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0300000018

第18章 大唐厨艺之宗师(十二)【修改】

芋头虾发现自己似乎有强迫症的倾向,总得要查资料才放心……呜呼

…………………………………………………………正文:

崔氏自门口出进入,并没有直接上到王氏所做的座位附近,而是站立在在堂内南侧的木地板上,袅娜生姿的对王氏一拜:“妾身崔氏,并三郎、二娘,拜见夫人!”

没办法,封建社会就是如此,尤其是初唐,官宦之家,自认为贵族的,内室之内的规矩就是如此大,如此正规。就像是如同后世那样,大妇和妾室之间的明争暗斗,大唐也有——宅斗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女子乐于的游戏,但对于杜家来说,这样的事情不是主流。

一是杜如晦并不是个**的人。到目前为止,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就已经爵拜蔡国公,赐实封一千三百户,并在贞观二年任检校侍中,并兼任吏部尚书,仍然总管东宫兵马的杜如晦,只有一妻一妾。在允许纳妾、并且王氏并不是个妒妇的前提下,杜如晦仍然不痴迷于女色,只能说他志不在此。

二是王氏与杜如晦是结发多年的老夫老妻,在一起度过了杜如晦艰难的一段时期,并且已经有了两儿一女,即便是算上如今,王氏已经可以说是人老珠黄,但杜、王二人仍然能够相守相依。杜如晦并不是那种“富易妻、贵易友”的人,算是既能“共苦”,更能“同甘”的人。王氏明白杜如晦的性情,并不担心别的女人从自己身边夺走丈夫。

三是崔氏其实并不是个妖冶的女子。要不是被太宗皇帝赐予杜如晦为妾,也许崔氏的一生就是如同抚养她的老宫女一样,终老于宫室,也成了一个老宫女。崔氏骨子里就是一个恬淡、不争的女人,如今有了夫君,有了儿女,更是已经心满意足,除了把抚养她到大的老宫女作为姆妈赡养之外,一颗心就在杜笛和小清漪身上了,根本就没有争风捻醋的心。再加上李小二皇上为了不至于让她在杜家太过于难做,破格赐予了作为妾室的她,正五品下的县君诰封,虽然与王氏的从一品国夫人的诰封不能相比,但对于稳定她在杜家的地位,也是起了极大的作用。而作为有品秩的封君,王氏也不好太过于轻待于她。

王氏纵然是大妇的身份仍然要时刻摆出来,但也不至于太过于慢待于崔氏,更何况崔氏也有了杜笛与清漪,在把“后继有人”作为极大的孝道的古人来说,这也是一种依靠和资本。

崔氏不争,王氏不妒,大房与二房便也能保持和气美满的家人形象。

因此,无论是不是表面现象,王氏、崔氏二人相见的时候,总是能够感觉出一派欢愉气象来,连带着两房的孩子们之间,也能做到兄友弟恭、姊妹和悦。

在封建社会,嫡生子女具有天然的优势,王氏也不担心作为庶生子女的杜笛和清漪,能够对嫡生子女的地位造成什么威胁,何况,目前来说,无论是嫡生子女,还是庶生子女,都算是聪慧勤奋,王氏也不需要担心嫡生子以后会败家,或者会被庶生子后来居上。反倒是作为庶生子的杜笛,虽然聪慧的性子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可他以前的调皮捣蛋也是闻名远扬。

相对于作为嫡母的王氏来说,作为亲生母的崔氏才是最头痛的那个。

……

看到崔氏拜了下去,王氏赶忙起来相扶:“崔娘子(注:唐朝妻妾之间好像并不流行姐姐妹妹的称呼,反正芋头虾是没有查到资料该如何称呼……)礼重了,且请起!”又责怪左右的侍女:“看见崔娘子过来,施礼之际,也不知道搀住崔娘子……”

崔氏笑吟吟的说道:“无妨,原本见过夫人就须以礼相见的,礼制在,不可废,夫人过谦了!”又笑吟吟的对杜笛和小清漪说:“三郎,清漪娘子,过来拜见阿娘(注:这个芋头虾就直接用唐朝对嫡母的称呼了。如不了解庶生子如何称呼嫡母和本生母称呼的童鞋,请参阅本书第十一章)!”

杜笛从直到崔氏拜见完毕,王氏才起身相扶,之后又假做责怪左右侍女没有拦住崔氏向王氏施礼,就已经明白,其实作为大妇的王氏,并没有像表面上那样对崔氏的存在风轻云淡。毕竟,看着仍然青春年少好颜色的崔氏,韶华已逝的王氏再怎么也不能做到无动于衷,不系于怀,内心总还是有警惕,因此也是愈发的注重上下尊卑,礼节到位与否。可以说,与青春仍旧、丽韵逼人的崔氏相比,四旬左右的王氏,已经有一点点不自信的开始了,只是掩饰的很好,也由此才会更加注重礼仪尊卑。

明白了这点,杜笛愈发的明白了自己的阿娘崔氏,为什么会在来拜见嫡母之前,把自己和杜笛、清漪收拾的如此庄重了。杜笛也知道了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消除王氏内心隐藏的戒心。

诀窍无他,只有五字而已:礼多人不怪。

……

杜笛庄重无比的对王氏拜到:“儿拜见阿娘!”施礼时礼节与表情更是到位,丝毫不敢偷工减料,这关系到王氏对二房人的印象,从而影响着对二房利益的分配,即便是马大哈如杜笛,也打起来了万分精神,一丝不苟的施完了对王氏的拜见礼。

也幸亏大唐虽然是个追求森严制度的朝代,但还没有蒙元开始之后的那种华夏皆施跪礼的时代,只需要稽首、顿首等拜见上位者礼节即可。

在少|数|民|族还没有成为中原之主的时候,跪拜礼只有祭祀或者祭拜天地的时候,才会有,平时只须行拜见礼即可,别说是拜见嫡母,就算是臣子拜见皇帝,也不需要行跪拜礼,只需拜见即可,一般就是最常用的稽首,仪制类似于后世的磕头。可与此时的跪坐习俗相加起来,其实与后世的磕头和叩首,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此时并不需要时时行稽首、顿首这种重礼,一般多是拜、拱手、作揖。

所以不但前边崔氏只须行拜见礼,就算此时的杜笛,以及一会之后的小清漪,都是只需要行拜见礼拜见大母即可。

同类推荐
  • 历史典籍(上)

    历史典籍(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生前身后

    生前身后

    讲述一个帝国的兴起。一对总角之交,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或为自己的抱负,或为自己的家族,一步步地慢慢前行。其间有得意,也有失落,狂笑过,也低头过。从一个生涩的少年,逐渐地成长。写中国古代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写出很新奇东西的题材,几千年乱世与治世的交替,史书比任何一个小说作者都更有想象力,琵琶想写做的便只是努力地塑造着他们的形象,性格,以及从稚嫩到成熟,有最初的坚守到慢慢忘记一切曾经坚持的东西。也希望大家会喜欢
  • 飞行奥德赛

    飞行奥德赛

    有史以来第一部奇幻小说体的人类文明史。周宛润成功地完成了两部相互纠缠的书,一部是可读性极高的时空历险的传奇,另一部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类文明史。一群未来的人类,在毁灭的战争中跌入时空洪流,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追逐:身临其境融入一个个浩瀚的历史场景,印证5000年的文明滥觞,并从中拾回生命、爱与智慧。当主人公西西在最后发现自己生命的真相,每一位读者都会像她一样,发现自己正赫然面对人类文明的真谛——爱。
  • 周易天下

    周易天下

    纣王无道,天欲取之!这既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是一场神与仙之间的较量!或许从始至终都是高人间的一场游戏,更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阴谋!
  •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以五代十国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些许人物为媒介,讲述了有关这一时代的悲欢离合。这个时代上演了无数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又导致了无数人间悲剧的发生。这是个扭曲不堪的历史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新时期,充满血腥与暴力、战争与分裂的血色华章,将缓缓拉开帷幕
热门推荐
  • 横炼宗师

    横炼宗师

    进入神奇的武道空间,从开启第一项横炼天赋开始,李玄踏上了一条直通最强的崎岖道路。正邪侠魔谈笑过、仙女魔女心中留。做男人就要强,就要硬!群号:254526016,欢迎大家来耍。
  • 帝女凰歌

    帝女凰歌

    他,郦国太子,继位登基,一朝权倾天下。她,战将之女,大迎宗室,晋封公主远嫁。他果敢决断,步步为营,只为取得她的诛心血泪,救他心爱之人。她遗忘前尘,冷静睿智,洞悉真相却还是陷进了对他的爱恋不能自拔。他冷静地知道,他爱的是谁,他不能喜欢她。她却努力让自己糊涂,以为他待她的好皆是真的。他剖开她心脏的那一刻,过往重现,这一切的爱恨纠葛,不过是画地为牢。
  • 虎将去抗日

    虎将去抗日

    为什么要抗日?柱子只想好好过日子,可日本人却烧了他家房子,杀了他爸爸,还糟蹋了他未过门的妻子!柱子只杀过野兽,可这次他愤怒了,把猎枪换成了步枪,血债要血偿!他加入了队伍,冲上了战场,子弹在头顶乱飞,炮弹在身边爆炸,他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端着枪向前冲……
  • 与妖孽契约:最后的倒计时

    与妖孽契约:最后的倒计时

    她前世身为杀手,英年早逝。连地狱都容不得她还未喝孟婆汤,就已走过奈何桥今世富可敌国权顷朝野风靡大陆倾国倾城四国已是她的囊中之物,六界之尊皆为她沉迷,在这个血腥、暴力、灿烂的如同彼岸的世界里,烽烟四起,胜者为王。
  •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敌军工作是包括伪军在内的,也称敌伪军工作 。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伪军,争取伪军反正,削弱和消来敌人的力量,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的战绩也是显著的,积累的经验也是丰富的。本书为集了中撰写争取和教育俘虏,对伪军则略而未写。二是关于朝鲜独立同盟问题。在侵华日军中有一部分是被强征入伍的朝鲜籍士后,他们被八路军、新四军俘虏后觉悟起来,反对日本法西斯军部发动的侵略战争,组建成立了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和在华日人反战团体一起,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敌工部门,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 By Shore and Sedge

    By Shore and Sed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焚天疾风

    焚天疾风

    我手持至尊屠龙,只为与天下一战。我就是王,我就是天。
  • 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手记

    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手记

    文坛黑马唐强勇继畅销官场小说《调动》、《墙裂》后,首度出击自传体励志重磅力作,颠覆公务员轻松悠闲的形象,重塑新时代的优秀公务员典范。《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日志》文字朴实流畅,以记叙方式描述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公务员的经历,故事情节委婉细腻,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下人们生活的现状与心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循循善诱、耐人寻味。工作失落是心理上的先期失势没有背景和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日志》告诉你公务员的成长要有自己的信念,更要有坚定的信仰。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当铺小二要成仙

    当铺小二要成仙

    当铺小二,机缘巧合踏上修仙路。无尽的法宝,神奇的法术,瑰丽的修真界,炼气,筑基,金丹等等,境界何处是尽头?大道万千,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