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8300000093

第93章 扬帆

二月中旬,诏令王安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旨令哄传天下,这位在熙宁年间及至后世最有争议的大牛人将要再次步入朝堂,重执牛耳。

这一次不象熙宁元年,那时候万众期盼,这一次朝野间抱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默默的关注王安石打点行装启程。

一箫烟雨,两袖清风的王安石带着复杂难明的心情,带着对变法前景的迷惑步入京师。

再次见到王安石,对方显得有些意气消沉,贬放江宁大半年,王安石真正看清自己苦心竭力搞出的新法处处走了样,吕惠卿等人更是完全以敛财为目的。

“相公可曾在意身后评说?”李琦透过清淡的茶雾望向眼前的老者。

“不曾。”王安石还是那般执拗,还是那般不修边幅。

“那相公为何忧虑?”李琦嘻嘻一笑,示意周大官将窗子打开,丝丝清冷的风涌入屋内。

王安石长叹口气,闭目思索良久后道,“吾之道,是否有错?”

李琦摇摇头道,“相公所求无错,只是忘了初衷。”

王安石泛起疑惑,肃容问道,“老夫忘了何事?”

“民不加赋而国足用!”

王安石愣了下,眼中猛的涌出泪水,他喃喃的重复着“民不加赋而国足用”,是了,自己忘了,自己一心只想富国强兵,觉得黎民受些伤害在所难免,终归会好的。自己开了口子,吕惠卿等人只是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

良久的沉默,王安石的思绪随风飘荡,他想起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想起迈入仕途时的强国理想,想起在江宁试验新法的点点滴滴,想起无数个劳累的日日夜夜,原来,自己不知不觉走偏了路。

“相公接手朝堂时,财力困乏,兵将哀弱,官员冗沓,急于变革现状也属无奈。”李琦和声道,数年的认知,他终于能看清熙宁变法的风云,他接着道,“熙和大捷、北方抗旱,若没有相公之前的所为,大宋如何能走到今天?”

一旁的王雱心中涌起酸涩,原来父亲所做所为是值得的,原来熙宁变法并不是一无是处。

“路何往?”王安石向李琦郑重一礼道。

“相公唯愿‘富国强兵’,”李琦回礼道,“相公当然应该继续走下去,兴武强兵,省裁冗费,富国之事,琦不才,愿替相公分忧。”

王雱不由瞪大了双眼,这是李琦真正表明站到了父亲身后,多久了,父亲一直苦于财政,如今这天下公认的财神终于表明了态度。当初,青涩的李琦来访,自己真是瞎了眼,如此不识金镶玉。

听清李琦所言,王安石瞬间呆滞了,这次复相,他原本已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打算把吕惠卿等人做的太过的地方收拢一下。他预感到了变法将终结,官家让自己重执牛耳只是不肯死心而已。

山穷水复疑无路,李琦概然的承诺重新让他焕发了希望,面对这总能创出奇迹的都尉,面对这从不轻易许诺的驸马,他恢复了神采飞扬,哈哈大笑道,“老夫所需可不是百十万贯,承宗可要想好。”

“相公直管放手施为,钱财之事,我一力担之。”李琦正色道。调查了解了许久,他发现熙宁元年赵顼刚登基时被空虚的国库吓住了。从汉、唐至宋,各个王朝一直奉行的量入而出,恨不得年年户部有积蓄,堆得绳子都烂了才开心,自己来了,从此便让宋人看看何谓赤字经营。

大内之中,赵顼读着内侍的回报,驸马和王相公的对答历历在目。

“民不加赋而国足用”,赵顼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这正是当初变法的初衷,正是因为这句话,君臣二人相识相知,携手掀起了熙宁变革。

几年间,走了太远的路,回过头看,才发现许多都背离了原本的期望。他不由的陷入思索,首辅走偏了路,自己何曾不是走偏了,变法之事,确实该回到初衷上来,开源节流才是真正变革之路。

驸马对首辅提出的要求很奇怪,“允许朝野反对之声”,赵顼不知这奇怪的要求与理财有何关系,李琦一次次做出的改变让他涌出了信心,借助这位善于开源之人,或许变革的路会好走许多。

他打算拭目以待,看看驸马究竟能变出多少银钱!

汇丰银行正式开业时,王安石宣布废除首实法和募役法,罢停青苗贷,凡农户借贷无力偿还者一笔购销,官府不再借贷。各州百姓欢呼雀跃,压在熙宁八年天空上的乌云终于开始散落。

汇丰银行发行三种票据,汇票、支用票、银票,特殊纸质以及花纹无人能猜出用的什么草木制成。票面上的暗花、印记分处九个地方,银行员工将巨幅的识别图案招贴的到处都是。

汇票的意思众人都能理解,在他州存入银钱,来汴京或者其他州府取用,交纳部分费用便行。

对于支用票准市民搞不清了,李琦就没打算让普通人用。他培训过的银行职员正亲自上门给勋贵豪门、富商大贾解释,在银行开上户头,缴纳部分银钱,便可以凭个人印鉴开出支用票,银行代为结算。凭信用等级及提前存入的银钱数额,银行可以透支,超出期限的补上三分息钱便可。

许多新鲜的词汇让各家的主事人琢磨良久,银行职员还特意提到,若是放在银行内的银钱一时间没有交易,满一月给付百分之五的利息,月月支付。

想到那水泥高墙和层层兵士守卫的银库,一些人免不了动心。往年买卖物品都要拿银、铜和交子换来换去,如今银行凭支用票和汇票担保交易,自已只需把钱放在银行,随时开出支用票就行了。即便买卖不成,那一时耽搁的银钱不但不收保管费,还能取点小利,何乐而不为?

就在汴京城议论纷纷时,李家给雇工发放的工钱全部换成了数额大小不等的银票,没几日,入股银行的股东也将家族产业中需要支付的工钱统一换成银票。

王安石随后宣布,汴京城中官吏、禁军的薪酬发放也换成银票,自己去银行兑付。

眼花缭乱中汇丰银行发行的精美银票突然走入汴京城的生活中,各处的酒肆茶楼、小商小贩想到那堆积在银库中千万贯的银钱,自然不拒绝收付银票,最多自己跑一趟去换成铜币、银两。

十七个州的汇丰分行逐渐开业中,分行目前只经营汇票和支用票,最受欢迎的自然是汇票。交子的兑付已经屡出问题,有些地方折八成,有些地方甚至不收。汇票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大宗交易的难题,汇丰银行的信誉没的说,朝堂参股,大大小小近千名股东,五千万贯的股本担保谁会不放心。

李琦的大榔头举起,砸的到处金光闪闪,很快各地的百姓都知道银行有钱,非常非常的有钱。

第二批圈定的十五个州也开始建设银行分部,第一期路政票券正式在汴京城各个售卖点准备兑付。银行实际只提出了六十余万的银钱,王雱一再问过高内侍后忙跑到几处售卖点查看。

人很多,里三层外三层,好在有银行派出的守卫维持,强令墎坊户排队,倒是井然有序。

时辰一到,第一位兑换的百姓就跟售卖人员吵起来,王雱吓了一跳,生怕出事,忙过去询问。

搞明缘由王雱有些傻眼,兑换之人去年买了二十六两的票券,刚刚领了二分利后又从袖中取了些铜钱出来,凑足三十两要求多买。

售卖人员却不肯,只把二十六两的票券盖了印鉴后原还给对方,表示今年的红利已付,让此人明年再拿票券来继续兑换红利。

“为何不肯多卖?”王雱先安抚了兑换的百姓,扭头向售卖人员问道。

“衙内,此事于我等无关,是高行长特意叮嘱若有人连本金也取回,空出来的票券份额才能发卖。这头一位就不肯取回本金,我哪有多余票券发卖?”售卖人员委屈道。

王雱想了下才明白,去岁筹集的银钱已够修路之需,再多卖票券无用,银行还得凭白支付利钱,卖的越多明年需支付的越多,高内侍当然不肯。

王雱把道理跟兑换的百姓讲清,除非有人退回票券取走本金,才能有空出的票券发卖。

消息传开后人群中议论纷纷,有些人早早的来排队,手中根本没票券,就打算来买上十几二十两的。

兑付之事刚开始便不得不停下,其他三十多处售卖点同样发生争执,持有票券的还想多买点,没有的自然想分一杯羹。

高行长的做法合情合理,眼下又没有其他道路要修,多卖票券换来的银钱白白浪费利钱。陷入两难的银行职员也拿不出好办法,只能劝持有票券的百姓领了二分利赶紧回家,再劝那些死活赖在队伍中要求买票券的人到一旁等待。

兑付工作重又展开,也就领了两、三百人不到,等在一旁的人不愿意了。原本有些票券持有人还打算本金和利钱一同取走,一瞅这架势干脆都不支取本金,弄的售卖人员一张票券都收不回。想买票券的眼巴巴瞅着,意识到这样等待下去根本毫无希望,顿时又鼓噪起来。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友尽天下

    三国之友尽天下

    带着情谊系统穿三国,提升好感度以获取属性点,好感度达到一定值还能收获技能点,。交好赵云,对着‘百鸟朝凤枪’点一个技能点。秦天:赵云,我又充满力量了,来战吧!
  • 一品国士

    一品国士

    那是一个刚刚经过战争重役的时代.那是一个北驱匈奴,南慑山越的伟大君王辞世后的时代。那是一个看似清平安乐,实则为风气云涌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当朝皇帝年幼多病,朝中大将掌权,各处藩王枕戈待旦的时代。那是一个君王更换频频,皇家大势未明的时代。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背景下,偶然之间,主角重生在了一位刚刚下定“绝心”的堕落子弟身上......苏真:“兄弟,我怎么感觉这里这么阴啊?凉飕飕的.....”室友:“唉,又是一个被吓傻了的。”苏真:“谁傻啊,我只是一时没拗过劲来而已。”室友:“吹牛吧你,主动到这来准备当内宦的,有几个是不傻的。”“内宦?宦官?.....”苏真闭上眼睛仔细的搜索了一下朦胧的记忆,恍然道:“这身体的原主竟然要去当太监么?!....吃饱了撑的!”
  • 开国战将

    开国战将

    《开国战将》提供了许多经作者之手发掘的重要史料。其中较为珍贵的,有辽沈战役中和“文革”中有关林彪的史实(本书被访问者多为“四野”的老人),有诸多将领庐山会议后被卷入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军事俱乐部”的激流旋涡的情况,有的文章还涉及了1958年对刘伯承的所谓“教条主义”的批判,涉及了一些将领在“文革”中忽浮忽沉的人世跌宕。这样的将军命运在中国不是个别。他们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条“政治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的密切参加者,旋涡裹挟,身不由己。他们举手投足,皆受制于那个控制力巨大的历史氛围。
  • 抗战侦察兵

    抗战侦察兵

    一个现代侦察兵回到抗战时期,投入那热血激情的抗日战争中,一次次残酷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从士兵到将军,为民族,即使双手沾满血色,也要多砍几个小鬼子!
  • 杨三针传奇

    杨三针传奇

    他活了一百岁,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他当了46年太医,治好病人无数,一本《针灸大成》把他推上了针灸的圣坛。他的身世曲折,爱情经历更是一波三折,从一个热血少年走上伴君四十六年的老到臣子。三针治病,被称为”杨三针“,杨继洲的太医宦海浮沉传奇。
热门推荐
  • 神语之时

    神语之时

    她是林家镇的孤女,却被迫隐藏于妖之中,她的秘密就是浑身缠绕的血红色咒符,她的以后的路子如何走,她将一步步发现自己神秘身世。千年之前中原大陆那场人人闻之骇然的腥风血雨究竟同她有何关联。而今溺魂河封死,万物生灵轮回不再,中原瘴气弥漫,魔物丛生,她将以何种姿态站在天下苍生的顶端终结这一切。
  • 撒旦的契约书:恶魔少女

    撒旦的契约书:恶魔少女

    所谓忠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能武,赶得了坏蛋,吓得了陌生人,笑颜常开,温柔谦和,大方得体,这才是一个好……小受……吧!明明是温柔忠犬受,为何会变成狂霸忠犬攻呢?二次重生后的萌萌哒小萝莉很是不解,明明之前是个受,怎么几年不见就成攻了?“因为主人太惹人喜爱了,一定要守住主人才是一个执事的美德。”小攻依旧一脸温和的笑容,和从前一模一样,可为什么那个眼神变了?、嗷呜,妈咪,大灰狼要吃了我!
  • 总裁的独宠小公主

    总裁的独宠小公主

    安氏的霸道总裁,安景轩,人称“安少”。在外对人冷漠,在内却对她宠爱有加。他只想给她不一样的独宠,只想为她一生一世。
  •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这是一个极其隐秘的小圈子,它有相当严格的入伙规则。因为不够年龄的陈于珊违规加入,引起这个小圈子的激烈振荡,乃至最终瓦解。女摄影家秋秋被谋杀身亡之后,女建筑师梁筱薇才意识到杀手的下一个杀人目标就是她。躲避谋杀和调查谋杀是同时进行的。这个小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被怀疑的理由,也有被排除的理由。著名心理学教授费衢文替梁筱薇解读已故女哲学家张绪英的英文小说,曲径通幽般地详尽分析杀手的阴暗心理。陈于珊的男朋友叶明杰贸然介入,使事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如官员丘家维面临丑闻被揭露,医生吴承安面临家庭破裂,证券商李楠也因此远走高飞。
  • 斗战邪神

    斗战邪神

    天地不仁,正邪难分。无尽冰冷黑暗的深渊,欲望纠缠着罪恶。宿命轮回的其间,毁灭即是重生。少年自九幽北境而出,以邪证道。
  • 王廷相评传

    王廷相评传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 品藻

    品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重生之千金驱邪

    重生之千金驱邪

    上一世,千瞳是遭至信之人背叛,落得家破人亡,被扔下百丈悬崖,含恨而死的单纯无知少女。死后阴魂不散、留恋世间,变成了孤魂野鬼。这一世,千瞳是混迹于校园里的天才少女,在和谐温馨又充满活力幻想的校园里,她却看尽世间百态,驱遍妖魔鬼怪;她是潜伏人间的金品驱邪师,阴阳之术的唯一嫡系女传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遇上凯源玺

    遇上凯源玺

    我和我的闺蜜们从美国来到沫璃——这个新开发的岛,就为了去看三只的演唱会,却在之后,遇上了戴着口罩的神秘男子,并与他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本想开开心心地回到美国,现在却带着些悲伤。到后来,被告知要在这个岛上学习,她们即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可以跟自己的偶像在一起学习,不高兴的,她们自己也想不明白,可能是因为神秘男子曾说过,他会离开这儿吧,却没想到,他不仅没离开,反而跟她们在了一个学校,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这个岛可要热闹起来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