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8300000014

第14章 秘密试制

此时开采的煤都是浅土层,更有部分露天的,煤本身的开采成本不高,主要贵在运输上,道路不畅和运输工具的落后再加上商人的有意哄抬,造成了汴梁城中煤价最高时接近200文一石。李琦暂时只买上一些使用,他也没打算自己烧瓷卖,赵蓉这庄子离着煤场还有百多里地,等小码头启用后利用水运就更方便了。

最先砌好的自然是砖窑,开火烧砖时李琦还特意搞了个仪式,发了些猪肉,喜的雇工们眉开眼笑,暗暗憧憬以后的生活。

红砖、青砖一批批的烧出,李琦看看堆积的数量,开始用砖修建配套的设施,他画出的优化版的羊皮风排、筒车已经拿去找人制作,等正式烧制耐火砖时正好用上。

筒车源于水车,最早的水车可追溯到隋唐,木制的外框安装在有流水的河边上,因为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动木叶轮不停转动,将地槽里的水通过竹筒提升到高处,倒入天槽流进农田中。

李琦画出的水排、筒车仿造的清末,用木板作槽,长两丈,宽四寸到七寸不等,高约一尺,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与槽的宽窄一样,两端比槽板各短一尺,用以安置大小轮轴。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用龙骨叶一节一节地用销子连续起来。在筒车上端的横轴上装有一个竖齿轮,旁边立一根大立轴,立轴的中部装上一个大的卧齿轮,让卧齿轮和竖齿轮的齿相衔接。水流带动下,龙骨板叶绕过上大轴,又在行道板上边往下移动,绕过下边的轴,重新刮水,这样循环往复,便有了免费的动力。

他搞这个可不是为了灌溉,这种靠水力自动运转的木质大家伙主要便是拿来往窑中吹氧,竖卡轴那接上羊皮风排后就是眼下最好的鼓风装置。

小乙带回来两人,祖上都是曾经跟着李家打磨过的,知根知底,办事伶俐。

“谢六,你们帮我私下里收购些骨头烧灼后磨成细粉,羊、马、驴、牛不限,牲畜的便成。”掏出五十贯的交子递给打头之人,既然是李家原来的旧部,李琦自是放心不少。

“大郎放心,些许事情定当给大郎办好,只是这牲畜的骨头多是无用之物,何苦还得暗中进行?”谢六接过交子不解道。

“此事你不必问,办好后送来这里便是。”李琦望望谢六,个子不高,身板倒是结实,三十来岁只在禁军宣威右卫混了个小小的火长,手下管着十个兵。他有心培养些人手,可惜对方终究是军伍之人,那一身衣服可不好脱。

新型风排和筒车点燃了佃户们的好奇,那么大的十几个立在河边,连临近几个庄子的佃户和自耕农都被引来观看,李琦对这两样无所谓,传播出去也是大宋之福。这里只是他为了快速挣笔钱匆忙搞的,本身也不是太在意。

姚管事请回来三人,年龄最大的姓陈,六十多岁,两个年轻点的是他徒弟,烧瓷技术算不上大宋最顶尖,对于李琦来说已经够用了。陈匠头和徒弟未带家眷,看来还有些不放心。李琦给他开出每月百两的工钱,徒弟折半,又把三人领进新修的砖房看看,总算说服了倔强的老头。

建耐火砖窑、瓷窑的事自然交给陈匠头这个内行人指挥,李琦被谢六悄悄送来的骨粉吓了一跳,好家伙,实在太多,看样子十足费了心,估计有些都是不花钱搞来的。

对于谢六的尽心办事李琦自然满意,可骨粉真是太多了。

“谢六,如今在禁军光景如何?”安排完刘禾搬走骨粉,李琦转头向谢六两人笑着道。

“不瞒大郎,每月不过二两多的花头,小底们也是无奈,钻营些杂事贴补家用。”谢六不好意思的笑笑。

宣威军的情况李琦问过小乙,好点的五日一操演,差点的十日一操演,比起厢军半月一操演勉强不错,比起陇右的边军却是大大不如。谢六为人倒很是仗义,从不克扣手下。宋朝和历代不同,兵不是少而是太多,一有流民就干脆收编为军,百来年的光景已经成为国家沉重的负担,赵宋不到唐朝六分之一的面积,却养着近一百二十万的军队,也怪不得王大牛人着急上火。

宋朝的军队算是半职业化的军队,禁军相对待遇要好些,毕竟守卫京师,平时钻营点,年节还有些赏赐。

“大郎,闻听宣威军要与边军比试,不若等朝廷立意裁汰时俺们趁机托人一发转了民籍,到大郎这里寻条出路。”谢六犹豫了片刻道,李琦开给雇工的钱粮他也打听了,心里不由活泛起来。

李琦愣了下神,听谢六的话王大牛人真打算比试一番裁汰部分禁军?这空出的校场岂不是正好可以用来盖剧院?

“大郎莫非有为难之处?”谢六踌躇道。

李琦呵呵一笑,来了大宋这么久总算遇见个有眼光的,“好,我保证你将来不会后悔。你且回去,我还有件事要你去办,帮我打问些烧制瓷器的东家,待我这边一有消息就赶紧约了来,就说有新品种的瓷器问世。”

谢六一听新瓷的事,眼光一亮,乐道,“此事包某身上。”

谢六两人欢天喜地的走了,李琦却发现时间紧张起来,必须赶在王大牛人裁汰禁军前搞到足够的资金。赵宋是华夏瓷器发展最灿烂的时代,他琢磨了很久打算推出一款新瓷,说出来其实不稀奇,添了骨粉烧制的,放后世叫“骨瓷”。

所谓“骨瓷”,就是以动物的骨炭粉也就是氧化钙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最早产生于英国,基本配方是五十份骨灰二十五份瓷石和二十五份粘土。说起来好笑,英国人一直想仿制华夏的瓷器,试了许多种材料,无意中烧出了骨瓷。做为唯一一种英国人自己发明的高档瓷器,后世可是没少炫耀,李琦在国**上英国同行,一说起瓷器对方必定要提起骨瓷,他还不信,特意查了资料后心里郁闷的不行。

李琦记得配方,干脆就拿来用上,恶心恶心此时还在岛上当野蛮人的家伙。有着陈匠头这般的老瓷匠,他相信多试上几次就能成功,跟瓷器的老祖宗比,欧洲人还差的太远。

骨质瓷因其造型独特、简洁明快,质地洁白而细腻,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各国贵族用瓷,是后世公认的高档瓷种。骨瓷第一次烧灼中要求温度达到1250度,这也是李琦请陈匠头来的最主要原因,一旦解决高温耐火砖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多尝试几次。

李琦开心的一笑,宋时很多精美的瓷器烧制法后世都已失传,汝窑、钧窑、官窑一些瓷器烧制的温度甚至超过1400度,要不是没测量温度的仪器,他都想亲手烧一些看看。

陈匠头果然不负虚名,最难搞的高温耐火砖被他添加石英、焦宝石和骨粉后顺利烧出。测试后李琦估摸着能抗住1700度以上的高温烧灼,实在是让他直拍脑袋,谁说古人不懂骨粉增加耐火度的,幸好自己有准备,悄悄让谢六搞的骨粉,即便骨瓷烧出后有心人也无法查到端倪。

新出炉的产业工人热情实在是高,在陈匠头师徒三人的指点下很快便完成了瓷窑的建设,开火预热,特意买的粘土和瓷石也按时送了来。

这次开窑烧瓷李琦只搞了个简单仪式,他心中虽有八、九成的把握,可是时间催的急,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烧瓷匠都有一手看火的绝活,瞅准的温度最大相差不到十度。这几日李琦没事便转到小窑前,看陈匠头如何观察火色,两人交谈间李琦的许多言辞给了陈匠头很大的启发,作为一个走南闯北也算见过世面的匠人,他还是头一回遇见这样一位奇怪的贵人。李琦带给他的不单单是惊讶,更多的是触动,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对技术的尊重。

不经意间,庄子上的笑声悄然增多了。李琦本身便没什么高人一等的架子,出出进进的渐渐和佃户们熟悉起来,逢着送水送饭的老人也毫不在意的聊聊家常,经常还拿出一些吃食分给庄户上的老人和孩子。至于那几家最困难的,他大手一挥直接免了欠粮。

华夏的农人是淳朴的,尤其在这千年前的时空,骨子里知恩图报的想法是那样直接。许多人不等李琦察觉,一文不要的加入了劳动,那些原本签了契约的雇工,更是非要干足六、七个时辰才下工回家。人们不再用原来庄子的名字,悄然间称呼变成了“驸马庄”。光屁股的孩子嘻嘻笑着,不时会腼腆的给李琦送来些鱼、虾。

李琦不得不强给免费干活的佃户按天发了工钱,在非州部落里他都没克扣过黑爷们一分钱,轮到自己的同胞更不会忍心压榨。李琦的所做所为被姚管事默默看在眼里,做为一个未曾中举的读书人,他比别人想的更多,他猜不透李琦究竟是胸有成竹还是在闹着玩。整个庄子都以为驸马要开瓷窑了,日子不会再那么紧吧,将来瓷窑扩大的话说不准也能打份长工。

姚管事有些发愁,李琦曾经提到过只烧两窑成品,他不知什么样的瓷器只需烧两窑,既然烧制出来,为何不扩大生产?他发愁该怎么给佃户说明,让这些一心盼望过点好日子的农人不那么失望。

同类推荐
  • 西晋原来不风流

    西晋原来不风流

    三国鼎立,终归于晋,其兴也勃焉。然巍巍西晋,仅历短短五十余春秋,二帝成俘,山河断送,其亡也忽焉。兴也,孰之功?亡也,孰之过?本书以正史记载的史实为基础,政治军事大事为主线,用轻松诙谐,易于理解的笔调,介绍西晋从肇始、承继,到丧乱、覆亡的全程,试图从思潮文化对社会变革和士人心理的影响出发,讨论西晋灭亡的根源,聊发千年一叹。
  • 三国飘渺录

    三国飘渺录

    半部残卷,写满昔日断章。一纸浓墨,氤氲了芸芸众生。——夏侯轩乱世,苍生白骨炼狱。寒眸,定局运筹千里。青青,黄土荒冢春泥。谁怜,祭酒乾坤傲世。——郭嘉清奏凉笛,沧海桑田凄凄。入喉相思,宫门红墙谁依。凝烟碧云,残生蜉蝣蝶梦。轻飘剑冷,挥洒情丝断袍。——刘辨千江连连云山渡,菩提一叶海中宿。潮音阵阵烟波渺,栖落水间青青草。——江流
  • 戚继光全传

    戚继光全传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戚继光,明朝后期一代名将,南抗倭寇,北拒蛮虏,一手创立了日后名震天下的蓟辽大军。但是,一个现代的大学生懵懵懂懂的转世成为了这位名将,历史还会延续原有道路吗?倭患是否得到平定?而一个了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的现代人又将引领大明王朝走向何方……
  • 大明圣徒1645

    大明圣徒1645

    1645,这是一个沉沦的时代,这个如同银河灿烂繁星一般古老而又辉煌的伟大国度与民族缓缓沉入了不见光明的深渊。1645,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无数的炎黄贵胄,华夏正朔为黑暗践踏蹂躏,亿万生灵永远的带着满腔的悲哀与哀号陷入了沉湎。1645,这是一个叹息的时代。文明的转折、民权论的盛行、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文明的兴起都渐渐归入了虚无,从此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血腥荆棘之路。
  • 元代宫廷史

    元代宫廷史

    本书介绍了大蒙古国时期的蒙古宫廷、元世祖时期的蒙古宫廷、元成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武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仁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英宗时期的蒙古宫廷等元代的宫廷史料。
热门推荐
  • 传奇猎魔人

    传奇猎魔人

    老者吁了口气,轻轻地合上了手中的古书,侧身拍了拍身边小女孩的脑袋。“马斯爷爷,这就结束了吗?”小女孩扬起稚嫩的小脸,眼中带着点点泪花,“猎魔人不会死的,对不对?”“当然了,我亲爱的阿妮雅……”老者慈祥的面容上露出缅怀的神色。“记住,猎魔人的传奇,永不完结。”这是一个猎魔人玩家穿越到游戏世界,书写属于自己传奇的故事。
  • 狂暴战神

    狂暴战神

    狂暴战神,打爆一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切阻挡我的都会被消灭!狂暴战神,谁与争锋!!!!!每天三更,持续爆发!看得爽才是硬道理!!!!!!!
  • 伏尔泰思想录

    伏尔泰思想录

    本书分为品德·情操、友谊·爱情、善美·幸福、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宗教·信仰、自由·平等、科学·教育、哲学·哲理、人生·命运以及伏尔泰年谱等13部分内容。
  • 诡异刑侦科

    诡异刑侦科

    杀人,也许是一种艺术,虐杀,也许是一种救赎。道德的沦丧,社会的哀鸣。综合世界各大奇案、冤案。谁,会是下一个被杀之人。本书带领你走进一个真实而扭曲的世界。
  •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廉公的姑姑秋姑与汪县丞乱搞关系,使被称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廉姜家蒙上了阴影;引出人们围绕真孝还是假孝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还有对“孝”的拷问!小说以谐戏的笔调刻画了几组男女人物群像,使你能读到一部全新好看的小说。
  • 妖孽的懒猫

    妖孽的懒猫

    她,行事果断,手段狠辣。。。只因怕麻烦。。。。他,站在了权力的顶峰。铁血无情。同样麻烦无数。而,他却看上了她。那么,怕麻烦的她会爱上麻烦缠身的他吗?
  • 无心谋后

    无心谋后

    风华绝代,倾国无双。她一身男装纵横江湖朝堂沙场天下。作为江湖第一大帮的一哥,最强国大秦的病弱丞相,算命的说她命里注定与爱无缘。嗯,江湖第一大帮首席长老,大秦隐世的齐王殿下,表示不服。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他追她到山河永诀。十年后,素手倾天的第一王妃回眸轻笑:“对面的夫君看过来。”【练笔作品不签约不上架但绝不弃坑请放心观看有票请砸】
  • 误惹邪王:人家偏不要

    误惹邪王:人家偏不要

    穆清乃是现代一名白领女屌丝,胎穿为户部侍郎穆庆元的嫡女儿。过来十五年炮龙套的生活,本来也没什么不好……此时,穆清瞪大眼睛看着不远处正搂在一起干坏事的一男一女,使劲捂着自己的嘴,大气都不敢出。她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索失踪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以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展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