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4600000073

第73章 泌尿外科疾病(3)

Th1还参与抗病毒和细胞内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有报道肾移植术后动态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因子的改变,能够发现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以及对抗排斥治疗的反应,为临床检测T细胞活性的变化以及了解免疫抑制情况提供有用的实验室指标。有人对56例肾移植受者细针抽吸活检组织培养上清液分析IL2、IL4、IL10和IFNγ,结果发现肾功能稳定组LL2和IL10产量较少,而急性排斥反应组IL2明显升高,IL10明显减少。在移植后7天,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前几天IL2明显升高。慢性排斥反应组产生IL10和很少量的IL2,巨细胞病毒感染组既能测到IL2又能测到IL10。各组中都没有测到IL4和IFNγ,IL2监测AR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7.2%、94.7%和83.3%,表明FNAB上清液细胞因子测定是一种对肾移植排斥筛选非常有用的免疫学方法。移植后第7天IL2的合成能可靠地预测一周内将要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移植排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研究发现,测定尿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有助于检测肾移植病人的急性排斥反应,并可与CsA肾中毒相鉴别,而肾移植受者血液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细胞毒效应分子的表达正在成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而特异的指标,细胞毒效应细胞主要由细胞毒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组成,其细胞毒性效应机制主要是细胞毒效应细胞分泌的穿孔素起作用,穿孔素直接导致的细胞溶解作用,此外,穿孔素、颗粒酶以及Fas和Fas配体(FasL)多方协同也引起细胞凋亡作用。

穿孔素(perforin又称pore formingprotein,PFP)有很强的溶细胞活性,在Ca2+存在、中性pH时,单体形式的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聚合成内径为5~29nm的贯穿孔道,使靶细胞渗透压改变进而溶解破裂。颗粒酶B(granzymeB,GraB)是一组同源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它进入细胞,与穿孔素协同,引起脱氧核糖核酸片断化,启动靶细胞凋亡过程。有报道收集肾移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测定T细胞活化标记物颗粒酶B、穿孔素和HLADRA的表达,并研究其与肾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移植物排斥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颗粒酶B(P<0.001)和穿孔素(P<0.08)与无排斥者相比明显升高。颗粒酶BmRNA的上调提示排斥的最高特异性为95%,而HLADR mRNA上调的敏感性为88%,二者均上调其特异性更高(P<0.001)。这些资料表明用实时定量PCR 技术快速检测目的基因上调可用于诊断移植肾排斥反应。

有报道移植物同种排斥反应时用实时定量PCR 测定尿液中的CD103mRNA,发现它们在CD8细胞毒T细胞的表面的表达明显增高。表明检测尿液中CD103mRNA可以作为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种方法。Boratynska等观察慢性同种异体移植肾病(1组)34例,移植功能稳定组(2组)50例,健康对照组25例。1组随访76±34个月,2组随访59±36个月,1组所有人都发现高血压,2组60%发现高血压,所有病人血清的TGFβ1水平都相似。与对照组及无移植功能紊乱组相比,1组尿的TGF2β 水平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肾移植排斥时,尿中TGFβ1水平是升高的,尿TGF2β1水平与动脉压、间质纤维化和移植功能不全的进展有关。由此可见,细胞因子在移植排斥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已经受到广泛重视,但仍需做大量研究,方可用于临床。

(3)抗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

应用冷冻保存的供者淋巴细胞与受者血清做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试验或流式细胞检查,可以检测受者体内是否有抗供者特异性抗体。也可以用已知的与供者一致的可溶性III人抗原与受者血清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抗供者HLA抗体。有报道20%的肾移植受者在术后3个月内产生了抗供者HLAI类抗原的抗体,并且这些病人都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而未产生抗体者较少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即使发生程度也较轻。抗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4)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

肾移植术后监测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动态观察。但目前对该项监测尚有争论,有报道认为CD4/CD8比值大于1.3时,提示为急性排斥反应。使用环孢素者,其结果可能受影响,但当其比值小于0.5时,提示为免疫抑制剂用量过度或有巨细胞病毒感染或HIV 感染。

(5)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急性排斥反应时B型超声检查显示移植肾肿大,前后径与长径之比增加,失去椭圆形外形,肾实质增厚,声波反射减弱,髓质乳头增大,皮髓质交界处欠清晰,并能显示肾周变化,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用于对急性排斥的诊断,较普通B超检查能获得更多数据,不但显示移植肾大小、形状、肾周变化、肾皮质、髓质清晰度以及其交界处的异常改变,而且能通过测定阻力指数及血流速度做出判断。其图像清晰、直观、数据准确,检查无创伤,可作为首选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急性排斥反应核素肾图显示排泄段延缓。可发现肾有效血流量(ERPF)和排泄指数(EI)同步下降。移植肾功能测定的主要优点是可预测肾排斥,方法简便。主要缺点是特异性差,如肾排斥、尿路梗阻等同样都可出现蓄积型肾图,易受附近大血管及附近脏器放射性的影响,尤以膀胱更为明显。此外尿流量及某些药物如甘露醇等,也可改变肾图曲线形态,故测定时需注意条件的相对恒定。

CT检查:主要对肾皮质、髓质清晰度及其交界处的变化观察,因为只有横断面成像,观察受到一定限制。

MRI:近几年,国内外应用MRI对移植肾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该检查的主要优点是,对病人无害,可以多次重复检查,可以横断、冠状及矢状多个断面观察移植肾。功能正常的移植肾在T1加权(T1W)像上与周围脂肪界限清晰,肾脏轮廓规整,无增大,切面呈椭圆形,肾窦内高信号脂肪可见,肾盂、肾盏形态良好,肾皮质对比度清晰可辨。加权(T2W)像上可见到2—3级血管,但肾皮髓质对比度消失。

排斥反应时的典型MRI表现是肾皮髓质对比度消失及肾内仅见0—1级血管。肾皮髓质对比度模糊或消失的病理基础是肾皮质内肾小球及肾间质细胞浸润及水肿,信号强度降低,从而减低肾皮髓质对比度。

血管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间质水肿或收集系统扩张压迫以及排斥反应直接破坏所致。除肾皮髓质对比度及肾内血管分布情况变化以外,其他如肾脏体积增大,切面变圆、变钝,肾锥体增大,肾窦脂肪减少或消失,肾轮廓模糊,整个肾脏信号降低等改变,对判断排斥反应亦有帮助。

(6)细针抽吸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FNAB):FNAB是一种安全、快速、可靠可重复的监测手段,可以在2小时内出结果。

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对受者和移植肾均无危险,需要时可多次施行。适用于急性细胞排斥反应的诊断和监测。

FNAB还可以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环孢素肾毒性、肾小球肾炎复发、移植肾梗死及感染等。但因为FNAB是一种细胞学的方法,不能得到和显示血管壁细胞,因此不能区分血管性排斥反应和细胞性排斥反应。FNAB对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也没有帮助。应当强调的是根据FNAB所见诊断排斥反应的特异性不是100%,在应用时还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考虑。

应用FNAB对移植肾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发现“亚临床排斥反应”。亚临床排斥反应约占排斥反应的30%,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血清肌酐的变化幅度小于10%,仅活检发现有轻度细胞性排斥反应。通过定期活检发现,在移植后早期30%的临床稳定的肾移植受者有亚临床排斥反应,对这种亚临床排斥反应进行早期治疗有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FNAB的痛苦小,特别适用于儿童肾移植受者。FNAB对移植肾损伤小、可反复穿刺、便于动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排斥反应和对免疫抑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与判断。

(7)经皮穿刺活检:肾穿刺活检是一种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疗效判断,对治疗和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目前公认的肾移植术后最为切实可靠的排斥反应诊断方法,可以准确区分急性排斥反应与环孢素肾毒性,还可以确诊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移植肾肾病和肾小球疾病复发等。

肾穿刺活检是有创性检查,如能在B超指引下进行并使用自动活检枪,更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穿刺一般在局麻下进行,使用16G的活检针损伤较小,并且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活检组织。应选择远离肾门的肾实质部位取材,穿刺后压迫进针点5分钟,常规卧床4小时,做尿检视有无血尿。穿刺活检的并发症有血尿、肾周血肿、动静脉瘘、肾破裂、感染、周围脏器损伤等。目前移植肾穿刺病理诊断分类标准采用的是国际统一的Banff 标准,该标准最早于1991年8月在加拿大的Banff 会议上制定,以后每两年修订一次。在该标准中,将急性排斥反应分为三型:I型为间质小管性排斥;II型为血管性排斥;III型为严重排斥。

3.用于抗移植物排斥的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治疗药物。免疫抑制治疗通过选择性医治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反应,达到治疗目的。多数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即免疫抑制与免疫增强。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为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药物,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的免疫抑制剂有糖皮质激素类、环孢菌素A(CsA)、他克莫司(普乐可复FK506)、硫唑嘌呤(Aza)、骁悉(MMF)、雷帕霉素(Rapamycin)等。还有FTY720、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等。

(1)糖皮质激素类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广泛,是临床用得最多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糖皮质激素现有多种,其作用强度、血浆半衰期和钠水潴留作用也各不相同。糖皮质激素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Tc 细胞活化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对抗体生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巨噬细胞对糖皮质激素最为敏感,能减弱其杀菌能力及白介素1等细胞因子的产生。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主要有:(1)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前列腺素及抑制白三烯的合成;(2)增加血管张力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3)抑制吞噬细胞在炎症部位的积聚;(4)干扰补体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5)稳定溶酶体膜,防止溶酶体酶的释放;(6)抑制成纤维细胞,延迟肉芽组织形成以及伤口愈合时间。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诱发和加重感染,或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但若使用得当,仍不失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器官移植维持用药的首选药物。

(2)细胞毒类药物

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中硫唑嘌呤是常用的一种,它能抑制免疫器官中DNA、RNA及蛋白的合成,因此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它口服吸收良好,体内代谢完全,但对骨髓仍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引起粒细胞缺乏及血小板数量下降。烷化剂环磷酰胺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因不同剂量及投药而异。一般而言,它可以抑制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对增殖快速的淋巴细胞、生殖细胞、造血细胞及毛发根部细胞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淋巴细胞中B细胞明显减少,因此可以抑制抗体生成。

(3)真菌类药物

环孢素:环孢素(cyclosporineA,CsA)是从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到的一个含有11个氨基酸的环肽。1978年起用于临床移植预防排斥反应,获得满意效果。1980年CsA化学合成成功。CsA能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而对其他增殖快的细胞影响较小,对骨髓抑制作用较轻,因此应用广泛。

实验研究表明,CsA能选择性地抑制由抗原或丝裂原诱导的T细胞早期激活反应,减少IL2的产生,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对IL2的反应性,起到免疫抑制效果。CsA是很强的旋转酶活性抑制剂。旋转酶与CsA结合后的复合物可抑制Ca2+依赖性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活性,阻断细胞浆调节蛋白质的去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如IL2的基因转录和表达。目前CsA单独或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合理用药的经验逐渐丰富。器官移植起始剂量为每天6—8mg/kg,连续1—2周后逐渐减为3—5mg/kg,使全血浓度控制在350—400ng/mg。

他克莫司: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继CsA后又一个源自真菌的免疫抑制剂,是由土壤放线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出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他克莫司的化学结构虽然与CsA不同,但作用机制相似,主要是选择性地抑制Th细胞,阻断IL2释放。他克莫司选择性免疫抑制作用表现在:(1)不抑制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2)不影响细胞膜的信息传递;(3)抑制mRNA转录的各种淋巴因子,但不抑制丝裂原诱导的蛋白质合成;(4)可显著减少主要组织相容性受体基因产物的表达;(5)高浓度时对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资料证明,他克莫司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IL2抑制较CsA强50—100倍。口服他克莫司每日0.1mg/kg的效果相当于CsA6—8mg/kg。口服后吸收迅速,半衰期5—8小时,经肝脏代谢。他克莫司可静脉滴注或口服给药。临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以防止排斥反应。

同类推荐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 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力撰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珍贵的科学遗产。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珍视,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
  • 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传世密录”5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张学文中医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热门推荐
  • 共生修真记

    共生修真记

    无边大陆,人、妖、魔并立;特殊修真体系,修真与植物伴生,两魂一体,从此一生相伴;平凡少年,身世奇特,得奇遇,偶获剑竹之魂,走入修真路;从此行遍人、妖、魔界,品味各种爱恨情仇,开启波澜壮阔的修真故事……
  • 庄子注

    庄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思劫:醉酒长歌

    相思劫:醉酒长歌

    她拥有着世间尊贵的身份,本可逍遥一生,却被仇恨与年少痴缠蒙了双眼。柔情妖孽的丞相,傲娇美人的师兄,清冷双面的太子,惹怜温顺的弃子少年,阴差阳错的因缘邂逅。世人有太多想要的,渴求的。一生一世的爱情、至高无上的权力、颠覆天下的手段。敢问姑娘芳名?--君陌我一定比你死得早,师妹不信么?--曲流觞哦?姑娘,我应当认识你吗?--浮沉卿姐姐,你将我买回去好吗?--旧年你以为这是真相,可是真相的背后,又有几人可知?
  • 无尽碧落

    无尽碧落

    筑基,初元,凝丹,辟谷,涅槃,化元小三天,生死,半轮回,轮回,帝尊!远古蛮荒,盘古开天辟地,造就无数片分离的大陆,妖兽咆哮!伏羲女娲创人,教会武道,生活在这无数片大陆之上,与兽搏斗!千万年传承下来的武道,谁知竟是一场浩劫的酝酿……
  • 一本书看懂博弈论

    一本书看懂博弈论

    博弈是情趣的发源地,是科学中的科学。如果有更风趣幽默、更浅显易懂、更博采众长的“博弈论精粹”读本就好了!相信很多读者都抱有这样的期望,而本书正是为了实现读者的这一愿望而创作的。首先,它避开了晦涩难懂的逻辑理论,囊括了博弈论的精要“花招”及思维方式,让读者远离绞尽脑汁仍不得其法的无奈,轻轻松松一本书看懂博弈论。其次,它的运用范围极其广泛——企业家用它来提高企业效益、赌徒用它到赌台上一展身手、办公室“菜鸟”用它来玩转职场……可以说,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博弈论通俗读物。
  • Poetics

    Poe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之铸铁大师

    异世之铸铁大师

    大陆已经平静了十五年。十五年前,魔星临世,引发了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的混战。虽然经过众多强者的联手最终封印了那引发战乱的魔鬼,但是在这场混战中却也丧失了众多的高手。战后,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而那些从混战中幸存的强者,也纷纷隐居起来,享受着这难得的和平之世。铁马的爷爷便是当年封印魔鬼的众多强者之一,战后他以铁匠的身份在希斯王国的皇城外开了一家铁匠铺,同时也担负着守护封印魔物的法器的重任。十五年后魔星重临,少年铁马在邪魔的召唤下鬼使神差地将法器打了开来,使得魔物再一次获得了自由。。。铸造各种神兵利器,结识不同的伙伴朋友,山峦般庞大的巨水妖皇,以龙为食的混沌王兽。。。这是一个强者争锋的世界,这是一个无限新奇的世界,伴随着小铁匠成长的脚步,这个世界将一点一点地为你展开。
  • 所谓

    所谓

    所谓!所谓爱情?所谓亲情?……所谓终结?
  • 药王鼎

    药王鼎

    你有金刚不坏之躯,我有小小药丸;你有呼风唤雨之能,我有小小药丸;丹炼门传人蓝屠,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异世,他将在这大陆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今世惊鸿

    今世惊鸿

    人生数十年,不知活的个什么意思。江河湖泊,天涯尽头,此生何以?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江湖,或者不仅仅是江湖。功高盖主,惨遭灭门。一个不懂复仇的复仇者的故事。一段不算江湖的经历。重若惊鸿,南飞今世。这,只是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