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0600000053

第53章 信报噩耗

河西走廊西部,春天来得晚一些,已过了清明,树上才有了细碎的嫩叶,晨风仍然带着一股刺肤的寒意。天麻麻亮,已经长成大小伙子冯成英,陪着用围巾包着脸的李珍玉,走进了饮马河镇。

兴中学校的大门口,一个校工挥着大扫帚在清扫路面。冯成英去了学校,李珍玉径直朝镇上新开设的邮电所走来。三个多月了没接到成杰哥的来信,她心急如焚。要知道他天天都在打仗,枪子儿、炮弹不认人,是挂彩了呢,还是?每当想到这,几年前,在王希富家见过《阵亡通知书》,就会跳到眼前,她就会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投递员老尤正在打扫铺面门口的街道,李珍玉主动给他打招呼:“尤大叔,您早!”

老尤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哦,是李老师啊!上年纪啦,爱钱怕死瞌睡少,不早起也睡不着。”

李珍玉提起放在门口的洒水壶帮着洒水,问道:“大叔,我托您的事……”

“哦,我知道你是来问信的。”老尤停下手里的扫帚说,“昨天我去取信的时候,把邮局里近半年没送出去的死信翻了个遍,同和顺商号我也去了,都没有寄给你家的信。”

李珍玉又问:“昨天拿回来的信里头也没有吗?”

老尤说:“没有。不就是寄给李珍玉,或者冯大仓,或者祁菊芳,或者冯成英这几个人的信吗?你天天来,天天问,这几个人的名字我都熟烂在心了,见到信就能想起来。”

“再见,大叔。”

李珍玉离开邮电所,忧心忡忡、恍恍惚惚的朝学校走来。此时天已大亮。进校门的时候,站在门口的冯成英连喊了她两声姐,她才回过神来。

冯成英问:“姐,有信吗?”

李珍玉摇摇头,看着她的小叔子兼同事,凄然笑了笑。

“老师好!”一群学生走进校门,向他们问好。

“同学们好!”他们向学生回礼。

又一拨学生朝校门走来了。李珍玉向冯成英招了招手,随前一拨学生走了,冯成英继续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

冯成杰现在是兴中学校小学部的教员。初中毕业后,他自作主张,考上了新开办的肃州师范,毕业后就到兴中学校当了教员。任教后,他继承了李先生在世时的一贯作风,每天早晨都要站在校门口,迎接来上学的学生。这样,谁来迟了,谁生病了,谁家里有事,他都能及时掌握;各村发生的大事小情,也能随时知晓。

一群学生刚走进校门,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小鸟似得飞到冯成英面前说:“二哥哥,我妈叫你到我家去一趟,说有要紧事要告诉你。”

“知道了。谢谢你啦,玉凤!”

“老师再见!”

小姑娘是祁玉龙的小妹妹祁玉凤。

太阳露出半边脸,上早自习的钟敲响了。冯成英早上一二节没课,他离开学校,朝诗书庄走来。他一路走,一路猜测,这位被他称为大舅妈的夫人,找他会有什么事呢?是不是要落实给她外甥女的学校再捐一笔办学经费的承诺,叫他去办手续?还是……

冯成英这么想是有原因的。现如今,祁家的老太爷去世了,祁玉龙的父亲当了县参议长,成天忙于他官任上的事,大太太就成了祁家真正的大东家、内掌柜。这位夫人处事比她丈夫大度,出手比她丈夫大方。前几天,他送生病的祁玉凤回家,夫人曾说过,等收回的田租出手后,他要给学校再出点钱。眼下,新的一年的春耕已经结束,留下作籽种的粮食,已经出售一空,按说兑现她的承诺也是时候了。

冯成英来到祁家,夫人的表情看上去怪怪的,尽管她脸上挂着笑容,却透着几分凄凉、几分神秘。她把他让进堂屋坐下,问了些无紧要的事情,给了他一张三百块银洋的钱庄银票,坐下说:“有封信我给你看看。看过信你别着急,信上说的事,不要急着告诉珍玉和你爹你妈,等把事情弄靠实了咱再相看,你说好不好?”

冯成英点头应诺。同时,心咯噔一下,咚咚急跳,血压猛的上升。快三个月没接到绥远军中的来信,已经不是好兆头,他估计,夫人要给他看的信,一定与这件事有关。

夫人揭起衣襟,掏出一封信递给冯成英。信是祁玉龙从陕西汉中的军队上寄来的。

冯成英抽出信笺,一目十行地往下看,寻找着他最想知道的内容,终于有一句话绊住了他的视线“……玉珠开学返校后来信说,因成杰身遭不测,近来,叔叔的心情一直不好……”

看到这句话,冯成英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整个身子坠入万丈深渊,坠入了寒气逼人的冰窖。他拿信的手颤抖着,一股气噎在嗓子里,两眼直瞪瞪地坐在那里,好半天没动。

“成英。成英!别这样!”夫人走到冯成英跟前,边拍背边喊,“听大舅妈说,也许成杰只是受了点伤,或者生了病,不会有啥大事情。玉龙这孩子说话不着调,办事不牢靠,这么大的事,只写几个字哪能成?你赶紧给他写封信,叫他把事情搞实确以后,赶快回信。”

冯成英被夫人的这句话提醒了,回过神来,在心里骂自己:这么经不住事,算什么男子汉?他谢过夫人,带上祁玉龙来信的信封,回了学校。

这些天来,冯成英一直忍受着有生以来最难忍受的煎熬,他心里既有企盼尽快接到祁玉龙回信的焦急,又有害怕得到不幸消息的忧虑。他也去成大壮家打听过消息,也说好几个月了没收到过来信。

半个月后的一天傍晚,全家人正围坐在方桌四周吃饭,成大壮的弟弟成大实,手里拿着一封信风风火火地跑进屋来嚷嚷:“老师,不好了,你家的成杰哥……”

“大实,胡说啥!”冯成英赶忙站起身阻拦。

“我没胡说,我哥信说的。”成大实杨起手里的信争辩。

冯大仓从大实手里接过信,递给冯成英说:“成杰到底怎么了?快念信!”

“不会有啥事,等吃过饭再念吧。”

已经做好思想准备的冯成英,接过信就往衣兜里塞,坐在旁边的李珍玉把信抢过去,两手抖抖的抽出信笺默看。

“念,赶快给我们念啊!”冯大仓等不及了,连声催促。

“成杰——!”

冯大仓的话音刚落,李珍玉撕心裂肺地悲呼一声,软瘫瘫的歪倒在椅子里,一家人都愣住了。

冯大仓很快缓过神来喊道:“怎么了,我儿子到底怎么了?”

“我哥在信上说,成杰哥下落不明了!”站在一旁的成大实说。

“我的儿呀!”祁菊芳也哀喊了一声,滑下椅子昏倒在地上。坐在她身边的孙女儿月圆,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冯大仓抱起妻子,冯成梁抱起嫂子,放在炕上,又呼又喊,掐人中,捏合谷,搞得手忙脚乱。吓傻了的冯月圆,止住了哭声,立在墙角,看着大人们发呆。成大实发现自己惹下了麻烦,捡起落在地上的信,一溜烟跑了。

祁菊芳缓过气来,流着眼泪,不住声的哀呼:“儿啊,我的儿啊!”

李珍玉缓过神来,躺在炕上,两眼直呆呆得看着屋顶,过了片刻,一骨碌坐起身,跳下炕,朝门外跑去。边跑边喊:“成杰哥——,等等我——!”

冯大仓、冯成英父子俩,赶忙追出了院子。

不懂事的小月圆吓得再次放声大哭。祁菊芳坐起身,把孙女儿紧紧抱在怀里,无声流泪。

追到院门外,父子俩撵上李珍玉,各拉住一只胳膊,拽住她。

冯成英说:“姐,别听他们胡说。遭了不测,也许是受伤了。你想,我哥真的出了事,队伍上能不来公文吗?”

冯大仓被提醒了,也有了话说:“是啊,连立了功都要给家里送喜报,成家收到过一次,我家收到过两次。王家的儿子出了事,队伍上又来‘公事’,又寄钱,我家成杰不会比他低一等吧!”

听了这些话,李珍玉平静了许多,止住了啼哭。被公爹、小叔子拽回了家。

父子俩用同样的话劝说祁菊芳。

冯大仓有了新主意:“队伍上不来‘公事’,说不定是好事!我到绥远队伍上看看去。”

冯成英劝道:“爹,那里正在打仗,兵荒马乱的,你咋去?我再给大壮哥写封信,他会给我们说实话的。”

“快写,现在就写!明天一早我就去县城发信!”冯大仓说。

给成大壮的信发出去以后,一家人在担忧焦急中等待着回信,等来的却是祁玉龙的信。他在信上写道:“……我通过电话和叔父取得了联系,搞清了成杰兄弟身遭不测的基本事实:在我叔父离军考察期间,主事的余副师长,强令成杰向八路军开火,成杰弟抗命不遵,只和八路军搞了一场练兵演习,触怒了余副师长,因而身陷囹圄,押回师部的途中又遭土匪劫持,至今下落不明。我叔叔说,成杰深明大义,是真正的英雄!我也为能有这样的同乡兄弟感到自豪!即使他已取义成仁,也比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伟大光荣。”

成大壮的回信也来了,说他的消息来源于独立师发的通报,也提到了遭到土匪劫持的事。

这些书信,没给冯家没减轻多少悲伤,但却留下了几分希望,几分期待。

后来,成大壮也与家里失掉了联系,成家的人常来冯家打听消息。两年以后,是祁存哲的几句话,把书信留给冯成杰父母的一线希望,彻底掐断了。祁家的老太爷去世三周年的时候,祁存哲赶回来摘孝,特意来冯家拜访。冯大仓询问儿子的情况,这位一师之长,讲完他的那位爱将身遭不测、下落不明的起因和结果后,给冯大仓、祁菊芳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大仓哥、菊芳姐,我没替你们照顾好儿子,对不起了!失去这个孩子,我心里至今还非常难过。”

成家的人赶来打听成大壮的情况,祁存哲说:“那年,他跟随部队到察哈尔作战,这一去再没回来。那孩子是营长,我得到的消息是队伍被打散了,当时还活着。到哪里去了,我就不清楚了。”

东西失去就是没了,人失去就是……冯家的两位老人从此多了一件事。每当清明上坟祭祖的时候,冯月圆就会被奶奶拉到坟地的东南角跪倒在地上,让她给她爹烧纸钱,上香。焚纸敬香之后,冯大仓站在远处抹泪,祁菊芳就坐在地上号啕大哭:“成杰儿啊,回来吧!回来看看你的女儿,看看爹娘吧!”

冯成杰是否还活在世上,李珍玉和冯成英却各有各的看法。

同类推荐
  •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温暖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里这25篇故事,有数万字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多角度,多侧面描绘了让人落泪的人间真情,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
  • 太原诗钞

    太原诗钞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整理出版的歌咏太原人、事、物等相关诗歌的结集出版。本书上起上古歌谣,下至当代诗人的现代诗,精选300首,纵横二千多年,是一部展示太原历史和人文的优秀作品。诗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有作者简介、题解以及简要的注释。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热门推荐
  • 少年逆袭记

    少年逆袭记

    一次偶然,他穿越到了异界。他立誓要站在大陆之巅,看真少年如何逆袭成龙。
  • 御膳房的小娘子

    御膳房的小娘子

    作为尚食局的培养对象,阮雪梨在无意间“捡”到一个可怜的侍卫:父亲早亡,母势太强,上班很忙,沉浮无常。阮雪梨善心大发,常给他带各种好吃的!后来,两人慢慢熟悉,雪梨忍不住开始吐槽她的上司:一位喜怒莫辨阴晴不定的帝王。再后来,那个侍卫自称了朕。
  • 带着僵尸军团异界行

    带着僵尸军团异界行

    中国最后一个茅山传人韩寒一次意外的经历带领一群僵尸穿越异界废柴?领主?这是一个魔法与斗气并存的大陆看他如何?建领地。创宗门收弟子赢神兽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做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做人术

    本文主要内容为:做人的智慧、挺起胸膛做人、踏踏实实做人、做人要善于言谈、做人要豁达、做人要乐观、做人要学“忍”经、做人要有弹性、做人要有上进心。
  • 东巴密卷

    东巴密卷

    没有人会想到,一个总人口不足三十万的小小民族,竟然在千年之前,用独特的象形文字创造了一种辉煌的古代文明,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宗教盛典。19世纪初,一些西方探险家、学者、传教士贸然闯入了这片长江上游的雪域,不可思议地发现了这个拥有浩瀚如海的宗教秘笈的“象形古王国”。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于是,英、美、德、法等国的冒险家和阴谋家们纷纷闯入了喜马拉雅边缘地区的神秘雪域,进行血腥掠夺……也许是三多神显灵,抑或是别的什么原因,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外来的野蛮人竟被淹没在诡异的历史中,再也没有半点踪影。圣洁的雪域高原也仿佛恢复了她往日的宁静。
  • 重活之书写人生

    重活之书写人生

    杂志投稿让他获得第一桶金新概念作文让他初负声名出版小说让他跻身青年畅销作家文坛已死让他转战网文一味的抄袭被他摒弃前世的经历由他书写重活一世,不走老路他是余白那个经常被人称之为文豪、白金大神的人,其实他很清楚,从始至终,他都只是一个普通人(ps:本书伪文艺,小热血,貌似单女主,喜欢请入坑。)
  • 剩下的雨季

    剩下的雨季

    现实,就是这个样子,在归子星心中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配角,如果他愿意告诉我实话,我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倔强,执着的去追求那本不属于自己的文毅。咖啡店门前,我倔强的凝视着白板上的提示:“祝归子星先生在比利时旅游完满结束,返回家乡,也祝文毅先生和归子星先生友谊万年。”如果归子星消失后我没有倔强的去追寻和他的记忆,也许结果也不一样,如果十五岁的时候我没有遇见那个薰衣草男孩,如果我没有为了那唯一的尊严幻想挽回归子星去整容,我可能就不会死,就不会变成另一个陌生的女孩。我们的故事没有结束,我重生了,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 黑暗江湖

    黑暗江湖

    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谁是黑暗江湖的主宰,我就是!刀光剑影!商场拼杀!阴谋诡计!看一代枭雄的传奇故事,会有你想不到的故事,会有你难以忘记的场面。看兄弟间的情谊。不一样的黑暗传奇尽在《黑暗江湖》。
  • 岁凉

    岁凉

    她被弟弟所害,解脱后茫然穿越。重来一次,她只渴望平凡。那个雪夜,胞弟许久未回,她担忧出寻,命运的安排,遇到了他。他原对她没有太过在意,无意却看见她的才情。一见无意,二见生奇,三见动了情,于是为她挡尽风雨,为她天下也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意胭脂铺

    如意胭脂铺

    大唐天授年间,神都洛阳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有一间装修极为典雅的胭脂铺,店铺女主人姓邢名如意,自千年之后穿越而来,却离奇的拥有了可以点化鬼神的能力。她与一只能够说人话的狐妖为伍,偏爱美食,以美容古方为谋生手段,只是这美容古方背后的故事你敢看吗?这只是一个披着古代外衣的小故事,与历史无关,与各色中药息息相关!【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