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2100000016

第16章 教育的诗性(3)

对于孩子,我们究竟能呵护多久?能呵护多少?迟早有一天,孩子终归要自己面对属于他的遭际和坎坷。既然这一天迟早要来,我们又何必自欺欺人地回避?儿子无知的犯错,让我难过;对儿子的毒打,让我愧悔。可回过头来,当我面对人生的真实,当我身为一个母亲,我必须抛开这些儿女情长。一次犯错,一顿毒打,母亲就是要给儿子的心灵打上一个一辈子的印痕。这个印痕,即是一个长鸣的警钟,它将从反面时时警醒我们的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要放过那些即使有些残酷的教育契机,让孩子受挫,也是一种必要的选择。大爱无言,表面上的冷酷,却蕴藏着充满深意的爱。在无尽的爱抚之中,适度地给孩子一个冷眼,一只冷巴掌,让我们的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真实,这难道不是一种至爱么。

我们中国这个历来提倡以中庸之道处身立事的民族,其实做很多事还是比较喜欢走极端,比如“左倾”,比如“右倾”。父母究竟以什么样的情态去面对我们的孩子,同样需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我们不能一提“成功教育”就全盘否定“挫折教育”;同样,不能一提“苦难教育”就远远背离正面激励对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宽严相济,刚柔相济,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孩子,适时地挫折孩子,需要我们很好的去把握这个适宜的“度”。

但爱绝不仅仅是把孩子永远圈留在我们的视野之中,禁锢在我们的思想之中。当我们与孩子一道走在郊外,不论孩子是走在路边上还是踩在地埂上摇摇晃晃,不要去阻止他;当孩子正在全身心地用小竹棍拨弄一群小蚂蚁,不要去打扰他;当孩子给你津津有味地讲一个他自编的故事,不要去讥笑他;当孩子懒得思考和动手要求助于你时,不要去帮助他;当孩子无意间将牛奶泼洒到了他白净的衣服上时,不要去责骂他……这个孩子便是快乐和自由的。

在我们每个孩子的面前,将横亘着怎样的一条人生之路,谁都无法去预测。如果说,当前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以打造人一生知识和技能素养为主的话,家庭和父母,却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孩子展示社会的一面,为我们的孩子做一些“社会人”的预备工作。即使是成功的父母,我也始终认为,他们不会有适用于另外一个孩子的教育经验。我们只可能有一个,有一个正好适用于当下的,适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却不可能提供一些适用于很多孩子的,普遍性的什么经验因为,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难道会有相同的两个人?

当一个人在森林漫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地沉思,他能够浪漫地联想。如果远处传来钟声,那他的这种感觉会加深。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的杰出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散步在森林中时,你就是那钟声,能够让他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所以,爱你的孩子,带给孩子快乐,而这种快乐,便是爱与自由。

解放区的天

“校园”,顾名思义,首先是一个“园”。既为“园”者,必有空间上的限制。比如,有围墙,有活动范围。校园有校园的方阵,校园有校园的规矩,无规矩难成方圆,这里不做奢谈。作为一个母亲,我更愿在校园之外,将自己的孩子,带进解放区的天。

重新翻版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生活真是最好的课堂。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儿子就对所有的事物好奇,特别是走在街上喜欢看各种招牌字,不认识的字、不懂的意思,总是喜欢询问。一次晚饭后,我和爱人领着他在街上散步。在一个保健品专卖店前,儿子就问,保健品是什么意思。看见门前同时立着一块“夫妻用品”的牌子,爱人一听儿子问这样敏感的问题,急了,一言不发立马强拽着他走开。我在一旁发呆,进而浮想,现实生活中能进入孩子眼里和走进孩子心灵的,难道都会是些美好和有利于孩子接受的事物吗?既然无法回避,不如尝试着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认识、面对和辨别是非美丑。

还有一次,在院子里,儿子不知因为什么和邻家一个比他年龄小的孩子发生了冲突。我当时就在远处看着他们。那个小男孩在儿子的腿上连连踢了三脚,儿子一动也没动,只是“哇哇”地哭叫。最后,那男孩讨了便宜扬长而去,儿子哭着回来告状。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或许我们一直在教导孩子,要善良,要忍让。可是,不分对错不辨是非一味地忍让是不是永远正确?当时我就在想,假如儿子在那个男孩踢了他一脚后反过来回敬他一脚,对方的第二、第三脚还能踢得那么顺畅吗?做人要善良、要忍让,是我们从道义上,从书本上,从准则上去理想化地引导孩子的,但在生活中,我们在教导孩子善良和忍让的同时,必须一并教给他另外一种思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才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因为准则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像有法律依然有人犯法一样,这就是现实。我们要给孩子培养健康的思想,但同时也应该教导孩子在主流思想的引导下如何更好地面对现实。现实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大自然更是孩子的老师。人其实生来就和土地有缘,生下来叫“落地”,死了叫“人土”。土地,大自然,与人的生命有不解之缘。让孩子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也就是在丰富他们的生命世界。相比之下,现代都市的孩子普遍心灵贫乏,生活单调。学校,马路,家属楼,孩子每天仅仅来回在这样一条线上;上课、做作业、玩电脑、打游戏卡,这就是孩子的所有经历。从小生长在城里的孩子,手里除了游戏卡,没有抓过一只蚂蚱,没有掏过一次鸟窝,没有拾过一个洋芋蛋蛋;从小生长在城里的孩子,脚下踩的是滑板车旱冰鞋,没有翻过一次地埂,没有爬过一次大树,没有赤脚趟过清凌凌的河水……感悟生命的孤独和贫乏,所以,在校园之外,理应让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接受大自然的沐浴。让孩子的裤子磨破,让白净的小脸晒黑,让赤脚被蒺藜扎破……大自然会馈赠给孩子许多珍贵的礼物。

如果再具体一点,要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学习不是校园的专利,孩子也不是教材的囚徒。应在学校之外给孩子辟一个读书的时空,只要是健康有益的,孩子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就让他去看。连环画、哆啦A梦、老夫子、作文书,经典名著,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学习就是一种积累,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多种书。开卷有益,厚积薄发。读书是提升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在校园之外,领着我们的孩子,向浩瀚的书本世界、向生活、向大自然学习,孩子就会更加自由、富有和快乐。

母校给我的

我曾无比自豪地背着妈妈新换的书包,踏进你的门檻——界石铺中学。就那么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却是一直绽放在我心中最美的花。

你伸开臂膀就是一个宽阔的平台,我们就是在你的浪中跳跃的小鲤鱼。多年之后,不管我们身处何地,不管我们在做着什么,我们再也无法忘却,你曾经给予我们的阳光般的明媚和雨露般的甘洌。

界中就是界中。生存的土壤决定了她的生存状态。在一片红土山下,界中屹立着,以她自己特定的姿态,为她一代一代的山里娃们,输送爱与养分。对她的孩子们来说,真是一种幸福。就像普天下的母亲,我们不能说哪一个更伟大,哪一个更可敬,而只可以说哪一个华贵,哪一个朴实。在静宁西北部农村的边陲,在一片相对贫瘠和闭塞的土地上,我们曾经和正在接受母校的赐予。这赐予,不一定是最丰厚的,但却是最平实、最尽力的;这赐予,足以让每一个从界中走出的学子,追忆一生,感念一生。

今天,透过那一幢幢气派楼房的欣喜,我们依稀不忘当年的土场子、瓦房子。但这算不了什么。在孩子们底铺打着草垫的床上,在孩子们一颠一倒的睡姿中,我们的黑皮肤校长,在深冬的夜晚,常常徘徊在每一间学生宿舍的窗口,哑着嗓子,嘱咐着最贴切的,让我们颂为“经典”的语言:娃娃,弯弯套弯弯,就不冷了!一张窄床上缩成一团的两个孩子,一条腿弯弯套着另一条腿弯弯,在校长呢喃般的嘱咐中,真的暖融融地睡着了。而我一直是那个幸运的孩子。我的家就在学校对面的巷子里,距离学校不到五十米。但仍有好多次,我是在学校清脆的早操铃声中一骨碌爬起来的。纽扣敞着,书包提着,眼睛迷糊,飞一般地向学校冲去。我们的校长,往往就站在学校门口,让我无路可逃。校长依旧哑着嗓子,用他浓重的方言,温和地说:晚上不要学习太长时间,早上就能按时起床了。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多年以来,我一直牢牢地记着校长的这句话。也只有在今天,我才能够明白,我们的黑皮肤校长,一直是学校里睡得最迟、起得最早的一个人。我们的黑皮肤校长,在界中一任又一任的校长更替中,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位,更是所有学校校长中极其普通的一位。但他在很好地履行着一个学校管理者最朴素的真理:在他的眼里,有一群教师、一群学生,同时也有一个教师、一个学生。也可以说,我们的黑皮肤校长,几乎了解几千学生中的每一个孩子。而几千学生,几乎都能够记住校长的“经典语录”。

和我们校长一样朴实的,是界中的老师们。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做着普通园丁们所做的工作,在认认真真地干着普通教育者所干的事业。班主任李老师,不会是因为教英语的缘故吧,甚至不能说出一句“文绉绉”的话来。尽管每一节自习每一节空堂课李老师都在跟班,我们还是会经常性争分夺秒地打闹嬉戏。每当我们调皮捣蛋得不可救药时,李老师也只能用他惯性化的动作,涨红着脸,粉笔头敲击着讲桌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现在你看,不说不行了!不说不行了!有时我们同情他的无奈,自己作罢;有时得比班主任更“血气”的班长出马,才能刹下我们的气焰。但背英语课文要比受李老师的批评难过多了,发错一个音标漏掉一个单词,就得不到他那个红红的周周正正的“背”字。我们怕李老师的“迂”,但更敬他的“迂”。在学习之外,李老师教会我们,什么叫“一丝不苟”。数学赵老师,更是那种极其威严的典范教师。说威严却很少批评我们,但我们就是既敬又畏。这大概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威信”了。非常严谨的赵老师,带了我们两年的数学课,除了他上课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我们难得听到他一句多余的话。所以赵老师偶尔地抿嘴一笑,总让我们非常兴奋非常珍惜。甚至有一次,班里最大个的男生在数学课上偷吃馍馍,赵老师头都没抬就说了句:三成,你不怕吃多了“枝蔓”长得太长吗?叫三成的男生满脸通红,我们笑岔了气。赵老师的脸也红了,怕伤了三成的自尊,又抿嘴一笑:挨着,等下课了好好吃!那一刻,我们威严的老师,更像个亲密无间的大哥哥。我们的李老师、赵老师,还有来不及细说的每一位老师,从来都很少教导我们那些似懂非懂的大道理,却时时刻刻灌输给我们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的山里娃娃,才可能有出息。这愿望朴实得跟界中身后的红土山一样不经渲染。这愿望是深深植根在贫穷的山里娃心中坚不可摧的信念。

界中没有过多的殊荣,却有她自己的骄傲。省内书法家黎泉为我们书写的校牌,就是当时高三级的两名文理科尖子生悬挂上去的。学校组织了全校的师生参加挂牌仪式。我们低年级的同学,看着高高在上的“尖子生”哥哥双手庄重地举起了“界石铺中学”的校牌,真是百感交集。我们为界中激情澎湃,我们更在心里默默地发誓:要像挂校牌的哥哥们一样,有朝一日出人头地!那时,挂校牌的佼佼者,在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心目中就像现在球迷们心中的科比、姚明。这两名“尖子生”后来分别考上了兰大和西安石油学院。一茬一茬的界中学子们中间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每年也都不断地考上了这院校那院校,这中专那中专。这些年更是时常听到,母校在一天天地进步和超越。母校的土场子瓦房子不见了,母校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学弟学妹们。那些散布在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界中学子,带着母校的朴实,做着朴实的业绩,全释着关于“朴实”的真谛。

红土山下的学校,在我的记忆里鲜活如初。作为界中走出的一名极其普通的学子,我没有什么回赠给母校,只有感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界中给予我的,是最平实的,但却是让我奉行一生受益一生的东西。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干着什么,是母校让我学会信守那个人人都懂,人人却很难做到的信条: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怀疑“经典”

《乌鸦喝水》可算得上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经典”是因为这则故事包含着智慧。这故事是二十多年前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学习过的,至今几乎还能一字不落地背下全文。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材全面革新的背景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仍原封不动保留了这则童话。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是编排教材的教育专家,还是一代又一代学习它的少年儿童,都是多么偏爱《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但正是这样一则经典的童话,却在一节幼儿园的观摩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探讨,也可能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人质疑过的问题。为了便于明晰地说明,下面不妨引用《乌鸦喝水》全文: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里面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面的水又少,它喝不到,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附近有许多小石子,于是就有了办法!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

延边大学出版的一套幼儿园语言教材中,选编了这则童话。在我们幼儿园的一次观摩教学中,一位老师正好上了这节课。为了体现故事的直观性和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那位老师当堂给孩子们演示了乌鸦往瓶子里填石子的情景。一个身子较高、瓶口较小的饮料瓶子,装了半瓶水,旁边放了一堆小石子。开始的时候,老师让一个戴着乌鸦头饰的小朋友模仿乌鸦,一粒一粒的往瓶子里填石子。我们看到,瓶子里的水一点儿一点儿地升高。可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一粒较大的石子卡在了瓶颈的半中腰,后面的石子随后都被堵在了半空,再也落不到水里去了。填石子的小朋友急了,拿起瓶子就摇。可卡住的石子始终弄不下去。老师帮着上下左右摇晃了半天才算又让石子落水。为了不再出现类似问题,那位老师索性自己往瓶子里继续填石子。即使这样,和小朋友一样,“石子卡口”的问题再次出现了。一节观摩课在执教者的尴尬无奈和听课老师的笑声中不了了之。

课后,那位老师自责,做实验的石子拣得不匀称,大的大,小的小,才导致出现了问题。

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感到好笑,没想到这个环节让一节观摩课上砸了。

同类推荐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做事做学问

    本书收入了姜维壮的《我心目中的许毅同志》、白景明的《一位永葆学术激情的经济学家》、韩继东的《许毅国民经济成本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文章。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热门推荐
  • 爱心设计

    爱心设计

    《爱心设计》作者赵文辉小说写得好看,一是土得掉渣,二是有故事。他不属少年得志的作家“语言狂欢”式的那种,话虽少却有质地。他的小说语言来自豫北口语,又不同于豫北口语,不可否认是经过了作家的精心锤炼,却叉寻不出锤炼的痕迹——这无疑是一种赵文辉式的“天然”,浑然天成的“天然”。另外,充满激情地追寻并表现人性之美,成为他主要的投注领域和创作母题。 “文学就是人学”这句话的精髓就在于一个“人”字,人性之美,情感之美,人对不可能实现的想象与对甜蜜未来的憧憬之美。在这方面,《篱笆》《小马叔叔》堪称代表作。
  • 绝世鬼才

    绝世鬼才

    不多过介绍,看过你就知道,逗逼开挂无所不能
  • 神王凌空

    神王凌空

    “神主,这是今天抽取的一些凡人的祈祷。”一处明亮的大厅之中,一名神使将一片片发光的神帛交到了,慵懒的靠在神座上的神主手中。“啊~又是这么多啊!陈文玉他们还没回来吗?!”看着眼前这成堆的神帛,神主不禁是长吁了口气。“回神主,神皇他们还不曾归来。”“不行!不能在这么下去了!在这么下去,不累死,也要无聊死了!搞什么啊!我一个神主,竟然整天要为这些琐事困在这里!必须要找点人来干这些破事了!”听到神使的回答后,神主不禁是一拍神座的扶手,然后站起了身来!双目中随即是闪过一道金芒,那凡间的一切,便已是浮现在了神主的眼底之中!……
  • 爱你是我生命最美的姿态

    爱你是我生命最美的姿态

    我一直期待生命最绚烂的绽放。它虽只有一次,却短暂美丽。当它如流星一般划出天际,当它悄无声息划过你,我,曾把最美的姿态留给不属于我们的结局。
  • 混沌云天

    混沌云天

    楚云天一直以为,自己和欧阳宇是对手也是朋友,却不想被他残害自己。幸好他逃到六界通道,得以重生。手握混沌至宝,他将翻云覆雨。
  •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

    《你若盛开芬芳自来》以清新淡雅的笔调讲述了如何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让人们学会在喧嚣中静下心来,应对繁杂的情绪,淡然面对得失,豁达应对成败,享受生活中的苦与乐,抚平都市人的烦躁与困惑,从容行走人生。作者夏云,擅长抒写人生的文学青年,颇受欢迎的情感、心灵励志作家。
  • 能力有限责任公司

    能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似于无限流,但不等于无限流。制度上允许刷分,但主角不会刷分。谜一样的公司,无法分清的敌友,无数智与力的碰撞,从出生就开始的阴谋……只会吐槽的一介落魄普通人的求生之旅……就算只会吐槽,我也要活下去!
  • 天价前妻:总裁的私有专宠

    天价前妻:总裁的私有专宠

    高价娶回前妻,只为心中那份执着,倒追谋划,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报复你给我的这一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婚真爱,纨绔总裁强宠妻

    假婚真爱,纨绔总裁强宠妻

    她替妹妹嫁给准妹夫。全世界都认定是她爬上了准妹夫的床。他觉得她诡计多端:你这种女人,恶心得让人想吐。她觉得他无可救药:毁了我的孩子,你拿什么还?豪门步步维艰,她失身失心他步步紧逼,本以为契约到时就能解脱,才发现是另一段沉沦的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至尊战神

    网游之至尊战神

    一代战神重回游戏,只为追随一个美丽的女孩儿,除了我爱的姑娘,其他女人我一概不看,哪个美女敢勾引我,我就把你杀回零级。高大帅气,威风凛凛,不解风情,且看我们的主角在《至尊》的世界之中书写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