者,谁敢料定他就是一坨屎,当他成长起来,说不定会让你死。
  •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归功于他个人的专业知识,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也许这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信条,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显示。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力要素中,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人脉资源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能成就大业者,一定要拥有广阔而实用的人脉。
  • 某宅的奇幻漂流

    某宅的奇幻漂流

    “你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YesorYes”青锋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上弹出的窗口已经半个小时了,此时的表情像吃了大便一样,脑中的各种反复交杂着,最终化为两个字——我艹手残技能点满的主角青锋点了yes,于是就开始了他满(mei)是(you)节操的奇幻旅程......
  • 浮生几度

    浮生几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初次见他,他穷愁潦倒穷叫花。再见他,他红娘在怀灿桃花。“苏子墨,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样?”君凛看着那眉眼依然如画般的男子,一双眼睛清澈而深邃,只是脸上的笑意却让人冰冷地如同进了寒雪地狱。“凛儿,原谅我……”“好啊,我原谅你了苏子墨,我那么爱你……怎么可能不原谅你。”她悲凉的语气夹杂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哀,以一种傲然的姿态仰望着他。初时,她为他点燃一盏琉璃盏,照亮了他回家的路,终时,她在万丈城楼之上为他写下琉璃盏篇章。因为他大名琉璃,她从此对琉璃爱不释手。都说俗尘姻缘远,而她的姻缘在手边。轻轻一碰就碎的琉璃盏。一如那人名字:苏琉璃。字,子墨。国恨家仇,无从拾掇。
  •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幻穿越:邪王宠妻无度

    玄幻穿越:邪王宠妻无度

    她一个现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神偷,要偷什么绝不会失手,但却在偷一个古戒遭了雷劈,穿越到了一个玄幻时代,这里强者为尊,而她就是一个痴傻的冥家废材小姐,虽说是嫡女,过得连一个丫鬟都不如,趾高气扬的她不甘心开始了她的修炼生活。“王爷,王妃打了丞相的女儿。”侍卫来报。“王妃手打疼了没。”紧张的问。“王爷,王妃把皇宫拆了。”侍卫来报。“建皇宫的钱我出。”悠闲的说。“王爷,王妃被皇上抓了。”侍卫来报。“抄家伙救王妃去。”怒拍桌子
  • 驱逐

    驱逐

    故事讲述主角陆黎如往常一样回到自己家中时,意外邂逅了一名误入到自己家中的美少女。但出乎陆黎预料的是,这名谜一般的美少女却宣称自己是通过魔法进入陆黎家中。由于少女奇怪的言论,再加上附近新开的精神病院,让陆黎一时以为她是一名精神病少女。然而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么简单吗?这场邂逅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