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1400000012

第12章 谈中国少数民族迁入城市——以昆明为例

“城市化”就是从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之转移过程(钱伯斯,1985,102)。城市中来自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的新居民对城市生活之适应,一直是城市人类学的研究课题之一(佩尔特,1979,334—337)。

中国少数民族近40年来陆续迁入很多城市。作者曾在昆明居住多年,与那里的少数民族移民有过多年交往,这里以昆明为例,对中国少数民族的城市化作一初步探索。

—族别、职业和居住模式

据1982年的人口普査,昆明的少数民族共有368138人,其中包括昆明四周山区原住民族(彝、白、苗、傈僳等)280000人以及在城区居住已久的少数民族等约50000人。据估计,40年来陆续迁入昆明的少数民族约有30000人至40000人。(《昆明市情》,14页;《昆明民族、民俗和宗教调查》,8页。)

近年来迁入昆明的少数民族有20余种,其中包括彝、白、傣、哈尼、纳西等民族。他们迁入昆明市内的情况,不外乎下列几种:

1.少数民族原来的首领(世俗的或宗教的)早在50年代便在政府安排下迁入昆明定居,有人还在政府中担任荣誉性职务;

2.熟悉本族语文、文化的人士来到政府机关或学校中任职或任教;

3.一些少数民族青年来到昆明的大学或民族院校读书,毕业后有一部分留在昆明工作;

4.近10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昆明也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吸引了大批农民,其中包括来自少数民族的农民。尽管对他们的居留有很多限制,但其中终会有一部分人在昆明定居。

由于上述几种迁入方式,昆明的少数民族移民一般不存在失业问题。即使少数民族农民,也是在生活已有保障的前提下迁入的。各少数民族移民在昆明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从政府官员、演员、文化机构(电台、电视台、民族出版社等)工作人员、学校教师,直至工人。至于近年来迁入的农民、个体商人或独立手工业者,便从事他们擅长的手艺,如白族从事木工和建筑,回族卖羊肉串,某些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的妇女制作和贩卖本族传统剌绣品卖给外国旅游者,更多的出售本民族风味食品。像国外城市中某一职业专由某一移民群体担任,如美国很多黑人从事洗碗、清除垃圾、搬运等工作(莱保,1967,59),在昆明是不存任的。

昆明的少数民族移民在居住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国外城市的移民一般是按族群聚居。所谓“唐人街”便是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在纽约的意大利人甚至按其籍贯而分住不同的街区(琼斯,1960)。即使是移民中的贫困户,其所住的窝棚(squat—tersettlements)或贫民窟也都是按原来的亲属群体和地域群体而集中建立的(巴沙姆,1978)。但在昆明同在中国其他城市一样,人们还不能选择住处或自建住房,一般只能住在分配给他们的宿舍或租用的公房中。即使是腰缠万金的个体户,现在也不能随便在昆明自建私房。故在中国城市中,移民的居住模式是分散型的。仅有回族集中居住在顺城街一带,他们原是昆明居民,并非近年迁入。

来到城市时,往往不能适应,于是便发生可称为“文化震撼”(culturalshock)的各种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首先是居化坏境方面。他们初入城市时,一个突出的感觉便是人口拥挤,声音嘈杂,令他们“心烦”。他们经常对笔者盛赞故乡山村的静逾和安宁。

其次是城市生活方式。他们初来时,对城市生活方式很不习惯。他们嘲笑那些烫发的妇女,称之为“老母熊”。他们认为城市饮食“口味不好”。傣族移民就常常感叹没有可口的酸竹笋和调味用的香茅草。景颇族移民则认为家乡的野菜比昆明的蔬菜好吃得多。他们对城市人的做饭方式尤感不惯。60年代,作者在昆明曾见一位独龙族老人仍在水泥地上支三足架煮饭,而不使用宿舍中已为他准备好的炉灶。时至今日,虽然云南民族学院内已有煤气设施,仍可见一些少数民族老妇用木柴煮肉,其理由是:

“煤气烧出的肉不香。”

他们不会或不愿使用较为现代化的一些生活设施。他们不是把垃圾倒在现成的垃圾箱中,而是采用烧的办法处理垃圾,仿佛在他们故乡的田野上烧草积肥一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少数民族移民很难接受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例如有些保持父系大家庭制度的民族,对于城市中的年轻人结婚后,多与父母分居,而且关系淡薄这一点,便常持批判的态度。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常常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隔阂。

城市是一个大“熔炉”。随着时间的推移,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终将接受统一的城市文化(巴劳,1978,343—344)。在这方面,昆明也不例外。

据我多年观察,少数民族移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过程,常因年龄、性别、职业等而各有不同。下列几点是普遍性的现象:

1.青年较年长者较先适应,男子比妇女较先适应。有些大学生入校一年便穿上牛仔裤,而有些早在50年代就迁入昆明的老年妇女至今仍着民族服装。

2.“白领”工作者似乎比从事较简单劳动的工作者较先适应。

3.原来杂居的民族(他们已有与外族交往的经验)比原来聚居的民族觉先适应。

4.进入城山后经常与他族交往者较之只与本族交往者,较易适应城市生沽。

5,生活方式(特别是服装)方面的变化发生较早,而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变化最后发生。

三发展传统文化和建立民族社团

中国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虽然多有工作,在生活水平上与城市原有居民相差不大,但他们一想到本民族中尚在农村的亲友所过的贫困生活,就像世界其他城市中少数民族一样,倾向于把城乡生活的差别看成民族间的不平等。再加上由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之不同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的隔阂,少数民族移民便会有一种压抑感。他们与城市中其他族群的人在较长时期内不可能有亲密的关系(柯恩1974;布徳莱,1978)。这就导致了本民族认同的加强。即使是原不相识的人,只要属于同一民族,能以自己民族的语言交谈,会倍感亲切。他们遇事相互帮助,经济上互通有无,并经常会晤和集会。

在昆明的各少数民族移民中,一年中最大的一次集会就是本族的传统节日。昆明原来只有回族按时举行各种节庆活动。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迁入昆明人数之增多,很多民族也开始在昆明举办传统节庆活动。例如:傣族移民过泼水节,彝族和白族移民过火把节,景颇族移民跳“总戈”。最近,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也都在昆明举办自己的节日。每当过各族的节日时,在昆明的该族成员便齐集过节场所唱歌跳舞,举行仪式。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重建本族文化传统,这也使青年一代有机会学习本民族文化。

近年来,在昆明的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中,还成立了以研究本族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各种学术团体。已正式成立的有“云南彝学会”和“纳西族文化研究会”等。前者还出版了《彝族文化》这一刊物。

这些学会除研究本族文化之外,还起到联络民族感情的作用。但它们与非洲(如尼日利亚、加纳等地)的“自愿性社团”又有所不同,会员们没有什么应尽义务,也没有为新入城的本族成员寻找工作的职能,他们的活动在文化方面。在这一点上,他们很像在纽约已获得固定职业的印第安人所组织的某些社团(利特尔,1965;布阮勒51973)。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他们深恐民族传统文化不能继续下去,于是兴起研究、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歌舞、食物、节庆)的热潮。

结语

在过去的人类学文献中,中国城市和日本城市一样,向来被视为一种由单一民族居住的典型(基辛,1976,57)。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出现了一批多民族的城市,而昆明便是其中之一。

可以预料,随着今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移民必将越来越多。研究目前已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的适应过程和民族关系,对今后解决城市中少数民族移民的社会问题,将是有帮助的。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安防与消防、博物馆开放管理、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人才战略、博物馆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可惜不是我

    可惜不是我

    周墨原以为那些刻在课桌上的喜欢只能叫作暗恋。直到高禹夏的出现,他教会周墨如何去爱,他陪着周墨成长,他牵着周墨的手说着永远不分开……可是,当周墨再次转身的时候,一直陪着她的那个少年已不在她身边。为什么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 祈凡

    祈凡

    大道三千所掌小术众多令臣道衍仙门无量吾,与世同君------------道:练气十重、筑基期(天人感应)、化神境(阴魂、阳神)、地仙(天人合一)武:肉身十重、后天期(气血熔炉)、先天境(虚丹、金丹)、武圣(气血如海)释:修禅十重、顿悟期(明心见性)、舍利境(慈悲、无畏)、世尊(如是我闻)————————————PS:另有百万字完本作品《使命召唤之大炮兵主义》,还请各位亲放心收藏推荐。
  • 那季落花不悲戚

    那季落花不悲戚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那季落花不悲戚》作者赵伟的文章正如其笔名“轻过清尘”,纯美中透着轻灵,读起来不但语感美,而且意蕴美,节奏更美。他笔下的人物性情静好,宛如他心中的世界一样。他涉猎广泛,写散文,写诗歌,也写小说,在各种文体实验中展现了独特的才华。
  • 守夜笔记

    守夜笔记

    太阳落山了,我才开始了一天真正的生活。虽然我出身在不知岁月的神话时代,但生活在如今的夜空下,那我将为世人等来他们的每一个黎明。安静的睡吧!你们的夜将由无数个我这样的人来守护!
  • 时尚女总裁

    时尚女总裁

    模特作为美丽的代名词,她们有着靓丽的面容和魔鬼般的身材,落落大方的气质,她们是人们眼中的幸运儿,所以能成为一名模特,是好多女孩子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尤其在那魅惑与迷幻的灯光短暂隐现下,总会勾起人们如梦如幻的痴想。她们就成了神秘的化身,可是在她们的高贵与优雅背后隐藏着怎么样的辛酸与无奈,孤独与寂寞却是我们怎么也想像不到的。本文女主人公罗嘉丽不光有倾城倾国的美貌,更有惊世骇俗的才能和手腕,因为有梦想,她别出心裁制造浪漫的邂逅,因为有万丈雄心,她向男权发起挑战,当美女与官场相遇,当才子和佳人相约,当爱恨和情仇交织,当幻灭与拯救共眠时,看她如何在这时尚的商业帝国里遨游飞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 神战乾坤

    神战乾坤

    实力之下,一切渺小。战意傲然,可定乾坤。看一代战神的陨落重生,战神能否在人界再创辉煌?能否回到巅峰?
  • 绝色天下之极品弃妃

    绝色天下之极品弃妃

    身为颜殿杀手的她,竟然一觉穿越了。照镜子,这是什么尊容?鼻青脸肿,外加啤酒肚。什么,她已经怀孕六个月,还不受宠?以为她会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怎么可能!不过,要是谁敢惹她,定要让他们死一次看看!
  • 实用自我疗法系列: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实用自我疗法系列: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实用自我疗法系列: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从读者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分别论述了“三高”患者在诊断、预防、食疗、起居、运动、自疗、用药的各个细节以及自我监测等,让读者对“三高症”有全面的了解,做到诊治了然于心,防患于未然。全书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不仅适合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及其家人阅读,而且对广大中年以上健康人群及早预防“三高”也会有非常切实的帮助。
  • 千年劫:妖龙孽凤

    千年劫:妖龙孽凤

    人妖之子紫薇妖星,得到他的心便可羽化登仙。哪知云年流转,他竟是她此生的惊心动魄的劫。他怒极,翻身将她压在榻上,宣告她是他的女人,除非他死,否则她这辈子休想逃走。她救了他,他却提剑直抵她喉咙,她薄凉嗤笑,一颗心终是在失望中被逼进绝望的死角,像穷途末路的困兽,无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