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79300000011

第11章 阴性意识内置的中国古代文士(2)

有才而不得见用如同女子的美貌不能在爱情中熠熠发光一样,都带来了沉重的叹息和哀伤所谓“幽窈”之思,其中暗含了女性化的修辞策略,这颗哀怨的、好像埋藏在暗中的灵魂,“他”的形象悄悄地转化成一个幽丽窈窕的女子,她开始想象自己的倩影映照在君王的恩爱世界里,像一株常开不败的花朵,带着才德的馨香和满腔的忠贞,直等君王的眼睛来擦亮他(或她)后半生的幸福。这个尤侗,原本是有些才气的,其诗文多出新警之思,甚至写有很多愤世嫉俗之作。有才能的人可以分为两类,表面上恃才傲物,风骨凜然,私下里未免含酸带怨,激扬文字。据说顺治帝十分欣赏尤侗的诗文J顷治十五年(1685),汉学士王熙在与皇上讲读书史的经筵上曾谈及尤侗的文章,顺治帝立刻索去阅览,亲加圈点,再三赞叹,称之为“真才子”。

过些日子,又亲自摘录尤侗文集中《讨蚤檄》一文示王熙,说:“此奇文也!”就有人跟着献上尤侗的杂剧《读离骚》。顺治读后更加喜爱,令梨园弟子播之管弦,为宫中雅乐,比之为李白为唐玄宗所作的《清平调》。然而尤侗仕途蹭蹬,顺治年间考取拔贡,官职低微。直到康熙十八年,应召博学鸿词科。康熙帝见到他的名字,说此老名士也。”一直仕途黯淡的他,听到君王的这句话,立刻两眼放光,琢磨着怎样能将这种荣耀彰显出来,于是在自家堂楹上刻写了父子两代皇帝对他的评语:“真才子章皇天语,老名士圣上玉音。”见者无不艳羡,他自己也深以为荣。然而这首被陈廷焯激赏的词,实际上是晚年不得意的牢骚之词,这两代皇帝的赞扬曾经激发了他老人家如同初恋般的幸福美妙之感,然而“白发影婆娑,秋风鬼病多”的牢骚说起来毕竟不堪,谁会怜惜一个白发垂垂,在迟暮的秋风中屡屡生病的老头子呢?还莫如将这早年的恩荣化为“君王偶爱飞蓬鬓”,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子,即使发如飞蓬也犹可眷顾。在这性别的跳跃和转换中,多少难堪而泥泞的现实被想象中美丽的形象覆盖了,于是这个衰朽之人将自己的一腔感激涕零化为流落人间的歌女杜秋娘的感激9在其琵琶卖艺的寥落生涯中还时常惦念着皇帝当年的安慰,想来不免让人觉得酸楚。

然而男性对于女性情态的模仿是有一定标准和条件的,模仿得好了可以得到赞许,模仿得不好则要被大加批判《白雨斋词话》卷三云:叶元礼词,直是女儿声口。如“生小画眉分细茧,近来绾髻学灵蛇。妆成不耐合欢花。”叉“蝶粉蜂黄拚付与,浅颦深笑总难知。教人何处忏情痴。”又“罗裙消息落花知”,又“清波一样泪痕深”,又“此生有分是相思”等句,纤小柔媚,皆无一毫丈夫气,宜其夭亡也。

一再对“托志帷房”赞赏有加的陈廷焊,却在这咀反对过度模仿。如果到了“直是女儿声口”的地步,那么作为了须眉男儿,他的性别意识也会跳出来加以反对。“生小画眉分细茧,近來绾髻学灵蛇。妆成不耐合欢花”,一个女子的发髻,眉毛以及衣妆,根本不值得一个大男人如此琐屑细碎地指陈描写。更令人不如愿的是,这诗中描写的分明不是个沉郁哀愁的怨妇,而是小女儿的纤巧柔媚,是一个缺少大家风度的女子。世上的女子有千种风情,而陈氏独爱那一张愁苦的怨妇之脸。这样的诗,简直让人恼羞成怒,陈氏甚至诅咒它“宜其夭亡也”,还不如死了算拉倒。由此可见,虽然很多男性文人曾经拟作闺音,他们对于女性的透视甚至比女性自我的审视更为清晰深刻。然而,无论如何,那其实都是渗透了男性意识的赝品。他们对于女子的模仿是有条件、有选择的。即使在相对自由的文学批评当中,对于女性情态的过度模仿,如果到了“皆无一毫丈夫气”的程度,也是要遭到厌弃的。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男性的才子词人处在社会的重压之下,对于女性的话语的模仿是普遍和自觉的。即使在宋代以豪放的英雄之语见称的辛弃疾也曾经有这种托志帷房的女性之音。最典型的莫过于《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这首词: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簷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前人尽道此词的委婉曲折。就古典文学来说,温柔敦厚是诗教的传统,因此在文字的表达方面,一切坦陈直露的文字都是不被看好的,需盖上温柔敦厚的面纱。词中所写,又是一个令人愁苦的暮春,词人心绪不宁,都只为春归如过翼,一时绿树枝头,飞红万点愁如海。在这短暂的春天,花朵的零落和衰败乃是一种必然和宿命。尽管生怕花落春去,奈何春天默然无语,仍旧悄然离去。现在只留下画檐下的蜘蛛网,整日在徒劳地沾惹飞絮,好像一个蓬头垢面的疯妇。此词援引汉武帝陈皇后的故事作为比拟,来表达自己的失意愁苦之情。通篇都是以暮春之景色及女子之哀怨为喻托之形象,在风格上表现出一种幽咽缠绵的风貌,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矣。据史书载,长公主在汉武帝继位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汉武帝立其女阿娇为皇后,是为陈皇后。但陈皇后却骄横宫中,终于因妒武帝龙妃子夫,“挟妇人媚道”,事发被废,贬居长门。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里说,长门宫内的陈皇后整日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金,求一篇解愁辞赋,即《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遂有所醒悟,又宠幸了陈皇后。然而这个故事只是出于文人的杜撰,它记载的故事有些夸张,也带有不可告人的动机,无非是借此来夸张和吹嘘一个御用文人的才笔,仿佛文人的作用已经不再是帮闲应景。实际上,“长门”就是一个:由怨恨、失宠、和千古弃妇的眼泪构成的悲怨文学的代名词、所谓文人的才华即由悲怨而体现,按照古代词论家的审美情趣,不能委婉曲折地表达悲怨的文学绝不是好文学。在这些词章中,落魄文人、失宠女子还有躲在幕后的君王构成了一个怪异的三人游戏。在漂流的诗意想象中,作者化身成为一腔幽怨的陈皇后,本来已经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然而遭到武帝身边宠臣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重会无期。当年杨玉环和赵飞燕,一个缢死马嵬坡下,一个废为庶人后自杀,都没有好下场,此词最后的语气竟然变做了一种充满怨恨的诅咒,仿佛悻悻警告那些宠极一时的人物,命运随时都会将赐予她们的恩宠收走,甚至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些自拟少妇闺房幽怨的诗词,频频出现在男性文士的笔下,几乎成为一个普遍性的例子。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等级社会秩序的时候,就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社会是王权之上的,所谓“家天下”,如果缩小了范围说,一个家庭中男女的结构是一个社会形态的缩影。于是,受到王权压制的男性文士,就和女性在家庭中依附于男性的处境类似,都处于屈抑状态。这些被社会多重权力压制的男性文士,实际上被贬入了一个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因而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他们在利用女性话语来表现心中怨愤的时候,多用代言方式模仿女子口吻。然而,这些文士和皇帝之间的统驭关系,为何一定要和那些在爱情中温情脉脉的女子联系起来呢?

封建时代女子的爱情往往带有狭窄、压抑的特点,这是因为她们的生活本身就受到很大的限制,除了那些处在社会边缘相对自由的妓女以外,主流社会的大多数女性都是被局限在家庭当中的。在特定社会环境和道德习惯的约束下,女性之爱通常含有对比自己强大的男性的折服和尊崇的意味。她们的感情世界,普遍带有幽闭压抑的意味。封闭的环境、低下的地位,把女性牢牢地捆绑在各自依附的男性身上,促使她们宿命地接受既成的婚姻关系和家庭现状。一旦她们赖以生存的家庭生活、婚姻关系出现种种不合人意的状况时,她们的惨痛之情就显得格外强烈和绝望。而男子,在他们的仕途生涯中,实际上还存“仕”与“隐”广穷”与“通”广迸”与“退”的双重选择。所以陶渊明在罢离官场以后,还能以十分欣喜的笔调写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的诗句J也为千古文人营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平静自适的隐居生活。如此一来,这种君君臣臣的关系,并非一种绝对而恒久的关系,对于待价而沽的文士而言,最不济也能选择退隐之途。然而一个出了嫁的女子却似乎只能绝对地服从家庭中的“夫主”,于是在卑下的地位中,其感情表现得异常专一而坚贞。实际上,男性对于女性话语的模仿,是完全处在男性立场上的模仿,他们对于女性的话语择其需要而取之,仅用其中的一部分来隐晦地寄托情思。这类男性的话讲对于女性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后来我们在女性的身上,其实你已经分不清楚到底哪种思想是女性独立的自我意识、还是已经陷入了更为奴化的处境。毕竟,有的时候,知识和修养似乎给人带来了更大的桎梏和奴性。

(第二节)弱化男性

整个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联合串演的一幕剧本,其中,女性无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时代,男性无沦造农业时代的田间劳作,还是冲上街头去革命,在邻国之问发动战争,或者忙于征服女性,都代表了社会动荡或发展的力量,而女性,她们则代表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元素:繁衍生息,子嗣延绵,以及同情、了解、慈悲等女性特质。

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人类个体身上有机地统一着男性与女性意识,人类个体的性格气质也包含着男性意识和女性意识两方面。荣格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先天的“男女同体”,这种男女同体的观念,即心理学上所谓“男女双性化”。这一名词源于希腊语,用来指称那些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个体。这个概念的引入为那些弱化甚至是阴性的男性找到了心理学的依据,就是说,每一个体身上,都潜伏着阴阳两种意识的种子,在特定环境的影响下,就能彰显和萌发出来,对个体产生重要作用。

这样一来,这一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其他因素似乎也被凝固化了,缺少一种纵横捭阖的内心冲突和发展变化,虽然也有貌似激烈的武戏,然而最终都是一片光风霁月,重新回到古典式的静穆与安详中去。至于中国传统戏剧里的小生,主要是文小生,他们的形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些女性化。一个响当当的男子,外貌上总是被粉面含春,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身着花衣,风度翩翩等一系列词汇加以描状,甚至连唱腔都使用较为女性化的尖细嗓音,颇惹人怜爱。舞台上,从小便躲在油彩后面长袖善舞的戏子,他们的感情细腻柔婉,具有一切女性情感的特征。在中鼠的传统文化中,男人只要沾了“文化”二字,通常便是一副知书达理、弱不禁风的模样,他们有的时候伤感而柔弱,是吟风弄月的好手和“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不通世事的书生。《红楼梦》中有多处贾宝玉的肖像描写,虽各处描绘不同,却处处都充满了女性化的特点。黛玉眼中的宝玉颇有意思: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如桃瓣,睛若秋波。

又写道: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一个鲜活明媚的多情公子形象,呼之欲出了。第三十回宝玉劝龄官避雨,龄官回劝宝玉多谢姐姐提醒了我。”脂砚斋评曰:“古今未见之人。”想象世界里幽花媚春的容颜,怎能生长在扰攘的尘世,这乃是典型的小说家言。宝五的这种略带女性化的形象,无形中让荏弱多病的黛玉感到安全,并渐引为知己。这样的一幅容貌,出现在“红楼”的女儿世界里,融入这些纯洁无滓的女性中去,使人自忘其性别,似妹融合为一也。当然在我们这个以色取人的时代,男性容貌的女性化并非坏事,很多文气的男青年总是受到异常的欢迎。他们往往带有诗性的感伤色彩,被屈抑的生存处境倍惹女性怜爱。虽然两性之间存在着无数看不见的犹疑、挣扎、决绝·,两性的相处也绝对是一门相当精妙的艺术甚或战争。但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和小说当中,能讨得女性欢心的角色,大部分是这种类型的男性。这类男性是她们倾注爱情的对象,也是她们理想夫婿的模型。

当然容貌的问题并不是最关键的,更值得重视的是这种男性的女性化特征不仅仅表现在容貌上,还表现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虽然读尽万卷书,可惜遇到实际问题就会痛苦呻吟。他们才华超妙,感情虚浮,镜花水月的好文字不过是纸上的建筑,不能给女性实际的温暖和庇护。一个时代若是不能给予他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就要慨叹身世之不遇。他们抒发痛苦和牢骚的能力比常人强过百倍,热爱虚幻的事物,人们都在鲜活地生活,他们唯独热爱那些光与影。应该说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为封建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间气候适宜的暧房,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发育得极其完善,这种制度充当了封建社会麦田守望者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了在这种环境的熏染下的传统人格。我们的建筑讲究静穆圆融的对称,我们的文学温柔敦厚,连男子也是温文尔雅的,中庸甚至女性化的。太过热烈的感情是不被看好的,它被视为不祥之兆。中国传统故事里的男性是缺乏对于女性的敏感的,面对爱情,女性往往热烈而大胆,为了爱情甚至能够九死而不悔。女性的形象是如此壮美夺目,这种光彩甚至是用生命的哀绝之音点亮的。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悲歌哭倒万里长城。朝廷软弱无力,十二寡妇征西救国;英台深爱梁山伯,最终化蝶遂愿。不惟如此,男性形象之弱化还表现在广为流传的一些故事里。男性在出人头地或实现重大的人生选择的时候,总是需要女子的帮助。这些女子们,总是表现出超凡的人生智慧和勇气,或巧用智谋,或资金佐助,最终那些寒酸腐儒都在女子的帮助下摆脱困窘,发迹升官,摇身一变而为成功人士。大凡男子,总是雄心勃勃,尤其是那些寒窗苦读的腐儒,苦日子过得太久、太’压抑,整天沉浸于权利和金钱的狂想当中。《红楼梦》中那个对于权利有着强烈渴望的贾雨村,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鬟娇杏在院内掐花,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有意于他,便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

同类推荐
  • 标志与季节

    标志与季节

    本书描述了时间在自然中发生的微妙作用,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是一部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朝圣记录。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抽烟、喝酒、不运动,这看似违背常理的人生哲学却是蔡澜先生享乐人生的七字箴言。一个洒脱的蔡澜,一个完全释放自己天性的蔡澜,一个童心未泯的蔡澜,他对那些贫穷而自强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尊敬,他对自己用惯的东西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洒脱的哲学,是一种更接近人性的哲学,一种更接近快乐的哲学。
  •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人称“弘一法师”,是我国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我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创作透露着“情”与“佛”相互交融的真性情。他的诗词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的联语具有极高鉴赏和创作水平,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艺术功底,是警示后人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热门推荐
  • 亿万彩王混都市

    亿万彩王混都市

    钟火麟获中千万大奖,翻身驰骋职场,打土豪,炼真情,匡扶正义。
  • 丑妻难驯,皇上要崩溃

    丑妻难驯,皇上要崩溃

    前半生她是九州乱世四分五裂的弱势嫡公主,为了勇敢追爱,将一切抛弃,只为了能和心爱的男人双宿双飞!岂料,洞房花烛夜,她收到了巨大的意外彩蛋!一颗血淋淋的头颅!还是她的父皇!!来不及悲痛,又被新婚夫君一剑送上西天!她承认,前世是猪油梦了心,眼睛长歪了!这一世!她就当个丑八怪吧!吓死人不偿命,还能换个模样来找仇敌报仇。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考生保健药膳集锦

    考生保健药膳集锦

    本书作者是长期从事药膳研究应用的专家。他针对考生学习、考试中出现的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心神不安、失眠等情况,设计了增强考生记忆药膳、抗失眠药膳、补心益气药膳、增强消化吸收营养药膳、补脑药膳、抗病强身药膳,以及女生保健药膳等,共计500余种药膳配方。每种药膳有配方、功效、制作、食法、宜忌等内容,内容翔实,简单易行。适合各类考生及脑力工作者家庭制作食用,也可供餐厅厨师及药膳爱好者阅读。
  • 阴阳天师

    阴阳天师

    三十年前,外祖父因犯了左倾错误被红卫兵抄了家,流放到贵州的大山里改造,心灰意冷之下偶然遇见一代宗师胡天禄,从此走上了天师的道路。五十年后,在外祖母的葬礼上下棺时尸体却失踪了,而我也被家里人认为是犯了关煞,这一切是阴谋,还是真的有鬼怪之说,寻龙穴,通灵眼,点尸油,一切还是未知之数………
  • 天城八月

    天城八月

    《天城八月》是柴勇继《天城七月》出版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天城市两个厅机关在八月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各种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小说无论写人物心理、写行动、写对话,都很到位而且传神,尤其是对干部文化的剖析和叙说,有精彩的段落,有生动的比喻,情节曲折、悬念迭起,人物命运复杂,矛盾冲突强烈,是一部令世人震惊的好小说。
  • 家里家外

    家里家外

    市委副书记廖天伦一生刚直不阿为政清廉,然而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家庭会一步步走向深渊。在他的家里家外围绕嫉妒和贪婪上演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更令他仰天长叹:兄弟反目、夫妻分离、情人倒戈、晚节不保、教唆杀人、制造冤案……盘根错节,扑朔迷离。这是二址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部声声泣血的人性解读史,一轴波澜壮阔的人生百态图,一曲荡气回肠的人间正气歌。作者以其新颖而巧妙的构思,敏锐而独特的视角,透视一些人的心理裂变、心娄碰撞、人性较量。你似乎感受到角手可及的灵魂在哭泣中颤栗!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活的人物塑造,复杂嬗变的人物性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命案记事本

    命案记事本

    一个不足百万人的二级市,各种奇特的尸体,各种奇怪的现场,各种怪异的手法……故事从一个寺庙开始,寺门口黑森森的两个大松树看不到顶,黄色的庙门的已经半开,右边的门边隐约看见几滴鲜红的血……
  • 逍遥农夫

    逍遥农夫

    小农民获得祖宗传承,从而拥有无上玄功,村花可以泡了,校花可以调戏,富豪的女儿也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