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7300000023

第23章 气文化赏析(5)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寒露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霜降文化赏析

霜降是典型的表述气候特征的节气,“霜”成了很多描写霜降时节诗词歌赋、民间谚语的关键词。

1.霜降诗词鉴赏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通常情况下,秋天的主旋律是悲、是哀,但杜牧的这首山行却跳出了这个老路子,他用风格明快的语言歌颂了霜打红叶后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峻拔之气拂过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一个白霜遍地、弯月西沉的秋夜,诗人把船泊靠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的秋夜寂静而悠远,深深地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意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甬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作者在暮雨潇潇、秋风凄紧的霜降时节登高临远,满目山河冷落,残照当楼,万物萧疏,大江东流,不由勾起思乡怀人的愁情;这种愁情却无人可与诉知,更令人伤感悲戚。全词意境舒阔高远,气魄沉雄清劲;写景层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凝练,气韵精妙。千年来深受词家叹服欣赏。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霜降前后,气温骤降,虽未到隆冬,但已经是寒气逼人了,所以诗人才有了“颇寒”的感叹。此时,草木凋零,风云变幻,天地之问一派萧索。而诗人却告诉大家不要悲观,盛衰是自然规律,有衰败自然会有“复燃”的时候。

送天师

【明】朱权

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

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是夜宿解双凫。

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

朱权(1378~1448),号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大明奇士。朱元璋第十七子,被封为宁献王。明代道教学者,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善古琴。

这首诗是他写给天师道传人张正常的一首七律。据相关文献记载,朱权对神仙之术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诗中使用了多种道术术语。全诗意境奇特,虚实结合,很有韵味。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送客的时间(霜降节)、地点(鄱阳县的芝山,即芝城)、客人(张天师),最后点出了客人要去的地方(江西龙虎山),堪称一副神仙图景。

2.霜降民间谚语

霜降节气的谚语也多与农业生产有关:

霜降霜降,移花进房。

霜降见霜,谷米满仓。

九月霜降无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

霜降种麦,不消问得。

霜降不降霜,来春天气凉。

霜降不见霜,还要暖一暖。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摘柿子,小雪砍白菜。

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

霜降无雨,清明断车。

霜降不刨葱,到时半截空。

霜降当日霜,庄稼尽遭殃。

霜打两匹荚,到老都不发。

霜降至立冬,种麦莫放松。

霜降没下霜,大雪满山冈。

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

霜降抽勿齐,晚稻牵牛犁。

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季干。

霜降气候渐渐冷,牲畜感冒易发生。

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

立冬文化赏析

冬天一到,尽管少了很多生气,但在文人眼中,冬天自有冬天的风景。

1.立冬诗词鉴赏

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宋】陆游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谬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綮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亲手栽植的菊花在立冬后悄然开放,这晚来的惊喜自然值得庆贺一番。烹羊脚、綮蟹脐,美味佳肴当前,再加上菊花秀色可餐,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十月十日立冬

【宋】周南

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

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

肝疡时作馗,怀抱岁将终。

汗手汗牙笔,晴檐共秃翁。

周南(1159~1213),字南仲,平江(一作吴郡)人。生于宋宁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卒于宋宗嘉定六年,年五十五岁。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及第。为池州教授,后辞职而去。开禧三年(1207年)试职馆。因为言语得罪当朝权贵,被人弹劾。后卒于家中,死因不明。著有《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斋书录解题》传于世。

这首《十月十日立冬》是作者晚年之作。立冬前一天的晚间,突然刮起了凛冽的寒风,年迈的诗人在寒风中愁病交加,甚是凄凉。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锦。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可以很小,但心灵和志向却可以无限大。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斗室无论如何是拘束和压抑不了陆游的心胸的。在这里心灵空间和生存空间构成了强烈反差,展示出一种生命的质量与人生的意境。全诗语句平朴,但气势不减,从中可见陆游一贯的诗歌风格。

冬景

【宋】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这首诗描写的是晚秋初冬景色,全诗按时间顺序,一气呵成,先写景,再叙事,最后一句抒怀,戛然而止。诗人没有因为冬天的到来而感伤,反而是一副眉飞色舞、得意享受的神态。

2.立冬民间谚语

关于立冬的谚语广泛流传于民间,其内容丰富,语言形象而活泼,不仅蕴含了先人们的智慧,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冬季的特殊感情。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阴,雪迎春。

立冬一片寒霜白,晴到来年割大麦。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立冬太阳睁眼睛,一冬无雨格外晴。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立冬刮北风,皮袄贵如金;立冬刮南风,皮袄挂墙根。

立冬无雨满冬空。

立冬晴,好收成。

立冬阴,一冬温。

立冬晴,一冬凌。

立冬打霜,要干长江。

立冬白一白,晴至割大麦。

立冬打雷要反春。

冬前不下雪,来春多雨雪。

立冬雷隆隆,立春雨蒙蒙。

立冬打雷三趟雪。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封上。

立冬日,水始冰,地始冻。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立冬到冬至寒,来年雨水好;立冬到冬至暖,来年雨水少。

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阴。

小雪文化赏析

在大自然中,雪景是最具浪漫气质的景物之一。尤其是在诗人眼中,面对雪景总会有一番感叹难以释怀,于是就有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佳作面世。

1.小雪诗词鉴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荼。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徐铉(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祖籍会稽人,后迁居广陵。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初仕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齐名,精通文字学,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徐铉好谈神怪,有门客蒯亮乃江东布衣,九十余岁,好大言夸诞,所言皆载人《稽神录》。

这首《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写了北方小雪节气时的情境。日已西斜,起火煮茶,再加上“寂寥”的小雪,好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小雪

【宋】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自古以来,有关雪的诗句数不胜数,而写小雪的诗相对来讲却是很少。与大雪的铺天盖地比起来,小雪白有其独特的美。释善珍的这首《小雪》正是描写小雪的典范之作。诗中的小雪飘飘洒洒、不紧不慢,尽数落于窗前,既怕狗的吠叫惊了这份宁静,又怕北风乍起坏了这份雅致。诗人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贺新郎·雪

【宋】葛长庚

是雨还堪拾。道非花、又从帘外,受风吹入。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积至暮、萤光熠熠。色映万山迷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忘炼得,我双睫。

吟肩耸处飞来急。故撩人、粘衣噀袖,嫩香堪浥。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见僧舍、茶烟飘湿。天女不知维摩事,漫三千、世界缤纷集。是剪水,谁能及!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

人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

噗:含在口中而喷出。顾名思义,这首《贺新郎·雪》的主题即是咏雪,在词中,作者善用比喻,联想丰富。如雨堪拾、非花人户、鲛人诉泣、天女散花、天孙剪水等,这些比喻和联想都能将雪的特征表现得生动而富有趣味。词的构思新巧、笔调潇洒,全篇亦未出题字,但从始至终都可感到雪花纷纷扬扬,正在漫天飞舞。

2.小雪民间谚语

小雪点青稻。

小雪无云大旱。

节到小雪天下雪。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小雪大雪,炊烟不歇。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半年。

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

小雪不分股,大雪不出土。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

小雪下了雪,来年旱三月。

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

小雪西北风,当夜要打霜。

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

小雪不收菜,必定要受害。

小雪棚羊圈,大雪堵窟窿。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

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

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汉继续把地耕。

小雪不下看大雪,小寒不下看大寒。

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

大雪文化赏析

大雪期间,很多地方都是一派冰天雪地的景色。自古以来,雪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雪是一样的雪,但不同的人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这就让很多作品有了不同的灵魂。让我们细细品味。

1.大雪诗词鉴赏

白雪歌连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30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是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雪诗,描写了一幅壮丽的边疆塞外的雪景画卷,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浓厚的送别之情。全诗句句咏雪,勾画出天山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令人读之无不叫绝。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和上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所不同,这首《江雪》是一幅江上雪景图。每一座山都是白茫茫一片,每一条路都被大雪覆盖。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人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宋】陈东

飞廉强搅朔风起,朔风飘飘洒中土。

雪花着地不肯消,亿万苍生受寒苦。

天公刚被阴云遮,那知世人冻死如乱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

地行贱臣无言责,私忧过计如杞国。

揭云直欲上天门,首为苍生讼风柏。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开阳阖阴不作难。

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坐令和气生人寰。

同类推荐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本书研讨了生肖鼠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从选文可见,敦煌、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丝绸之路方面的研究,六十多年 来持续不衰而后来弥盛;成果踵出,卓见纷呈。既标示了研究者之踊跃以赴,亦 呈现出收获之迭积累新。敦煌、阳关、玉门关及丝路通流之盛,去今千年以远, 昔时故迹,或隐或没;古人亲见,今多茫然,故后人事须探求。而见仁见智,难免 歧异,是以所百颇有异同。
  •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科普读物,它熔古铸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新疆传统饮食文化,从冰封雪域到沙漠绿洲,从千里草原到山区田园,书中以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新疆7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饮食风情,并展示了当代清真美食,绘就了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发展画卷。
热门推荐
  • 孤岚

    孤岚

    始于背叛,他如何斩断红尘恩仇羁绊?始于离别,她如何了却他心中坚冰?玄夜幽风霜不改,孤岚一剑映千山!
  • 大帝魂

    大帝魂

    每一次的嘲笑,都是一次凌迟的痛苦。木易把自己比作行走在苦海的人,疼痛,是修行的必经之路!他不怕痛!不怕累!不怕嘲笑与讥讽!他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炼魂,就是自我强大之路。木易发誓:一定要成为最强大的男人!
  • 最强修仙高手

    最强修仙高手

    仙尊从修仙界重生回来之后,和女友一起见家长竟然被岳母看不起……
  • 盛宠巨星之前妻不承宠

    盛宠巨星之前妻不承宠

    高一,她对他一见钟情。她爱他,他却恨她。在他眼里她就是墙壁上的一抹蚊子血,不仅多余还刺眼恶心。可在她的眼里,他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是世上所有的美好,从见到他的第一眼她就没头没脑的栽了进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笑宇希泪

    倾城笑宇希泪

    他是天底下第一个仙,出生时,天地混乱;她是天底下第一个仙魔混体,出生时,便冠上了宇希之姓。第一次见面,宇希大陆成为了她的大陆,他成为了她的护法。主仆之间的爱恋,契约之绊,请看二人为大家上演一场旷世绝恋。女主坚定腹黑,男主邪魅骄傲,且看强强联手,如何玩转宇宙苍生。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从女囚到总裁千金:乌丫

    从女囚到总裁千金:乌丫

    八年前,她是他父母管教所里的阶下囚,他是名牌大学生。八年后,她贵为总裁千金,而他与女友不过是她母亲公司里的两名普通职员。当事业与爱情狭路相逢时,他该如何抉择?请把鼠标移至屏幕左上方点击阅读......
  • 冥君传奇

    冥君传奇

    幽灵黄泉路,忘川奈何桥。一碗孟婆汤,忘忧轮回肠。彼岸留何念,幽冥天地间。冥界没有阳光没有植物,只有恶臭、血腥。还有上界人的亡魂和我们土著。传说土著是上一世卑鄙肮脏的灵魂体,身为土著就是为上一世赎罪。一生只能去攀登断魂山,断魂山顶有一处通天门。古老的流言,通天门的那边有阳光,有花草,又有情还有爱,于是便有了无数的攀登者,千万年来却没有一人走出。直到今天有了新的传说。
  • 桃花难再笑

    桃花难再笑

    家有徒儿不谙世事,师傅俊逸清冷如仙。七岁,师傅取名桃花,她知师傅冷傲如梅,却爱极了屋后那片桃花林。十岁,练武入魔,师傅罚她自废武功,从此弃武从医。第一次葵水,她虽已熟知药理,医术有成,却对此不曾了解,只得请教于师:“师傅,徒弟腹痛难忍,且无故流血不止,是何病症,如何下药?”“今日饮温水养胃腹,红糖老姜二钱煎水服用减缓疼痛之感,一日三餐不宜辛辣油荤,七日后方自行痊愈。”“这伤口血流不止又当如何?”她认真记下,复问。“包扎。”师傅专注于泡茶淡然从口中轻吐出两字。她倏的小脸一红,这当如何包扎?
  • 杀上九天称魔

    杀上九天称魔

    此刻的我紧闭双眼,天地才如此肆无忌惮;当我睁眼的那一刻,那天会崩、地会裂、所有的一切都将颤抖膜拜;九天之间,唯我独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