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26200000022

第22章 宋代类书的排检方式探析(2)

数排类书以宋代王应麟的《小学绀珠》为代表,它以数字为纲,用数目来分隶故实,同时对数据主题作出提示性概括,即所谓“以数为纲,以所统之目系于下”[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小学绀珠》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1151。实际上是把数字式的子目概括与提示性的数据主题概括结合了起来。如该书“天道类”下统摄的子目有两仪、三才、四大、三无私、九天、五天地、七政、三光、三辰、两曜、六宗、五纪、五星、二十八宿、十二次、三垣、四宫、北斗七星等,子目下先作主题提示,然后详列数据或出处。《四库全书总目》对这种编排方法的评价是:“与诸类书迥异。盖仿世传陶潜《四八目》之例,以数目分隶故实,遂为类事者别创一格也。”[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小学绀珠》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1151~1152。这一独具特色的编排方式对后代类书有相当影响。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后来张九韶《群书拾唾》、宫梦仁《读书纪数略》,虽采掇编辑较为明备,而实皆以是书为蓝本,踵事者易,创始者难,筚路蓝缕,又乌可没应麟之功欤!”[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类书类《小学绀珠》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1152。其中的“是书”即指《小学绀珠》。另外,清代《骈字类编》设有“数目”门,门下以数字为纲汇集材料,显然也是受了《小学绀珠》的影响。数排清晰、直观,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然而它对类书内容的选取有严格的限制。一般选定的内容均是可以用数字来统领、汇总的传统文化常识。因此,数排应用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检索方式

从工具书的角度讲,中国古代类书缺乏完备的检索系统,因而给现代人的利用带来了极大不便。然而类书作为那个时代的新型文献,是当时人所拥有的进行知识查检的最好工具,已融入了他们所能达到的最具前瞻性的检索理念。这些检索理念集中体现于类书的编排系统之中。毫无疑问,“天、地、人、事、物”是类书最传统的分类方式,但这种分类概念毕竟太宽泛,只能满足族性检索的需要。随着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文献中所涵盖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越发错综复杂,笼统的分类自然很难对有关概念作出准确定位。于是,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主题的概念。主题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用表示概念的词来揭示文献内容。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检索体系,在唐代类书中已经出现,《初学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书目录分为三层,前两层在书前,后一层夹在书中。前后两层为分类目录,前一层按照《易传》“天、地、人、事、物”的分类思想序分文献,后一层按照《中经新簿》“经、史、子、集”的分类序分文献。从前一层逐级层递展开而形成的子目一级的中间一层目录,是文献的主题目录,其各款目既是前一级分类目录的下位类,同时又是后一层分类目录的上位类,所以这中间一层的每个子目都兼有三重身份,它们巧妙地把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结合在一起:人事-礼部→祭祀、宗庙、社稷、封禅、朝会、婚姻→以经、史、子、集为序排列被选文献。“祭祀、宗庙、社稷、封禅、朝会、婚姻”即为礼部划分的主题。

《初学记》这种独特的目录体系(或检索系统)像一个严密的网,把所收录的几千种文献从纵、横两方面笼罩起来。同时纵横两方面(分类与主题两方面)相互交接,浑然一体。这样既提供了从古人的知识门类去检索文献的途径,达到了族性检索的目的,同时又提供了以文献论述的主题对象去检索文献的途径,达到了特性检索的目的,适应了各类读者的不同检索要求。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两种结构相互结合,展示了各自的长处,弥补了对方的短处,提高了检索效率。

如果说唐代类书开启了分类与主题检索相结合的大门,那么宋代类书则是对这种结合的固化与补充。在宋代类书中,《璧水群英待问会元》《事文类聚》《古今合璧事类备要》《记纂渊海》《古今源流至论》《群书会元截江网》《翰苑新书》等都体现了这一结合。其中,《记纂渊海》中的主题均以四字标题式的条目来表示,如“论议部之二”中设有“履而后知”、“噬脐何及”、“随材器使”、“强其所难”、“太刚必折”、“柔能胜刚”、“得不偿失”、“得失相补”、“过犹不及”等主题。由此形成的目录形式是:论议部→履而后知、噬脐何及、随材器使、强其所难→以经、子、史、传记、集、本朝为序排列被选文献。《事文类聚》前集“人道部”中设有“师”、“交友”、“故交”、“市交”、“息交”等主题,每个主题之下所引数据分为“群书要语”、“古今事实”、“古今文集”四类,“古今文集”又细分为“杂着”、“古诗”、“律诗”和“诗话”四类。与《初学记》相比,首先,主题设置更加鲜明,对数据的筛选更为严格,对选录的文献资料的中心思想和潜在主题有了更为深入的挖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文献数据按主题集中,不因分类体系的不同而疏散割裂,不受分类体系的限制而跨类相从,因而在横向上大大开拓了特性检索面;其次,对选取文献的分类突破了原来较为概括含糊的“经、史、子、集”的类分概念,而代之以更加详细具体的分类模式,从而使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定位检索更具可操作性。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的检索系统实质上仍是对宋代类书分类与主题检索系统的继续与丰富。

在宋代,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检索系统也正适应了科举取士的需要,因而,此类应试类书的编纂盛况空前。以《璧水群英待问会元》为例,卷五“萃新门”下设有“时政急务”、“建立国本”、“进用大臣”、“申敕官刑”、“消弥灾变”等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分若干小主题,第一个小主题下辑录的文献分为“名流举业”和“故事源流”两类,其中“名流举业”又分为“立意发端”、“稽古伟议”、“法祖嘉猷”、“时文警段”、“绮语骈珠”、“当今献策”、“生意收结”七类,“故事源流”又分为“经传格言”、“历代事实”、“皇朝典章”、“先正论建”、“文章菁华”五类。其他小主题下的文献分为“策头”、“策段”、“事料”三类。门类下的主题设置如此明确,选取的材料归类如此细密,实为应对科举考试,便于记诵和征引之需。正是由于应试类书能够提供寻求所需“类属”知识的途径和线索,所以至今仍能得以发展和延续。今天冠以“汇编”、“萃编”、“题典”、“大全”、“集锦”等名称的考试用书皆属同类。古今应试类书虽内容、名称有别,但是便于索检和以类聚的工具书性质却没有改变。宋代应试类书对后世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就韵排系统而言,也存在韵排与主题相结合的检索系统。“以韵统字,以字隶事”,其中的“字”是指由含韵的标目字所构成的语词,即所谓的“关键词”,即主题。“以字隶事”也就实现了按主题划分。(“编排”部分对此已作论述)当然,韵排检索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韵排一般只限于检索含尾字或首字的条目,韵脚字出现在其他的位置则无法进行检索;其次,对音韵系统必须有相当的了解,否则检索无从谈起。

三、古代类书检索系统与当代检索系统之比较

(一)当代类书检索系统

一部类书少则数百万字,多则千万字乃至数亿字,对这么大的文字工程进行组织排比,其难度不言而喻。传统类书多沿用“天、地、人、事、物”的分类框架,这一体系无论从思想还是利用的角度都已不能适宜时代的要求。当代类书必须在编排检索方面另辟蹊径,按照文献的内部特点及今天读者利用的习惯,重新设计体系框架。从检索利用的角度出发,当代类书的编纂者在排比组织数据方面,都脱离了传统意识,进行了新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型类书的编纂和出版开始起步,相继出版了《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中华思想宝库》《中国思想宝库》《中华大典》等多种大型新编类书。其中,《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把从3000多种古籍中摘录下来的886万字数据分成政治、文艺、科技、经史、人物五大卷(大类),卷下分类,类下分条,条下设目,数据的分类比较细致。在类目名称也便于人们理解,如政事卷,社会交际类下的条目:君子之交、布衣之交、患难之交、文字之交、乡邻之交、骨肉情谊、师生情谊、扶困救危、胸怀大度、真诚相待、与人为善、化敌为友、知恩必报、尊老爱幼、宽人严己等名称,基本上符合今人的检索习惯。《中华思想宝库》把从经、史、子、集各类文献中采摘的资料分成人伦、治世、人文三大部,部下分篇(类),共25篇。人伦部下分论人、修身、人伦、道德、家庭、世风6篇;治世部下分政治、治道、君道、吏道、战争、民族、西学及中外关系7篇;人文部下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经济、教育、法学、儒学学术、文化艺术、科技自然、人物、典籍12篇。篇下设目,共计158个子目,子目下以时代先后排列资料。这一分类体系既照顾到古代文献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科学分类的特点。《中华大典》将从3万多种文献中摘录的约7亿字的数据,汲取《古今图书集成》的体例,采用经目和纬目相交织的结构模式,同时参照现代科学门类,基本上一个学科列为一个典,如哲学、政治、文学、军事、经济等共22典。典下以分典、总部、部、分部划定,分部下根据各学科特点拟定标目。纬目设9项,依次为:题解、论说、综述、传记、记事、著录、艺文、杂录、图表。纬目用以容纳各级经目的内容,经纬交织,体例完整,便于检索。

当代类书的检索功能得以强化,除了分类编排科学系统外,还对书中的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标引,如主题标引、功能信息标引、学术名词标引、文献名称标引、人名地名机构名标引等,还可根据数据的价值大小、内容重要与否进行加权处理,把加工处理的结果组成各种索引附于书后。利用标引系统,可对同一数据,按其涉及的不同主题分别从多个角度予以反映和揭示,这样既提供了多途径检索,又避免了重复收录。此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当代类书在编纂时都有了电子版,甚至网络版,因此,检索系统得到了完善。

(二)网络搜索引擎

在宋代类书的检索系统中,无论是类排,还是韵排,都把主题检索自觉运用其中,从而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分析分类体系,它在展示文献内容的门类脉络的同时,又揭示出门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对今天网络搜索引擎的发展与完善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网上资源异常丰富而易变,客观上要求出现效率较高的检索系统。1994年以后,搜索引擎异军突起,从纯技术(IT)角度讲,它的确解决了检索的时效性问题,给人们的信息查询带来了巨大便利,但是这种单纯的自然语言检索系统也常伴随提供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信息,查全率和查准率难以保证。这就促使搜索引擎由注重信息搜集的数量,转向注重信息搜索的质量,检索组配由单纯的字面组配,转向概念组配。这也表明信息的数量越庞大,检索系统的筛选过滤功能和智能化程度越需得以完善。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将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结合起来,在两者之间建立对应,因此人工语言在网络信息的整序和检索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上是就搜索引擎的检索语言而论。当然,这与类书的检索语言——类序语言(部、类、门、编、典)和音序语言,由于编制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的差异,因而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因此,搜索引擎与类书在检索语言方面,并无可比性。

就检索方法而言,目前搜索引擎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二者各有千秋,任何单一的检索方式即使功能再强,也无法完全满足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信息需求者的查询需要,客观上就要求实现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的一体化。网络信息的数字化和软硬件技术条件为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的真正结合奠定了基础。这一结合也是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进行整序、控制和检索的最有效方法。目前,这一课题正在研发之中。“网络信息的分类、主题一体化整序,就是既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序,也对信息进行主题整序,把索引数据库的信息通过类目、关键词、信息形式特征、信息编码特征等关联起来,从而向用户提供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检索功能。所谓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检索功能,就是用户除了可以独立进行分类检索和主题检索并随意转换检索方式外,还能通过分类与主题的相互限定改变检索范围,达到最佳的搜索效果。”俞君立、陈树年:《文献分类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00~103。

分类主题一体化,早在我国古代类书的检索系统中已得到很好的实现,可以说,这是纸质时代古人智慧的结晶,然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它却是我们在搜索引擎研制方面遇到的一大难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同类推荐
  • 超乎想象

    超乎想象

    想象力是虚无的,却又在方寸之中;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却又在情理之内。它是铅笔,勾勒出情感的形状;它是炭笔,速写出理想的模样;它是心灵的调色板,或善或恶,多彩多样。《超乎想象》的故事充满悬念、伏笔,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她对小小说主题的开掘,对题材的选择,对结构的迷恋,以及对想象的发挥,令读者耳目一新。
  •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收录了戴望舒的全部诗作+所有译诗,不仅包括了一位传奇诗人和他所有传奇的诗,还囊括了雨果、普希金、叶赛宁、波德莱尔、洛尔迦等大师珍贵译作,是一部完整展现戴望舒创作轨迹、艺术风格、翻译成就的诗歌全集。它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在诗歌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历程,有利于你对戴望舒及其作品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理解。另外,书中的语言朗朗上口,风格哀婉、清新隽永、意味深长,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哀伤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
  • 心随万物转

    心随万物转

    改变针对同一题材密集叙述的手法,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地呈现自然之美,因情生文,率意以言,思想与理性之光闪烁文字之上。
热门推荐
  • 盘天经

    盘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的交易:暗欲

    恶魔的交易:暗欲

    他们的开始,没有爱,只有性,他想从她身上得到畅快淋漓的极致,不眠沉沦,却也只是身体的缠绵。...“既然腻了,为何还要玩?”男人笑了笑,“因为,我找不到一具能代替你的身子,如今,我玩腻了那些主动的,对你躺在身下时木鱼般的反应,很怀念。”女人盯着这张脸,他还是如初见时的那样邪恶,“变态。”“你会喜欢上我的变态。”男人的脸,堪称完美,精致的令人目眩神迷,可说出来的话,却是充满邪念。他的手,修长好看,可在她的眼中,那却是一张束缚不了的巨网,她挣脱不了。“那就老规矩,一笔交易,上一次床。”男人狭长的眼睛笑开,薄唇轻点,“好。”她装作顺从,却在仰望身上的男人时,心里想着,总有一天,你会不得好死。...她渴望自由呼吸,可这个男人,她始终冲不过去,真的,只有他死了自己才能解脱吗?既然活不了,就拉着他坠入地狱吧。爱情,早已在不知不觉时开出花蕾,他们不懂,便一次次残忍扼杀,真正想要回头的时候,却已来不及。一张关乎他全部身家的光碟,被送入敌手,容恩如愿,他遭到狙杀,尸首无存。却不料,恶魔卷土重来,这次,他誓要将她摧残、虐死为止。“除非我死,恩恩,这次,就算我腻味了也要将你留在我身边,将来我死了,就拉着你做垫背!”...欲诱的幕后老板,这男人,只在神秘的黑夜出现,那双熟悉的眼睛,又属于谁?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暗夜下,人们所追求的欲念又有多少?★☆★☆《暗欲系列文》之:http://read.xxsy.net/info/362196.html《迷性》★☆★☆推荐挚友的文:http://read.xxsy.net/info/343253.html《总裁的烙痕》汐奚★☆★☆暗欲视频地址一:http://www.56.com/p35/v_MTAxMDY4MjAw.html&pstyle=1(汐奚)暗欲视频地址二:http://www.56.com/p67/v_MTAwOTAzMjMy.html&pstyle=1(舞舞若)
  • 点心的100种做法

    点心的100种做法

    《100种做法系列(第4辑)》包括《茶点的100种做法》、《甜品的100种做法》、《点心的100种做法》3册,分别介绍了100种适合家庭操作的精致美食,茶点以广式茶点为主,甜品有糖水、蔬果汁、豆浆、蛋糕等,点心分为中式点心和西式点心,款式新颖、类别丰富,助您在家即可享受各色美食。
  • 天道神帝

    天道神帝

    青阳门外门弟子受尽白眼,遭人欺负,无意中开启天道借贷系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没修炼丹药?借,没修炼功法?借,没修炼伴侣?还是借,且看他如何逆天改命,嗷啸诸天万界。
  • 目光似血

    目光似血

    故事在杨文广、范素珍、二全及村民等人物之间有张在驰地展开 了、发展着,善与恶、自私狡狭与慷慨大方、是非不分与深明大义、 施与与索取、同情与唾弃、信义与背叛、……矛盾的体现在人物的言 行中,甚至统一在同一人物身上,呈现出了人性的丰富与复杂,更对 卑劣的人性进行了鞭挞和拷问。
  • 万世骄纵

    万世骄纵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我读书嫌累、练武怕苦。在我看来只有中庸之人才是最好的,古人说‘盛极则衰’就是这个道理。父皇对于皇子的要求不单是文武双全,文治武功要出类拔萃才可以。大哥武功第一,二哥才华出众,我便是最中庸的那一个。从古至今,帝王家的儿女大多都死在了‘权欲’二字上。他们都想登上皇位,可最终登上皇位的只有一个人。父皇说我‘一事无成’,母亲骂我‘不成大器’,大哥说我‘不学无术’,罢了,我当不了英雄也成不了豪杰,我本就是如此平庸懦弱之辈。我不比任何人差,我想得到皇位,然而事实却已经偏离原本的轨道太多了皇位终究比不上一个懂你的人
  • 三国之化茧

    三国之化茧

    自然之道本清明,自生自化自天成。静听静待妙音最,净心尽力福田耕。当刘禅走上那最高的台阶的时候,想起了他的老师,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一个老头子却正在用拐杖敲他不成器的儿子:“你老子把个扶不起的东西都扶起来了,你这不成器的就为什么扶不起来呢?气死老子了!”儿子莫名其妙的抱着脑袋哀嚎:“您要哪样嘛?再扶就扶上天啦!会摔死的!”老头子瞪着老眼半天,看着这个傻儿子的熊样顿时乐了。
  • 超级梦境者系统

    超级梦境者系统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一次偶然的意外,致使他经历了生死关头;恰好这一场意外,却让他步入了另一种人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无缥缈的梦境世界,将会带给他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末日领主

    末日领主

    创世纪开始后的一个纪元,末日领主应运而生!而毁灭领主等各方势力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场人类魔兽神王间的纷争!
  •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重生庶女之不做孽皇妃

    她是无欲无求的白家庶女,却平白卷入一场诡异风波里,死因不明,重生而来,她带着无边的怨怒,却在一场雨下清净一身魔念,本欲此生悠然,奈何那人步步紧逼,可是繁华过后,是阴谋还是痴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