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4600000025

第25章 普外科疾病(24)

脾切除后血小板过高者,应警惕血栓形成。常见为门静脉血栓,患者有腹胀不适的表现,可用B超检查确诊。治疗可采取:(1)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静脉滴注3—5天;(2)尿激酶20万—40万单位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5—7天。如血小板≥400×109/L,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口服阿司匹林或潘生丁、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术后禁食期间应每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mg,进食后改为术前的口服剂量。出院后根据病情逐步减量,不宜过快,疗效满意的患者一般在术后3—4个月停药。

4.血液病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1)腹腔内出血: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为0.5%—1.5%,可高达2%—4%,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原因:(1)凝血机制障碍,微小血管出血难于自止;(2)脾蒂处理不妥,将脾动、静脉与其他组织(胰尾、网膜等)一并结扎,因组织较多未扎紧而致动脉出血;或脾动、静脉残端粗大,结扎或“8”字缝扎后两端滑脱出血;(3)胰尾损伤处理不当,钳夹脾蒂时损伤胰尾,未做妥善的“U”形缝合止血;或行脾蒂的大块结扎,术后胰腺组织软化致使结扎线松动或脱落而发生胰尾血管出血;还可因存在慢性胰腺炎,组织较脆,虽经缝合,术后仍发生胰腺动脉出血;(4)胃短血管处理不牢靠,胃底大弯处结扎的胃短血管残端很短,术后胃扩张或蠕动而滑脱出血。

诊断:(1)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12—24小时,绝大多数在12小时以内。患者均有烦躁不安,或有腹部胀痛。如短时间内引流管内流出大量鲜血,每小时流量>100ml,诊断即可成立。(2)有时先发现患者脉搏增快,挤压或冲洗引流管后有大量鲜血流出,或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即可及早确诊。(3)一旦出现血容量不足征象或血细胞比容进行性下降,即应怀疑腹腔内出血可能,可及时行腹部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当出现典型低血容量休克才明确诊断者,预后较差。

预防:(1)术前改善肝功能和纠正凝血障碍。(2)术中操作细致,彻底、牢靠止血,发生血管出血的原因大多是对血管和周围组织进行大块结扎的结果,应仔细分离出动、静脉并予以双重结扎,其余组织应仔细缝扎。(3)处理脾蒂血管应尽量靠近脾脏,或先沿胰尾上、下缘进行小块钳夹切断后再处理脾蒂,这样不仅可避免胰尾损伤,而且能防止术后胰尾血管出血,减少膈下感染的机会。胰尾有损伤或疑有术后内出血可能者,置左膈下引流管,严密观察。(4)在处理脾胃韧带时,应先充分游离脾上极,然后紧贴脾包膜钳夹结扎脾胃韧带,这样胃短血管残端较长便于结扎,脾切除后应仔细检查大弯处胃短血管结扎是否妥善,必要时加以缝扎,既可止血,又可避免因壁损伤而导致术后胃瘘。

治疗:(1)术后引流管内出血量不多,患者病情稳定,可暂时严密观察,每隔1小时更换引流袋。如出血进行性减少,颜色变淡,复查血红蛋白无下降,可继续观察,不必再手术。(2)有时大量出血致凝血障碍,则单靠外科止血不能解决问题。应及时请血液科会诊,采用适当的措施积极治疗凝血障碍,如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新鲜血浆或缺乏的凝血因子等。(3)出血量较多,应在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尽快从原切口剖腹探查。迅速清除腹腔积血,并可收集血液,经抗凝过滤后回输。寻找出血点有时较困难,要耐心细致,避免造成新的出血而掩盖原出血点。首先察看脾蒂残端、胃短血管结扎处。如一时未发现出血点,应等血压上升后再仔细寻找。对出血或可疑出血处均作可靠的结扎和缝扎。偶尔不能发现确定的血管出血,而是膈面或脾床渗血,可用电凝、局部喷洒止血药或医用胶止血。最后根据上述导致术后内出血的各种原因有顺序地全面检查一遍,置膈下引流管。术后加强抗感染及保肝治疗。

(2)术后发热:一般将脾切除术后10—14天以内的发热称为术后反应热或吸收热,而将术后2周以上,体温持续超过38℃,并排除局部或全身感染并发症的不明原因发热称为“脾热”。

原因:(1)脾窝积液、积血,或止血时大块结扎导致残留的组织局部坏死;(2)胰体尾部损伤造成的非化脓性炎症反应;(3)某些不易察觉的隐匿性感染;(4)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致使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因毒素或异性蛋白质等作用,导致发热反应。

诊断:脾切除术后发热,特别是2周以后的发热,应首先考虑感染问题。常见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有左膈下积血、积液合并感染、膈下脓肿、胰尾脓肿、肠间脓肿、腹水感染、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或脓胸、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对于术后发热患者,应根据症状、体征、血象、胸腹部透视或X线摄片、B超或CT检查,必要时做膈下或胸腔穿刺以及细菌培养等,及早做出诊断或排除常见的感染。

预防:(1)避免大块结扎;(2)避免胰尾损伤;(3)膈下止血和操作应动作轻柔,以避免和减少膈下、胸腔积液。

治疗:绝大多数仍与感染、炎症因素有关,因此在对患者动态观察和反复寻找发热原因的同时,仍需应用抗生素。对术后2周以上,发热在38—38.5℃之内,排除常见感染而一般情况尚好的患者,可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10mg,一日3次,口服。体温正常后逐渐减量,一般用7—10天。停用激素后一周内不再发热,可相继停用抗生素。也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消炎痛25mg,一日3次,口服,大多有效。对无明显感染征象的患者,不需特殊治疗,经过数周或数月,体温也可逐渐恢复正常。

(3)膈下脓肿:是脾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脾切除后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术后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首先怀疑膈下脓肿。脾切除后膈下脓肿发生率为2%—7%。

原因:(1)免疫功能低下,术前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损害,脾切除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是发生膈下脓肿的重要因素;(2)术前准备不够充分,如贫血、凝血障碍等;(3)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同时附加污染手术,如胆囊切除,或术中损伤胃、食管、胰腺、结肠等;(4)手术操作粗糙,如组织大块结扎导致局部坏死感染,止血不充分而渗血;(5)引流管不通畅或拔除过早,左膈下积血、积液或渗出胰液未引流出导致积聚而继发感染。

诊断:术后1—2周体温不降或反而升高,多为弛张高热。情况较差的患者则可表现为不规则低热,伴有食欲减退、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多数患者有左肋缘深部疼痛,翻身时加剧。体检可见左下胸肋间隙饱满、水肿、左上腹压痛及叩击痛,左12肋处深压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胸腹部X平片检查可见左膈抬高,运动减弱或消失,左膈顶与胃底距离增大,左膈下可见气液平面,同时可伴有左侧胸腔积液。腹部B超或CT检查发现膈下积液中有大小不等的光点回声。如穿刺抽出浑浊脓性液体,即可确诊。将抽出液做淀粉酶检查和细菌培养等,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预防:尽量避免或消除上述导致膈下脓肿的原因,术前半小时开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手术中不要盲目钳夹止血,以免损伤胰尾,结扎脾蒂时,应细致操作,尽量靠近脾脏结扎脾血管。术后一旦发现左膈下积液,应充分引流并加强抗感染和支持疗法。腹腔引流管应在无液体流出、B超检查证实膈下无积液后方可拔除。

治疗:(1)如腹腔引流管尚未拔除,脓腔与引流管相通,可置换一根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可根据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应用有效抗生素冲洗。(2)如腹腔引流管已拔除或脓腔与引流管不通,可穿刺置管引流,绝大多数患者仍可经此法治愈。先经腹部X线平片或B超定位,一般于左腋后线至肩胛线10—11肋间,局麻下用带内芯的腹腔或胸腔穿刺导管针,穿刺抽到脓液后,拔出内芯,插入软塑胶管,与皮肤缝线固定,接引流袋引流。并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后再抽出,反复冲洗,并注入抗生素溶液。同时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及保肝支持治疗。(3)少数患者由于脓液黏稠,坏死组织多,经穿刺置管引流无效,需手术切开引流。具体方法为先经B超定位,再于左腋后线至肩胛线之间切除第11肋骨长约7cm,经肋骨床入脓腔开放引流。每次更换敷料时,注意清除残留线结及坏死组织。对于长期不愈的瘘管,在扩创后放入双套管,经持续滴入有效抗生素溶液,可促使炎症消退和坏死组织清除而逐渐闭合。

(4)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原因:凝血功能亢进、血流淤滞和血管壁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三个基本要素。凝血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增加、VIII因子相关抗原明并升高、抗凝血酶活性降低、纤溶功能低下、纤溶抑制因子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加及聚集性增强、全血和血浆黏度增高、脾肝等网状内皮系统抗凝血活性物质的排出功能降低、治疗或预防出血而使用多种大量止血药,或术后补液不够而血液浓缩等;血流淤滞主要表现为由于麻醉或肌松剂的应用使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术后体位不当造成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包括手术操作、电刀造成的损伤和缺氧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脾静脉、门静脉内感染、炎症的存在。其他的危险因素还有:老年人、肥胖、手术时间长、下腹部手术、术中大量输血、长期卧床、既往有血栓形成病史、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以及妊娠和口服避孕药等。

诊断:主要表现为因回流障碍导致静脉系统淤滞、组织液增多、下肢肿胀、浅静脉怒张,有时伴有与血栓发生部位一致的局限性压痛。

术后患者如出现逐渐加重的腹痛而腹部体征轻微,排除常见腹痛原因后,即应考虑本症。症状典型者无需特殊检查。否则应根据病变阶段进行有关检查:腹部X线平片可有肠梗阻;钡餐小肠造影,可见肠壁增厚,相邻肠襻间距增宽;彩超检查显示肠壁肥厚,腹腔积液,肠系膜静脉或门静脉内血栓;胃肠道CT扫描可显示肠系膜静脉扩张,静脉内血栓征象,肠壁及肠系膜肥厚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肠系膜静脉相不显或延迟,动脉痉挛不显影或病变肠段动脉相延长等。腹腔穿刺抽得血性腹水提示已有肠坏死。如行手术探查,则可见血性腹水,肠壁水肿并呈暗红色至紫黑色,肠系膜高度水肿肥厚,病变肠段系膜动脉无搏动,肠系膜切断处静脉内充满血栓。

根据病变的部位可分为:(1)门静脉血栓形成,多数为不完全性阻塞,可无明显症状。合并感染或化脓性门静脉炎时,患者可有腹水,持续寒战高热,血象显著升高,并可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黄疸及肝性脑病等。彩超或CT扫描发现门静脉内血栓即可明确诊断。出现严重症状后治疗较困难,因此疑有相应症状时,应及时做彩超检查,争取在出现明显症状前做出诊断。(2)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多数系门静脉血栓发展而来,严重者可导致小肠严重淤血而致肠坏死。一般术后数天至数月发病,极少数可于数年后才发病。前驱症状为腹部不适及食欲不振。早期主要是轻度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上腹都,大多患者疼痛逐渐加重,解痉药无效,但腹部体征轻微,患者仍可进食和排便,部分患者可伴腹泻,肠鸣音活跃或略亢进。少数患者可于数天内迅速进展为持续剧烈绞痛,并于数小时内出现显著腹胀,部分伴有呕血或血便,检查时均可发现腹部固定性包块或条状肠型,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血象显著升高,腹腔穿刺可抽得暗血性液体。

预防:手术操作应轻柔、准确,术后尽量不使用多种大剂量止血药,并防止血液浓缩。行脾切除者术后易导致血小板短期内明显升高,因此要定期复查血小板,如>400×109/L,应警惕血栓形成,可应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潘生丁25—50mg口服,一日3次,并维持3—6个月以巩固疗效。

治疗:如未发生肠坏死,可行溶栓和抗凝疗法。常用尿激酶每日20万—4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共3—5日;或以肝素5000—1万单位/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0—30滴/分,每8小时1次,共7—10日;以后可改用华法令口服,5—10mg/日,维持2个月左右。

一旦发生肠坏死,应行肠切除术,将坏死肠管及其系膜做广泛切除。手术适应证为:病程在1周以内的早期患者;伴有高度水肿及动脉血行障碍的重症血栓形成;年龄在70岁以下;无全身严重合并症。

手术的困难之处是如何确定切除范围,既尽量保留肠管,又避免术后血栓复发。肠切除范围可距坏死肠管上、下各20—30cm处,如有怀疑可将切断线再移向正常肠管,术中观察肠管色泽、血管搏动,并可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肠系膜血管血流情况,如坏死与正常肠管界限无法确定,可行肠切除并行双口外置造瘘。

(5)胰瘘

脾切除术后左膈下引流管引流量每日超过50ml,引流液淀粉酶大于1000U/L,引流时间超过2周者,称为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6%。

原因:(1)解剖因素,50%左右的人胰尾距脾门在1cm以内,约1/3的人胰尾与脾门紧贴,处理脾蒂时易损伤胰尾;(2)手术因素,游离脾蒂时,钝性分离脾肾韧带常易造成胰尾撕裂伤,用“整钳法”在脾蒂处易夹伤胰尾,脾肾或脾腔分流术时切除胰尾未妥善处理。

诊断:术后如同时出现左上腹肌紧张、左侧胸腔积液和肺不张、腹腔引流液为透明或稀薄浑浊液体、膈下脓肿引流后经久不愈,应怀疑有胰瘘可能。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或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即可确定诊断。

预防:(1)避免术中损伤胰尾,规范脾蒂处理,先结扎脾动脉,直视下锐性分离脾肾韧带,尽量不用“整钳法”处理脾蒂,改用紧贴脾门分钳逐一切断和结扎脾动、静脉分支;(2)术中如损伤胰尾,应注意寻找是否损伤主胰管并予以结扎,然后用丝线“U”形缝合胰尾,并可喷涂医用胶水,防止渗漏,并置左膈下引流管。术后检测引流液淀粉酶,如不增高,于术后4—6天进食后再测淀粉酶,如仍不高可拔除引流管。

同类推荐
  • 六脉玄机

    六脉玄机

    本书详细阐述了常见的27种脉象和凭脉断病、参考脉等内容;书中还选编了极具临床意义的典型医案。本书内容丰富,博古通今,写作手法“亦文亦医”,可读性强,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适于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也是中医临床医师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跨越百年的医院

    跨越百年的医院

    湖南省沅陵县人民医院座落在沅陵古镇辰州街的沅水河畔,与名胜风景区凤凰山隔河相望。是一所享誉湘西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政府非赢利性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指导医院、怀化医专临床教学医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院、县医疗急救中心、县高危孕产妇抢球中心、医保定点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怀化市四方司法签定所挂牌医院。《跨越百年的医院》讲述该医院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由英国基督教会创建的宏恩医院经过历史的涤荡发展为现今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医院的艰苦历程,并介绍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医院管理理念,值得行业内人士借鉴、学习。
  • 祁连医录

    祁连医录

    中医学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中医之显著疗效是其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医学之所以能长期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尤其是在基层,就在于其应用简便,就在于其疗效能确实。重视实践,注重实效,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孜孜不倦之追求。
  • 有效控制糖尿病

    有效控制糖尿病

    编者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中常见的问题,分别介绍了1型糖尿病相关知识、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常用降糖药的应用,以及血糖监测方法和意义等。特别是详细介绍了糖尿病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对有效控制糖尿病意义很大。本书内容实用,通俗易懂,对糖尿病患者及广大读者学习和掌握防治糖尿病知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嗜血仇妃

    嗜血仇妃

    十年前,她为爱。十年后,为恨!血染嫁衣,今日,她只为复仇而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侵袭

    异世侵袭

    科技世界某一日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未知能量,随着这股能量的到来另一群异世之人也来到了这个属于科技的世界,世界被霸占了一半,而且异世人还在不断的抢夺着这个世界,那股能量不仅带了了敌人也为原本的人带来了神奇的力量,人类利用着这股神秘的力量抵抗着异世之人,一点点的夺回原本的世界。
  • 宝洁营销:品牌帝国的成功法则

    宝洁营销:品牌帝国的成功法则

    本书从各个角度阐述宝洁品牌构建的各种思想:宝洁要求它期下的每个品牌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必须自我建立顾客诚度。同时介绍了宝洁公司的品牌延伸法则:多品牌策略和一品牌策略……同类产品上的多种宝洁品牌相互竞争但又各有所长,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好处从而保持各自的吸引力。 本书将全面解析宝洁公司的百年发展史、品牌营销理念及独特的经营管理策略,堪称一本企业营销学教科书。
  • 史上最强枭雄

    史上最强枭雄

    一事无成的古吴成在而立之年终于混成了一名乞丐,本想碰瓷却弄巧成拙,讹诈不成反被当场撞死。不想老天开眼,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名叫天和大陆的异界,华丽转身成为汉唐大将军古奉的独子古天应。原本以为苦尽甘来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过上纨绔子弟挥金如土的好日子。哪成想穿越第一天就遇到变故,沦落成为一名朝廷的逃犯。为了活下来,不负这生奇遇,古天应从此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通往巅峰人生的道路。快意恩仇的江湖,热血折戟的沙场,醉梦红纱的柔情,且看古天应如何踏碎凌霄,成为史上最强的枭雄!
  • 心尖独宠:高冷总裁住隔壁

    心尖独宠:高冷总裁住隔壁

    爱与恨交织纠缠着,是豪门,更是商战,他们在恨的力量中各自成长,在爱的力量下各自强大,恨让人疯狂,爱让人发狂!!他是商界的王,俯瞰一切,冷酷残忍。她不小心撞进了他的世界,他危险的气息将她笼罩:“既然闯进来了,就别想逃!”
  • Boss,你够了!

    Boss,你够了!

    初见,她误摔在他的车前,悲惨崴脚不说,还被她的女伴误认为是“碰瓷”钓金龟的捞女。谁知,一次升职,女魔头成了她的上司,而他却成了她的大BOSS。一个横挑鼻子竖挑眼,一个笑里藏刀桃花眼,哪个都得罪不起。在女魔头和大BOSS的夹缝中生存,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偏偏老天还要给她的生活再加一点悲惨。小绵羊怒而掀桌:“楚临江,你特么当我是什么?!”总裁大人笑眯眯铺平一纸婚书:“去替我打理分公司,我的亲亲老婆……”
  • 龙转修神

    龙转修神

    天朝大陆、魔窟域、恁楴岛的历练。抓上古坐骑拥有上古战神龙修罗之血脉联合四大魔域人解开惊天密秘。百转成神
  • 诡传

    诡传

    你说我是诡,诡为世不容。可是,诡是什么?诡,难道会屠戮天下?还是会覆了这郎朗乾坤?诡,也是人间生命,你们世人为何要群起而杀之?天才少年化身成诡,在世人的围杀中,该如何继续自己的辉煌?
  • 李春天的春天

    李春天的春天

    大龄女青年李春天,被老妈逼婚,恨不得像卖白菜一样嫁出去。为闺蜜调停战火,给老姐牵线搭桥,李春天马不停蹄 然而在她的世界里,却比谁都缺一个能让她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嫁出去的男人。一次偶然的吏通肇事,却是李春天桃花不败的开始.那个开宾利被她撞的男人粱冰,阴错阳差地成了她的领导,臭贫、得瑟、话痨,挤兑她,还成天喊她牵小辫儿。喜欢的男人没感觉了,讨厌的男人动心了,爱还是不爱?下手还是放手?梁冰耍她.逗她,身为公司老总却马上要和女秘书结婚了就在李春天走投无路时,收到一行字儿:“你这年龄找个合适的挺难的,要不我发扬发扬爱心,咱俩一块儿搭帮结伙过日子得了。是的,我在向你求婚,嫁给我吧,李小辫儿。”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