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64400000052

第52章 指手的男子/瑞士 贾科梅蒂

《指手的男子》青铜。高178厘米,创作于1947年。现藏英国伦敦塔特美术馆。

贾科梅蒂(1901—1966),瑞士美术家,是一位在雕塑和绘画方面均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他生在画家之家,在就读于日内瓦美术学院、游历意大利之后,来到巴黎,师从布德尔大师。在巴黎,跟布德尔学习了三年后,他在1925年开始放弃写实的风格,投入新的探索。20世纪30年代初,他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者的队伍,并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战期间,他回到日内瓦。战争的阴云过后,他再度来到巴黎,用极具个性的雕塑语言,表现了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传达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观念有着内在联系的情绪,这类作品给他带来巨大声誉。接着,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油画和素描肖像,又为他赢得一片赞美之声,至今追随者不绝。

在投身超现实主义运动时,贾科梅蒂创作了一批奇特的雕塑,如《清晨四点的宫殿》。这种组合在笼子般几何形框架内的作品,虽然颇有特色,贾科梅蒂却对其渐生不满,终于在1935年又回归到研究真的方式上来。经过长久探索,他在战后推出了结合观察、想象、体验于一体的火柴杆似的细长人物形象,一举震惊四方。

贾科梅蒂要在人像中建立一种新的视觉距离,以便能在人物本身的有限空间内,察觉到人物的整体性,于是他放弃人物形体的细节,用斑驳的边面去强化远视感。他说:“两个鼻孔之间的距离就像撒哈拉沙漠,无边无际,难以捉摸。”为了把握这种难以言传的空虚,他反复改造自己的雕塑语言,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开始他对照模特儿工作,后来他放弃模特儿,凭借记忆工作并在雕塑尺寸的大小之间反复斟酌不定。到20世纪40年代,贾科梅蒂终于形成了自己成熟的风格,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拉长的躯体,瘦若骨架,形容憔悴,如同失魂的幽灵一般,悄然孤寂地行走着。人物的表面凹凸不平,像布满了历尽磨难的创伤。

《指手的男子》是这类雕塑的一个范例。这样细长的、伸手一碰似乎就会碎掉的形象,是贾科梅蒂反复实验才获得的。它是一种高度概括、高度简化的形象。在这个仅仅保留了人体最基本结构的雕像上,人似乎受到魔法的控制,被拉成近似骨骼的样子,体型细长得难以想象,而双脚却像树根一样牢牢地固定在底座上。粗糙不平的表面是特意塑成的,这么做能让光线更丰富地与形体配合,使人像更生动地存在于空间中。最令人吃惊的是,作品形象这样单薄,却具有真正的雕塑感,有力地控制着局面,让走过它旁边的人强烈地意识到它的存在。

这个一手扬起、一手指向前方的男子,虽然不是以古希腊或文艺复兴那种人体模式处理的,但在其僵直的火柴杆形象的处理上,仍有一些生动的变化,如头的转侧与躯干和双腿方位的对照,以及两臂的呼应等。这些细节说明,美术上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会贯串在其发展的长河里,就连风格迥然不同的美术家,也会不约而同地运用它们。

很难说这个男子的神态和动作意味着什么。不过,结合贾科梅蒂一系列这种形象的雕像,就会觉得指手的男子,与环境有种相当明显的隔绝感。那指出的手,与其说表示方向,不如说显示迷惘。无疑,他的动作使他更显孤独、寂寞、焦虑与不安,并且向外溢散。他绝不是一个可以让你平静和快慰的艺术形象。二战刚过,出现这样的形象,不会让人觉得不可理解。

一件大的雕塑物对我来说是假的,而一件小的,我也同样不堪忍受。后来这些作品就变得很细,细到和我的雕塑刀一接触,它们就消失在尘埃中……后来,我有个很奇怪的感觉,这些作品只有在又细又长的时候,才形成一种面貌。

我作画与雕刻,是为了攻击现实,是为了保护自我,是为了抗拒死亡,以争得所有的自由。

见仁见智

贾科梅蒂将每个人体都变成了线状的造型,已经没有了充实的体积感和分量感,人物看起来形容憔悴,已经简略成了一个象征的符号,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在贾科梅蒂的作品中变成了抽象的骨架子。

(迟轲、陈儒斌、樊林《石像,是有体温的》)

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说,贾科梅蒂的雕塑是从“充实的石膏的揉搓中,创造虚无”。萨特认为贾科梅蒂的作品体现了“绝对的自由与存在的恐惧”,他认为贾科梅蒂生活在深渊的边缘,以一个艺术家的敏感,感受到个人以致人类的危机,并将这种深重的悲观及焦虑感,注入到他雕塑的形象中,以此作为对这个世界的反抗,而贾科梅蒂的这种观念在二战后深入人心,影响了西方一大批艺术家。

同类推荐
  •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本书是国内外舞蹈学研究领域首次对“手舞”进行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的概念,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中的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并以此来剖析中国古典舞手舞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研究。
  •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本书分为仲尼梦尊帖、自叙贴、送梨贴跋、前后赤壁赋、草书诗贴、醉翁亭记、难得糊涂等七部分,内容包括:欧阳询书房夜话写神帖、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苏轼两次作《前后赤壁赋》等。
  • 收藏的江湖

    收藏的江湖

    本书采用大量现场实景图片及犀利精准的文字纪实方法,对收藏领域里的现状、群体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曝光,并以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阐述。再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桩桩黑幕重重的文物拍卖、一个个假专家的道貌岸然、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古玩诈骗、一座座山寨博物馆的惊天骗局、一场场真假难辨的“国宝”之争。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热门推荐
  • 携手游人间

    携手游人间

    找一个他或她携手同游人间,可能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梦想。一个普通的大男孩在一个游戏里找寻着这个梦想,但游戏的背后有着什么,他会遇见什么?最终会拥有什么?梦想其实并不远,只要努力着!
  • 烈焰春萌

    烈焰春萌

    悠闲的午后,慵懒的阳光洒落在池塘上,掀起一片光晕,少女倚在一边发呆。这里是翠航山的深处,一个叫做馆的私人别墅。来到这里已经一个礼拜,而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好像梦魇一般。而且这个梦刚刚开始…….
  • 《肆意青春爱殇》

    《肆意青春爱殇》

    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500年一次,当凤凰的生命快结束时,便会集齐梧桐枝燃烧,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不要再哀悼那段过去了的感情,不要再悲伤,让我们在这里涅磐……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本书就是本着赋予你理财的能力,赋予你改变命运的力量的宗旨而做的!让你由内而外,从观念到身份,实现最神奇的转变。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空谈,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理财“挖井”指南。同时,本书对所有理财工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其中提供的理财方法拿来就能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同时,本书也摒除了一般理财类图书中生涩的理财术语,你读到的将是最贴近生活的言语,而它博大的内容,可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理财需求。可以说,它就是一本专门为理财人士打造的超级理财指南。
  • 有一种情叫心痛

    有一种情叫心痛

    本书收录了近百个感人至深的亲情和爱情故事,是短篇故事集。亲情是世间最圣洁的情感,尽管有些时候含泪带血……有一个朋友,经常不修边幅,加上浓密的八字胡,总给人一种粗放莽汉的感觉。
  • 时光

    时光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神仙小岛主

    神仙小岛主

    夕阳山外山,碧波藏仙岛,又到毕业季,关小虎就要回岛种树养鱼了,一心想攻陷他的校花机会不多了……龙虾海参象拔蚌,山鸡肥鹿野蛇羹,吃货不要流口水,海天盛宴算个鸟,造艘潜艇捞宝藏。
  • 一箭破天

    一箭破天

    这是一个少年猎人成长为箭神的故事。一箭穿云!一箭破天!
  • 开启人类新纪元

    开启人类新纪元

    这个宇宙中存在神吗?姜明昊会告诉你,有。这个宇宙中会存在兽人吗?姜明昊依旧会告诉你,有。但是在诸多种族和那些被人类创造出的种族出现在这天地间时,人类一词在这一刻也有了新的意义。神秘的所罗门钥匙,神秘的宇宙,还有那虚无缥缈的神。终究需要战争来探索!!
  • 西游记百回详注

    西游记百回详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