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9300000003

第3章 胃肠无病痛,全身皆轻松(2)

食物进入胃后以每分钟3次的蠕动波从贲门开始向幽门方向进行。在收缩蠕动过程中,不但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搅拌、研磨、粉碎,使食物形成米糊状的食糜,同时,使胃腔内形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推动使食糜向十二指肠移动,起SP空作用。

此外,胃有一定的防御功能,胃有黏液屏障、胃酸,并且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以及淋巴细胞等,可以防止致病微生物和异物的侵入。

胃在消化的时候主要有以下特点:

容量性舒张:胃能够适应摄入食物的量,由空腹时的50毫升,增加到进食后的1.5升。

紧张性收缩:胃被充满后,胃就会长时间地紧张性收缩,不但推动食糜向下移动,还有助于保持胃的位置和形状。

矫动: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胃就开始矫动,以使胃的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

(第二节)肠: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肠道九曲十八弯的加工厂

肠是指从胃幽门至肛门的一段消化管,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主要包括大肠和小肠,弯弯曲曲排列的肠道整体看上去像个方形。肠道是我们身体内的“食品加工厂”,是我们身体内最劳累的器官之一,每天需要做大量的又脏又累的工作。形象地说,如果将人的身体比作汽车发动机,膳食好比汽车的燃料,而肠道则是燃烧燃料、释放能量并驱动汽车奔驰的燃烧做功室和尾气排放管。其实肠道的功能远不只这些,医学界称肠道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让我们更为详细地看看肠道的功能有哪些吧。

1.消化吸收是肠道的天职

肠道主要对摄入人体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大量的消化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以确保为体内各器官与细胞提供所需的足够的养分。它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卫士一样,审查着每一个进入人体的食物,它决定什么应该留下,什么要扔掉。

2.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常言道“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都是从嘴里吃进去的,肠道是细菌进入人体各处的主要通道。而这些病菌进入肠道后,就会受到肠内有益菌群的抵抗,使它们不能在短时间内侵入人体其他的循环,并很快就随着大小便排出体外。据统计表明:人体有90%以上的毒素是由肠道排出体外的。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

3.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德国国家科研机构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把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的:而这一万多种药有70%以上是肠子中的。一般的疾病靠这些药完全可以治愈。”从上述意义上说,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运动支持了整个生命活动一点也不为过。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据统计,肠道中共有400多种菌群,1亿的细菌,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肠内的微生态运动与平衡,在提高免疫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更何况,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统,如肝、血清、淋巴系统等,都需要肠道提供的营养来生存。肠道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肠的坐标面剖

小肠盘曲于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通阑门,与大肠相连,全长5-6米,张开有两层楼的高度,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1.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圈卧于腹腔的后上部,全长25厘米。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它的上部(又称球部)连接胃幽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肝脏和胰腺分泌的胆汁和胰液,通过胆总管和胰腺管泄到十二指肠内以消化食物。

2.空肠

空肠与回肠没有明显的界线,它们盘绕于腹腔的中、下部,空肠约占全肠的25。空肠连接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其特点是血管丰富,红润,管壁厚,管腔大,黏膜面有高而密的环形皱襞,还有孤立的淋巴组织。空肠的消化和吸收力强,蠕动快,常处于排空状态,故叫做空肠。

3.回肠

回肠位于右下腹,占空肠、回肠全长的35。呈淡红色,管壁薄,管径小,黏膜面的环形皱襞稀疏,有孤立和集合的淋巴组织。

小肠的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黏膜有许多绒毛,绒毛根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形成管状的肠腺。绒毛和肠腺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关系密切。

小肠——吸收营养的“受盛之官”

小肠能够分泌含有多种酶的小肠液,这些小肠液能够进一步分解为糖、脂肪、蛋白质,使它们成为可吸收的物质。

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内壁的表面积,可以使营养物质在1-2小时内得到迅速吸收,通过小肠的运动,把剩余的食物残渣排入大肠。所以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黄帝内经》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受盛化物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也就是说小肠是接受胃交付磨碎之谷物的容器。小肠的受盛化物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受盛作用,小肠接受由胃下传的初步消化的食物,被当做容器;二是化物作用,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必须停留一定时间,由小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将水谷中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将没有营养的残渣糟粕输于大肠。

如果小肠受盛功能失常,传化停止,便会导致气机阻滞,引起腹痛)若化物功能失常,可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腹胀、腹泻、便溏等。

2.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辨,清,即水谷精微,浊,指代谢产物。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在对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同时,随之进行的分清别浊的功能。小肠的分清是将食物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吸收,供给全身。小肠的别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饮食中的残渣糟粕输入大肠,形成粪便后排出体外;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渗入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失调,水液和糟粕不能各行其道,水液则可能误入糟粕中,会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小便短小。

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就是小肠的消化吸收的过程。另外,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心脉属心,下纟各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会各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二者经脉相连,气血相通。可以通过小肠来预测心脏的功能和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

大鹏坐标面剖

大肠是消化道的终末部分,居于腹中,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其下端出口为肛门,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全长为1.5-1.7米,最粗口的直径为5-8厘米,比小肠的肠壁稍薄。整个大肠由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组成。

1.盲肠

盲肠是大肠起始的膨大部分,长6-8厘米,在人体腹部右下侧,是大肠中最短、最粗、通路最多的一段。盲肠有三个通道:左内侧通回肠,上通升结肠,下通阑尾。

回肠和盲肠的连通口称为回盲口,开口处有两个回盲瓣,此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

阑尾是盲肠下后侧的延伸,形如蚯蚓,下端游离,长2-20厘米,直径0.5-0.6厘米,又称蚓突。研究发现,阑尾壁富含淋巴组织,有预防感染的作用。但是阑尾内腔狭窄,容易被粪石梗阻,引发炎症,严重时穿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盲肠炎(阑尾炎)。

2.结肠

结肠为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的部分,按其所在行程和形态,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升结肠是盲肠的延续,沿着腹腔的右外侧上行,至肝下方向左弯形成结肠右曲,移行于横结肠,长约15厘米,故活动性较小。

横结肠从结肠右曲开始,向前下方,绕过胃大弯,向左横行至脾处再向下弯成结肠左曲,续降结肠,长约50厘米。其活动性较大,随肠胃的充盈变化而升降。

降结肠从结肠左曲开始,沿腹后壁的左侧下降,至左髂脊水平续接乙结肠,20厘,性也小。

乙状结肠起自降结肠,呈“乙”字形,至第三骶椎续于直肠,长25-45厘米,其活动性大。空虚时,其前面常被小肠遮盖。

3.直肠

直肠为大肠的末段,位于盆腔内,沿骶椎上端接续乙状结肠,终于肛门,长12-15厘米。直肠有三处皱襞变细的部分,能够控制大便下降的速度。直肠有着丰富的供血系统。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因此,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等。

大肠——传化糟粕,垃圾的“中转站”

大肠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传化糟粕

传,即传送化,即变化。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消化吸收后下传的食物残渣,并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道之官”之称。

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泄大便。如果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影响大便的质、量和次数,从而引起便秘或泄泻。

2.吸收津液

由小肠传入大肠的食物残渣中含有水液,大肠将其中的水液吸收,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大肠所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如果大肠吸收津液失常,若是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水与糟粕倶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病症)若是大肠实热,水液干枯,或者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就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大肠经脉与肺相连,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大肠有病变时往往会在食指、上肢、肩、颈、面颊、牙齿、口角、上唇、鼻翼两旁等部位上有所反应。

同类推荐
  • 糖尿病用药配餐指南

    糖尿病用药配餐指南

    本书内容包括:糖尿病小常识;科学用药,保障健康;糖尿病的饮食疗法;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 生活知识百科1

    生活知识百科1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很少有人想到黄帝。事实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黄帝内经》这个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各九卷。《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灵柩,就是说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
  • 维生素·矿物质全典

    维生素·矿物质全典

    维生素、矿物质是人体的健康要素。人体一旦缺乏,相应的代谢反应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维生系矿物质缺乏症。缺乏这些人体必需营养素会让我们的肌体代谢失去平衡,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病毒就会趁虚而入。阅读本书,它会给您揭开营养素健康知识的层层面纱,让您做一个合格的营养大师。
  • 每天懂一点 催眠心理

    每天懂一点 催眠心理

    本书采取图解的编辑手法和“左文右图”的版式,再现了催眠的治疗过程和发展历程在介绍催眠的原理、沿革的基础上详细列举了25项催眠诱导的方法和16项活用催眠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妖魅邪妃:冷血王爷的至爱

    妖魅邪妃:冷血王爷的至爱

    她是杀戈果断,冷血弑杀的女人,唯独在他面前拿出自己最卑微的一面。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皖崇塔城主,四十万精兵,以一敌百,百战百胜。他也是未来统领天下的君主。上一世她惨受夫君虐待,亲眼看见夫君与亲妹乱伦,这一世,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宠她至极,宁负天下人,绝不负她。她步步惊心的复仇,而他永远是她的后盾。天下人皆知嗜血暴力的他与冷漠无情,甚至祸害沧桑的她结合将会如何?读者群:309899725欢迎加入。
  • 道震苍穹

    道震苍穹

    浩瀚无垠的神秘宇宙中突兀的出现了九星连珠,这九颗笔直的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九颗星辰宛如钉子般,深深的扎进了宇宙中无法撼动。某日,其旁出现一团怪火,它以诡异的速度坠落到了地球上,恰恰砸中了山顶上的叶凡,故事便由此开始……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忆相濡

    忆相濡

    人啊,是一个奇怪的生物,有些东西能保留一生,有些最终却是早已发酵,你我之间的爱情如干涸枯摊上相濡的鱼儿,绵绵不绝,而结局还是残酷的死亡。“尉迟,,我喜欢你”女子嗫嚅了许久才说出害羞的告白“尉迟,,我累了,不想再爱了,放过我,你利用的够多了,你已得到了你所要的一切”女子胸前插着一把剑,躺在血泊中闭上了双目“尉迟,,我想,你是否要付出些代价,为你的负义?”女子一身红衣魅惑却宛如修罗,神色藐视……我已堕魔成狂,你却正气成仙。你待迷离之时,旦忆小巷,青瓦,眷恋红颜。我欲成魔,你成仙,一壶清酒醉佳人,一把利剑,弑红颜。【我希望可以给你们一个不一样的穿越故事,以及别多想,男主不是渣】文案无力
  • 六道崩坏

    六道崩坏

    突然崩坏的六道,使得人类世界的人类无法死亡,从而变成了丧尸与灵体,而动物也因为畜生道变异成了十几米的怪物。意外觉醒异能的逸飞在末世死亡,却意外的重生被地狱道附体,就这样逸飞与其他五道开始了拯救世界的道路······
  • 徜徉书海

    徜徉书海

    无论是选文、编排体系,还是阅读建议的编写,无不贯穿着我们的编辑理念——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中外兼容,情理为上。精选文章,精编内容,与同学们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徜徉书海/中学生必读经典美文》力求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终身能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真正地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培植。编者们从浩瀚的书海中“淘”出这些经典美文,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趣味盎然的阅读世界,使同学们受到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以及价值的切实提升。愿亲爱的读者朋友徜徉在美的阅读享受中!
  • 天玄归记

    天玄归记

    人生在世,本只是区区数十载,平静如水,无波无澜。我本意随意而安,平平淡淡,奈何天命不公,灾祸不断。天,欲灭我,我虽非天命之子,定逆天改命!
  • 轻狂天下

    轻狂天下

    一朝穿越,她成洛家废物“四少爷”,兄弟欺她?决然反击!嫡母暗算,她决不手软!从此胆小、懦弱的“四少爷”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雷霆手段轻狂天下的洛家四少!当卸下男装,天下惊艳时,谁能成她执手良人?
  • 無神诀

    無神诀

    武灵是灵域大陆之人修炼的根本,一个修炼者将来的成就大小,与其体内的武灵数量及强弱息息相关。一个叫做天無的少年,天生体内无任何一丝武灵。然而却凭借自身机缘,自创功法《無神诀》,带着自己召唤的神秘异兽小涂,踏上了纵横灵域的征途......
  • 仙界小小生

    仙界小小生

    仙界,因一场乱斗从而引来远古禁器罩仙鼎,十万众仙被罩入其中。从中侥幸逃出的宋小天是一位小人物。且看,小人物如何成为乱世枭雄!
  • 拽贵族少爷的淘气未婚妻

    拽贵族少爷的淘气未婚妻

    “爸爸,妈妈,你们在说什么呢?还弄得这么神秘?有什么事是我不能知道的吗?”没错,这正是我们的女主宫若寒说的。到底有什么事呢?快点点进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