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4100000015

第15章

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五行之道,生我者休(体),其气虚也,居吾之后而来为邪,故曰虚邪。我生者相,气方实也,居吾之前而来为邪,故曰实邪。正邪,则本经自病者也。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假心为例,以发明上文之义。中风为虚邪,从后而来,火前木后也。伤暑为正邪,火自病也。饮食劳倦为实邪,从前而来,土前火后也。伤寒为微邪,从所胜而来,火胜金也。中湿为贼邪,从所不胜而来,水克火也。与上篇互相发,宜通考之。

五十一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藏府也?

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府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藏也。何以言之?府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纪氏曰:府为阳,阳病则热有馀而寒不足,故饮食、衣服、居处皆欲就寒也;阳主动而应乎外,故欲得见人。藏为阴,阴病则寒有馀而热不足,故饮食、衣服、居处皆欲就温也;阴主静而应乎内,故欲闭户独处而恶闻人声也。

五十二难曰:府藏发病,根本不等(等不)?

[然。不等也。]其不等也奈何?

然。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府病者,仿佛贲向,上下行流,居处无常,故以此知藏府根本不同也。

丁氏曰:藏为阴,阴主静,故止而不移。府为阳,阳主动,故上下流行,居处无常也。与五十五难文义互相发。

五十三难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藏者生,何谓也?

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间藏者,传其子也。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有图。

纪氏曰:心火传肺金,肺金传肝木,肝木传脾土,脾土传肾水,肾水传心火。心火受水之传,一也;肺金复受火之传,再也。

自心而始,以次相传,至肺之再,是七传也。故七传死者,一藏不受再伤也。

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子母相传,竟而复始,如环无端,故曰生也。

吕氏曰:间藏者,间其所胜之藏而相传也。心胜肺,脾间之;脾胜肾,肺间之;[肺胜肝,肾间之;]肾胜心,肝间之;肝胜脾,心间之,此谓传其所生也。按《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盖并者,并也,相并而传,传其所间,如吕氏之说是也。独者,特也,特传其所胜,如纪氏之说是也。越人之义,盖本诸此。详见本篇及《灵枢》四十二篇。但二经之义,则以五藏与胃、胜(膀胱)七者相传,发其例,而其篇题皆以病传为名。今越人则以七传间藏之目推明二经,假心为例,以见病之相传,若传所胜,至一藏再伤则死;若间其所胜,是子母相传则生也。尤简而明。

五十四难曰:藏病难治,府病易治,何谓也?

然。藏病所以难治者,传其所胜也。府病易治者,传其子也。与七传间藏同法也。

四明陈氏曰:五藏者,七神内守,则邪之微者不易传。若火气入之,则神亦失守而病深,故病难治,亦或至于死矣。六府为转输传化者,其气常通,况胆又清净之处,虽邪入之,终难深留,故府病易治也。愚按以越人之意推之,则藏病难治者,以传其所胜也。府病易治者,以传其所主(生)也。虽然,此特各举其一偏而言尔。若藏病传其所生,亦易治;府病传其所胜,亦难治也。故庞安常云:世之医书,惟扁鹊之言为深,所谓《难经》者也。越人寓术于其书,而言之有不详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今以此篇详之。庞氏可谓得越人之心者矣。

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

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积者,五藏所生,五藏属阴,阴主静,故其病沉伏而不离其处。聚者,六府所成,六府属阳,阳主动,故其病浮动而无所留止也。杨氏曰:积,蓄也,言血脉不行,蓄积而成病也。周仲立曰:阴沉而伏,初亦未觉,渐以滋长,日积月累是也。聚者,病之所在,与血气偶然邂逅,故无常处也。与五十二难意同。

五十六难曰:五藏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

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肥之言盛也,有头足者,有大小本末也。咳逆者,足厥阴之别,贯膈上注肺,肝病故胸中咳而逆也。二日一发为痎疟。《内经》:五藏皆有疟。此在肝为风疟也。抑以疟为寒热病,多属少阳,肝与之为表里。故云:左胁,肝之部也。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伏梁,伏而不动,如梁木然。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肺(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

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痞气,痞塞而不通也。疸病,发黄也,湿热为疸。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郁,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息贲,或息或贲也。右胁,肺之部,肺主皮毛,故洒淅寒热。

或谓藏病,止而不移。今肺积,或息或贲,何也?

然。或息或贲,非居处无常,如府病也,特以肺主气,故其病有时而动息尔。肾亦主气,故贲豚亦然。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积之要法也。

贲豚,言若豚之贲突,不常定也。豚性躁,故以名之。令人喘逆者,足少阴之支,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也。此难,但言藏病而不言府病者,纪氏谓以其发无常处也。杨氏谓六府亦相传,行如五藏之传也。或问天下之物理,有感有传,感者情也,传者气也,有情斯有感,有气斯有传。今夫五藏之积,特以气之所胜传所不胜云尔。至于王者不受邪,是固然也。若不胜者反欲返所胜,所胜不纳而留结为积,则是有情而为感矣。且五藏在人身中,各为一物,犹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非若人之感物,则心为之主,而乘气机者也。然则五藏果各能有情而感乎?曰:越人之意,盖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势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论其情感,亦不必论其还不还,与其必然否也。读者但以所胜传不胜,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结为积观之,则不以辞害志,而思过半矣。或人问子言情感气传,先儒之言则曰形交气感,是又气能感矣,于吾子之言何如?曰:先儒之说,虽曰气感,由形交也。形指人身而言,所以感之之主也。

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否?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此五泄之目,下文详之。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胃受病,故食不化。胃属土,故色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有声无物为呕,有声有物为吐。脾受病,故腹胀泄注,食即呕吐而上逆也。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食方已,即窘迫欲利也。白者,金之色。谢氏曰:此肠寒之证也。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溲,小便也。便,指大便而言。溲而便脓血,谓小便不、大便不里急后重也。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此五泄之要法也。

瘕,结也,谓因有凝结而成者。里急,谓腹内急迫。后重,谓肛门下坠。惟其里急后重,故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者,小便亦不利也。谢氏谓:小肠大瘕二泄,今所谓痢疾也。《内经》曰:肠澼,故下利赤白者,灸小肠俞是也。穴在第十六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累验。四明陈氏曰: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肠泄,即涸泄也。小肠泄,谓凡泄则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肠癖也。

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

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变,当作辨,谓分别其脉也。纪氏曰:汗出恶风者,谓之伤风;无汗恶寒者,谓之伤寒;一身尽疼,不可转侧者,谓之湿温;冬伤于寒,至夏而发者,谓之热病;非其时而有其气,一岁之中,病多相似者,谓之温病。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上文言伤寒之目,此言其脉之辨也。“阴阳”字,皆指尺寸而言。杨氏曰:温病乃是疫疠之气,非冬感于寒,春变为温病者,散行诸经,故不可预知。临病人而诊之,在何经之动,乃随而治之。谢氏曰:仲景伤寒例云:冬时严寒,万类收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又曰: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今按仲景例,风温与《难经》中风浮(脉)同,而无温缊(湿温)之说。又曰:《难经》言温病,即仲景伤寒例中所言温疟、风温、温毒、温疫四温病也。越人言其慨(概)而未详,仲景则发其秘而条其脉,可谓详矣。庞安常《伤寒总论》云:《难经》

载五种伤寒,言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所在而取之。据《难经》,温病又是四种伤寒感异气而变成者也。

所以王叔和云: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成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湿气,变为湿温;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斯乃同病异名、同脉异经者也。所谓随其经所在而取之者,此也。庞氏此说,虽不与《难经》同,然亦自一义例。但伤寒例言温疫而无湿温,叔和言湿温而无温疫,此亦异耳。

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受病为虚,不受病者为盛。唯其虚也,是以邪凑之。唯其盛也,是以邪不入。即《外台》所谓“表病里和,里病表和”之谓,指伤寒传变者而言之也。表病里和,汗之可也,而反下之,表邪不除,里气复夺矣;里病表和,下之可也,而反汗之,里邪不退,表气复夺矣,故云死。所以然者,汗能亡阳,下能损阴也。此“阴阳”字,指表里言之。经曰:诛伐无过,命曰大惑。此之谓欤?

寒热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皮寒热者,皮不可近席,毛发焦,鼻藁(槁),不得汗。肌寒热者,皮肤痛,唇舌槁,无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灵枢》二十一篇曰: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谓一身百脉无有是处也。汗注不休,齿本(未)槁,取其少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愚按此盖内伤之病,因以类附之。东垣内外伤辨,其兆于此乎。

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

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狂疾发于阳,故其状皆自有馀而主动;癫疾发于阴,故其状皆自不足而主静。其脉三部阴阳俱盛者,谓发于阳为狂,则阳脉俱盛;发于阴为癫,则阴脉俱盛也。按二十难中,“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四句,当属之。此下重,读如再重之重去声。重阳重阴,于以再明上文阴阳俱盛之意。又推其极至,脱阳脱阴,则不止于重阳重阴矣。盖阴气[盛]而极,阳之脱也,鬼为幽阴之物,故见之;阳盛而极,阴之脱也,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盲。四明陈氏曰:气并于阳,则为重阳;血并于阴,则为重阴。脱阳者见鬼,气不守也;脱阴者目盲,血不荣也。

狂癫之病,《灵枢》二十一篇其论详矣。越人特举其概,正庞氏所谓引而不发,使后人自求之欤?

六十难曰: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

然。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

详见《灵枢》二十四篇,厥逆也。

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真头痛,其痛甚,脑尽痛,手足青至节,死不治。盖脑为髓海,真气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

其五藏气相干,名厥心痛。

《灵枢》载厥心痛凡五,胃心痛,肾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皆五藏邪气相干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灵枢》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为真心痛。又七十一篇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心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藏坚固,邪不能客,客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其真心痛者,“真”字下当欠一“头”字,盖阙文也。“手足青”之“青”,当作清冷也。

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已(色)见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炱者死,赤如衃血者,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者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欲如以缟裹朱;生于肺,欲如以缟裹红;生于肝,欲如以缟裹绀;生于脾,欲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欲如以缟裹紫。此五藏主色之外荣也。《灵枢》四十九篇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又曰:赤色出于两额(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又(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庭者,颜也。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又七十四篇曰: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黑、多赤、多青皆见者,为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又如验产妇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青沫出,母死子活;唇口俱青,子母俱死之类也。袁氏曰:五藏之色见于面者,各有部分,以应相生相克之候,察之以知其病也。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四明陈氏曰:五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轻而劲;音声相应则无病,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沉而深;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袁氏曰:闻五藏五声以应五音之清浊,或互相胜负,或其音嘶嗄之类,别其病也。此一节,当于《素问阴阳应象论》、《金匮真言》诸篇言五藏声音,及三十四难云云求之。则闻其声,足以别其病也。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同类推荐
  • 鬼神传

    鬼神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智囊现代释用

    智囊现代释用

    全书以《智囊》为主干,又不拘泥于它,放开文笔,结合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难题,力图把《智囊》之“智”与现实之“智”融为一体,让读者彻悟并活用,以便一生有成。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女王诡言异录

    女王诡言异录

    王言凭着十九岁的智慧做了当地警局的警长,身边有个闺蜜三友一直作伴。三友屡次造歹徒伤害,护友的王言拼死保护,只为她平安。再一次事件中,偶遇其明朗,因推理能力能够勉强,让王言不得不收他为徒。基德在华莱士工作,一直以来在王言身边陪伴,但一直都未曾露出真面貌。女王的爱恨难舍的命运该何去何从?一切都在诡言异录。
  • 最强大玩家

    最强大玩家

    王观被【轮回世界】选中了,作为玩家,他必须要穿越到动漫、电影、小说、游戏等世界中去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正派、反派、动物、植物、男人、女人、狼人、异鬼......默默无闻的都市打工仔王观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他是大玩家,没有更强,只有最强,专治不服!
  • 会隐身的海草

    会隐身的海草

    《会隐身的海草》是以童话的形式讲述科学知识的一部科普童话,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以及独特性于一身。这里有“海马探长”和“飞鱼刑警”精彩绝伦的探案,这里有“虾兵蟹将”家族的鲜明特点,这里有海洋哺乳动物美人鱼的独特魅力,这里还有“花仙子”们的神秘芳香!这一顿丰富的科普大餐,等待你来享用!
  • 抓鬼那些事

    抓鬼那些事

    主角,意外学到道术,成为阴阳先生,抓鬼降魔,惩恶劝善,又被情所困,几经周折成为终于修炼有成,却发现国外灵异组织对我华夏阴谋,与其展开对抗,破坏其在国内的灵异恐怖事件,发场道术,扬我国威,挫败阴谋。可修道之人犯五弊三缺,一生因果业力缠身,不得善终。主角能否挣脱命运束缚,改天换命……
  • 人中至龙

    人中至龙

    世龙惊鸣踏星辰,鹤翔九天揽月痕。乘龙踏凤登凌霄,金鳞有悔系雷纹!过左道,越旁门,九成一败皆空尘;循真迹,踏正途,一鸣惊人万古书。此生难为立英雄,何不潇洒霸四方,横行苍间终问鼎。抛开天地封枭雄,敢爱敢恨如自我,既是你心何顾忌。该当恨饮口口尽,众生视睹缥缈弗!独怜美人,取之即行。王者气势,驾临而上!区区数女,征服便可!踏碎四海谓正义,越往吾心所想立苍窘!
  • 大神银家素人妖啦

    大神银家素人妖啦

    『暹罗猫·Club』没想到啊,游戏里玩个人妖号都不容易,好不容易成了大神吧!这坑爹的系统又合服了,很好,大神的位置让给别人了!不过是想要挑屑一下大神,结果还真收她当徒弟了?这诡异的人。等等,大神,你脱裤子干什么,别过来,银家素人妖啦!(?&amp;gt;ω&amp;lt;*?
  • 绝色殇:幻想仙剑之玄玉劫

    绝色殇:幻想仙剑之玄玉劫

    因负心之愧,他想助她为仙,然,上天捉弄,不但功亏一篑,自己还失去了仙功。终于,他苦练复功,寻找转世的她,想与她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然,上天再次捉弄了他,不仅重演了昔日的情敌之争,还收回了她的性命,顿时间,他恨上了老天,发誓不罢休不把老天捅个窟窿,誓不置休!
  • 宅的进化路

    宅的进化路

    宅男!在迫于现实压力下龟缩,七尺男儿的血性,也被压缩成‘蝼蚁尚且贪生’。可以湮灭于红尘,但也可一怒尸漂橹,匹夫而已,舍得一身剐,皇帝也能拉下马。当然,现实中,是有点扯淡!但,如果现实变成了一场游戏呢?又有哪个怪物,能够挡住宅男在长期背负压力而无处宣泄的疯狂呢?杀怪升级,一个属于宅男的进化路!
  • 完美小姐遇上腹黑少爷

    完美小姐遇上腹黑少爷

    她是A市墨家大小姐又是黑道上人人都害怕的第一杀手“魅”,还是全国第一公司“汐”的幕后总裁,有着漂亮的容貌和魔鬼般的身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近她。他是让见到他的所有女生都喜欢上他的冷家大少爷,又是黑道上和女主一样另人听到了他的代号都害怕的“冷”,还是“勋"的幕后总裁,但他人如其名一样冷,不喜欢别人接近他但除了一个人......
  • 总裁霸爱小娇妻

    总裁霸爱小娇妻

    一场疼与痛,爱与恨,把他和她深深纠缠在一起,就像烙印,永远也消不掉。如果一切能够重来,他希望能对她好一点,只是,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