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6100000015

第15章 曾是西风漫卷时(1)

1992年春天

这是一场赛跑。跑在前面的人说:“你在后面吃土吧。”他跑得快,我在后面吃土,这没错。咱们现在必须狠下心来,踏踏实实在后面“吃土”,但心里的希望是做“领跑”。—柳传志1992年早春,邓小平在中国南部把那些激进的改革人物聚集在自己的周围时,柳传志也在北京煽动属下,把他们营造成无坚不摧的斗士。在这之前的36个月里,北京被意识形态的争论分了神,“姓社”还是“姓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反和平演变第一”还是“经济建设为中心”,都是当时媒体纠缠不休的问题。“左派”和“右派”互争长短,政府官员踌躇不前,像《人民日报》这样一向在关键时刻号令全国的报纸,也在等待中南海新一代领导者的指示。现在,全中国都听到了时代的脚步声。1月的最后一周,广东省顺德市有个农民说:“我不管你们搞的什么主义,现在就很好。你说这是社会主义,那就社会主义好,你说这是资本主义,那就资本主义好。”这话如果只在私下悄悄说说,倒还没什么,难得的是报纸居然会公然刊登出来。更加让人惊讶的是,当时这农民的对面站着一大群党的高级官员,他们簇拥着一位老人,那正是已经退休26个月的邓小平。邓小平在广东、武汉和上海的巡视,成了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事件。

除此之外,这个春天的新闻特别多。杨尚昆告诉那些还在犹豫的政府官员:“更放宽些,更大胆些。”这位国家主席显然面临着经济即将起飞的新周期。一周之后,机电部在北京召开厅局长会议。对于联想竟能每月把至少10万块微机主板卖到海外去,与会者全都感到不可思议。那时候搞外贸的官员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不知道怎么把产品卖出去。他们把柳传志邀来,听他讲述那“茅台酒质量,二锅头价格”的故事。2月份,深圳的房地产价格涨了一倍。联想当初为把香港生产基地的撤回大陆,在那里买了半公顷土地,现在大家直后悔当初没有多买点。

与此同时,财政部在电子行业部分企业中实行的减税政策终于惠及联想—好多年来他们一直被摈除在这个利益圈之外。减税条款共计10项,联想可以在未来3年里享有其中4项:免征产品税;减半征收所得税;按销售收入提取10%的研发费用;对重大引进项目免征进口税。政府颁布的计算机发展政策看上去是一个矛盾的产物。2月20日,他们决定把公款购买微机列入“专项控制”之列,这将使微机的销售至少减少5%。与此同时机电部又向中南海提出了一份激进的规划,其主旨是在10年内实现大规模的计算机应用,包括银行、建筑、电力、冶金、科技设计、电信、气象、财税、邮电、情报检索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军队,还有13个省、434个市政府,还有12000个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个商业销售网点。倘若这个规划能够实现,那么中国市场上的商用微机将不是降低5%,而是每年增长50%。

假如我们要为国际贸易壁垒的最后崩溃寻找一个时间点,那么一定就是这个春天了。中央政府宣布立即取消微机进口调节税,还将在两年内取消微机的“进口许可证”。这在国内的计算机生产厂商中引起不安,弄得国务院的官员赶忙出来许诺,将给“国产名牌微机”以若干保护政策,还将“集中较大投资支持微机生产基地”。当联想问起“名牌”和“基地”是否包括“联想”时,得到的回答是“具体名单还未确定”。不过名单一周后就出来了,原来是机电部属下的长城计算机公司、长江公司和浪潮公司。机电部的报告还详细列举国家将在今后5年中对这三个企业投资3亿元,令其微机生产能力的总和超过35万台。很显然,联想被抛在一边了。

尽管胡启立说过“没有亲儿子和干儿子之分”,但他只是个副部长,而且排名最后,说话不算。平心而论,政府对于联想的冷漠,不是有意歧视。就当时情形看,联想虽然拥有排名第二的销售额,可大部分都是靠销售外国产品赚来的。那时候联想给人的印象是一家代理商,至少你在微机市场销售排名榜的前10个品牌里面找不到它。当时有项调查表明,榜上有名的4家中国企业,均由政府投资并且享有种种国家计划之利。柳传志和李勤在中关村联想总部讨论这个局面。中国计算机工业已有36年的历史,有了小型机、微机、外设、软件与信息处理服务业的整个链条,有了一个大约7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计算机制造厂商仍有至少12个月的时间差,200家计算机企业的固定资产加在一起,还不如人家一家大公司的实力,销售规模大约相差100倍—人家以“百万”计,我们以“万”计。李勤说:“我们要抢占他们的市场,等于从虎嘴里夺食。”柳传志说:“我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狼来了

谁都知道这是一场势力悬殊的战斗。1992年的前几个月,柳传志已经强烈地感觉到中国市场就要变成国际市场,相信危机迫在眉睫。他对公司全体员工陈述自己的想法:“看今天的形势,确实是风来了,而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呢?是不是抗拒得了呢?”他老实地承认自己“心情紧张”,这是有证据在手的。原来1991年的“黑色风暴”并没有停止,还在美洲、欧洲和亚洲转来转去,把世界上最大计算机制造厂商都赶到中国大陆的市场上来,摆开架势一争高下。第一个明显迹象出现在银行业的订货会上。银行一向都是微机市场的大客户,联想志在必得,于是把“386/33”的性能提升为“386/40”,把“25000元”的单价降到“20500元”。“这是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柳传志自信地说,“我们主动降低利润率,拿卖两台的利润去换取过去卖一台的利润,求得总的利润不要下降。”他以为这样就能对付销售市场方面的小侵扰,可这一回不是“小侵扰”,是大麻烦。周晓兰率领公司推销人员走进订货会的大厅时,立即发现情形不对。他们被来自外国和台湾的电脑包围了。有IBM、AST和康柏,还有“宏”和“神通”。

最要命的是,柳传志心中那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在这里“根本拿不出手”。“人家的报价比我们低2000块,”周晓兰在电话里告急,“能不能让我再降一点,哪怕降500块。”柳传志不信,以为别人在虚张声势。他令周晓兰寻找内线去调查,结果证明全是真的。周还意外地发现“宏”在香港建起直属分公司,又在大陆寻求代理商,在深圳举办的“宏电脑代理商培训班”也刚刚结束。那次培训班上的口号就是“到中国大陆来争一争。”柳传志把这话用北京话一翻译,成了“就是要来搅和搅和”。他走到中关村街上,发现几天不见,竟多了不少台湾、香港公司的办事处。坏消息接踵而至。公司接到了机电部的“通报”,上面的每一个数据都在证明形势不妙:1992年2月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利润总额下降26%。规模最大的长城销售额虽然上升了,利润却下跌53%。与此同时,还有26851台国产微机堆在仓库里面卖不出去。李勤还记得去年公司上下谈论的竞争对手是长城和浪潮,可现在忽然发现,这些对手已经不算什么。“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台湾的产品,”他说,“在台湾产品的后面还有美国的产品。”

市场上微机的平均价格在一周里下跌了4000元。总裁室赶紧坐下来计算自己的成本和价格,结果发现很难满足周晓兰的要求。当时的联想微机至少要保留15%的毛利率,才能打个平手。这是因为,在微机的生产成本之上,还要增加:地区代理费、维修费、培训费、广告费、日常开销、税。15%是条“活命线”。这样看来,公司在1992年春季订货会上的失败只不过是一个迹象。“伸出手感觉一下,山雨欲来风满楼,风的劲头确实不小,”柳传志说,“我感到了1991年那场‘黑色风暴’刮进来时的那种滋味。”“狼来了,不是把狼打死,就是被狼吃掉,”李勤说,“我们只能横下一条心,和狼拼了”。

“72家房客”轰动京城

3月的一天,柳传志试图寻找销售市场上的进攻路线时,忽然接到属下呈来的一个文件,顿时来了精神。文件勾画了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分配住宅的方案。他对自己6年前第一次分到一套公寓时的兴奋还记忆犹新,知道住房的分配在中国任何一个机构都是最头疼的事,而且牵动着所有员工的热情、智慧和渴望。几个月前他派王平生去制定这个文件的时候,王平生向他建议:“我们要有一个突破,在年轻人最有干劲的时候,喂给他最好的草料。等到人都老了再弄一个‘三间一套’,那没多大意思。”他当即同意,可在心里还有疑惑:那小子怎么才能做到让老年人心甘情愿地排在年轻人后面?现在他发现王平生的确是说到做到。“我看了分房子的名单,不论是一间的、两间的,还是三间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柳传志在公布这一方案的大会上对全体员工说,“所以我很有感慨,又羡慕又忌妒。”年轻人大笑起来,就听他继续说:“年轻人不愿意老同志动不动就回忆过去,但老同志确实就是情不自禁地要比比。1985年,倪总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住进了三间一套的房,他那年46岁。我的老师陈大有,大概在1982年,差不多也是这个年龄,住进了三间一套的房。我帮他去打扫卫生,觉得那房子就像皇宫一样……”

听众中笑声再次响起。他开始描述自己那时候住的“东郊民巷”:“12平米,我一家7口人住。房顶是一层石棉瓦,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我们都能充分享受。在当时还挺满足的,因为隔壁就是周晓兰,她1958年大学毕业,比我早8年,也住在那儿。”年轻人不笑了,瞪大眼睛看着他。他接着说:“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住进三间一套房,我可从来没听说过。”他戛然而止,台下掌声响起。不仅仅是年轻人在笑,而且那些没有得到房子的老资格的员工也都心甘情愿。产生这种奇妙效果的秘密,用一句话就可说明白:把分房子变成卖房子。让大家如此激动的新房子共有72套,可当时却有至少400个员工瞪着它,人人想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住房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员工工资中购买住房的那一部分扣下来,然后把房子当做福利来分配。假如援引旧例,那就无法避免公司内部的一场无休止的争夺战。现在公司宣布,无论谁想得到住房,都须照价付款。公司可以用资产担保、让员工自己到银行贷款,分期偿还。这一方案在今天看来已是太简单的事,但在90年代初期却有着石破天惊的效果,因为它在京城开创了工薪者购买住宅的先例,签下老百姓向国家银行贷款用于消费而非投资的第一份合同,此外还让大部分员工自愿退出“申请者”的行列—他们不再为分不到房子而觉得吃了大亏。

“72家房客”总计贷款600万元,数目不大,可是公司、银行和政府都很兴奋,觉得有必要搞个声势浩大的合同签字仪式。3月14日上午,借贷者与中国建设银行的官员们一起来到北京分行会议大厅,市政府的官员和中科院基建局局长汪友三也来到当场。很显然,大家都希望能见证这个了不起的时刻。第一批走到签字席上的是北京海淀支行行长常征和联想员工陈小明。李勤则代表公司在担保人的位置上签名。这位副总裁在过去7年代表公司签署过无数贷款协议,向银行借了至少5亿元,还从来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在一片不停闪烁灯光的照相机前,北京建行副行长肖其增有点感慨地说:“我们向个人发放长期住房抵押贷款还是第一次。”当初建设银行想要促成此事的时候,在政府的贷款细则中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对应的品种,只好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开辟先例并且特批一个利率。其实这整个事件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当初北京市住房改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该不该批准,急中生智,就把它当成案例,写了个红头文件发下来。这就难怪此事成了1992年北京媒体追逐的热门话题。至少有30家报纸把这件事情刊登在要闻版上。《北京日报》提了个诱惑人的问题:“小青年何以住上三居室?”《经济参考报》的标题是:“联想集团72名职工为自己买了个‘家’。”《北京青年报》别出心裁,在头版最显眼的位置刊登了一幅大照片。画面的背景是那栋让这家公司和这个城市激动的公寓,“72家房客”站在楼前的废墟之上,高低错落,个个满脸灿烂。有27岁的杨元庆、28岁的郭为、24岁的李岚、40岁的王平生、36岁的李晓枫。

可是没有柳传志和李勤,也没有那些开创联想的元老们。年轻人个个兴奋不已。李晓枫对记者说:“我很幸运,居然买到一套三居室。我的同学在别的单位工作,虽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职称,但最近才分到一居室。”郭为在私下里说得更干脆:“老柳这次如果给我一套房子,我这一辈子就交给老柳了。”李岚现在的苦恼是要说服自己的母亲。为了购买那套78平方米的房子,这小姑娘贷款16万元,父母操劳了大半辈子,住的房子还没有她的大。看到女儿欠下如此巨大的债务,母亲不禁满腹忧虑。瞪大了眼睛问:“你拿什么还?”这老人的问题也是那时候所有普通百姓的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我们国家没人敢向银行借钱买房子。16万元在那时候的确是个大数。考虑到这一点,《人民日报》在四天以后再次发表报道,对联想的新制度有一番精心的测算:“购买三居室住房的职工在缴纳30%的房款之后,还需贷款10万元,每月大概要偿还本息250元。总体上讲,由于企业的资助,购房职工实际上只承担60%的还本付息压力。”这段话中有个关键情节含糊不清,那就是“企业的资助”。事实上,这牵涉到当时公司的整个薪酬制度。

结束了有钱不能发的局面

柳传志治理公司的基本逻辑之一,是相信人的本性中具有追求利益的特征。一种好的薪酬制度,能够让人们把这种追求与职业的责任感结合在一起。他在1990年的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说,等到这个世纪结束的时候,公司的每个员工都会有一套住房。当时坐在下面的人对这许诺没有一点反应,弄得柳传志很奇怪:“你们怎么不给我一点掌声?”员工们不是不向往诸如住宅这样的目标,而是因为我们国家在以往的岁月里给予老百姓的这一类承诺太多,却很少兑现,除了留下伤感、愤怒、无奈和失望的话题,很难再说别的。这也是1992年春天的“72家房客”之所以能够轰动京城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一事件只不过是联想改革其薪酬制度的一个起点,而非终结。

同类推荐
  •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可以作为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的一个窗口。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热门推荐
  • 果树危险:大神请留步

    果树危险:大神请留步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只天天犯二的宅女兼微腐女穿越成棵果树然后被大神扛回家的故事……(本文慢热,果子们请耐心喔~)他和她的缘分在几万年前便已注定。他以血养她,她以肉供他。一朝醒来,却已忘记那与他血肉相连的小果树。几世重生,一朝结果亦是忘了,给予她一切的他。穿越成一棵不知名的果树,仟浅兮表示很悲剧。一根玉箫从天而降,砸了个头毁青包上。仟浅兮表示她要报仇!可是,见了某大神之后,那么有宠物自觉某女,你是谁呀?被大神捡回家之后,大神你那么宠她,是喜欢人家吗?
  • 仙道任务

    仙道任务

    带着任务机器重生,修炼那都不是难事!一机在手,万事不愁!想要丹药?简单,打几个小怪,完成任务,丹药自然就有。想要功法?容易,好好修炼,神奇功法随时候命。想要更多?那更是没问题!继续努力,大奖就在终点等着你……没有得不到,修炼就这么简单!
  • The Angel and the Author

    The Angel and the Auth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上天使的她

    爱上天使的她

    可能我随时会离你而去,可能那只是个美丽的邂逅,但是无论多少年,多少世纪,多少辈子,我都会一直等你
  • 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

    本书是唐师曾在海湾战争结束10年后,持私人护照自费重返制裁中的巴格达,只为追踪和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而长远的伤害。家庭分崩离析、生命灰飞烟灭、辐射贻害无穷……伊拉克由曾经的富裕、文明、稳定的国度转变为贫困、混乱、尊严扫地、大批失业、男盗女娼的社会。本书一以贯之唐师曾的英雄激情,他历陈战争伤害,真实记录国家的多舛遭遇与人民的悲惨命途,以警现世。本书累计销量近30万册。
  • 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下)

    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下)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 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 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 有的带有穿甲弹, 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 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 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 美军海外征战记(上册)

    美军海外征战记(上册)

    本书共分66章,按照以史为经、以事为纬的思路,以章回体的形式介绍了19世纪以来美军的主要战事和主要军事战略变化。
  • 困惑你一生的谬误

    困惑你一生的谬误

    黑格尔曾经指出:“谬误通常意味着以任意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生活中所产生的种种谬误都只不过是你自身的心理缺点造成的,这些谬误会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因此你应该正视自己的这些谬误,以极枳的心态赢得生活、拥抱生活、创造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幸福美满,走向成功之路。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许多“谬论”出发,以理性的生活化的手法指出了容易误导我们生活的“黑手”,这个“黑手”,也许是一种观念,也许是一种思维方法,也许就是我们生活中时时遇到的“小九九”。戳穿和战胜这种“谬误”,是写作此书的宗旨。
  • 重生之战遍七界

    重生之战遍七界

    一个被自己的亲人所害而惨死的少年,带着滔天的怨气重生在了阿修罗之界,因为怨气的影响,他的性格变得冷傲无比,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为了阿修罗之界的第一高手,不过,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为了族人的出路而开始转战各界。
  • 末世主宰系统

    末世主宰系统

    末世降临,无数人变成丧尸,变异的妖兽横行,肆虐在这片曾经祥和的天空下,顿时哀嚎四起,血染大地,人类只能苟延残喘的生存着......莫云,在末世前,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底层小喽啰,在这个现实社会里艰难的挣扎着。末世降临时,他幸运的得到了主宰系统,从此他的命运悄然的改变着。杀丧尸,斩妖兽,这些不过是小尔尔,征战四方也只是开胃菜。成为这个世界巅峰主宰才是他的道,一条无上的大道。残酷末世,我为主宰,掌控万物。求推荐、收藏、打赏,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