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2100000009

第9章 心灵的霁光(2)

杨玉环’一个绝代美人,美得沸沸扬扬。美丽不是错误,我们没有理由嫉妒。倾慕美,趋向于美,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美,爱美没有错误,美丽不需要回避。如果李隆基不是帝王,如果杨玉环不是被定位成一个“祸国”的宠妃,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子和一个普通的女子,我们一定会以另一种心态和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这已经发生的一切。

这样一个天然生成的美女,任何一个懂得鉴赏美的男子,如果不曾用真实的目光去欣赏,这多少有些虚假。就是这样一个使六宫粉黛黯然失色的女子,有一天来到了君王身边,即使有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际遇,也尽在情理之中,没有什么使人不能理解的地方。

深得千般恩宠,享尽人间荣华,作为一个附庸性的、没有什么理想和个人追求的女子,杨玉环能知足,也该知足了。如果不是“祸国”的宠妃,如果单从一个女人自身的角度来作自我审视的话,杨玉环一度也算得上是幸福的。我们允许这样的女人幸福而自足地活着。

但爱情从来都不是苦难的产物,何况还是九重城阙烟尘。霓裳羽衣曲惊破,一朝帝王梦醒,哪敢再贪恋春宵苦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刹那之间,心爱的人魂飞魄散,“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凄惨绝望的情状,令掩面不忍睹的君王“回看血泪相和流”。

君王的泪水轻弹,玉环的血却多么凝重!女子用生命支付了爱情的代价,君王留下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不管曾经怎样的倾城倾国,不管曾经怎样的“光彩生门户”,那一刻自缢于马前的,却仅仅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玉环得到的,也只是一时的爱情,在世俗目光的审判中,承负的却是“祸国”的罪名。一个女子自身的娇弱,与一个国家的重量,集中于这样一个仅仅只为爱情奢侈过的女子身上,显得过于沉重!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力转乾坤的一国之君,此时却显得那么孱弱和怯懦。国难当头,纵使这个“祸国”的女人确实有不可饶恕的蛊惑之罪,但一朝国君又该承担多少罪责?女子的血在流,男人的泪在流,这又是多么失衡。这样的血和这样的泪能相和吗?永远不可能相和。一个连他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更多的也是不敢保护的男人,流这样的泪是在寻找一种平衡还是在减轻负罪感?对这样的一个男子,世人没有用对一个普通人的标准去评判他,而是要求他看得更远更大,大到一个所谓的“国家”,大到眼里根本没有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作为一国之君,这样去要求他,无可厚非。男人自身这样去定位他自己,去认识他自己,似乎也无可厚非。但相形之下,对与之相关联的附庸性的女子杨玉环,我们对她的要求,却显得过高,过于苛责、过于残酷。如果摘去君王的王冠,我们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置放到一个普通男人和普通女人的位置上,杨玉环得到李隆基真正的爱情了吗?倘若一个女子的自缢,尚能保全社稷更长久的安宁,杨玉环生命的付出,或许我们能为她渲染些悲壮的色彩。但从本质上看,杨玉环的死,与其后大唐社稷的安宁实际上巳经没有多大关系了。杨玉环只是为她的爱情支付了生命的代价,而作为一个男人的李隆基,其实什么也没有付出,没有为她心爱的女人付出。所以大唐天子即使有后来的千愁万绪,也只是寂寞着他自己的寂寞,也并不是对杨玉环爱情的真情回报。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时局好转,江山依旧,所谓的爱情的毁灭却这么轻易,所谓的爱情的葬礼竟如此简单。“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君王朝朝暮暮情,更是显得虚弱虚假。

可怜背负一身罪责的女子的亡魂更加痴心:“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偭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床来。”女子全忘了,或许压根儿就不曾在乎当初君王掩面、自缢身亡的悲凄,只是日日夜夜思恋着那个让她以生命相许的男人,乃至于魂魄不能安宁。无尽的寂寞,无尽的思恋,无穷尽的折磨着痴情女子无所着落的灵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一旦听到那个还留在人世间的男子仍在记挂着她,这个痴情的女子,感天动地的程度,实在难以言说难以穷尽。

可怜痴迷的女子,依然“含情凝睇谢君王”,依然“临别殷勤重寄词”:“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真正是痴到了傻的地步。在“三千宠爱在一身”之后,在帝王之位摇摇欲坠的所谓关键关头,君王似乎没有多少犹豫就选择了割舍她的生命,甚至选择了让她在他面前的一种死法。作为一个君王,唐玄宗可能没有选择的余地,但作为一个男人,李隆基连她心爱的女人的生命都可以割舍,这个不管江山不为社稷仅仅痴迷于爱情的女子,在天、在地,她还能奢望得到这个割舍了她生命的男人的真正地久天长的爱情吗?

唐玄宗这样一个一败涂地的男人,做得君王,却没有责任;追求过爱情,却不是真正的男人。杨玉环这个“祸国殃民”的悲剧女人,红颜薄命,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附庸,却是一个纯粹的女人。

天长地久有时尽,玉环其实再不能挽留什么。

杨玉环的悲剧,不在于杨玉环的死,而在于李隆基的生;杨玉环的哀伤,不在于她黄泉之下的魂不守舍,而在于长安宫中李隆基秋风秋雨情的虚空。李隆基用“君王”的躯壳掩盖了他对爱情的逃遁,有勇气去爱,却没有勇气去承受。杨玉环,却以一个女人柔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情的挽歌。

献出了生命的女子,令所有为她流过泪的男子无颜。我们审视玉环的目光,在苛责之外,从此有了一丝人性的温情……

三代“护身宝”

偶尔打开侄儿的文具盒,里面放着一根顶端削成三角形的长木条,上面用小刀刻着四个字:“上房保剑”。

为上一年级的侄儿的错别字发笑。仔细琢磨,慢慢却品出些味道:假如没有先创造的“尚方宝剑”这个名词,在侄儿的世界里,“上房保剑”照样不是解释得很通么?如果有这么一把剪刀让侄儿爱不释手,别说上房,就是下井,侄儿也敢摆出傻愣劲儿。如此看来,“上房保剑”不仅是侄儿的“护身宝”,还是他这个小人儿最初的“处世”态度——宁肯冒上房被摔之险,也要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

只是忘却了,我也曾和侄儿一样,有自己的一把“上房保剑”。岁月在不动声色中将这把“护身宝”没收了,藏到我再也找不到的地方。我又为自己找了一把“上访保荐”。不是么,要不我终日匆忙的脚步不会这般无休无止、无所不及、勤勤恳恳穿梭于家与单位之间。为了不被上司看着不顺眼,或仅仅是为了别人的注目,给我一个工作勤恳、出色的评价,我百般无奈地穿行于自己并不喜欢的字堆之中,为了捞一纸文凭;苦苦埋首于纸堆中咬文嚼字,为几个由自己拼凑的文字变成铅印的,或让一个平凡的名字注人世人的瞳孔……工作,捞文凭写文章,刻意地经营些什么,成了我一刻不离的护身法术。仅仅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让我出人头地扬眉吐气。我眼中的“上访保荐”与侄儿眼中的“上房保剑”同等重要。只是,侄儿轻松自如地、不经意地、兴趣所致地玩他的“剑”。我的“剑”却沉甸甸的,常常让我拈得大汗淋漓心力交瘁却呻吟不得,丢弃不得。

相形之下,巳步人暮年的父亲既没有侄儿的兴致,也没有年轻的我涉世的勃勃野心也只默默地,一有空歇就在他的田里菜地里拨拨弄弄,或擦擦铁锹上的泥土,或打打掣铧上的锈气。当年打土匪当公安的辉煌,只成为他茶余饭后的谈兴——父亲的“尚方宝剑”要么是久旱遇雨,要么是一对勤快的耕牛……无大欲大望,无大喜大悲’平静得像一棵百年老树,既不随风左右,也不随雨哭泣。活人活到这般境地,尘世间的纷扰和浮华,在他心中再也不会激起狂风巨澜。

侄儿不懂得矫饰,他的尚方宝剑握在手中,想哭时哭想笑时笑,用稚童的单纯审视自然界的一切;我泯灭了童心,将“尚方宝剑”藏在意识深处,用在举手投足之中,蹙起年轻的眉头,人为地划一道虚假的皱纹,混迹于名利网中;父亲却将实实在在的生活真真实实地刻进纹路里,挥起沧桑的手臂就是一把“护身的剑”……

三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在一方天地中生活,却有各自不同的护身i宝。会有这么一天,父亲将他的剑给我,侄儿丢掉手中的剑接过我的那把,剑与剑的替换中,生命由自然状走向雕饰走向实在……年幼时我们真诚的生活,年轻时我们忙着追名逐利,年老时一切归于平淡。时时为自己寻找“护身宝”,执一把万能的“尚方宝剑”,我们铸剑原本是为了护身,生命却被这一把把“剑”一曰曰切割得支离破碎,直至归于黄土一掊……

忍让并非永远的美德

孔孟之道教人学会隐忍,以委曲求全求得一时的安宁。忍让的儒家思想被国人信奉推崇了数千年,它在人们的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忍一忍,让一让,风平浪静;反之,则会增添许多没必要的麻烦。就这一点而言,能忍能让确实不失为一种策略。然而,忍让并不是在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能行得通的护身法宝,当一再忍让还不能化解业已存在的矛盾时,忍让便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避世做法。

世人有“欺软怕硬”之说,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说明一点世象。譬如有一只恶狗,冲着你龇牙咧嘴,倘若你撒腿就跑,它知道你怯了,但绝不会姑息迁就你的妥协退让,定会穷追不舍,非撕下你一块肉来不可。但假若你不采取这种“惹不起还躲得起”的态度,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毫不手软地朝狗头砸去,那恶狗定会逃之夭夭。退一步想,倘若这狗实在太恶’你惹它不起,那就只有让它扯一口得了。就像那历来被人们嘲讽为没有一点本事的庞然大物黔之驴。但驴面对凶残的老虎还能作些许反抗。至于它后来终于被恶虎吃掉,这不能怪它,因为驴子与老虎的力量对比太悬殊。所以,驴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但对恶人坏事一味忍让,其结果只能成为任人欺负的可怜羔羊。因为,狼并不因为羊的温顺善良而改变其吃羊的本性。

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有忍让的涵养,善待周围那些较善良的人和事。但对那些无可救药的邪恶,绝对不能“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作为一个人,既要具备忍让的美德,又要有抗争的勇气。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需要忍让,又需要抗争。

宽恕

只是一个敏感的眼神,一个夸张的动作,一句或许并不经意的话,我们时时设防的自卫之弦早已绷紧,即刻加倍还他一个回敬的眼神,一个更夸张的动作,一句蓄意伤人的话。对于别人,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肯降下防御的战旗,容不得一星半点的磕碰和伤害。或许有很多日子,一种潜意识的情绪支配着,让我们也自觉不自觉地送别人一种敌意的眼神,一个示威的动作,一句挑衅的话。于是,仅仅缘于一种小小摩擦,或许没有任何充足的理由,人与人之间早已剑拔弩张,待到有一日双方实在有限的忍耐力达到极限,弓箭骤发,等到两败俱伤,再无招架或还手之力,这才怅然偃旗息鼓。

除了好战,我们的心胸过于狭窄,太不喜欢善待身外之物,更不善于原谅和宽恕异己之人。

同在一片尘埃里包裹,同在蓝天下做梦,同在风浪里呛水,同在一个流浪的驿站寻找家园的门槛……看看周围那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脸,我们何以再忍心去伤害别人?

我们不肯用宽恕的心去善待别人,面对生活的劫难和失意,同样不肯饶恕自己。妻子怀疑丈夫不忠,绝望之余剁去了自己的食指,丈夫为了表明心迹,同样剁去了自己的食指。断指成了信誓旦旦的恩爱夫妻永远不能原谅对方而虐待自己的见证。日月轮回,伤痕可以结痂,世间却从此少了两只健全的手,多了两颗永远滴血的心。让心灵煎熬,让神情颓废,让意志消沉……活着的生命本身已让外来的风雨吹打得斑斑驳驳,我们又残酷地朝自己举起屠刀,添加一阵更深的“痛”。

活着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宽恕别人和自己,放下手中自伤和伤害别人的利刃,让原本超负荷的生命减少一道人为的创伤,活得滋润和轻松一些……

空心曰记

我们都曾记过厚厚的一叠日记,那都是严格意义上日日不漏的记载,这些日记我们也可能永远都会保留得完好如初。所记无非是“和哥哥为抢一个苹果抠破了他的手”、“今天作业整齐受到老师夸奖”……很让人诧异,童年时的我们曾经多么热情和认真地生活着,单从日记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只可惜,不知从哪一日起,我们已经放弃了这种认真的劲头。日记早失去了它最初的本意’再也不是“日日必记”,而且所记大概只有一种调子:“遇某人,对我百般刁难……”“遭某事,让我举步维艰……”也就是,只有在阴雨缠绵的日子,我们才作对于彷徨、失意、苦难等一些不愉快的发泄。痛快淋漓的事让自己乐不思蜀,感受还来不及呢,何必再记下来?但痛苦于我们仿佛流毒渗透肌肤,触不到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在你的骨子里作祟。这个世界善于倾听的人实在太少,没有谁会乐意听另一个与己无关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属于个体的苦难。憋闷得久了,你便有一种解救自己的强烈欲望。倾诉给自己听,是一种最好的解脱。于是,日记里有了那些灰色的文字,卸下了你心头一半的负重,不再像童年时代,我们为记日记而记,没有了生命初衷的热望,也无暇对千丝万缕的生命状态一一剖析。快乐飘飞的日子,无需渲染什么;艰难晦涩的日子,跌打滚爬过去就是一种成熟。心力交瘁的人们,在痛苦的泥淖里无法涉出时,才玩一种文字游戏解救疲惫的身心。

潮落的日子,在一个暂且避风的港湾,我们会掸去日记上落满的灰尘,心静如水地反刍已经成为昨天的所有失意和不幸。没有什么再使自己沉痛的必要,于是我们轻轻撕去了那曾经沾满了泪渍浸透着叹息的一页日记,扔进炉膛,让昨日的梦魇随之灰飞烟灭。深深地呼吸之后,让曾经关于艰难的记忆化作一片释然的空白。日记厚了又薄了。岁月就像那炉膛,一日日焚烧满是褶皱的生命,直到有一天,残余的纸页全部废弃,只留下封皮和封底。合上这空心的日记,消逝的生命最终留下的唯一痕迹,是用一种无形的空白替代了一叠有形的空白——那日记中被挖空的纸页。

只有童年刻意留下的一叠日记,留下了我们千篇一律的关于生命的最初幻对不起眼睛读书写文章,直接受害的该是眼睛,特别是一些用眼毫无节制的“虐待狂”。当然,长时间看黄色录像之流者也未必不是摧残眼睛的罪魁祸首,据说同一种色素长时间地刺激视网膜,眼睛便会受害无穷。

同类推荐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飘逸,我以为只能凭感觉去悟知;要想捕捉到它难于上青天。它不是辞典里能查到的那个有定义的“辞语”,是难以形状的灵性或风骨。我的众多朋友之中,真具有飘逸气质的极少,聂绀弩可算一个,再想一想,还有一个蔡其矫。当然,还有别的一个两个,不会再多了。
  • 有根的文学

    有根的文学

    本书主要寻找并系统认识了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及民间文化。这些寻根文学作品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心理的塑形和影响,也写出了作家们对文化转换过程中的焦虑状态。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我的阴阳一生

    我的阴阳一生

    我是一个孤儿,从小父母双亡,被爷爷收养,哪知道爷爷竟然是个隐退的阴阳大师,而我却随着爷爷走进这阴阳之路。吃阳间饭,走阴间路,请大家锁定【我的阴阳一生】
  • 网游弑神

    网游弑神

    一个修真者,斩杀妖魔时,穿越时空来到现代,又机缘巧合的玩起了游戏,从此在游戏中展现他的未来。且看他如何在游戏中创造神话。
  • 女神的贴身龙少

    女神的贴身龙少

    远离都市的龙族部落的少族长龙辰,为了振兴荒废的血脉,一个人来到都市寻找一位皓月印记的美女。这一切看起来都太过简单了,于是便出现各种奇能异士想要夺取龙辰身上的龙血。苗疆的蛊术美女,西域来的幻术美女,以及四面八方来的绝世美女都想从龙辰身上得到龙血。想得到龙血?统统都到怀里来吧!
  • 天使校花的捍卫者

    天使校花的捍卫者

    他们是一群天赋异禀的强者,在别人眼中他们只不过是外貌帅气,漂亮的高中学生。在战斗中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变得更加珍惜友情与爱情,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一个个冒险,一个个更大的谜团与阴谋慢慢被揭开。缔造强者的巅峰之路,成就圣域最强传说。
  • 甘肃江河地理名录

    甘肃江河地理名录

    本稿对甘肃河流和湖泊从其所赋有的名称、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概况、社会经济情势、人文历史考证、风景旅游特色等角度进行了总结,详细描述了各条河流和每个湖泊水域的全貌。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甘肃江河湖泊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而重要作用,从而唤醒人们关注河流健康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意识,对促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湘西赶尸之民国鬼事

    湘西赶尸之民国鬼事

    我们湘西有三大奇怪的现象,外人无法理解的,那就是赶尸,放蛊,落花洞女......民国湘西少年沈文自幼灵异,习得绝世道法。偶遇赶尸迷局,一路逃避追杀,阴兵借道,亡灵马车,赶尸客栈,人肉排骨汤,人骨造人,落花洞女,湘女放蛊,诅咒之谜,阴魂成亲,鬼王娶妻等等事件层出不穷............辰州符桃木剑捉民国之鬼,千秋中华国术威震敌酋!本书又名《和美女老师赶尸的日子》,是楚江风雪灵异系列《民国日子》三部曲第二部,第一部《和师姐寻宝的日子》已经200万字完本。五百万字畅销书作者,人格值满满!欢迎追书!
  • 梦续红楼之盗玉

    梦续红楼之盗玉

    金玉良缘宝钗侧,白首双星金麒麟,纤纤弱质逃出威赫赫荣国府,她是名门闺秀,他是江湖侠客,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交集?她是伶仃弱女,他是当朝王爷,他们会是怎样的纠葛?这是林妹妹又一个故事,看她如何得到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 总裁的私有情人

    总裁的私有情人

    "如果不想让我毁了他,你就必须满足我。"十年前的恩怨,让她沦为眼前这个高冷霸道男人的禁宠,从此惩罚,算计,欺辱,伤害接踵而来,可当真相大白,她冷漠转身时,他却再不肯放手……
  • 虹色旋律

    虹色旋律

    怀着对过去的迷惘和前进的决心,少年回到了一切的起点,准备再一次出发。于是,在这个悠然的城市,在这个寻常的夏天,一场错不开的相逢,一曲忘不掉的旋律,人与人之间交错的命运齿轮,缓慢却不可阻挡地开始运转。
  • 天道始源

    天道始源

    自古以来,顺应天命者悲,抗逆天命者死,天地棋盘,鬼神难测。但这真的就是真正的天道吗?太古一战,阴阳二本源再次择主,但是无奈意外发生,阴阳二本源皆出意外,阴本源更是在亿年之后才择主帝一再次出世,这其中又有何隐秘?修罗一族为何会逆天出现阿修罗,血战八荒,难得一败?人界神秘,太初时期又还有何故事没有流传?且看帝一一步步的揭晓这些秘密,他重伤修为倒退之后又有着怎样的一番经历?为救紫梦浴血堕入阿修罗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为抗外敌,又是怎样在悟到这片星域间无人能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