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0500000124

第124章

重阳节一过,天气一天凉似一天,天空中没有一丝儿云彩,太阳红红地闪着耀眼的明光,一丝儿硬,一丝儿软地冷风夹杂在空气中,四下里乱窜,杏树的叶片儿得到了冬天的信息,它首先让自己的叶缘染上了浅浅的绯红,然后让那浅浅的绯红慢慢地浸淫开来,过不了几天,便让满树叶片都变成了红色。那满树红叶簌簌地抖动着,红得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杏树的叶片红了,杨树的叶片则变成了纯粹的金黄,杏树和杨树交错着,绘制出了北方农村的田野里最靓丽的秋色。沙枣树的叶片是银灰色的,但它的果实却是鲜红色的。银灰的叶片枯萎了,指头般大小的沙枣一串儿一串儿地悬挂在树梢上,招惹得小孩子们天天都来光顾它的门庭。

几场秋风过后,满树红叶落尽,深秋黯灰的萧瑟景色,像个黑色的幽灵,发动了它的魔法,一点点的,但是是决不停止地销蚀着生命的气息,使得本来生机勃勃地世界日渐衰颓,直至死灭。火热的夏天早已远去,殷实的秋日业已过去,冬天来了,伴随着荒芜,伴随着寒冷。仿佛只是眨眼的时间,世界变了,变得那样肃杀,变得那样凄冷,变得那样叫人心寒,变得让人的心情也如这糟糕的世界一样糟烂。

在这样的季节里,上面又下来了“新精神”,说当前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抓革命、促生产、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任务更加紧迫重要,全国人民一定要紧紧团结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誓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说是“新精神”,其实也没什么新内容,还是老一套。与“指示”和“精神”一道传来的,照例还有几个叫人不安的消息:地区红总司的司令谢勇逃跑了,他原来是“反共救国军”的团长,现在被人揭发出来了。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却不慎走漏了消息,叫谢勇预先察觉到了,结果被他成功逃脱。据人说,他已经从新疆那里逃出了边界,逃到苏联去了。又一个消息说的是西山堡的公社书记王志恒。说他搞“独立王国”,联合境外反党势力,纠集了一伙反革命分子,秘密挖开了古龙山上的战备地道,偷走了存放在山洞里的战备物资,据说那些物资足以装备一个营的战士呢!现在王志恒已经被逮捕了,军区正在追查被盗的东西。军区想从王志恒的身上得到有用的东西,但是王志恒是个死硬分子,拒不交代东西的下落。有人怀疑,那些东西已经从新疆出境了。接着分析说,苏修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在我国北方的边界线上陈兵百万,妄图侵犯我神圣的领土,战争形势十分紧张,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对于这样的“指示”、“精神”和“消息”,人们早就腻烦极了,他们始终弄不明白,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多事?人们为什么这样好斗?更弄不明白,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困惑地想到:如果生活在世界上竟是这样的痛苦,人还有什么意思活着?人活着,难道竟然不需要安宁么?

不好的消息到处流传,人们觉得战争似乎就要打起来了。刘万忠对此不屑一顾。他说,这都是政治家们在愚弄人心,当不得真的,还是干正事的要紧。

宋队长在办公室院子里传达完上面的“指示”和“精神”之后,和往常一样给社员们分配队里的活路。

“……运动要搞,生产也不能放松。冬天已经到来了,备料的工作必须抓紧。我们统计了一下,发现任务完成得很不理想。截至目前,手最快的人,也还没有完成总任务的一半呢!如果不能在上冻之前抢出任务来,今年的计划就有可能落空……我们这里本来就缺少石头,如果我们不抓紧备料,等其他队捡拾完了,到时候就只能到外地去拉。如果真落到这一步,那可就坏事儿啦……”

“近处的石头早就拉完了!现在拉的石头,都是去二十几里以外的大青河里拉的。”有人高声给队长反映拉不到石头的情况。

“怎么这么快便拉完了?”宋队长不相信附近的石头这么快就被拉完了。经过几个有“威望”的社员的证实,他愈发感到备料的工作越来越难了,就提醒说,“最好还是抓紧时间先把近处的石头往完里弄。到底近处的石头少跑路,省时又省工。有些石头是埋在地里的,挖一挖,还能找到一些……”

听他这么说,大家都受到了启发。有人说:“近处的石头的确还能找到一些,只是都是埋在土里的,挖起来很费力气……如果有好工具,比方钢钎、洋镐之类的东西,还是能弄到不少石头的。”

“在近处挖合算,还是到远处去拉合算?”

“当然是近处挖合算。多少挖一挖,埋在土里的石头就能被挖出来。如果碰巧挖到石头窝子,一窝子就能弄到二三方石头呢。只是得有好工具……”

“工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回头到铁路上找找朋友,让他们给帮助一下,问题也就解决了……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得引起注意:我们查看了一下,有些人拉来的石头不符合要求,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大的大得像牛,小的又小得像核桃,这样的石头啥用都没有。多大就合适呢?碗口大,升子大,最大不要超过脸盆大,这样的石头才有用……”

宋队长一边跟社员们商量拉石头的事情,一边给大家提要求——他的心里真犯急呀,大队里催得紧,说无论如何要在上冻之前完成本年的备料任务,否则,就会拖来年的后腿。队里的强劳力,都到工程上走了,备料的大都是妇女老汉,如期完成任务的难度很大,形势逼迫得他不得不下决心。

他说:“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了,必须得拼命……从今天起,所有的精力都应该集中在备料上来。无论如何,必须在年前完成本年的任务。谁家完成了任务,就给谁家记工分分粮,超额完成任务的,超额部分双倍奖励工分和口粮。相反,完不成任务的,不仅不给分粮,还得扣罚工分。少一方,罚二十分工!”

宋队长的这个办法果然厉害,决定一公布,社员们便乱了手脚——完不成任务,挣不到工分不要紧,关键是分不到口粮可就麻烦了。孩子们都盼望着吃年饭呢,分不到口粮,可让孩子们怎么吃年饭?也有人家暗暗高兴——他们的任务马上就要完成了,再加一把劲,就能超额完成任务,那时分粮分钱,真正逍遥快活!

更多的人家发愁着急,这些人家一来没有壮劳力,没有好生产工具,二来附近的石头也确实没有多少了,弄到一方石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队里又拿出了这样的措施,这可真是要逼得他们跳墙栽崖呢!

知青们也很着急,他们也有任务,虽然他们的任务只有社员们的一半,但他们没有运输石头的车辆,这就要他们的命。

“他妈个巴子,大不了不要工分和口粮!叫他们罚得啦!本大爷没办法完成这样的任务!”有人发牢骚,他要对抗队里的规定。

“害怕啦?胆小鬼……这么一点困难,就把你吓倒了?还说什么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呢!咱们动动脑筋吧,不就是采几方石头嘛,总不会像堵截黄河那么困难吧。”

这是陈亮在说话,他见大家有些泄气,就鼓励大家不要惧怕困难,要敢于向困难作斗争——李学军、朱德宝、王刚、赵宏伟几个年龄较大的知青上了黄河工程后,在知青中能够拿一点事情的,就只有陈亮和洪文革了。陈亮虽然人小,但读的书多,脑子很好使。他见知青们对队里的规定有意见,大家对眼前遇到的困难滋长了畏难情绪,就适时地给知青们加油打气。

“有个鸟办法呢!没有车子,总不能把石头从很远的地方一块一块地抱回来吧?”

“如果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就是去用手抱,也要把石头抱来!怕什么……”

“我想到办法了!”申雪莹忽然激动起来。她说,“社员们不是有车子吗?我们为什么不跟社员们去合作?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

经过了多少岁月风雨的洗礼,申雪莹已经成熟了许多,特别是发卡风波的锤炼,使她更加懂得了生活的复杂多变。那一回,任静提议全面搜查,申雪莹坚决反对,愤然离开。后来,她却在自己的被褥下无意中找到了她的发卡。想到因为她的冲动带给伙伴们的伤害,她自责得再次哭了。那一天,她当着大家的面承认自己的莽撞,真诚地给大家道歉,得到了大家的原谅。但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祁玉莹也哭了,她承认是她拿了申雪莹的蓝色发卡,她承认那是她的恶作剧,因为她发现申雪莹太爱那两只发卡了,她要看看丢失了这两支发卡,申雪莹究竟会不会在意,没有想到竟然引起了那样大的风波。事后,她非常害怕,她怕大家认为她是一个小偷,只好将那两支发卡藏匿了起来,然后趁人不备,将它放在了申雪莹的被褥之下,算是原物奉还。

祁玉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大家都如释重负,相互间的关系更加和睦了,自此之后,知青点上,再也没有发生过丢失东西的事情,姑娘们要好得就跟亲姐妹一般。申雪莹是经常爱得病的,她因此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心,身体也由此而渐渐地强壮了起来。

“办法固然很好,可是人家是不愿意跟我们合作的呢!”有人反对申雪莹的提议,他不相信在这种时候,社员们会帮助他们。

陈亮批评说这话的人说:“还没有跟人家商量,怎么就知道人家不愿跟我们合作?我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想想看,我们虽然没有运送石头的车子,但我们人多,采挖石头快。有些社员家虽然有车,但是他们却缺乏劳力。比如赵楠家就是这种情况。再说,我们的任务少,社员们的任务多,两家联合起来,正好扬长补短。”

“你想得当然美,但是人家虽然任务重,却有车呢。只要有车,什么事情都好办。”

“有车固然重要,但它绝不是完成任务的唯一条件!假使没有一辆车,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完成采石的任务了吗?”

“陈亮说得很有道理,”申雪莹赞同陈亮的意见,她说,“社员们虽然有车,但他们缺少劳力。如果相互合作,却正好能解决双方的矛盾……”

“说多少都是闲的,还是赶快行动吧!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寻找合作的人家。人家不跟我们合作,说得再好,也是闲的!”

洪文革的思维有些混乱,他的态度忽而清晰,忽而模糊,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直未发言的陈红插话说:“我同意雪莹的建议。只是乱找也不是办法。我建议我们首先得进行合作,比如采用男女搭配、强弱搭配的方式,把大家分成几个合作小组,这样才能做到互相照顾,团结协作,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目的。”

陈红的发言摆明了自己的立场,而且也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看法和主张。她考虑得很细密,知青们的状况参差不齐,进行这样的合作,有助于互相帮助,再说有些人也确实需要帮助和照顾。任静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她经常发噎呕吐,极有可能是怀孕了。王霞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她好像得了什么重病,脸色老是蜡黄蜡黄的。近来,她的情绪很不正常,经常偷偷地流泪,弄得人很不开心。这些人如果不加照顾,她们是很难能够完成任务的。

陈红的插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陈亮根据个人情况,将男女知青做了个大概搭配,分成了几个小组。王霞和任静因为身体状况最差,陈亮要她们跟自己和洪文革搭配,以便更好地照顾她们;申雪莹和刘涛家的关系密切,跟刘涛家合作,自然不会被拒绝,陈亮让她跟蒋小涵搭对,去找刘万忠帮忙;祁玉莹和王颖搭对,陈亮给王颖说:“我可以去给赵妈说说,让你们跟她合作。赵妈妈是个好脾气,她不会拒绝你们……只是我担心你们的娇气,希望你们遇事要有耐心,劳动中不要偷懒……”

王颖听得有些不耐烦,他跟陈亮犯急道:“别唠叨了!就属你知道得多!我们也不是傻子……”

一切安排好,就去联系愿意合作的人家。一切如陈亮所料,他们都找到了愿意跟他们合作的人家。陈亮如释重负。当然,知青们都知道,愿意跟他们合作的人家并不是没有困难,相反,如果跟他们合作,肯定会增加完成任务的难度,但是乡亲们还是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淳朴善良的北方农民,以他们宽厚仁慈的胸怀,包容着这些青年,护佑着这些青年,无论他们曾经怎样年幼无知,也不管他们曾经怎样顽劣淘气,更不去想自己在这样的合作中吃多少亏。

“能够得到乡亲们这样无私的帮助,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困难只是暂时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申雪莹提出,为了不给合作的人家造成完成任务的更大的困难,知青们应该在劳动中主动承担采集石头的艰苦劳动。如果在工地附近采集到了石头,就不必要用车子拉运了,可以采用肩挑手抱的方式,将石头搬运到工地上去。“世上从来没有难倒人的事情,应该相信,我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想到同伴们劳动的艰难,申雪莹的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但她很快克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她鼓励青年们说:“没有什么可怕的……相比较堵截黄河,这简直不算什么。没有车,我们就用肩挑,我们就用双手去搬……何况乡亲们已经答应了我们。相信乡亲们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如期完成任务!”

申雪莹建议大家想办法制备扁担箩筐,在随车劳动的时候,可以用它挑一些石头回来。她给大家算账说,一天挑回八块石头来,十天就是八十块。八十块,那不就是一方多石头了吗?

申雪莹的建议,得到了知青们的一直赞同。她的话音刚落,青年们就鼓起掌来。

陈亮十分兴奋,从衣袋中掏出心爱的口琴,朝大家的头上一挥,指挥大家跟着他的演奏唱起歌来。这回他们不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回他们唱用毛主席语录编写的那首著名的青年歌曲《世界是你们的》,张学武走后,他成了主要的口琴手,现在,他的口琴演奏技术也非常了得。

陈亮的口琴一吹响,知青们的歌声也唱起来。他们一边和着琴音歌唱,一边拍着手掌舞蹈,心情无比激动。他们的歌声越来越响亮,克服困难的决心也变得越来越坚定。歌声中,他们送走了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本书包括获奖理由、名人小记、内容梗概、精彩赏析、名家点评五个栏目。对1936-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评论。
  • 埋葬大师

    埋葬大师

    本书包括“舌头的功能”、“说嘴容易”、“文人风骨”、“吃的精神”、“街上流行人来疯”、“文人与粥”等文章。
  • 《品三国(上)》补正

    《品三国(上)》补正

    本书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上册)而推出的一部读书札记。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指出易中天《品三国》书中48处历史错谬。
  •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国学演讲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全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成,开篇讨论国学的概念、定义、范围,接下来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以儒释道墨法数家为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进而以朝代为线索,探讨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国古代思想流变的树状脉络,接着以四书五经、诸子学说与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文笔浅白易懂,为我国国学经典作品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推介与条理清晰的剖析,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
  • 走进唐宋诗词

    走进唐宋诗词

    本书主要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而又喜爱唐宋诗词的学生而编。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例出了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北宋词、南宋词、宋词等时期的经典诗进行赏析及点评。该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选修课教材,也适用社会上有同类需要的读者。
热门推荐
  • 娱乐:民间娱乐运动

    娱乐:民间娱乐运动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俗运动与古老娱乐项目。包括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拔河、秧歌、十五柱球、童子顶杆、跳绳、步打、玻璃喇叭、扑扑登、春游、登高、撞拐、顶头、抵肩、掷仙、弹棋、弹玻珠、跳百索、赛龙舟、摔跤、下土棋、踩高跷、跑竹马、折纸、打尜等内容。
  • 玖极

    玖极

    普天之下,九为极;率土之滨,极为九。当一切为九之时,命运的齿轮是否会逆向转动,创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一开始,他亦是她,与世无争,只求安稳现世;后来,她遇到了他,进入了光怪陆离的修炼界,见识了花族、兽族、器族的不同,有了走出华澜世界的资格;再后来,木惜大界、风云北域、人妖冥三界,皆成了她历练修行而后光芒万丈之地;后来的后来,红尘万丈,修炼世界,她逐渐追逐上他的脚步,有了与他并肩而行携手共进的实力。殊不知,再回头,她已经成了第九纪元唯一的奇迹。讲述一名少年逐渐成长,逐步强大的故事。单女主,单男主,不罗嗦,不幼稚,主角平凡却不废柴,凭借自身努力走上巅峰。新人作者,更新稳定,一天一更,不定时爆更。
  • 夫君莫跑,娘子在这儿呢

    夫君莫跑,娘子在这儿呢

    婚前:齐欢儿:“心好累,我的未婚夫君据说是个草包混蛋,不想嫁怎么破?”许言儒:“心好累,我的娘子据说是个母夜叉,又丑又凶悍,不想娶怎么破?”婚后:齐欢儿:“看不出来,夫君竟然还有如此一面,仔细想来,人还是不错的。”许言儒:“没想到,刁蛮娘子竟也有温柔小意的一面。若是这样,那过一辈子的话也不勉强。”最后的最后:齐欢儿:“我这一生,最庆幸的就是遇见了你。”许儒言:“你是我一生的劫,一生的缘,一生的羁绊,一生的爱恋。”
  • 闺蜜的爱情

    闺蜜的爱情

    现代生活的言情小说,我写的我们现在闺蜜的爱情片短,第一次写,请多多支持!!有意见可以提。
  • 没有名字的现在

    没有名字的现在

    时光有点冷漠有点热心有点小随意也有点小固执。她曾经在爱情中遇人不淑,被爱过,被伤害过,在人际关系中受过挫。遇见庄遇是好友的刻意安排,但他却是她最契合的伴侣。设计师聂永真说:如果你爱我那就告诉我,如果你不爱我那就算了。时光说:你也没有给我任何讯号,我以为......庄遇说:我爱你。时光说:走,结婚去。
  • 生化特工

    生化特工

    他,生于高智商罪犯家庭。从小被有“生化恶魔夫妇”之称的邪恶博士父母注射激发潜能的试验药剂,拥有与众不同的特殊体质与超高智商,长大后却成为一名守护正义的皇家特工。当他遇到与他具有相同罪恶基因的姐姐越狱危害世界时,他是选择大义灭亲将姐姐绳之以法,还是释放嗜血的天性,回归“恶魔之子”的邪恶身份?……面对越来越多浮出水面的邪恶势力,究竟他会作何选择:守护世界,受世人敬仰;还是掌控世界,让世人颤抖?
  • 林语堂文集:啼笑皆非

    林语堂文集:啼笑皆非

    本书原名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作于1943年2月。当时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盖一感于吾国遭人封锁,声援无方,再感于强权政治种族偏见,尚未泯除,三感于和平之精神基础未立,大战之宗旨未明,大西洋宪章之适用范围未定,自由与帝国之冲突难关未破。
  • 悬湖秘境

    悬湖秘境

    两个废柴的逆袭,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唐朝的地图,宝藏在哪里?
  • 太上老君太素经

    太上老君太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幸福遇见

    幸福遇见

    讲述几个年轻男孩女孩一起为梦想奋斗和追寻爱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