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4200000047

第47章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障念敬爱的茅盾先生

3月28日清晨,无线电波传来茅盾先生在北京逝世的消息。一颗曾经辉耀于现代中国文坛的巨星,不幸陨落了!我怀着无法抑制的哀痛,久久徘徊于收音机前,泪水,不觉从我昏花的眼中,涌流出来。

我从少年时代起,就耽读茅盾先生博大精深的文学著作。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我至今仍能背诵下来。因为这篇犹如抒情诗一般优美的文章,它所描写的正是我们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家乡风物,故读来倍感亲切。

新中国建立后,茅盾先生花费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培养文学创作新生力量。他以艺术巨匠的锐利目光,发现人才,选拔作品,扶持年青一代的文学新人健康成长,可谓呕心沥血,厥功甚伟了!当年艺苑群芳争艳时,像我这样一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草,竟也受到先生甘泉润雨的滋养,那实在是出于意外的幸运!

六十年代开始,我有一篇小小的童话一《五个女儿》,在上海《少年文艺》上发表了。当茅盾先生检阅196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读物时,看到了这篇童话。并在《六〇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一文中,就其艺术技巧,给予热情赞赏。他写道:

“六〇年最倒楣的,是童话……(赵燕翼的)《五个女儿》却是难得的佳作。主题倒并不新鲜,五个女儿遭到后父的歧视,以致谋害,然而因祸得福。特点在于故事的结构和文字的生动、鲜艳、音节铿锵。通篇应用重叠句法或前后一样的重叠句子,有些句子像诗一样押了韵。所有这一切的表现方法使得这篇作品别具风格。我不知道这篇作品是否以民间故事作为蓝本而加了工的,如果是这样,作者的技巧也是值得赞扬的。”

我没有探询过和我同代的一些青年作家,当读到茅盾先生为他们的作品所写的长篇评论文章时的心情怎样,就我自己来说,虽然得到先生勉励的仅仅是三言两语,但这对于增强我从事文学创作信心方面,却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几年中,尽管物质生活极度贫乏,我也毫无例外地饿着肚皮;然而,在文学创作上,我却获得“空前丰收”。我以流传在甘肃各族人民中间的口头文学为素材,加工改写了相当数量的童话故事,于1962年编印成《金瓜和银豆》一书。同时,我还努力进行短篇小说的创作,1964年出版的《草原新传奇》中的大部分作品,也是在那一时期写出来的。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例如,当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我却跑到藏族牧区扎实地深人生活,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素材;然而,茅盾先生从精神上给予我的鼓励,肯定是促使我奋发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1963年秋天,我第一次见到了茅盾先生。当时,我和方之、陆文夫、牟崇光、段垄法、韩统良、吴连增等青年作者,参加《人民文学》编辑部举办的一个小型学习会,住在北京东总布胡同的作协招待所。北京的八月,天气异常郁热。小楼纱窗外,响彻一片蝉声。这天下午,我们都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候会见钦仰已久的茅盾先生。我想,先生年近古稀,当是形色苍迈的了。木板楼梯,一阵咚咚响,主持座谈会的李季同志,微笑说道:“来了!”我们呼啦一下,从长桌边站起来,没有来得及挪动脚步,先把目光齐向门口射去,啊,茅盾先生并不老!他神采奕奕,笑声朗朗,一一和我们握手。当有人介绍我的时候,先生幽默地笑道:“久仰、久仰一哦!你(个儿)真高哇!”

茅盾先生摇着一柄索面折扇,和我们亲切交谈了三个小时,丝毫没有显出倦意。他的语言,带着浓重的浙江乡音,例如将“话本”读做“袜本”,“黄土”读做“旺都”,我仅能勉强听懂十之七八,但我还是尽可能详细地作了笔记。记得,他刚在长桌一头坐定,就深含寓意地绘声绘色讲起他在新疆时练习骑马的往事:如何在马背上爬上摔下,跌了许多跤子,这才慢慢摸着了一点儿骑马的诀窍。这犹如一个人学习艺术创作技巧,单迷信听所谓“名家”的“传授”,那是很靠不住的;虽大匠授徒,只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予人以巧。所以,艰苦不断的实践是最最重要的。茅盾先生的这次讲话,由编辑部一位同志,根据记录整理成一篇短文,题目叫做《短篇创作三题答青年作者问》,在1963年第10期《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但由于记录和整理得过于简略,已大大失去了妙语解颐、谈笑风生时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未免令人遗憾。我那本笔记呢,也在十年浩劫中化为乌有了。

我第二次会见茅盾先生,已是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了。这年十月,国家出版局委托《人民文学》编辑部,在北京召开短篇小说座谈会,我应邀前往参加。十月十八日下午,我和茹志鹃同志,趁会前空隙时间,坐车前往交道口三条十三号登门拜访茅盾先生。但因先生正在患病,事先又没有经过联系,遂被门房“挡驾”。我们央求门卫同志,请他投递了一张“上海茹志鹃、兰州赵燕翼恭候”的宇条。81岁高龄的茅盾先生,在他陈设简朴的小客厅里,扶病接见了我们。一别将近十五年,先生显然苍老得多了。他患着严重的气管炎,谈话时气喘得厉害。还由于集中持久地使用目力,以致眼底出血,形成视网膜黄斑症,右眼已完全失明,感光辨物,只依靠左眼的微弱视力。然而,先生却以自强不息的坚毅精神,借助一柄放大镜,每天坚持阅读书报文件。他对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文学创作现状非常关怀,留心阅读了报刊发表的许多文学作品。还特别提到徐光耀同志的短篇小说《望日莲》,认为写得很有特色。“四人帮的《朝霞》上的小说,我也看过几篇,”茅盾先生微含嘲笑地说,“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他们的帮文艺,也是公式化、概念化嘛!四人帮表面上不敢不谈生活,他们也谈,实际上他们所制造的,则是以‘左’的外衣掩饰起来的为他们反动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公式化、概念化!”我们不忍让茅盾先生谈话太多,只坐了二十分钟,即起身告辞。茅盾先生扶杖送出门口,我们恳切地希望他千万保重身体,不要太劳累了。先生乐观地回答说:“看来目前还不太要紧。我争取活到八十五岁!”又过了四天,茅盾先生被请到我们开会的地方来,会见了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作家,并即席讲话,对与会者勉励有加(讲话记录后经整理,题名《老兵的希望》,发表于1977年第十一期《人民文学》最后,合影留念。这张照片至今还压在我写字台的玻璃板下。照片上坐在前面一排的老前辈中,算上周立波同志和李季同志,已经有三位和我们永别了!

1979年初冬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我又有机会见到茅盾先生。然而,这次会见竟成了永诀!

在宏伟的人民大会堂,我的座位距离主席台不远也不近。再加我的视力较差,对坐在台上的主席团诸同志,是无法辨认清楚的。但当十月三十日上午举行的预备会上,茅盾先生首次在主席台前出现的时候,我一下就认出来了。许多代表都认出来了。于是,会场上轰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片掌声,表达了与会者对这位八十三岁高龄的文艺老战士的诚挚亲切的敬意:“茅盾先生!您好啊!”然而,茅盾先生毕竟很老很老了。他是由服务人员搀扶着缓慢地步入会场的。在以后的又两次出席时,他巳经没有足够的气力念完讲稿,而只好由别人代读了。然而,令人敬佩不已的是,先生虽然如此高龄而又多病,但思维能力却仍然保持着异常的锐敏、清晰,工作态度仍然是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例如专为这次文代会亲自撰写的发言稿:《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先生自谦“这是漫谈性质的发言,只希望不致引人瞌睡”。实际上则是一篇深人浅出、内容丰富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长达七千六百字,文末注明“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写完”,那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起,一共花费了多少时间才写完的呢?这就很难推测了。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的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佝偻着他瘦弱的身体,匍匐在写字台上。台灯的光焰,映照着铺在面前的稿纸。老人一手执笔,一手拿着有柄放大镜,睁着那只视线迷蒙的病眼,将浮游脑海的思绪,发自心底的声音,吃力地刻画在纸面上。这不是在写字,这是倾注他残存生命的最后几滴心血啊!

茅盾先生就在这篇文章中,曾引用周总理生前的名言,谆谆告诫作家艺术家“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实际上,茅盾先生以身作则,早已严格按照这三句话要求自己。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不断改造自己,也改造着客观世界。真是高风亮节,卓然师表。即令千秋百代,亦足为人钦仰!

同类推荐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便纵有千种风情

    便纵有千种风情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便纵有千种风情》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混乱附体者

    异界之混乱附体者

    一个玩DOTA拔线不幸电死的“杯具”男穿越到了看似平静的光明大陆。本着低调的信念,做着高调的事,想要混个温饱却与人共同打造了第一商会。想要泡个小家碧玉却被逆推。就是这么可以使用游戏里的各个英雄的技能的家伙,却带动着世界的步伐!某剑神跟他一起蹲在地上。赔笑的说着:“小林哥!你看我这把神器龙纹剑还有的修吗?”回过头来却被楚林冒着金光的双眼吓到了。“有的修有的修!至于这个钱嘛~!”剑神的手颤抖着掏向了钱包,仿佛得了帕金森氏症。小王子轻轻的拉扯着他的衣角:“楚林大哥!这里荒山野岭的我怕姐姐一个人洗澡有危险,你派两个观察者过去看着吧!”某男鼻血直冒含糊的“嗯嗯”了两声。蝴蝶~我要做那只煽动着翅膀改变世界的蝴蝶!-楚林语————————————————————不懂DOTA的读者。书评区有介绍,以后相关内容里豆腐也会推出各种介绍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

    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学习的好状态,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幸福的未来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寓言集,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
  • 异界之科技文明

    异界之科技文明

    这只是一个老套的穿越剧情……吗?身为一个来自地球的穿越者,如果不大肆发展地球文明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的身份了!带着自己爱吐槽的笔记本,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上写下自己的历史吧……异界战争?让你们这群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土包子了解一下金融战的威力!群雄争霸?在专业的偶像团体炒作面前,一切妄图用正义自我包装的都是渣渣!无论是现代科学,还是未来科技。在这本异想天开的书里什么都有可能出现用试管婴儿解决巨龙的繁殖问题,让大FFF团在战争中大放异彩。男人的浪漫,战列舰党的美学三神器荣耀,107神教的光辉当地球科技穿越到异界,无数火花就此迸发!不11,不作死,偶尔热血,升级只为剧情发展。主角慢热,后期高潮迭起……
  • 九天哀

    九天哀

    废弃的世界中,奏起一曲天地悲歌,万载的浩劫,是否能结束一切?又或者说,成为又一曲天地悲歌
  • 一朝为妃

    一朝为妃

    天南国丞相叛国被发现,为赎罪将唯一的女儿童颜送入宫中为妃,被临星国太子流肆劫持而受伤,皇上将怒气发在童颜身上,百般折磨凌辱,并将其打入冷宫。童颜宁死不屈,为家人与皇上达成协议。皇上被童颜的坚强所动容,但身边很多男人对她很好,皇上怒火横生,更加折磨童颜……
  • 杀墓

    杀墓

    沐天,一个平凡的中学生,在运动会上突然心脏病发作,失去了生命,却是被他从小带着的一枚铜钱所救,重生到了玄灵大陆,没有通天的背景,没有实力超强的父母。当他意识到这片大陆上的弱肉强食的规则时,他就发誓,他要站在这片大陆的最巅峰,踏着敌人的尸体,杀尽一切与他做对的人,当他破空离去时,大陆上所有人都记得,曾经有个人叫杀沐!
  • 张积中传

    张积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剑情缘之卜卦

    仙剑情缘之卜卦

    承袭《仙剑奇侠传》风格,原汁原味的仙侠爱情故事,带你一起踏上浪漫艰辛的寻找五灵珠冒险之旅。乱世烽火,武王伐纣,给你不一样的一代妖姬苏妲己。英雄佳人,情归何处?轩辕剑、诛仙剑双剑合璧,谁与争锋?!蜀山侠侣,笑傲修仙。上古秘闻,尘封的传说……魔族重返人间,三界浩劫,谁来拯救?精彩纷呈,尽在本书。不挖坑,良心之作,放心点击收藏。?本书交流群号:346494150。欢迎大家加入一起探讨剧情人设,谢谢!
  • 经历过这些,你才算长大

    经历过这些,你才算长大

    人生无处不失败,许多人将失败视为噩梦,因此而裹足不前、原地踏步,而总有些智者且败且战,在失利中总结经验,从而将自己的人生提到了成功的新高度。克里的成功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十分重要,你如果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成为一个敢于挑战失败的智者。
  • 农家有点田

    农家有点田

    一个二十三岁的现代女,穿越成一个八岁因被退亲而跳井自杀的小麻杆,面对内家徒四壁,外遭人欺凌的悲惨状况,江度月决定要做一个女汉子!刁蛮邻居欺负人,直接打出去!极品亲戚打秋风,直接打出去!商业强敌来捣乱,直接打出去!俊朗帅哥找上门,直接……扛回去再说……总之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不,是成为悠闲地主婆!就在江度月几乎要忘记自己还是个女人的时候,某男娇羞而来:“江姑娘,你何时娶我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