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8900000019

第19章 经络为奇药,手到病能除(1)

如果说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国粹,那经络和穴位堪称人体的金矿,渴望健康长寿的人们一直在挖掘不止。对于注重脾胃养生,尤其是脾胃有疾的人们来说,掌握一些运用经络、穴位来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就等于有了个随身携带的“保健医生”,既方便又省时省钱。而脾经和胃经就是护养我们脾胃的福田。

养好脾经,让生命之树常青

脾气旺盛的人,面色红润,肌肉丰满,中气十足,精力充沛。尤其是它的统血功能对于女性来说,更是无上的健康守护神,是值得所有人用一生关注的统血大经。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反映到身体上就会出现面部发黄、身体乏力、腹胀、胃疼、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与脾脏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足太阴脾经了,因此,脾经之疾,当从脾经上着手解决。

敲脾经,身体里的脾病“小药房”

【循行路线】足太阴脾经是从小脚趾末端开始,沿大脚趾内侧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经核骨,向上沿内踝前边,上至小腿内侧;然后沿小腿内伸的骨头,与肝经相交,在肝经之前循行,上膝股内侧前方,进入腹部,在通过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其支脉从胃部分出,向上通过横膈,于任脉的膻中穴处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临床表现】本经属脾,络胃,与心、肺等有直接联系。该经病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脘痛、呕吐、腹胀、嗳气、舌痛、舌根强直、黄疸、水肿、身重乏力、活动不利、大便溏薄或泄泻、股膝内肿胀厥冷、足大趾麻木等。

【腧穴主治】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端,10穴分布于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主治脾、胃、妇科、前阴病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温馨提醒:上午9~11时是脾经气血最活跃的时期,每天这个时候疏通脾经可以很好地平衡阴阳,使脾胃气血调和顺畅,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公孙穴,消除脾胃疾患的第一大穴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与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中医认为,此穴能健脾开胃,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痛腹痛、呕吐泄泻等胃肠疾病,配中脘、内关可治疗胃酸过多、胃痛。同时,它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能治疗女性痛经、月经过多、面色萎黄之症。

【精确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简易取穴】公孙穴的位置不是很好找,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公孙穴了。

【经络调治】用中指指腹向内按压该穴,如果嫌力度不够,可以用一只脚的脚跟去踩或者顶这个位置,有酸胀感即成。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2~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冲、消除痞疾之功。

三阴交,调胃病、治妇科病的首选穴

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还有“女三里”之称,只要是妇科病,刺激此穴皆有辅助疗效,因此有人说它是妇科病的万丹。经常按揉三阴交穴,还可以调补人体脾、肝、肾三脏,健脾益气,柔肝养血、益肾固本,治疗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等症。

【精确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简易取穴】三阴交穴非常好找,它位于脾经、肾经、肝经三条经络相交之处。只要把手四指并拢,小指下缘靠内踝尖上,食批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即是三阴交穴。

【经络调治】很多脾虚的症状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腹胀,消化不良,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若能在每天工作间隙,或上下班的时候,找机会用拇指指尖垂直接压三阴交穴1~3分钟,就相当于在人体当中注入了一剂“心灵清新剂”,有助于消除脾胃不适,使整个人都变得容光焕发起来。嫌按摩麻烦的朋友,也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刺激三阴交,同样也可收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但应注意的是,经期、孕期禁按此穴。

太白穴,脾虚之人的福报穴

从五行来看,脾属土,所以脾经又称土经,而太白穴也属土。按揉或者艾灸此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症。亦可以补后天之本,增强体质。另外,按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精确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简易取穴】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我们就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的位置。

【经络调治】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每天按揉10分钟左右,以有痛感为宜,每日1~3次。有增进食欲、理气和胃的良好功效。此外,采用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也能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隐白穴,经血过多的克星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井穴。隐,隐秘、隐藏也;白,肺之色也,气也。该穴名意指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此穴有健脾通血、补中益气的功效,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精确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简易取穴】正坐垂足,在脚大趾指甲内侧缘和基底部分别画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此穴。

【经络调治】露出双脚,将艾条的一头点燃后,悬于一侧隐白穴上1.5厘米处,每次悬灸20分钟左右,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止。先灸一侧,然后灸别一则,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使疗效更为巩固。灸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小腹部原有的绷紧拘急感或空虚感消失,心情也随之开朗,经量往往于灸后不久即明显减少。

血海穴,滋阴养血又健脾化湿

血海穴是脾经上的要穴。血,即气血。海,百川皆归之处。该穴位于膝盖的上头,足太阴脾经从足走头,气血到这里逐渐旺盛。而脾胃生成的气血也汇聚到这里,就好像海纳百川一样,到这里一起汇合。所以说血海是泄聚气血的海洋,故名。此穴具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作用,对妇科病、湿疹、雀斑、丹毒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精确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或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简易取穴】屈膝90度角,将手掌伏于膝盖上,拇指与其他四指约成45度角,拇指尖处即是血海穴。

【经络调治】每天早晚闲暇时间,用拇指指尖按揉血海穴3~5分钟,可起到调经统血、健脾化湿、能经活络的功效,能够治疗和种与血有关的病症,如月经不调、痛经等。长期坚持,可使女人肌肤细腻,气血充盈。

漏谷穴,健脾和胃又利水除湿

漏谷穴是脾经上的穴位。漏,漏落也;谷,五谷、细小之物也。漏谷就是有谷子漏出来之意,也就是食物进入胃里后,还没有消化好呢,就从身体里排出去,直接“漏”出去了。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之为“完谷不化”,故名。常按揉此穴,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湿、通经活络的功效,对腹胀、腹痛、水肿、肠鸣、小便不利、腰腿疼痛、前列腺等病有很好治疗作用。

【精确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简易取穴】取正坐或仰卧位,胫骨内侧缘,将四指并拢,于内踝尖直上量8横指处,即是漏谷穴。

【经络调治】每天闲暇时间,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漏谷穴10分钟左右,对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很好的疗效。

大横穴,增强内脏活力的不老穴

大横穴是脾经上的穴位。大,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也;横,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横向传输,故名。此穴温中、健脾、理肠的功效,主治腹胀、痢疾、泄泻、便秘、营养过剩引起的腰腹肥胖等。

【精确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简易取穴】五指并拢,小指贴于肚脐,水平旁开5横指处,即是大横穴。

【经络调治】每天闲暇时间,按摩大横穴10分钟左右,可以促进肠胃消化,防治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腰腹肥胖。也可以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于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

地机穴,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地机穴属于脾经上的郄穴。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该穴名意指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夹挟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巧妙,故名。此穴有健脾渗湿、调理月经的功效,对脾胃不适、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症有奇效。

同类推荐
  • 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

    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讲述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食物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高盐饮食则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饮食因素。其内容包括葛根粉粥、南瓜大枣粥、锁阳羊肉粥、花生壳粥、三七粥、豆浆粥、仙人粥、玉米粉粥、白果核桃粥、百合粥、大麦糯米粥、大蒜粥、丹参大米粥、丹参山楂粥、长寿粥等。
  • 克服焦虑症

    克服焦虑症

    本书内容包括焦虑与焦虑症状、什么是焦虑症及其表现、什么是广泛性焦虑、为什么会患广泛性焦虑、罹患了广泛性焦虑会有些什么表现、什么是惊恐障碍、惊恐障碍有什么表现、什么是社交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有什么表现、常见的社交焦虑情境、什么是应激和应激反应、患有应激相关焦虑怎么办、什么是强迫症等。
  • 女性健康1000问

    女性健康1000问

    本书面向当代女性,全面、系统地解答了困扰女性朋友们的各种生活、健康问题,以提高现代女性自我保健能力。本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日常起居、运动健身、饮食禁忌、女性疾病、美容化妆、居室环境、营养保健等方面总结了困扰女性朋友的1000个健康问题,并做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科学解答。通过阅读本书,广大女性朋友们可以从中找出解除生活中的疑问和烦恼、排除生理不适的妙方,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做一位健康、自信的现代女性。
  •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父母!各种儿科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儿科病发生前有哪些征兆,作为父母,您心中有数吗?饮食调理、经络调养、日常保健、预防护理,父母怎么做才能使孩子生病少吃药,并得到有效治疗呢?宝宝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孩子的健康,就在您手中!
  • 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本书从经方的治法、组方、方解、服用方法、放歌趣记及历代论述、现代研究、临床医案举隅等方面对经方治疗脾胃病进行全面论述,力求将张仲景治疗脾胃病的思想展现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雷霆战机之力挽狂澜

    雷霆战机之力挽狂澜

    地球能源枯竭,希望水晶的出现带来了希望,好景不长,尹配利因人制造出美特莱特发动战争。少年罗伊带领着雷霆战队冲出地球寻找援军,面临着星盟十二星座的重重关卡。偶然截获的未来科技震撼联邦,雷霆战队再次面临新的冒险。
  • 首席谋婚:扑倒名门老公

    首席谋婚:扑倒名门老公

    “不用遮了,该看的不该看的我都看见了,”虽然刚救她于火海,但这该死的男人也太毒蛇了吧!果未未人生第一次头等舱又让毒蛇男小瞧,点一杯红酒怎么了,凭啥说我是陪酒的,士可杀不可辱!好赖我还是时尚杂志工作的小白领。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大龄剩女怎么了!就活该被他误会是失足女性,如此几番践踏她的尊严,不过是救她一命而已,也不能太嚣张!怎么办?挽回声誉、弥补损失的最好办法就是嫁给他。没想到钻石男严辞拒婚:“打死也不会娶你!”可是,半路杀出的“未来婆婆”,却对她说:“放心,我会让我儿子娶你的……”且看婆媳联手大作战,彻底收服钻石男!
  •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一品邪修

    一品邪修

    邪不胜正,一直都为天下人士坚信之理,但究竟何为正何为邪?当弱小遇到强大,正直遇到奸诈,所谓的正义还能发挥到作用?!唯有实力才是一切,其他皆是虚空假话!既然正直受到欺辱,柔弱抵抗不了强横,那我便成为一个至邪至恶之徒!为了至高无上的实力,即便背负千古骂名,受万载唾弃又有何妨?!
  • 倾世萌灵

    倾世萌灵

    “看!那边走来一只狐狸!”“不!劳资是小!狐!妖!”(把酱油打飞)“看!那个人无家可归!““你才无家可归,你全家都无家可归!我是上官家的养女!”“看!她好暴力!”“师傅!一起来打死他!”(本文走微搞笑,较为爽文风。喜欢的亲们快快收藏!)
  • 《绝世天命者:轻狂大小姐》

    《绝世天命者:轻狂大小姐》

    一朝穿越,异世醒来。她是脾气火爆而又腹黑的雇佣兵,她也是嚣张纨绔的凤族大小姐,卖得了好萌,装得了御姐。而他,却是身世神秘,在大陆上地位超然的祭师大人,手段冷酷残忍,一袭月华长袍倾尽天下。当她遇上他,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灵守恒

    灵守恒

    一个关于灵异的猜想,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灵异的存在!万物皆有灵,地球上的灵基数是一定的,所以人口增加了,动植物的数量就减少了!灵异体,其实就是一个灵的能量体,一个团体,经过一系列循环后重新被母体吸收,分娩出新生命,这个过程称之为轮回!各个教派的咒语法器,其实可以看成是打散灵的能量体的密码钥匙,在特定的声波或者物质的干扰下,灵体的分子结构被打乱,从而阻止其一些不好的目的!在这里或许能猜想到生命的起源,宇宙的奥妙,欢迎各位书友探讨。
  • 阴阳眼新娘

    阴阳眼新娘

    董爱惜是个天生就有阴阳眼的女孩,能看到一些常人看不到鬼怪,青云寺大师预言十六年后会有两个男子出现的,其中一个是痛爱她一生的丈夫,另一个会用他的一生来守护她,大师的预言准不准确等待十六年后答案的揭晓。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9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9年中国经济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三农”问题讨论综述、货币政策问题讨论综述等。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