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3000000053

第53章 引为后援

于吉这个人殷丞最初是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上看到的,让殷丞留下印象的原因是小霸王孙策的死。殷丞很喜欢孙策这个人,而孙策的死因又和于吉多少有点关系,就因为这个,殷丞还仔细地查找过于吉的资料。不过这些资料的描写没能给殷丞一个明确的概念,于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所有和于吉有关的记载都很虚幻,感觉像是神话小说,让殷丞这个无神论者难以苟同。

一开始殷丞只是由于孙策的原因对于吉有一点点好奇,在查过他的资料之后,反而引起了殷丞很大的兴趣。根据所有资料的总和,殷丞给于吉这个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于吉是和张角一样有潜质称为野心家的人。

于吉的所作所为确实和张角极其相似,同样是行医施药,同样是布惠于民,区别在于张角提出了明确的口号并进行了起义,而于吉却没这么做。是他不想这么做吗?后世也曾有很多人争论这个问题,但是总也没个最终的结论,那是因为没有发生的就是没有发生,一切都只是假设。

殷丞也对于吉这个人进行过猜测,他认为于吉不是不想效法张角,只是机会还不成熟,没有实际的行动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殷丞判断孙策的死和于吉一点关系都没有,孙策是由于毒发而身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孙策受过箭伤,箭上的剧毒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伤害,虽然有不少记载说孙策的箭伤其实快痊愈了,可殷丞觉得事实应该不是这样的。箭伤是否严重,孙策自己十分清楚,可那时他的大业初定,如果他有什么意外,很可能会出现混乱,故此孙策有意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孙策上城头巡视应该正是他病入膏肓回光返照的时候,而于吉很不幸地在这个时候让孙策遇上了。孙策是很有能力、很有主见的一个人,他清楚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也开始默默盘算着怎么才能让孙权顺利地接过他手中的权力,当他看到已经的时候,立刻就意识到于吉会是个大麻烦。

黄巾军造成的动荡还没能消散,如果于吉也在江东搞这么一出,这结果会是什么样孙策心里太清楚了。如果他孙策健健康康地活着,于吉还真没放在他的眼里,孙策也许反而不会这么轻易去杀了他。可他孙策命不久亦,当孙策政权向孙权政权过渡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于吉这样拥有民众支持的人出来捣乱。于吉在民间的口碑实在太好了,孙权能斗得过他吗?即便孙权能解决于吉,可这样做也会让他失去很多民心,老百姓是不会管你们争权夺利的,他只知道于吉是好人,那杀好人的肯定就是坏人啦。

为了江东政权的稳定,于吉这个人是必需杀的,杀于吉肯定会有不良反应,与其让孙权来承担这个恶名,还不如我孙策来承担,反正人死百了,我孙策死后难道还怕别人骂不成吗?这就是孙策当时的想法,也是他不顾众人劝阻,坚决要杀于吉的原因。

殷丞觉得自己的猜测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只是对于吉究竟是不是有野心还不敢完全确定。以孙策当时的情形来看,就算于吉没有野心,他也会先杀了再说,杀了可以心安,何况就杀这么一个人,有什么关系。

虽然不敢肯定于吉是否有野心,但殷丞觉得他有野心的可能性更大。同样是医治病患,经常在江东地区活动的可不止于吉一个,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华佗。可为什么别人称华佗为神医,称于吉却是神仙,神医和神仙之间的区别那就太大了。如果于吉和华佗一样,只是想替老百姓做点好事,在老百姓称自己为神仙的时候为什么不否认,是不是神仙他于吉自己还不知道嘛。既然不去否认,殷丞认为于吉就存有混淆视听的动机。就是这个动机,让很多有心人察觉了他的野心,孙策应该也是从这个方面做出的判断吧。

利用神鬼之说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就是神棍的基本表现,而殷丞说于吉是三国最衰的神棍当然就一点没错了。三国有三大著名神棍,张角、左慈、于吉。张神棍虽然下场很惨,可他毕竟曾经带领百万黄巾叱诧风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左神棍是混得最潇洒的,调戏曹操调戏得比调戏妇女还溜,堪称神棍界的楷模。反观他于神棍,辛辛苦苦地安排布置,眼看着开花结果,就在果实成熟马上就能采摘的时候,却遇上只剩下一口气的孙策,最终连自己老命都没保住,甚至尸体都没能留下。

关于于吉的尸体,传说是于吉被杀后兵解了,之后就是于吉的元神来找孙策索命,并让孙策付出了代价。不过殷丞对此又有另外的推测,兵解这种事是靠不住的,元神索命更是荒谬,会有这样的传说,应该都是孙策或者说周瑜布的局。孙策把于吉的尸体秘密销毁,等孙策毒发身亡之后,再让人传出是于吉索命所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平息民间对他们孙家的愤怒,以便孙权能更顺利地接过孙策的权力。能布这样一个局的人让殷丞十分佩服,此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为之,殷丞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周瑜的痕迹,周瑜也是殷丞十分喜欢的人之一。

以前殷丞曾经把自己的这种假设在网上发过贴,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同,但这也只是茶余饭后一个闲聊的话题而已。可现在就不同了,于吉就在前面不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去看一下就知道了,这对殷丞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殷丞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的身体已经和常人大不相同了,殷丞感到现在的自己应该可以免疫任何疾病,也包括瘟疫。既然怕染上瘟疫,他于吉又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去看看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也许还会有其它的好处也不一定啊。

和这个世界的其他人不同,殷丞最喜欢和这些装神弄鬼的家伙打交道,这些人以为自己能够骗尽天下人,但又怎么可能骗到殷丞呢。从殷丞的角度来说,和这些人打交道是最安全的,殷丞处于知己知彼的最佳状态,而对方对殷丞却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殷丞还不能大占特占便宜的话,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说到装神弄鬼,这也是殷丞的强项啊,对付毕隽用的不就是这招嘛,于吉和殷丞也算是半个同行。看在同行的份上,殷丞决定和于吉来场友情切磋。

殷丞完全没有想过要揭穿于吉的真面目,这对他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相反的是,殷丞考虑是否要悄悄地帮于吉一把,然后把他当做自己一个潜在的盟友。想在三国混得有滋有味,选择一、两个有前途的盟友是很关键的。不过殷丞现在是根本不具备和别人结盟的资格,他现在去找曹操啦、袁绍啦提出结盟的话,估计会被他们拖出去弹鸡鸡弹到死了。

向几个路人道过谢后,殷丞让大家就地休息,然后自己一人偷偷潜往于吉所在的虎柳村。在路上确实有官府设的哨卡,这种应付寻常百姓的哨卡对殷丞自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从别的地方绕过哨卡后,没走多久殷丞就远远的看到一个村子,应该就是虎柳村了。

走到村口时殷丞在考虑是偷偷地进去还是光明正大地闯入,最后决定还是直接一点,就这么走进去吧,如果被人发现了就要求他们引见于吉,还省得自己去找,反正来这里就是为了和他见面。

殷丞优哉游哉地走在村子里,看见他的人都没有任何异常反应,这让殷丞有点奇怪。仔细观察一番后才发现,于吉来此不是一个人,还带了不少他的信徒,或者说是他的徒弟。这些人看到殷丞后,村民以为他是跟于吉来的人,于吉的徒弟则认为他是村民,所以都没什么表示。当然,这也和殷丞自然从容的态度有关,他的神奇没有丝毫慌张,众人除了对他的头多看了几眼外,对他的身份都没有表示过多的怀疑。

殷丞几乎在村里逛了一圈,没能发现传说中仙风道骨的于老神仙,除了一栋白色的木屋外,殷丞连比较奇怪的地方都没看到。那栋木屋也没什么奇怪,不同的是,在它的门口有两个人站在左右,看来像是在放哨的样子,殷丞决定去木屋看看。

“站住,你是谁?这是要去哪里?”一个疑是护卫身份的家伙在殷丞靠近木屋的时候过来阻拦道。

“没去哪里啊,我就是想去木屋看看,怎么啦?”殷丞很坦然地回答着。

“去木屋?现在不行,我师尊正在那里休息,随都不能去打扰,你还是走吧。”护卫摇头道,同时还轻轻地推了推殷丞。

“你师尊?敢问可是于老神仙?”总算找到正主了,殷丞连忙问道。

“对啊,没错,怎么了?”护卫问。

“那好了,我就是来拜望于仙长的,烦劳您通报一声,就说汝南殷丞前来拜访。”殷丞拱手表明了自己的意图。

“汝南?殷丞?没听说过,你究竟是谁,我师尊可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见就见的,你还是回去吧。”护卫可不觉得殷丞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自然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我殷丞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不过在下也曾得遇名师指点,对仙凡之道略知一二,今日特前来于于仙长讨究一番,请这位大哥通禀一声,若于仙长确是不见,承自然转身就走。”殷丞也开始装模作样起来。

“这个……您也是修道之人,这样啊,您先暂候片刻,我这就去问问师尊。”护卫脸上的表情立刻恭顺起来,殷丞的要求也就顺利通过了。

殷丞看着护卫的身影心中暗想,看来在这个时期,神仙和凡人的待遇实在太不一样了,难怪有这么多人要当神棍,感觉确是不错啊。哈哈!

“抱歉,抱歉。刚才不知是殷大师驾到,多有冒犯。我家师尊有请大师,请随我来。”护卫很快就出来了,对殷丞恭恭敬敬地说道。

殷大师?啥时候又冒出了大师来了,这是在说我吗?殷丞被护卫的称号搞晕了,左顾右盼之后也没发现其他人啊。

“大师,请随我来,这边请!”见殷丞没反应,护卫提高声音再次说道。

同类推荐
  • 大明的崛起:日月恢宏紫禁城

    大明的崛起:日月恢宏紫禁城

    解读明朝的崛起,让这个原本已经远去的王朝背影更为清晰,帝王们的形象不再神秘,变得更为鲜活。 大明王朝,我们看到了日月耀华夏的盛世恢宏,末代汉族统治封建王朝依旧是东方的巨龙。
  • 深渊之三国帝业

    深渊之三国帝业

    为自己而活,为了自己可以牺牲一切,相信利益至上的萧正。牺牲了一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力量。在这个不同的三国世界,萧正想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他走上了一条掌握自己,也掌握更多人命运的道路。没有后悔可言,从他选择力量而牺牲一切开始。挡在他去往帝位路上的一切,不论是部下,朋友,还是女人,甚至是亲人。他都可以亲手摧毁。帝道无情,才能无敌!
  • 天下之逐鹿中原

    天下之逐鹿中原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却是令得举世皆惊,原来他是……
  • 征服从1910开始

    征服从1910开始

    穿越到了1910年,清室还没有退位,孙大炮还没开始满地图的开炮,袁世凯还没当大总统,蒋光头士官学校刚毕业,分配的岗位并不是委员长,而是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的士官候补生,身在满目疮痍的祖国,面对着饥寒交迫的国民,杨哲大声喊道:“我有能力,我应该帮助更多的人!”
  • 晋石

    晋石

    置身暗世十五载,不见天下苦凄凉。魏晋风流,士子击剑,世间道义皆沉沦,狂舞龙枪惊天下,定要破碎山河从新来。柔情画卷,绚丽江山,管你荆棘拦路,巨木挡道,枪指苍天怒吼破云霄,满腹才伦挥笔书乱世。敢问拨云弄日天下雄,敢问白衣儒士自风流,敢问遮蔽耳目之宵小,敢问掌权驱兵朝堂客,何为安宁,何为潇洒,何为正道,何为盛世。我来破局,我来书写。我为基石,铺砖引路,仁孝至义,儿女情长,绚烂的画卷,史诗般的江山,万里之路,破阻而上,一路滴血为泪,一路豪歌壮语,我是晋石,让天下刚强,让天下安生!
热门推荐
  • 人类VS丧失

    人类VS丧失

    2015年的一个早晨,世界还是如此的美好安静,学生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学校里上学,可是就在要上课铃声刚响不久,一声尖叫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 齐宇问道

    齐宇问道

    一个华夏的大学生重生到修真界,他前世是一个学哲学的大学生,特别爱看诸子百家。重生后又在修真界一个没有仙人的凡人星球上求仙问道,凭借前世的记忆以及一卷道书,一把青峰剑闯荡整个修真界。凡人界,修真界,仙界,神界,圣界,混沌界,虚无界,他一路问道巅峰。
  • 大地的谎言

    大地的谎言

    《大地的谎言》是一部心理悬疑小说。被冤入狱的普通都市白领曾通被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密闭世界,与行为古怪另类的新来狱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而监狱里古怪的事情不断发生。传说中可怕的莽扑,奇怪老头的不祥手势,人人都回避的话题,谁也没过却畏如蛇蝎的老舜,唯一的好友囚犯却神秘失踪,所有人矢口否认这个人曾经存在每个人似乎都在说谎,而每个谎言遮盖的真相竟又似乎相互矛盾,曾通将作出怎样的抉择。
  • 无限之最终竞技

    无限之最终竞技

    砍怪,厮杀,竞技,PK。这些都不是全部,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存活下去。机缘巧合之下,一名普通大学生进入了元神空间,开始了新的生活。魔法,真气,飞天遁地,这些都不是梦想,只要你想,在这里,你就是造物主,你就是神。DNF,三国志,冒险岛,恐龙快打,传奇……昔日的经典都将一一重现,在这里,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变强,不断的打倒挡在你面前的敌人,直到迎接最后的进化,在无限中寻找人类的起源与最终的终结。PS:已建小说交流群326189936,欢迎广大读者前来交流
  • 都市之鬼愿师

    都市之鬼愿师

    他,因为意外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鬼愿师,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这个圈子里,他只在小说里听说过,没想到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圈子里的人。但是,世上有那么多意外吗?他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什么阴谋?
  • 爱上穿越爱上你

    爱上穿越爱上你

    一颗从天而降的蓝色水晶珠,改变了她的命运和爱情,她穿越到了唐朝,从客栈遇小偷命悬一线被他所救,她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他,不惜为他以身犯险,可每一次他都冷言相对,到底是她自做多情还是他心如顽石……
  • 重生之名门恶女

    重生之名门恶女

    当年,她家破人亡,受尽屈辱,步步惊心。如今,她再不是那被畜生糟蹋的西门茉。以将军之女的身份归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是,报仇就报仇了,怎么还惹上了这么多桃花?墨渊:我寻你多年,早已错过一次,再不容许你从我身边离开。妹梓:陛下,我是你的国师,你的一切,都是我的命。初一:我算尽天下,却独独算计不到你的心。
  • 焦虑

    焦虑

    本书作者通过从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中精选出若干个案,以极富现场感的描述,实录了心理咨询的过程,分析和解读患有焦虑或疑似焦虑症状的人群的病因及心理疏导办法。是一本实用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心理咨询类普及读物。
  • 最后的最后还是悠悠南去

    最后的最后还是悠悠南去

    某一天某人会对你一见钟情他会用颤抖的声音表达爱意你汹涌的泪水不仅是感激他还有命运有些人会对你一见钟情当你第二次在遇到他的时候记住要勇敢地握住不放手才知道有时经历过的人才不管多么深的友谊,再次见面却也是先风淡云轻的相视一笑,这部小说讲的并不是死去活来的爱情,更不是多么伟大的人物,只是这世上再普通不过的几个学生间的故事,不再轰轰烈烈,不再震撼天地
  • 野语怪谈

    野语怪谈

    还记得夏日里的小时候躺在凉席上,望着天上的繁星,听大人们唠嗑式的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那些故事的人物都有名有姓,虽然荒诞,却有几分相信,伴着幻想入睡,形成最初的对世界认知。多年后,时过境迁,再回想起,当初故事到今天还有几许印象,模糊之处模糊过去。即便那故事荒诞不可信,究竟还有一番童心在里面,不过是一故事。于是结编成册,以博人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