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8600000014

第14章 艰难的日子(4)

“5·12”大地震后,学校的两排平房已经面目全非,有的屋顶已坠落成片片碎瓦,有的土坯墙成片倒塌,有的椽柱断裂。山风吹过时,糊顶棚的纸哗哗作响,像在讲述那致命的一击。而未被废墟掩埋的花园里,八角梅还在灿烂绽放。

地震之前,这两排平房曾是寄宿学生的宿舍和厨房。一间房子门口的墙上还贴着住校生管理制度,用很简单的语言规范着寄宿学生的饮食起居,房间里靠墙摆放着几根树干组搭成的框架,用粗铁丝固定,树干和粗铁丝都已变得黝黑发亮。如果不是老师说明,很难想象那就是寄宿学生们的床。在架子上搭上木板,就成了高低床。与一般高低床不同的是,这些大号的高低床是“通铺”,地震前像这样的3张高低床住了将近30个学生。而地震后,部分宿舍墙面坍塌,就连这样的栖身之地也不复存在。

没有坍塌的教室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缝,有些裂缝甚至有两三厘米宽,成为名副其实的危房。教室里,桌椅板凳大小长短高低均不同,桌面的漆已经无法辨识旧颜色,有些已经摇晃着随时可能散掉。课桌里,还有学生未来得及拿走的书包,与其说是书包倒不如说是布兜,两块布缝起来,配上两根带子就成了书包。即便是这样的书包,有很多还打了补丁。裂了缝的黑板上,稚嫩的笔迹写着:

“我们在一起,手拉手。”

看着这几个字,王亚郡的泪水涌了上来。

日头当空,到了午餐时间,学校的围墙边,数十个孩子三五成群一起开始做饭。一个脸盆做底儿,上面一块铁皮围成一个圈儿,外面糊上厚厚的泥巴,只留一个添柴送风的小口,这就是炉子。架上锅,添上从学校外不远处的小河里打来的水,两三个孩子围着一口锅点燃了柴火。

另一边,两个女孩儿搭伴,显然两人有明确的分工,一人烧水一人下面。水还没有开,拿着挂面的女孩已经开始往里面放面,面条的数量是数着数小心翼翼放进去的。拿着筷子的小女孩嘴里始终不停地说着话,像一个兢兢业业的指挥官,每一个工序都生怕出了纰漏,而她搅面捞面的动作熟练得像一个做饭多年的成年人。

在离学校不远的那条小河里,孩子们吃完饭三三两两在洗碗,也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坐在河边一边吃一边说笑,还时不时地打打闹闹。晶莹的水花儿溅起,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五彩的光,跃动在孩子们的脸上、身上,闪耀在孩子们的笑声中。

发生在文县一中的奇迹

文县一中。

离上课还有2分钟的时间,大地突然开始颤动,教室剧烈摇晃。高三年级的一位女老师惊奇地发现班上的同学们异常镇定。就在老师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同学们却没有恐慌,没有乱喊乱叫,而是迅速组织起来,手拉手快速离开教室。

让女老师感到骄傲和感动的是,很多男同学表现出了平常少见的勇敢,没有自顾逃命,而是迅速排成队,把女生和后面的同学一个个快速拉出教室,然后,他们才自己抱着头飞快地跑出来。看到最勇敢的同学最后从教学楼里安全跑出来,同学和老师冲上去抱住他们流出了泪水。一些女生激动之余,给了他们最纯洁的吻。

尤玉祥校长当时在办公室,他刚刚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办公,整栋楼就开始剧烈地晃动。他知道这是大地震,立即跑到楼道,一直看着所有师生全部撤离教学楼后,才迅速跑到操场主席台上,大声喊着要求所有老师清点学生人数。

一遍又一遍,校长不停地大喊,老师不停地快速清点。当所有老师回答学生全部都在时,尤玉祥依然不放心,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带领老师把每栋楼、每间教室都查看了一遍,才放心了:3000多名师生全都安全!在紧急疏散时,没有发生拥挤,没有发生踩踏,也没有一名师生伤亡。

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来到文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官兵,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时,听了文县一中的情况后称赞:“这是一个奇迹!这说明文县一中平时对学生的抗震意识教育得好!”

艰难的救治

5月12日下午2时10分,文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正准备上班后的“护士节”知识竞赛。下午2时28分,地动山摇的瞬间,门诊、住院部大楼在战栗中很快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震灾中的受伤人员可能马上会到。

而这时文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外科、内科和妇产科等科室均有病人,紧急转移各科室病人成为当务之急。震后短短的10分钟内,全体医务人员迅速就位,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将病人紧急转移到院内的木椅、长条凳上,一些病人的惊惧情绪渐渐稳定。

此时,医院和整个文县小城一样,断水断电,通讯中断,和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震后15分钟,地震中受伤的第一位病人、家住县城城关镇鹄衣坝村的杨福新和李建英夫妇被送到医院。下午3时整,城关镇另一位病人也被家人和村民送到医院。当天晚上,文县医院就接受了7名危重病人。

搭建彩条帐篷,区别安排科室,医务科长童送文看了一下手表:16时30分,距离地震发生时间整整两个小时。

当晚,当县城居民走出家门,露宿街头的时候,县医院投入了紧张的救人战斗。诊断、清创,病人根据情况被安排在不同的震棚科室。当晚7时许,随着发电机的“突突”轰鸣声,灯光下,医务人员穿梭的身影持续到了深夜。

谁都没有料想到地震来得如此突然。文县县城除了中医医院,只有县医院一家西医医院,而县第二医院在距离县城80公里的碧口镇,不少碧口当地的乡镇在地震中受伤的病人也陆续送到了该院。但两家医院同样面临断电、断水后救治难以彻底展开的局面。

但是被房屋倒塌砸伤的病人陆续送到县城医院,不少病人急需手术治疗,而手术室无影灯、监视器被地震损毁,X光机、CT仪等大量的检查设备因为断电处于瘫痪状态,而几乎100%的病人都是被砸伤导致的骨折、脑外伤、胸气症状。

救治,就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展开。

医护人员只好全力以赴,凭借临床经验,细心为震灾病人诊断,骨折的,尽快打上石膏,危重病人不间断吸氧输液。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战斗,无论医务人员,还是病人都在与死神展开顽强的较量。5月13日上午,县医院找了几辆三轮车从山沟里拉来泉水,安置液化气,购买方便面,为病人提供基本的饮食。尽管住在防震棚里,但病人的情绪稳定多了。

在急诊科帐篷里,医生不断巡查。危重病人肖代生已经昏迷两天,护士长王爱云和几位护士们每次值班查看,心里都不免揪成一团。

由于交通堵塞,转运病人异常艰难,到了5月14日,有4名危重病人急需转院治疗。

当日下午,文县医院外科和急诊科4名危重病人在多方协调下,由直升机在文县尚德镇水坝村空运救灾物资之后,被迅速空运转院治疗。

当日下午5时,文县县城震后第一次全城恢复供电,医院医务人员数天来紧张担忧的心情才有所缓解,那些搁置了两天多的设备,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正常、准确的检查得以恢复,救治工作出现新的转机。

在文县这次震灾中,灾情严重的乡镇相对集中在碧口、中庙、范坝和玉垒等几个乡镇,而这些乡镇的大部分震后受伤村民基本都集中在距离较近的碧口镇文县第二医院。

5月15日,县第二医院的12名危重病人,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已经坚持抢救治疗4天,后续治疗难以为继。文县距离碧口80公里,往返需要7个小时,而每一辆救护车只能接送一名病人,包括现场医生和家属。文县医疗力量相当有限。

紧急时刻,省上有关部门迅速协调,省急救中心的5辆120急救车,在队长牛建平的带领下,组成医疗急救队,从兰州日夜兼程,疾驰文县增援。

5月16日,碧口镇县二院的7名危重病人被迅速转送到县医院;次日下午16时20分时,医疗急救队冒着暴雨,将另外5名危重病人从碧口县二院接回县城。至此,危重病人从陆、空两路实施的大转送基本结束。碧口方面的压力减轻,这12名危重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救治。

5月17日中午,已经被妥善安置在县医院帐篷骨科的12岁男孩吴小强,在外公的陪伴下,医生正准备为其输血。这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学校地震发生逃生期间,被倒塌的围墙砸断左腿,在碧口镇县二院实施截肢后,由于血液缺乏而贫血。小家伙怕扎针,年迈的外公让他咬住自己的手掌,借以减轻外孙的惧怕和痛苦。在父母外出打工难以回家的情况下,爷孙俩用另一种方式抵抗生命的创痛。

几乎在大转送展开的同时,武警部队和来自兰州各大医院的医疗增援向文县快速推进。

最早从兰州赶赴文县医院增援的甘肃武警总队医务人员,5月14日上午7时到达后,以部队特有的精神风貌马上投入抢救工作。在急诊科,他们早晚值班、抬送震灾中的受伤人员,雷厉风行,果敢到位。

在省人民医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省万民医疗队等医院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队陆续到达后,他们组成了外科、骨科和神经科的过硬的专业抢救队伍,使手术全面展开。

5月14日晚8时30分,即当天恢复供电三个多小时后,文县医院四楼手术室,省人民医院外科专家郭士方、省万民医疗志愿队队长李杰及文县医院的医生共同开始了震后第一例危重病人开颅手术。

5月17日上午10时实施第二例开颅手术。

5月17日,兰大二院和西和县医院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队也到达文县医院,并在各个岗位上开展工作。

截至5月17日,从各地赶赴文县参加抢险救灾的医疗队员多达150人左右。

同类推荐
  •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

    《笑林广记》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银杏王

    银杏王

    “银杏王”的大部分文章,都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此书突出一个关键词“记”。阮道明抒写了少年在家乡卖柴火、烧木炭、捕溪鱼、抓毛蟹、捉黄鳝、拾田螺、挖薯榔等生活片段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牛缘”、“拄杖”、“种丝瓜”、“番薯情结”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他重观察、重欣赏、重聆听、重思考、重哲理。他对身边的物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友伴,珍惜它们的存在。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热门推荐
  • 玄天战尊

    玄天战尊

    备受家族歧视的他,偶得灵珠认主,从此逆天破命,一雪前耻!凭借一本秘籍,修炼得道,看他踏破九重生天,执掌乾坤奥义!成就无上玄天战尊!
  • 爱妃,你敢不洞房

    爱妃,你敢不洞房

    洞房花烛夜,新娘翻墙逃跑?某王爷咬牙切齿,一脸抑郁!好不容易捉了回来,她还有脸祈求说饶了她?哼!本王今夜就将你“就地正法”,可掀开嫁衣,他的新娘居然换成一只小白兔?王爷很生气,后果超严重!
  • 死神的苍穹

    死神的苍穹

    落魄皇子林沐雨,曾享尽荣华,如今却倍受凌辱。封琴大会之上,偶得奇人舍利,修炼通天道法,成为死神一脉最后传人。从此之后,弑仙屠魔,终踏上修道巅峰……
  • 我的暴力女友

    我的暴力女友

    我进了男浴室洗澡,谁知居然有个臭女人在里面洗澡。被我看了全裸体之后,离开了。她是谁?黑社会的老大的女儿,之后我遭受到了一连串的报复。那家伙简直不是人,动一下就打人,真是一个野蛮的泼妇,我发誓我不会喜欢她,可是,之后谁知道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杂曲歌辞 盖罗缝

    杂曲歌辞 盖罗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热论

    温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庭用药必读

    家庭用药必读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药物不良反应、禁忌证、假劣药品的简易鉴别、处方药、非处方药、药源性疾病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目录、特殊药品的概念、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政策规定,还就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和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单方、验方和偏方做了特别说明。本书通俗易懂,内容实用,可供所有关注自身及家人用药安全的读者参考阅读。
  • 左手哈佛校训,右手西点军规

    左手哈佛校训,右手西点军规

    哈佛大学和西点军校:不仅是两所大学的名字,更是精神和智慧的象征。众多哈佛学子的成功,是哈佛大学人生哲学教育的硕果、素质教育的结晶。哈佛教育的一大核心理念,正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塑造卓越的自我,学会创造自己的卓越人生。在西点军校的百年校庆上,罗斯福总统曾经对西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这整整一个世纪中,我们国家其他任何学校都没有像她这样在刻有我们民族最伟大公民的光荣册上写下如此众多的名字。”
  • 君夺臣妻:绝情帝王失贞妃

    君夺臣妻:绝情帝王失贞妃

    新婚夜,她飞上枝头鸦雀变凤凰。新婚夜,她失贞失德,天堂变地狱。他的夫君站在门口看着她与她的奸夫在床上演一幕捉奸在床,她无法申辩,含冤莫白!这是老天给她的命运还是惩罚,为什么他和他总是这样纠缠不断!豪门深深,痴情相守,却守不住这一句海誓山盟。
  • 男神宠妻:偷吻101次

    男神宠妻:偷吻101次

    人前人后,暗恋她十年,再次重逢,她是娱乐圈的影后,他是娱乐圈的影帝,只想与她相伴一生,却发现她已为他人人妻,三年后,他与她牵手一起步入婚姻殿堂,“此生非你不娶。”“此生非你不可。”——男神宠妻:偷吻1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