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4500000012

第12章 万物有情,上天有意(1)

1.有志气,全世界都要为你让路紫玉道通禅师,出生在卢江一户何姓的书香门第。因此,他自小便饱读圣贤之书,下笔诗词歌赋,开口之乎者也。在他十来岁时,父亲进京赶考,三场大比,进士即第。随即,吏部一纸调官文凭,父亲便到岭中(福建)泉州南安县走马上任去了。怕他留在家乡无人管束,荒废了学业,父亲派来了一位仆人,接他到泉南读书。谁知,他这一去,没有走进学堂,却进了佛堂--出家当了小和尚。

那天,父亲为了他的平安到达,带着他到一座寺庙里进香还愿。父母官来访,住持和尚当然十分客气,破例允许他们父子参加僧人的日常课诵。他们跟随在一队僧人后面,鱼贯进入佛殿,静静伫立在佛龛一侧--

静。小小年纪的他,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宁静,不仅仅外面世界的喧哗停止了,连内心的骚动也完全平息了下来。而这种静,不是死寂,不是呆滞,不是冷凝,而是充满了勃勃生机。这时候,你的心分明能感觉到有一种潜流在悄然运行,悄然积聚,静默之中蕴含着滚滚惊雷。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轰然炸响--

"当--"

大磬响了,紧接着,一声天籁破空而来--

"南--无--"

这一声,像是来自宇宙中心的呼唤;这一声,像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呢喃;这一声,他仿佛已经期待了很久、很久,好像从一生下来,他就在等待着它的到来……他,像是突然之间受到了强烈的雷电袭击,愣了,呆了,傻了--然而,他又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气息从他的节节脊椎之中向上射出,直贯脑髓,冲出脑壳,与这渴望了千百万年的声音融为了一体……他百感交集,泪流满面,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那天,他没有跟随父亲回家,因为,从那一刻起,他明白了,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他像流浪多年的游子,既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就不会再离开了。

于是,书声琅琅的学堂空出了一个座位,寺院里多了一个法名"道通"的驱乌沙弥〔1〕。

那时,马祖道一呼啸出世--在福建建州(今建阳)佛迹岭启建丛林。小道通辗转投到了马祖座下,与禅宗史上著名的大珠慧海、志贤禅师等,成为了马祖最早期的弟子。并且,他一直伴随在师父左右,从福建到江西,从临川西里山(属江西抚州)到南康龚公山(今江西南康县),追随师父长达三四十年。因此,厚积薄发的道通禅师功力深不可测。

他年近半百才开始外出云游。临行,马祖对他说:"有一个地方,山川秀丽,林木葱茏,岩石像紫色的美玉一样温润,十分有益你的道业。什么时候遇到这个地方,你就可以住下来了。"道通禅师一路行行复行行,禅杖之端,挑着江南明月;斗笠缝隙,缭绕南岳烟霞;行囊之中,裹藏江汉波浪;草鞋之下,染着京洛香花……他,像一片轻灵的白云,青山留不住,绿树不挂碍,自由自在地在无限空宇中飘游。一年秋天,当北方的早霜将漫山遍野的枫叶点燃的时候,道通禅师从洛阳来到了唐州,不经意间一扭头,看到西面有一座高山。它横空出世,拔地而起,四面悬崖绝壁,峰峦险峻奇异,草木葱茏,格外秀丽。他向当地人打听,人家告诉他,这座山叫紫玉山。道通禅师不禁怦然心动,急忙向山上攀登。他登上山顶,赫然发现,山峰顶巅的一块巨大的岩石,方方正正,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紫色!

"这就是紫玉!"道通禅师惊叹一声,当然也就明白了,这里,这座紫玉山,就是马祖预言悬记〔2〕的地方。于是,他留住在了这个地方,披荆斩棘,搬石垒墙,构筑禅舍。不久,禅僧闻风云集,昔日荒芜的紫玉山,成了一座锻造禅门龙象的大道场。

山因人而兴,人因山而名。从此,道通禅师号称"紫玉"。当时,襄阳州长于(dí)不信佛法,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不允许僧尼行脚。每每有不知情的云游僧入境,便会被抓起来严刑拷打,只要能找到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一律砍头。

紫玉道通禅师听说这件事之后,意欲找上门去,化解这场灾难。刚出发的时候,有十来个人雄赳赳、气昂昂,跟随在紫玉道通身后,一副大义凛然、从容赴义的伟丈夫气概。然而,等真的到了襄阳地界,那些人便纷纷找到各种理由,想出种种借口,止步不前了。

紫玉道通禅师微微一笑,独自踏上了鬼门关一样的襄阳之路。他刚刚入境,便被一群兵丁逮了起来。一只死囚用的大枷〔3〕,砰然戴在了他的脖子上。紫玉禅师被押送到襄阳城,押入府衙,押到了于相公面前。

于威风凛凛高坐在大堂之上,一手按着剑柄,大喝一声:"呔,你这秃驴,难道不知道我握有生杀大权吗?"紫玉禅师哈哈大笑,道:"你知道有不惧生死的法王吗?"世界上,对人威慑力最大的,当然是生死存亡。然而,对于一个不畏惧生 死的人来说,再以死亡相威胁,便毫无用处了。

于面色变得稍微缓和了一些,问道:"和尚,你脑袋上长着耳朵了吗?"他的意思是说,难道你没听说过我专门与僧人作对的名声吗?

紫玉禅师说:"眉毛不遮挡视线。贫僧与相公相见,难道有什么障碍吗?"于州长的手终于从剑柄上挪开了。他略一思索,问道:"佛经上(《法华经·普门品》)说:"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此话是否当真?大和尚,你既然是得道高僧,请你让我看看,如何是"漂堕罗刹鬼国"。"罗刹,是一切恶鬼的总称,系印度神话中的恶魔。其面目狰狞可怖,秉性异常残暴,专食人的血肉。既然是神话,如何能变现呢?于相公用这个问题,将紫玉道通禅师置于了两难之中。是啊,你若不能将虚无缥缈的神话变成真实的场景,无法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就证明佛经说的不是真理!

紫玉禅师双目微闭,沉默不语。

于看他无言以对,脸上流露出一半是嘲弄、一半是得意的微笑……然而,正当他得意忘形之际,忽然听得紫玉禅师一声大喝,恶狠狠骂道:"于,你是天下最愚蠢、最无知的笨蛋,问这种事干什么?"于无端被谩骂侮辱,当然怒火中烧,愤然变色。只见他面庞严重扭曲,双目凶光毕露,咬牙切齿,怒发冲冠,杀气腾腾站立起来,"唰"的一声拔出了寒光凛凛的长剑,一步步向紫玉道通逼近,逼近……紫玉禅师却是一脸的平静,用手指着他嘿嘿一笑,说:"相公,你看,这个就是"漂堕罗刹鬼国"。"于不由得一怔,停止了脚步。是啊,自己面色狰狞,目光凶残,不就是罗刹恶鬼么!想到此,他手中的利剑随即绵绵无力地垂了下来。

是人是鬼,一切自在人心。一念和平善良,即是极乐世界;一念邪恶嗔恨,坠入罗刹鬼国!

于不甘心,于是就又问道:"如何是佛?"没想到,紫玉禅师召唤一声:"于相公。"于想都没想,下意识地答应了。

紫玉禅师紧接着说道:"不用别求。"什么,我就是佛?于一下愣怔了,惊呆了。难道,我也能做佛?难道,我真的能成佛?难道,我真的就是佛?于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恍兮惚兮,心中一片空空灵灵……从此,他将从前的罗刹面孔,换作了一副菩萨心肠,正式拜倒在紫玉禅师座下,学佛参禅,潜心悟道,全力护持佛教。

石头希迁祖师的大弟子、药山惟俨知道这件事之后,无不惋惜地感叹道:"唉,可惜,于家汉子活埋在紫玉山中了!"于听说了这句话,立刻从湖北打马〔4〕南下湖南,登上药山之巅,前来拜见惟俨大师。药山惟俨问道:"听说相公在紫玉山中大作佛事,是吗?"于恭谦地说了声"不敢",随即说道:"听说您有救度我的话,今天特来拜访。"药山惟俨道:"你有什么疑惑,尽管问好了。"于旧话重问:"如何是佛?"药山大喝一声:"于!"于浑身一机灵,下意识地回应道:"在。"药山快逾闪电,追问道:"是什么?"于突然大彻大悟了!他返回紫玉山,向紫玉道通禅师忏悔说:"大和尚慈悲无限,再三指示即心即佛,只是我从前不敢承当。"紫玉禅师走下法座,与他把臂大笑:"丈夫自有冲天志,三界烟云等闲看。"有一位禅僧灵机一动,马上问道:"如何出得三界去?"所谓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是生死往来的世界。出离了三界,自然就得到了彻底的解脱。然而,从禅的角度看来,三界本空,根本就没有入,又何须什么出!因此,紫玉禅师反问:"你住在三界里有多长时间了?"那僧浑然不悟,追问:"究竟如何出离?"紫玉禅师道出了一句千古绝句:"青山不碍白云飞!"景深

紫玉禅师以禅者的机智与智慧,折服了暴戾强横的襄阳太守于,似乎很有几分传奇色彩。如果说,千年时光隔断了我们与古人的直接交流,那么,近代高僧虚云大师化导李根源将军的事例,则可使我们耳闻目睹古今禅师一脉相承的风采。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世风日下,佛门之中自然也龙蛇混杂,所以,就难免有一些人戒律松弛,行为败坏。一粒鼠屎,足可搅臭满锅好汤。因此,民国建立之后,全国各地驱僧毁寺的事情时有发生。

时任云南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的李根源将军,对不法僧徒的行为恨之入骨,便以"肃清社会"为名,向全省寺庙、僧尼开刀。当时,虚云老和尚住持在云南宾川鸡足山祝圣寺。李根源将军听说,这个老和尚在全国乃至东南亚颇具声望,泰国国王、王后曾经皈依于他,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也曾向他跪拜,他还受过清廷的敕封。就连他住持的寺庙名称--"祝圣寺",都是前清皇帝御赐的呢!他想,一个穷和尚,如何有如此影响呢?其中一定有鬼!于是,他亲自带领着军队,杀气腾腾,从昆明直奔鸡足山而来……鸡足山的和尚们,手无寸铁之器,身无宰鸡之胆,只能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众弟子劝虚云老和尚赶紧逃之夭夭,老和尚反问:能跑得过生死吗?

八月,李根源的虎狼之师开到了鸡足山,进驻悉檀寺,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疯狂:驱逐僧人,拆毁寺庙、砸烂佛像、焚烧经书……在这万分紧急关头,虚云老和尚只身来到李根源驻扎的悉檀寺,径直来到了他作为指挥部的万寿殿。当时,李根源将军正在会见前四川按察使赵藩。赵藩与虚云是老交情,急忙站立起来,客客气气询问老和尚来此有何贵干,虚云趁机说明了来意。李根源当着赵藩的面,不好立刻传令将虚云抓起来,便拍案怒吼:"你们佛教对百姓有何用?对社会有何益?"虚云老和尚不焦不躁,徐徐说道:"佛教慈悲为怀,其济世利民的方法是教化人心,去恶扬善。心为万事万物之本,本得其正,则万事顺通,万物得宁;进而则民风祥和,社会安宁,天下太平。"李根源听了这一番话,口气稍微平和一些,指着大殿里的佛像说:"要这些泥塑、木雕、铜铸的偶像干什么?空费社会钱财!"虚云说道:"本来,我们禅宗,在马祖道一创建丛林的时候,是不建佛殿,更不设佛像的。即心即佛,是心做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后来,丛林之中之所以建起了雄伟的大殿,供奉庄严的佛像,正是为了与社会相应,教化民众啊。""此话怎讲?""相,是来表法的;佛像高大庄严,能令人生起敬畏之心。人心若是无所敬畏,必定无恶不作!世风必然每况愈下!再者,从世俗的礼仪来说,这佛菩萨像,与我们供奉祖宗的牌位、圣贤的画像一样,能令我们不忘过去,使我们的心有所归属,其功效不可思议。就我们佛教本身而言,佛祖释迦牟尼亲口在《金刚经》中说过: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李根源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请虚云老和尚坐下,让兵弁〔5〕送上了茶水。然后,他又问道:"可是,为什么有的和尚不干好事,反而做了许多坏事,成了民众的寄生虫、国家的废物呢?"虚云老和尚不禁微微一笑,说:"历代都有很多不肖的秀才,可是,并不能因此而大骂孔子,更不能为此惩罚所有的读书人。还有,李将军,你很正派,你所统领的军队虽然有严明的纪律,但仍不能杜绝个别士兵有欺压百姓等恶劣行为。难道应该为此而解散军队、诛杀将领吗?同样,僧团也是良莠不齐,不能因了几个不法僧人而废弃全部僧众。海,不弃鱼虾,因无所不容而成其大;地,不嫌污垢,因无所不包渐成其厚。李将军以为然否?"李将军脸上云开雾散。第二天,他亲自上虚云老和尚所在的祝圣禅寺回访,并跟随着众僧诵经吃斋、打坐参禅,还拜虚云老和尚为师,恳请大师为他授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成为了一位虔诚的居士。临下山,李根源将军赋诗一首,赠给恩师:芦飞清昼雨,石响夜藤风。残书千万卷,古迹墨。

虚老亦有一偈回赠:

三界无安是火宅,更于何处可安居。如来示我真实义,魔也如如佛也如。

心语

小郑是一位创意工程师。近些年,政府对刚刚萌芽的创意产业采取了一些鼓励政策与扶持措施,因而他与他的事业顺风顺水,在风生水起的创意市场崭露头角。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他们公司渐渐沉寂了下来。更让他苦恼不已的是,他的创意灵感枯竭了,艺术思维遇到了一层坚固的蛋壳,被牢牢禁锢其中,原来那些奇妙的火花再也没了踪影。公司与个人的双重困难,就像两座横亘在面前的大山,他身心俱疲,感到自己这次无论如何也翻不过去,真真要趴下来了。

小郑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禅修夏令营,听过禅客的课。那天,他到西山散心,忽然想到禅客暂居于西山,便前去讨一杯茶喝。自然,顺便将心中的苦闷倾给了禅客。禅客听完,连一句安慰话都没说,领着他到左近的小山顶上去看山。

万里蓝空行欲尽,千重青山入眼来。巍巍太行,绵延千里,一片孤云,飘在天边。禅客问小郑:"看到天边那朵云了吗?"小郑点点头,禅客接着问:"是山给你的冲击力强烈,还是云?""自然是山了。那云,只有那么薄薄的一片,孤零零的一朵。""可是,你看,那么多的大山,那样高的峰峦,都阻挡不住云的飘飞游动。

正如古代禅师所说,青山不碍白云飞。"小郑若有所思。禅客又指了指山脚下。山下,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霭。禅客徐徐说道:"没有山,雾气只是雾气;有了山的隆起,雾气爬升,就变成了白云。又因了重重山峦的起伏跌宕,白云飘飞得更加飘逸,更加潇洒,更加悠然。"不等禅客点明,小郑豁然明白了:只要心在,理念在,自己就是一片云。只要你是一片云,青山再高,也阻不住你的飘飞。

2.心宁则智生

一千二百多年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一带,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街头出现了一个光头赤足的神秘人物。看他手里拿着一只瓦钵,似乎是个和尚。

人们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从来处而来。""那么,你要到哪里去?"他点点头,说:"到去的地方去。""你的家在什么地方?"他反问:"家,有固定的地方吗?""你总应该知道自己叫什么吧?"他说:"你有名字,可是,名字是你吗?"谁也不知道他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方;不清楚他仙乡何处,俗姓法号为谁。本来,这样一个无名无姓无来历的人,应该最为平常,可是,人们习惯了有名有字,以为姓名便是自己,就反而觉得他有几分神秘了。

〔1〕驱乌沙弥,即七岁至十三岁的小和尚。〔2〕悬记,指佛遥记修行者未来证果、成佛的预言。〔3〕大枷: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刑具。〔4〕打马:扬鞭策马,骑马。〔5〕兵弁(biàn):士兵和低级武官的总称。

同类推荐
  •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本书是一本大众趣味数学读物,以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为蓝本,用现代方式对其中的45道古代算数题目(如《鸡兔同笼》、《物不知数》、《三女归宁》等)进行层层解析,并辅以大量古今拓展题目,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算数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古人灵巧的思维方式。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从古人那里继承思维法宝、提升脑力,还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掌握古代文化常识,提升古文水平,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休闲益智类读物。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仪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礼,是思想道德修养。仪,使其表现,即礼节。因此,礼仪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修养出来的,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秉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是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青少年们的必修课。本书具体阐述了礼仪和道德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青少年们提高整体素质。
  • 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小故事 大感悟

    小故事 大感悟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是睿智的人生,先辈、哲人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创造;先辈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生命,就是在一代一代的创造和借鉴之中延续、发展。感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它不但意味着知识的渊博、处世的精明,语言的机灵,更意味着宽广的胸怀、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
  • 365种心态(心态篇)

    365种心态(心态篇)

    抛开刻意追求卓越的野心,忘掉时时不如意的烦心,学会简简单单享受生活,学会轻轻松松享受自然。人生哪能天天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真谛。不要挖空心思去讨别人的喜欢,别让平凡的日子变成乏味的生活,要在日复一日的辛苦和烦恼中,找到幸福生活的真理和技巧。
热门推荐
  • 马戏团之魔术师

    马戏团之魔术师

    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所以只好用魔术把它们一一变出来——贪婪之罪魔术师
  • 将门妖妃

    将门妖妃

    秦落羽,21世纪影视歌三栖巨星,一朝穿越,却成了乞丐?并且还多了个儿子!这一世虽身为大将军府的嫡女,却处处遭受凌辱。大婚之日,就被当街掳走,成为落魄乞丐。这一世她不会再听命运的安排,她要带上儿子,凤凌异世,将妖魔鬼怪,奸人贱人,一并扫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唐书志传

    唐书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是个魔法师

    时光是个魔法师

    那些男孩教会我倔强,那些女孩教会我坚强。那些男孩的诗很狂妄,那些女孩的歌很难忘。那些男孩女孩的诺言,美丽得荒唐。怀念过去,终究是怀念曾经的自己吧。
  •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阴婚诡事

    阴婚诡事

    我只是想娶个新娘过门,却没想到娶回来个鬼新娘。冥婚假戏成真,让我深陷和鬼新娘的爱恨情仇纠葛中。为了履行一个男人的责任,我不得不一步步去寻求隐匿在黑暗中的事实,探索幕后的真相。由此,一段延绵波及数代人的纷争,浮现水面,狰狞,诡奇……
  • 黑客要不要这么逗

    黑客要不要这么逗

    作为一个黑客,能不能不要这么逗逼,有点职业道德好不好!
  • 不做帝王只为君

    不做帝王只为君

    只是一个意外,项天无意中闯入了异能界中。于是无数我们平常所看不到奇异事件围绕着他发生。王者的再次选拨,懒散的他却不得不用自己的异能本领在这场争斗中求得生存。不做帝王,只为君。
  • 上网百事通

    上网百事通

    网络犹如无边无际的海洋,逐渐覆盖了整个地球,海水从美洲漫到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你看,海洋上水道纵横(网与网紧密相连),大陆横陈(超级计算机时刻运转不停),岛屿星布(大型机与小型机密如繁星),还有大量的小舟漂来荡去(无数个人计算机用户)。这是一个在我们日常习惯了的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物理世界之外的,由亿万个比特搭建而成,以光速运行的新的世界。网络来了!不管你喜欢它也好,畏惧它也好。
  • 余墨偶谈

    余墨偶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