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1000000021

第21章 讨平北汉(5)

“卿能保一方以归于我,不致血刃,深可嘉也。”爱卿你能保留一方土地归于我大宋,以至于没有血刃相加,真是太值得嘉赏啦!

随后封赏刘继元为大宋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又以其臣李恽为殿中监,马峰为少府监,郭万超为磁州团练使,李勋为右卫将军。

太宗派出性格纯谨的转运使刘保勋知并州。河东,史称并州,太原是其治所。刘保勋待人和气,但又精于吏事,军政事务很繁杂,但他处理起来往往有条有理。此人也廉洁。曾对人说:“吾受君命未尝辞避,接同僚未尝失意,居家积赀未尝至千钱。”我接受君王的差遣任命从未有过推辞逃避,结交同僚与之来往从未有过争执不和,居家过日子储蓄金钱从未超过一千钱。

刘继元是一个性情残忍的人。在太原,只要臣下有人稍稍违逆他的意愿,他就会动用“灭族”的手段。但太宗还是在他投降后,保全了他。他曾对他人说:“晋司马昭回应刘禅‘此地乐,不思蜀’,调戏他说:‘你这话说得很像法正之言啊。’这件事,很是不仁。

亡国之君都是因为昏妄不明、懦弱不正所致。如果他们有远识,哪里会亡国呢!这都是很可怜悯的人,干吗还要戏弄侮辱他啊?刘继元是朕的俘虏,但我待他如宾客,还担心不能安慰他,实在不忍再去像司马昭那样,戏弄侮辱他。”

名将杨老令公

北汉有个刘继业。

此人就是传说中的杨老令公杨业。

宋师攻取太原城时,刘继业也即杨业在守城。

他现在在哪里?

史上记录于此出现了歧异。

《宋史》的说法是:太宗征太原前,很早就听说过刘继业也即杨业的大名,曾经花重金招降他,没有达到目的。太原快要被攻破时,刘继业也即杨业曾经劝谏北汉主投降,以此保护士庶免遭屠戮。北汉主于是投降,太宗乃使人去召刘继业,一见之下大喜,封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北伐军回到京师后,又授给他郑州刺史。更因为他“老于边事”,洞悉北边军政大事,再升迁他兼任代州兼三交(地名,在晋北)驻泊兵马都部署,成为山西北部边帅。

按这个说法,是刘继业也即杨业劝谏北汉主归降了大宋。

《续资治通鉴》的说法是:北汉将刘继业,向来骁勇,等到北汉主投降了,刘继业也即杨业还在“据城苦战”,盘踞在所守卫的城楼上,与宋师苦战不已。但是太宗想活捉这人,不想在战斗中伤害到他,于是就让北汉主去劝降刘继业也即杨业。等到刘继业也即杨业得到北汉主的劝降书,就冲着北面再拜,大恸,涕泣一场,脱下盔甲来见太宗。太宗大喜,抚慰后,赏赐很多,又令他恢复原来姓氏。并授领军卫大将军。不久任命他为郑州防御使。

按这个说法,不是刘继业劝降北汉主,乃是北汉主劝降刘继业。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说法与《续资治通鉴》相同,文字略异。但在行文中,又引用五代史资料《九国志》等,推断说:流泪劝谏北汉主投降的人是马峰,因为如果是杨业劝降,那么应该跟着北汉主一道来见宋太宗,哪里还用得着再派人去召他?不过《续资治通鉴长编》对这一番推断也不自信,甚至还留下了太宗封赏杨业的一篇“制词”,略云:“百战尽力,一心无渝,疾风靡摇,迅雷罔变。知金汤之不保,虑玉石以俱焚,定策乞降,委质请命,忠于所事,善自为谋。”意思是:杨业将军身经百战,每次大战都能尽力向前,一心一意,从未有过不忠,即使是动荡变乱之际,也不动摇,惊险危急之时,也不变节。但将军知道河东城池难于自保,忧虑战火中玉石俱焚,于是制定战略,请求归附,谦恭卑辞向大宋请命。可谓忠诚于事奉的君国,善于规划自身。

按这个说法,刘继业有劝降北汉主的可能。

歧说俱在,这事今天已经很难“真实复原”。

但不要紧,要紧的是:如果刘继业也即杨业劝谏北汉主归附大宋,是个人污点吗?如果君主已降,臣子不降,是个人荣誉吗?现在看,都不是。我想把这个问题用最简洁的话语说清楚,当我说完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相信,我能“重行推断”出史上这个记录之所以“歧说”并存的原因何在,逻辑在哪里。

先说第一个问题:刘继业也即杨业为何劝降北汉主?

北汉,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最后一个被收复的割据政权。它必须被收复。理由之一就是“大一统”。

“大一统”,是三千年中国之规律性存在。“大”在这里是动词,有“尊崇”“重视”之意。中国幅员辽阔,需要一种足够规模的国家疆域以完成有效治理。历来圣贤所以尊崇河山一统,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族群生存的政治哲学所在。按照东周以来的经验事实可知,那种割裂华夏的地方政权,是从负面影响共同体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权力形态。“民生”凋敝,在割据政权下是至为常见的共同体生态。所以孙文先生认为真正的政治核心是民生。

按照“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讲述,之所以有“大一统”国家理论,是因为农耕时代灌溉系统的需要。中国之黄河、长江、淮河,不能想象如多瑙河一般,可以由割据政权分段管理。于是,统一,成为规律性的政治诉求大义。

就这个意义上说,大宋是当之无愧的统一力量,因此也是健康力量。北汉在天命所归之际,犹自顽梗,就是逆天而动,所以,大宋称其为“逆命”自有道理。当此之际,杨业劝降,就是“知命”。他所挽救的是更多士庶生命,使之不再继续无谓的流血。北汉抗命,不是正义事业。就像当年轴心国士子多投奔盟国一样,杨业拟投奔大宋,也是正义选择。

杨业劝谏君主投降,符合邦国演绎趋势,政治正确;符合士庶民生要求,伦理正确。

但太原城已下,杨业犹自苦斗,这第二道理怎么算?

说起来,两个方向可以解释清楚。

第一,刘继业乃是军人,军人就有军人之职业道德。守城,敌我力量悬殊之际,更是彰显军人荣誉之时;敌军破城之际,尤其是军人本色呈现之时。老将军到了这个时刻,已经不再是为北汉而战,是在为自己而战。这是五代十国那些“跳槽”“换单位”般的武夫难以望其项背的道义精神。当着大宋雄师鼓噪入城,城内烽火四起,故国大势已去的凶险局面终于来临时,将军背靠老城,据守街巷,利用地形地物,镇静地等待最后时刻,冷静地指挥亲信辗转于刀头剑锋时,那一时,天地为之低昂,风云为之变色。那是末路尊崇的高大群雕。老将军完成的是历史性悲剧,一种由人间生发,但气冲斗牛的艺术。他在自我形塑,成为五代十国迥然不同于杜重威、杨光远、符彦卿等“名将”的“异类”。他在刀光血影中扼守孤独。

第二,他不知道北汉主投降的信息。将军期待更多沙场立功机会,更明了天下大势,因此,他向往大宋。期待在大宋王朝更有作为,所谓“策功茂实,勒碑刻铭”,跟着宋太宗与契丹征战,“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如此戎马一生就太完美了。所以他要向北汉主劝降。但现在,他在没有得到北汉主投降的命令之前,他就是军人,是将军。他没有资格决定自己投降。很可能,宋师已经告诉他北汉主已经归附啦,但他没有得到北汉主的“诏令”时,还是不能轻易相信宋师的通知,兵不厌诈,这个将军懂。

现在可以做一个“复原历史现场”的推断了——

刘继业也即杨业,确实曾经向北汉主劝降;当时北汉主没有降;城破之后,乱阵中,老将军没有得到北汉主已经投降的消息,所以,他要“据城苦斗”。宋太宗于是让北汉主亲自去劝降老将军,因为他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说动这个职业军人。作为军人,死亡威胁不能让他匍匐,但是君主命令必须遵守。

史上有一种记录也常见,说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平北汉,八月才招降刘继业,我唯独不信这个记录。逻辑不合。

赢得起,也输得起。尊崇荣誉,不怕死;服从命令,不求名。这就是军魂。这才是军人。

杨业,就是太原人氏。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刺史。少时,杨业就有“倜傥任侠”,风流仗义的性情。他善于骑射,经常去打猎。跟着他人一起打猎时,他的收获总是多于他人数倍。为此,将军也很得意,他对从者说:“有一天,我要是能够带兵打仗,也就像现在这样,用鹰犬追逐禽鸟野兔一般。”

年轻时,他投奔到北汉第一任君主刘崇麾下,作战骁勇,有战功,一些战役中,都是胜仗。国人给他外号“杨无敌”。但杨业本名杨崇贵,为了避讳北汉主刘崇的名字,改名为重贵;后来刘崇又将其收留为“义孙”也即刘钧的“义子”,改名刘继业。与北汉最后一个君主刘继元是“义兄义弟”。所以他必须忠于刘氏北汉。

杨业降。北汉平。

大宋得到10个州,1个军,41个县,35220户人家,士卒3万。这个数据可以概见北汉支撑国力的艰难,几乎是每户要出一个士兵。不算女子、儿童、老人,北汉几乎就是“全民皆兵”。但它能支撑到五代十国最后一个亡国,也算是奇迹了。

从此,西北、西南的“羁縻之地”不算,大宋帝国已经得到了唐代末年,中原王朝所拥有的基本版图,除了燕云十六州——但太宗赵炅,在行营大帐中,在北汉宫禁中,暇时浏览天下形势图时,眼光已经瞄向了这一片绵亘数百里的“汉唐旧疆”。

同类推荐
  • 逐鹿元末

    逐鹿元末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反元起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诡计阳谋,汉统之争厮杀正猛!重生元末,杀鞑子,灭棒子,定要与朱元璋一争天下!
  • 岂有文章觉天下

    岂有文章觉天下

    史实的真相已经在岁月的热风中淡出了原有的眉目,历经时光的摧折与后世的演义,或被神圣化,或被妖魔化。羽戈却坚守平恕之道和平常心,埋首史料堆中,小心推理、步步求证,重返战火中的历史现场,让远去的真相重新活现。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飞騨内岛氏物语

    飞騨内岛氏物语

    本文从1548年开始,主角是飞騨国一隅的小势力,通过合并江马氏,降服照莲寺、消灭高山氏,在2年后击败国内最大的势力三木氏,之后将国内诸如小岛、古川、牛丸、田边、神冈、白川、鹫见、中山等豪族一一收拢麾下。至此完全统一飞騨国。而此时,飞騨国东面是即将统一信浓的武田信玄、北有长尾氏的臣从大名、南有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西有朝仓、浅井,周边均是战国大名,下一步该如何走出,内岛氏理依然毫无头绪。。。。。。。。。
  •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主要介绍了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弱势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热门推荐
  • 土官底簿

    土官底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醉千年

    梦醉千年

    目前已经写了4W个字了,快要5W字了,猛一发现,居然没评论,没票,仅仅只有三个落落的收藏,本打算5W字后申请签约的,就这状态,我都没脸申请了,前面只是铺垫,后面入京才是高潮,求给力,别让我没动力。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起源之子

    起源之子

    未来的23世纪,各国政府面对能源匮乏局面而集合了顶尖科学家配合巴洛克博士研发提炼高精度能源物质—玄能,但是由于意外事故发生导致世界各地玄能炉爆炸致使世界遭受严重打击,在玄能危机爆发后有部分玄能碎片侵入人体与其融合从而导致了超人的异能的出现,对此科学家也无法解释。随着异能出现,世界政府并不能坐视不管,他们开始抓捕这些拥有异能的人希望得到研究资料。不过这时一个叫“圣主”的人出现,带领着一群拥有异能的人在短短两个月时间攻陷了美洲大陆,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称世界政府必然灭亡,妄图建立新的政权....
  • 萌系穿越:变身玩转世界

    萌系穿越:变身玩转世界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十六岁天才女大学生,奇葩穿越成废材世家女,一次温泉奇遇,揭秘惊天身份,从此,冰山男神是我家护卫,邪魅太子是我家厨师,温柔暖男是我大哥(非亲),花样美男是我小弟,契约萌兽,还会变身,身怀五元素,玩转五大陆~O(∩_∩)O哈哈~酷爱来围观吧(* ̄3)(ε ̄*)
  • 弹如流星2

    弹如流星2

    这是一部描写战争年代革命军人的战斗史诗,共分三部。在本部书中,你可以看到文武双全的连队负责人,武艺非凡的排长,曾误入歧途、后又建功立业的杨家将之后,最为传奇的是一名善使弹弓的英雄少年,为报母仇加入八路军,在战争中成长为一名弹无虚发的狙击手。
  • 地下城与勇士之天才降临

    地下城与勇士之天才降临

    一个游戏天才降临于地球上的天朝中,他的命运是怎么样的呢?是出类拔萃?还是一文不值?
  • 无限之我问长生

    无限之我问长生

    在重生过程中弄得自己人格分裂为十二万九千六百个不同人格,而获得了逆天计算推演能力的白起-白武男,无意间被轮回空间选中,成为了纵横无穷位面烧杀抢掠的轮回士。轮回世界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
  • 尘世仙缘

    尘世仙缘

    兹有南疆奇才佳公子,前往南疆第一大派求道问仙途中,偶然遇见正魔两道大打出手。他不知这一次偶遇,却意外开始了第三次正魔大战的序曲。青石降世!无上至道!他只是一个南疆凡世界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却逐渐成为正魔两道存亡的关键!她睥睨天下,是正道第一大派的传人。他却懵懵懂懂,只是大派看守门户的废物。她婉约如水,是魔道龙凤圣主的女儿。他压抑而沉寂,只因为世俗与道德的不容。仙道与神魔的交集,真实与梦想的抉择,会谱出怎样的旷世恋歌?等待他们的是一条不归之路?还是问鼎仙道的至尊?一切精彩,尽在尘世仙缘!!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