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8000000021

第21章 文庆与内务府

咸丰元年六月十二日。

话说文庆从昌陵工程的指挥部调回到内务府已有数日,和兆华也见了几面,但都是在人多的场合所以没有深谈。对文庆这个人兆华说不上了解,因为文庆并非晚清名臣,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

文庆字孔修,满州镶红旗人,两广总督永保之孙,是道光二年的进士。道光帝最喜欢重用正途出身的满人,所以文庆在道光年间的升迁顺风顺水,虽然其中也有些小灾祸,但事后总能很快被重新起用——这也是道光朝用人的一大特点。

到了咸丰年间,文庆以道光顾命大臣的身份继续担任步军统领等要职,后因薛执中一案被牵连,但很快又被重新起用。后文庆在担任户部尚书其间重用阎敬铭,并向咸丰推荐了胡林翼、袁甲三、骆秉彰等贤才,被朝廷倚重,死后谥“文端”。

说到“文端”的谥号就不禁让人想起文庆曾办过的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道光十三年,他总理孝慎皇后丧仪,在一篇《会奏军民薙发及停止宴会期限疏》中,引用了一句“百姓如丧考妣,四海遏密八音”的话。皇后死了说“百姓如丧考妣”,而且竟然是出现在给皇帝看的奏折里,怎能不让人笑掉大牙,结果被降三级任用。如果文庆曾看过那道会奏的奏折却没看出来“如丧考妣”这样荒唐的措辞,那不仅对不住他翰林的出身,更对不住他“文端”的谥号。圣修式化曰端,清代“文端”的谥号并不多见,主要是授给那些道德学问极好,比如汪廷珍、倭仁这样帝师级别的人物。文庆没有留下什么道德义理的文章却忝于“文端”之列,实在是运气极好。

以兆华在后世有限的了解来看,文庆虽然称不上德才兼备,但仍可重用,毕竟有文化的满人不多,有文化的满人中不分满汉畛域的更少。

文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不苟言笑,说话办事威严而使人生惧。内务府的包衣奴才们世世代代以读书为戒,文化水平还不如山野村夫,对付这些色厉内荏的“盲流”用文庆这样一位懂得礼法而又威严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早朝过后,兆华把文庆喊来,想和他深谈一次并试探着询问一下对内务府改革的可能性。

内务府的组织渊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满语音译,家奴的意思)制度,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都由内务府承办。内务府直属机构有7司3院。内部主要机构有广储、都虞、掌仪、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分别主管皇室财务、库贮、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另有上驷院管理御用马匹,武备院负责制造与收储伞盖、鞍甲、刀枪弓矢等物,奉宸苑掌各处苑囿的管理、修缮等事(肃顺出道之前就是奉宸苑的二把手),统称七司三院。内务府还有三织造处等30多个附属机构。此外负责管理太监、宫女及宫内一切事务的敬事房也隶属总管内务府大臣管辖。

内务府的人员历来是由上三旗(在满清八旗中,正黄、镶黄、正红三个满军旗系皇室亲自率领的所谓亲军,称为上三旗)的包衣世家组成,故也称为内三旗。内务府人均出自这最亲信的三旗,自堂郎中以下所有司员全不例外;堂郎中以上即内务府大臣,也有的是司员提上来的,也有的是从外调来的。总之,除个别大臣外,全被三旗包下来了。内务府人有个最大特点就是“视中饱舞弊,如奉明言”,套用现在的一个笑话就是“内务府的人说我们不吃回扣,全国人民都笑了”。

清代内务府就像一架吸金机器,是多少钱都填不满的大坑,现在兆华想方设法增收节支,所以自然而然地盯上了内务府。那么内务府每年经手的钱有多少呢?其实后世对清代内务府每年的收支并没有十分准确可靠数字,而且不同历史时期变动较大。在文庆上任之前,兆华就悄悄向载垣、柏俊(前任内务府大臣)他们打听过内务府的收支状况。据柏俊讲,自打五口通商后,由于少了粤海关税银这一最大的进项,内务府收入已经大不如前。不过算上报效、庄田、贡品、帑息和一些不上账的收入,每年的进项仍在百万两以上。若再算上户部每年拨发的六十万两,则平常年份内务府的收入在二百多两左右。二百万两不是个小数目,兆华估计这二百万两银子里用于办实事的不过三成,剩下的都被那些包衣奴才们以各种手段收入囊中。

简单整理了一下思路,兆华便开始向文庆问话:“爱卿自道光二十三年开始做内务府大臣,想必早已轻车熟路了吧。朕想问问你,按照一般的年景,干上一年总管内务府大臣能收多少孝敬银两,干一年七司三院的大臣郎中又能收多少?”

兆华一上来就问了这么一句,把文庆可吓得不轻。文庆倒吸一口凉气,略微停顿了片刻,回答道:“回皇上话,臣出任内务府大臣其间从未敢私自收取下属的孝敬银两,倒是各司院办完事后若剩下吃穿用的东西有时候送到府上一些。至于七司三院的大臣郎中们不管收多少那还不都是皇上您赏赐他们的呀!”

文庆的回答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他不收孝敬银两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因此认为他说了假话。总管内务府大臣一年的薪俸不过一百多两银子,道光帝又是出了名的抠门小气不肯打赏,文庆光靠收些“吃穿用的东西”怎么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但是清代有些灰色收入是算作陋规,即便拿到台面上也没有问题。所以文庆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拿不合规矩的银子。

至于文庆的后一句话,那也是全天下人尽皆知的一句话。“回扣就是赏赐”不仅老百姓知道,王公大臣们知道,就是清朝历代皇帝也都知道。至于为什么说是赏赐呢,因为在内务府办事回扣能收到吓死人,而且是明着拿回扣。

至于回扣能高到什么程度,这里说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道光帝因宫中菜蔬很贵,就竭力节省,而每餐御膳,照例总要花到八百两银子。后来只吃素菜,不吃荤菜,总要花到六七十两银子,就是吃一个鸡蛋,也要花五两银子。有一天皇帝和曹学士(曹振镛)谈起吃鸡蛋,曹学士奏称,他每天清早起来,总要吃四个汆水鸡蛋。皇帝听了吓一跳,说道:“每个鸡蛋要五两银子,你每天吃四个鸡蛋,岂不是每天要花二十两银子吗?”曹学士忙回奏道“臣吃的鸡蛋,都是臣家中母鸡下的。”皇帝听了笑道:“有这样便宜事,养几个母鸡,就可以吃不花钱的鸡蛋。”当下便吩咐内务府去买母鸡,在宫中养起鸡来。但是内务府报销的每一只鸡,也要花到二十四两银子。

按照当时的物价,五两银子能买一千个鸡蛋都不止,虽然这是则笑话不可当真,但内务府有多“黑”,于此也可见一斑。

看文庆回答还算老实,兆华继续说道:“朕知道爱卿是正途出身和那些奴才们自不相同,所以才让卿来掌管这把咱们大清国最大银库的钥匙,爱卿万万不可与那些包衣奴才们同流合污才是。”

“微臣蒙皇上错爱,感激涕零。微臣谨记皇上教诲。”文庆连声说道。

“听说钟粹宫的园子重修了一遍,可修好了吗?”兆华问道。

“回皇上话,昨日刚刚修好。”

“难得今日事情不多,你就陪朕到钟粹宫走一趟赏赏新园子的风景如何。”兆华笑着说道。

“能陪皇上赏园,臣不胜荣幸之至,自当伴架前往。”文庆在道光身边呆过很多年,所以和兆华说话不像外臣那般太拘谨。

兆华到钟粹宫哪里是为了什么赏园子,一来是想到室外和文庆谈话以避开周围太监和侍卫,否则借给文庆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说真话;这二来就是想寻觅一下万寿节那天所见过的美人。

“朕想到钟粹宫散散心,你和四名侍卫随行,其他人就不必兴师动众了。”兆华冲着崔公公吩咐道。

说话间,一行人便来到钟粹宫的园外。兆华四下里望望园中并无旁人便对着太监和侍卫们说道。“你们都在这里守着,任何人不得入园,听明白了吗?”

“奴才遵皇上口谕。”领头的贴身侍卫统领用洪亮的嗓音说道。

兆华和文庆边走边聊,东一句西一句,偶尔还对着园子里的奇花异草指指点点。等走到园子中心的亭子中见,兆华转身说道:“朕还有些话要问题,希望爱卿能照实回答。”

“但凡微臣知道的,不敢有半句虚言。”文庆一看这架势就感觉和平常不同,所以小心翼翼地回答着兆华的问话。

“自皇考登基以来,各处园林都停了工,吃穿用度能省则省,现在朕也是例行节俭。但每年几百万两银子还是照样花,你说着钱都是花到哪儿了。”

“回皇上话,内务府的所花之钱,奏销档上都有案可查,若让微臣现在口述,则只能说一个大概。”

兆华不知文庆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笑了笑,说道:“有案可查朕自然知道,朕不是问你花钱的项目。而是问你内务府所花的钱里面,有多少用到实处,有多少是皇考和朕打赏给他们的。”

兆华之所以说打赏而不说回扣,就是怕文庆有顾虑不敢说实情。而一说打赏,不管多少那都是皇上心甘情愿赏给奴才们的,和文庆自然没关系。“回皇上话,微臣估计皇上的打赏应当和实际花费差不多。”

文庆自打进入内务府就始终担任最高职务总管——内务府大臣,对下面办事的具体做法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他说两者差不多应该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太平年景给奴才们打赏些钱倒也无妨,可现在国家匪乱四起,各处灾祸不断,朝廷收入日绌,而花项大增!哎……”兆华叹了口气,紧接着摇摇头说:“朕实在是觉得难啊!”

兆华的“难”字刚一出口,文庆马上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无动容地说道:“皇上请恕臣愚钝,不能为君分忧。皇上将臣带到这园中僻静之处,臣安能不知皇上的良苦用心。臣既已懂得皇上用意所在,若再有所隐瞒而不说实情,于心何安?”

“爱卿速平身,继续说下去便是。”兆华赶紧双手把文庆扶起。

“昔日宣宗成皇帝亦知内务府银钱用度之流弊,然此数百年之积习已成难以挽回之势。故而宣宗皇帝屡次召见微臣,但即便熟知内情却也无计可施。”文庆说这话时显然不再畏首畏尾。

“你是说皇考曾打算要改变内务府的状况?”兆华知道文庆已经打算跟他交底了,所以耐心的引导着他说下去。

“正是。其实不止是宣宗成皇帝,高宗和仁宗皇帝都是何等英明,于此流弊又安能不知,亦是无心或无力改变而已。仁宗继位初,逢白莲教事发,鄂、川、陕三省相继震动,朝廷为平定匪乱历时九年,糜费白银两亿两。微臣祖父曾参与战事故所知颇详(注一),依微臣看嘉庆年间朝廷之难或不亚于于今日。”

“仁宗睿皇帝英明果决远非朕所敢比。爱卿的意思是仁宗皇帝也曾整饬过内务府,却没有成功?”

“回皇上话,平定白莲教匪乱使户部存银所耗一空,事后又因山西、直隶、江苏等省连年灾疫使朝廷岁入锐减,据内务府老人们讲,仁宗皇帝曾在嘉庆十五年诏令精简内务府用度,但更换数名内务府大臣均收效甚微。至嘉庆十八年林清之乱后(注二),仁宗便不再提及此事。”

“此又为何故?”

“据说林清之乱事发时,宫中叛逆者有宗室、有八旗、有太监,而独无内务府人。仁宗念在内务府之人不枉受历代优遇豢养之恩的份上予以表彰,精简用度之事遂作罢。”

“原来如此。”兆华微微点头说道。林清之乱兆华是知道的,可“宫中叛逆者有宗室、有八旗、有太监,而独无内务府人”他却并不知道,看来内务府的包衣奴才们倒还算是良心未泯、知恩图报之人。

“宣宗继位后以身作则例行节俭,朝廷收支得以有所改观。然(道光)二十年海疆事发,为平灭英夷又糜费白银近三千万两,加之银价飞涨,各地田赋多不能足额收取,朝廷财赋每况愈下。(道光)二十三年,恩桂主户部,亏银事发后,宣宗为防止内务府发生类似事件,乃以臣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加以整饬。微臣赴任后即察觉内务府中饱横行、积弊尤深,若不早日整饬则恐积成大祸。然臣上任不足三月便发现改革之事在内务府丝毫行不通,此非臣力之不逮,实在是内务府盘根错节,不管是谁都须以‘维持现状’为准,敢行改革之事者在内务府寸步难行。”

听到这儿,兆华终于明白了文庆死后能得谥“文端”的真正原因。在古代谥号中,“端”字除了圣修式化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守礼执义。方才的一番谈话,兆华明显感觉到文庆不仅懂礼而且敢于仗义直言,胸中也有一股正气,是满洲臣子不可多得的可用之才。

听了文庆的话,兆华陷入了沉思。

注一:文庆祖父永保曾在战事初期担任清军总指挥。

注二:嘉庆十八年,林清组织天理教众二百多人乔装打扮,和宫内近十名太监里应外合攻入皇宫。当时的皇次子绵宁(未来的道光帝)遇事不慌,先命令关闭内廷各宫门,然后组织宫内太监反击,并亲手用鸟枪击毙两人。待神机营从神武门赶到后,变乱遂平。绵宁在处理此事时表现出的智勇双全,受到嘉庆帝的高度赞扬,为其日后继承大统铺平了道路。

同类推荐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绵长远去的塔什库尔干河在勾勒整个帕米尔高原的轮廓,碧空如洗,流云逶迤,远山静默……《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收入的作品,都是作者潜心数年时间,深入新疆各地走访,参考了大量文史资料写成,力求对新疆地域和人文进行较为全面、准确、通俗的介绍。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慕士塔格文丛》的介绍,引领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
  • 秦时兵皇

    秦时兵皇

    特种兵王熊俊在绝密任务中,从神秘人手中获得龙佩与弑天决,进入了一场历史年轮的试炼。助大秦横扫六国,挑战秦时明月时期强者,陷入苍龙七宿之迷,一次次逆战,完成难于完成的任务,成就兵皇之名。熊俊携手军花东方晴成立弑天保安公司,与逆天科技、逆天生化、至强血脉基因、顶尖兵器展开激烈战斗,挥洒热血,壮怀激烈,谱写传奇赞歌!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介绍了丰功伟绩的郑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历程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明饕鬄

    大明饕鬄

    说明末战火大汉千秋传颂警醒路,道祖宗千年阖族血泪征战史。彼说,中国之大历千秋万代人文传承,深远悠悠,所长众多,然何以泱泱大国为宵小所窃者三百载,极至天下大乱,道之所丧?又说,神州万里鹤起千行人才皑皑,治世之经典,强国之策论,沧海万粟云云察之不啻千年无终,何以沦为野蛮粪土,外强口食?政治?军事?文化?终其一查,不可居一。为小人者不论天下兴亡,为富贵者不察匹夫疾苦。
热门推荐
  • 凌仙之路

    凌仙之路

    修炼之道,根骨为基;若根骨上佳,修炼便可事半功倍,最终成为一方高手,甚至渡过天劫,飞升仙界;根骨若差,即便苦苦修炼,终究不过修仙路上一抔黄土。“你说我根骨普通,悟性再高也难成大器?你哪知悟性的玄妙?在逆天的悟性面前,根骨算什么?它也不是不能改变的!”看一个出身低微却拥有极高悟性的少年,如何凭借一部逆天功法,写就一段波澜壮阔的修真史,最终走上自己的凌仙之路……
  • 心境如何决定处境: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

    心境如何决定处境: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

    心境,是我们的心理环境,它决定我们的心情,决定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的人生;处境,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周边的环境。心境决定处境。人生遭遇不顺时,要想改变自身当下的处境,唯有改变自己的内心: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要懂得坚持;成功时,不要忘记经历的困苦;失败时,不要忘记还有未来……唯有拥有禅心人怀,持一份淡然、淡泊、淡定的心境,笑赏夏花冬雪,闲看云卷云舒,这样你才能过得更好。
  • 好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好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画家在此借圣母子的故事,描绘了一幅极富世俗特点的母子情深的图景,来表现人间生活的情趣与人性的美好。古典油画技巧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圣母是美丽、善良、慈祥的永恒母爱象征,圣子则体现了幼小生命的纯真可爱。由圣母子关系构成的主题,隐喻着人性美、和平、宁静、安祥。画面采用了黑白对比、冷暖对比及透视画法,明快简洁。
  • 南中幽芳录

    南中幽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尸

    血尸

    我们村后山有一个天坑,我娘吃了天坑边上的一棵怪树上的果子后,死了,在棺材里生下了我,我长大后,却被天坑里一具女尸......
  • 再兴明朝

    再兴明朝

    明朝,一大波特种兵来袭,你准备好了吗?崇祯,你的中兴抱负还记得吗?扶大厦之将倾;力挽天下之狂澜;本天师再给你一次机会!
  • 夏城流光

    夏城流光

    豪门酒会,她一同出席,没想到又被那道阴鸷眼神盯上。恶魔般的男人,豺狼似的蚕食,他撕碎她的尊严。他冷唇带笑,说出的话差点让她昏厥。狼性首席誓死,要将她一并毁灭……
  • 北征事迹

    北征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浴血修魔

    浴血修魔

    作为萧家子嗣,无奈之下卷入到乱世征途,却不料当一切苦尽甘来之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棋子……万载悠悠空逝水,千山望尽景依旧。当屠神灭魔不在话下之时,他将如何颠倒乾坤,逆乱阴阳?
  • 中华营养百味:美女养颜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美女养颜食谱

    你是不是天生的美女,是不是天生丽质,这都没有关系,要知道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赶快将自卑驱逐门外,翻开这本《美女养颜食谱》,看看书中都有哪些养颜的秘密吧!先透露一点,这是一本关于食谱的养颜书籍,让你在一日三餐中不知不觉变美人!不相信有这么容易的事吗?那就请你亲自打开书一睹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