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31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当然,你也可以界定"赵匡胤时代"就是"大宋帝国"的逻辑起点,二者可以重合,或者你也可以说,整个五代史,从后梁朱温建国开始,都可以算作"赵匡胤时代",等等,但这样一来,那就是你的讲述,而不是我的讲述。我相信如果是你的讲述,一定会有另外的逻辑或发现。千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它已经预先埋伏了无数可能性。但现在由我讲述"赵匡胤时代",就有了绝大的自由,来确定一个起点,作为历史逻辑的开始。

历史的解释因人而异--近代以来的历史哲学已经说清了这个问题。不存在所谓"客观的、真实的历史",只存在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马基雅维利的《佛罗伦萨史》、蒙森的《罗马史》、勒费弗尔的《拿破仑时代》,以及孔夫子的《春秋》、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陆游的《南唐书》、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等。如果不是修昔底德,而是蒙森,来写"伯罗奔尼撒史",今天的读者看到的就会是另外的"历史现场";如果不是徐中约,而是其他什么人,来写"中国近代史",读者也将会获得不同的"历史感觉"。

中国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歧异",往往需要后人反复"考异""考辨",那原因,也是因为出自不同人(!)的记录,而出现了历史文本的不同。这是一个经验事实。这一事实涉及一门艰涩的学问--历史哲学。我想老老实实地告诉愿意读我书的朋友:这是我愿意并能够理解、接受的"赵匡胤时代",显然,这不一定是他人愿意并能够理解、接受的"赵匡胤时代"。但是假如你愿意并能够理解、接受我的"赵匡胤时代",我会很愉快。千千万万的文本作者都有一点小小的虚荣:寻求自己的知音。我也不例外。

历史,作为过去的事件,确实存在着"事件的外部"和"事件的内部"这样可以感觉到的经验事实。

我可以把这个看似艰涩的历史哲学问题说清楚。譬如,凯撒大帝带着一拨人马渡过了卢比康河,或者,凯撒大帝的血在某一个时刻流在了元老院的地面上。这类可以用他们的身体和运动来加以描述的事务,就是"事件的外部"。凯撒大帝对罗马共和国法律的蔑视,或者他与谋杀者在罗马宪法政策间的理念冲突,则是"事件的内部"。而人物的"行动"则包孕了事件的内部和外部。

那个我所钦佩的历史哲学家R.G.科林伍德先生,很早就解释了这个关系。他在名著《历史的观念》中宣称:历史学家对凯撒大帝渡过卢比康河感兴趣,实在是在于这件事和共和国的法律有关系;历史学家对凯撒大帝流血感兴趣,实在是在于这件事与一场宪法冲突有关系。历史学家应该注意到"行动"背后的意义。但是这样还不够,还需要"把自己放到这个行动中去思想,去辨识出其行动者的思想"。意义,可以被讲述者重新赋予。

"把自己放到这个行动中去思想",这句话预示了两个重要意见:做一个"亲历者";这个"亲历者"要"重新思想"。

如果我的读者看明白了这一段话,就会懂得科林伍德的著名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关于历史哲学问题,我还有机会慢慢讲述,尽管也许还不过是零星的讲述,本书不是历史哲学专著,而是一篇"历史大随笔"。这个体裁限制了我,它适合于"讲故实"而不适合于"讲哲学"。

亲历者

"讲述者"冒充"亲历者",源于根据"故实"而展开的想象。"故实"是这位"讲述者"或"亲历者"的观察对象。因此,"讲述者"或"亲历者"更合适的"职务职称"也许是"观察者"。

我似乎曾经置身于千年之前,曾经有过与那些人物的"沟通与交流"(这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我就在他们之间,踉踉跄跄地跟着他们、看着他们、品味他们、评价他们,更主要的,观察他们……观察中,我能感觉到大将曹翰血洗江州时,空气中散发出来的血腥气;感觉到阳城大捷后,将士们抖动盔甲时,散发出来的浓重的汗臭味;江南和川蜀的深宫,随风飘过了女人们特有的脂粉香,一直飘荡到我的书案前。甚至有了幻觉:那个绝世美人小周后竟然投给我一个浅浅盈盈的微笑,而传说中的花蕊夫人则用一种哀怨憎恨的眼光狠狠地剜了我一眼……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的狂笑、后晋皇上石敬瑭的叹息、南唐先主李昪(音便)临终前的忧惧、后蜀伪帝孟昶(音厂)立于船头悲悲惨惨的涕泣、后周大帝柴荣一身戎装的英武之气、赵匡胤酒后的黑红脸膛,也都在我面前活灵活现。有一次梦里与老赵相见,他似乎戴了一个斗笠,正俯身拾起一部掉落的什么"法典"。我不知天高地厚,走过去拍他的肩膀,却发现他站起来,转头之际忽然凝固成一座石雕,变了模样,很高大,如云冈石窟的大佛,带着一种遥远的慈悲一言不发。梦中的我有点惊愕……东京汴梁、南唐金陵、西蜀成都,远在草原帝国大大小小的聚邑,暮色中老鸹的刺耳鸣叫,以及夕阳西下之后,夜色来临,城市由嘈杂归于寂静,深邃而又苍凉的星空下,更夫的慵困、哨兵的警觉,这一切,我都"历历在目"。契丹国的那些汉子,在镇子里散落着的穹顶帐篷前,围着篝火,用刀子切割烤羊的场景,在我眼里呈现为一幕幕绚烂多彩的舞台剧,定格时,则像一幅幅浓丽的油画;那羊肉,很香,很筋道……敲击键盘时,我观察着五代到大宋之际的一个个名将。投降契丹的杨光远似乎很厉害(我感觉他不仅是个秃子,还是个胖子),但后晋大将李守贞比他更厉害(我感觉他似乎精瘦),后来的后汉大将郭威又比李守贞厉害(郭威似乎是个大个子)。李守贞用"长连城"(城外城)围死了杨光远;郭威依样画葫芦,也用城外筑城的法子围死了李守贞。后唐大将张敬达,却没有用"长连城"围死石敬瑭;而赵匡胤,这位千古一帝,也没有用"长连城"围死僻居河东的小小北汉太原城。在这几场城外城的围剿中,我眼中的画面就像几万人的挖河工地那么壮观……赵匡胤部下有一位福将,他就是传说中的党进党太尉。后来的文人墨客把他糟践成一个吃货,妖魔化一如韩复榘,有些传统的相声段子也在讲"党进党太尉"的"糗事"。其实党进却是一员猛将,曾将传说中的杨老令公打得屁滚尿流。而杨老令公躲藏到太原城壕的深草丛中之后,我甚至从草隙中看到他惊恐的双眼,我还疑心他是不是崴了一只脚。写到此处,感觉杨老令公也似乎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这事让我想起民间传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写到关二爷护送皇嫂过五关斩六将,试图要歪写淫色情节时,忽然飞来一片青龙偃月刀架在他脖子上。老罗知是关二爷显灵,忙道:"关二爷刀下留情!"此时只听房间内烛光下,响起一个声音:"罗先生笔下留情!"于是,有了关二爷不进内室,秉烛读《春秋》的段子。我以后可以用其他方式说说杨老令公……武事之外,还有文事。"赵匡胤时代"跟道义相关的故实,会在"观察者"眼里,以一种更有意思的模式展开。在这一篇前言里,我不想占据更多篇幅,读者如果愿意,会看到大约上百个文人故实,很多,都值得浮一大白。

五代之际,中国历史是一个模样,大宋之后,中国历史是另一个模样。这些,都与这类道义故实有关。

千年以来,中华帝国前所未有的变化,包括中国人的"文化品格""民族性格",很多都可以溯源于"赵匡胤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巨大而又丰富的"意义空间",是传统中国很紧要的一次"历史转型期"。

我要干的活儿,就是经由"观察",打开这个"意义空间",选择并说清这个"历史转型期"一个个丰富而有趣的"军政故实"。

这个"意义空间"和"历史转型期"有多重要?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有个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大宋帝国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换一句话说,对于中国政制(政制,不是政治。你要注意哦,本书中的"遣词造句"是非常考究的)制度性的架构,大宋是影响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朝代。

赵匡胤之后,中国有了推演文明、天下为公的自觉。而这种自觉,与赵匡胤自出生之后即经历的乱世故实有关。

我说到了"自觉","推演文明、天下为公的自觉"--汉唐间的君臣也有推演文明、天下为公的努力,但没有大宋这般"自觉"。推演文明和天下为公的政治制度,有没有"自觉"是不一样的!

《赵匡胤时间》就是想说说我"观察"到的(像"亲历者"观察到的那样)赵匡胤推演天下为公的"自觉",说说他为何是"自觉"的。做到这一点,需要我"重新思想"。

军政故实

五十年间,几十个皇上、成百上千的文臣、武将,以及地方军阀、契丹酋长,打打杀杀,逐鹿中原,各色人物上场、下场,留下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故实、政治故实。我就穿行在这些"军政故实"之中,下酒,并"重新思想"。

它们是我这个"讲述者"或"亲历者"或"观察者"记忆中的一部分。我所做的,是按照我的思想,重新召回我的记忆。在这本书中,我来慢慢"回忆"这些故实……站在时光的这一面,可以看清楚,赵匡胤一生要面对如下四大难题--一、地缘政治方向的北境也即契丹(大辽)侵扰问题;二、藩镇坐大,不断叛逆或叛变,朝廷与地方的管理与节制问题;三、由于契丹与藩镇,给中国带来的民生苦难问题;四、由于契丹与藩镇,给中国带来的道德伤痛及恢复天下道义问题。"香孩儿"赵匡胤,就要在他的有生之年,以一种仁君气象,直面这四大问题。他将不断地看到地缘政治中的险恶、诡秘与莫测;藩镇大员面对王权与财货,那种毫不掩饰的鹰视狼顾;与死亡同在的战争,士庶的苦难,民生之艰;人性中难以捉摸的复杂与多变,以及天下道义的灭裂。

"香孩儿"赵匡胤,是传统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仁君气象"的大帝。这种格局的形成来源于历史上的圣贤教诲,来源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到孔夫子形成的圣贤道统。老赵不同于历代君王的地方很多,坚守圣贤道统,推演文明邦国,是老赵特别明晰的"天下目标"。"天下目标",不是政权目标(如大唐,如大明),不是部族目标(如大元,如大清),不是寡头目标(如北朝,如东吴),不是个人目标(如嬴政,如王莽)。"天下目标"是以"民生所需"(而不是以一人贪欲)为核心考虑,以"民族共同体存在利益"(而不是以皇室眷属利益)为基本诉求,以"天下为公"(而不是以维系政权)为价值方向的政治目标。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论赵宋一朝说,"……在这三百多年里,中国有了一定的国家之目标,朝廷成为一个带竞争性的机构。"所谓"带竞争性的机构",是不确切的。春秋战国以降,诸侯间、各国间已经开始有了明确的竞争性。三国魏晋南北朝,更是典型的竞争国际。但"中国有了一定的国家之目标",此说有理。不过我更愿意将"国家目标"称为"天下目标"。换一句话说,此前的朝廷除了"统治"之外,"国家目标"即"天下目标"并不明确。有些朝代有一些目标,但也不过是"休养生息""山河一统"之类,与我所说的"天下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大宋的"天下目标"与此不同。大宋的"天下目标"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我倾向于认为: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推演文明天下。大宋的文明,不是建构的,而是推演的。

建构,往往需要"历史从我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推演,则需要在接受旧有底盘的基础上,也即接受经验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文明因素和酵素。

国家要长治久安,且须在文明中推演--这就是赵匡胤实现"天下目标"的逻辑。不放弃政治家的责任伦理和目的方向,尽可能地恪守手段的光明,成为赵匡胤向"天下目标"渐进时,最内在的紧张。

以此考中国史,光武帝刘秀建构并推演的东汉帝国之外,当推太祖赵匡胤建构并推演的大宋帝国。

帝国军政,可以是道义的吗?

大宋帝国的一切"好看"与"不好看",皆源于此。

公元927-976年军政故实,将在这种内在的紧张中展开。我愿意将"赵匡胤时代"讲述为一代圣君率领他的文武同道,实现"天下目标"的艰难践履和心路历程。

历史记忆

我愿意负点责任地说:看懂这五十年间各色人物故实,就会看懂大宋来之不易的文化光荣,看懂老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大义,看懂吾土吾民的传统中,那些帝王将相,不仅有种种邪痞邪恶的权谋、阴毒,也有光明光荣的公道、仁德。中国,无可规避的千年命运,就藏在"赵匡胤时代"的故实中。

"赵匡胤时代",这"转型期"五十年,是老汉我的"历史记忆",往大了点说,也可以是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

"记忆"中的故实很多,听着,(如俗话所说)我给你"娓娓道来"。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跟我一起端起杯来,故实下酒,浮一大白。

这里说到"五代",对这段历史,一般读者的印象是"有点乱",其实所谓"五代"就是"梁唐晋汉周"--不过要在每一代的前面加个"后"字,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你只要记住"梁唐晋汉周",就建构了基本的"五代谱系"。譬如,说到"后晋",就知道:这是"梁唐晋汉周"的第三个中原政权,在它之前,有"后梁、后唐";在它之后,有"后汉、后周"。而"后周"完了,就是"大宋"。"梁唐晋汉周",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

另外还有与"五代"差不多同时,参差错落着的所谓"十国"。我把它们的国名和兴亡顺序略作调整,你也可以一下子记住它们:南唐、南平、南楚、南汉、前蜀、后蜀、吴国、吴越、闽国、北汉前面四国的名字头上都带"南"字;后面两个带"蜀"字、两个带"吴"字;最后两个单记。一分钟,也可以记住。这"十国"都不是正式的中原王朝,可以统称为地方政权。

我编一个顺口溜,你来记:

五代梁唐晋汉周,唐平楚汉南在头,前后蜀国两个吴,闽国北汉十国休。

这就是"五代十国"。用心记,两分钟内可以搞定。赵匡胤时代,跨着五代和大宋,记住这些乱世中短命王朝的名称,有助于你读懂几百个"故实"。

同类推荐
  • 乱斗

    乱斗

    谁曾见江山万里,恣意江湖?谁又沉迷于迷金酒色,薄纱飞天?家国千万场,谁怕金戈铁马天下狂?江山多战乱,谁道又纵横儿女情长?只待云卷风舒时,金杯银盏,对酒当歌,再把过往浮生笑。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遍地英雄时代。在法国,被称作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缔造了法国封建史上最鼎盛的辉煌。在俄国,最杰出的沙皇——彼得大帝,经过一系列改革,使俄国挤入世界列强之林。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光荣革命。英国逐渐建立起议会权利超过君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英国迈出了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关键一步。在中国……无数的能人志士为家族、为信仰、为阶级、为民族、为国家,费尽心机、殚精竭虑,抛头颅、洒热血。谁是英雄?
  •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

    《日本皇室·百代家国》选择欧洲和亚洲具有典型性的几个皇室家族作为主要故事,以历史文献资料为素材,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系统挖掘、整理,以家族历史为主要剧情,以皇族重要人物为主角,由历史学家担当编剧和导演,来表演几出皇族历史剧。
  • 五代之杀伐天下

    五代之杀伐天下

    既然这个时代没有一个男人敢站出来顶天立地,那么就由我来杀伐天下!
  • 秦始今朝

    秦始今朝

    夏朝初年,大禹将天下一分为九。为祈福上天赐予夏王朝万世昌盛,大禹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九鼎,象征着帝王之魂,相传,得九鼎者得天下。嬴政,帝王之后,自小便在尔虞我诈,血光剑影中垂死挣扎,尝遍世间疾苦。在受尽万般劫难后,他终于下了一统天下的决心,从此便在寻求九鼎的道路上杀伐不断。然而多年后,坐在龙椅上的始皇却说出了一番另后人不解之言......“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朕定不会坐在这龙椅之上,因为,帝王的双手上勉不了流淌着另他痛心的血......”
热门推荐
  •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冯仑,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该如何解读多面冯仑?本书分别从投资之道、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品牌战略、人际关系、政商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详细讲解了冯仑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商道智慧。冯仑所秉持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智慧贯穿全书,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
  • 不死血神

    不死血神

    他,被最爱的女人所杀,并且在二十年化身为僵尸。他,发誓一定要找到那个女人,以报当年之仇。不管这个女人身在何方,哪怕是神魔二界,也一定要将之找到!神秘强者传给他的“七情劫指”,令他重新找回人之七情,纵横于三界。林霄说:胆敢阻扰我复仇的脚步,我必杀之!不管你是神也好,魔也罢,通通给我将路让开!等级划分:神徒,神师,神导,神灵,神魂,战神,真神。神魔二界:次神(次魔),神将(魔将),主神(主魔),神王(魔王),神皇(魔皇)。
  • 绝色神医:天价世子妃

    绝色神医:天价世子妃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翩翩公子,温润如玉。
  • 天道风云录

    天道风云录

    一剑出清晨,红日照真身。万般世俗事,已随昨夜归。青山浮白雾,早霞迎秋水。今日红尘客,何时得道心。本书谋略,人生,修行,爱情,战争,斗法,搞笑,哲学,文化等等皆有,故事很精彩,反正是好书,欢迎阅读!心剑证道惟一群:116479484
  • 相思风华录

    相思风华录

    “让一让!让一让啊!主角要开挂了,主角要开始装逼了,主角的光环要开始闪烁了!”“你见过毁容的丑逼主角么?”——摇头。“你见过哪个主角身边既没有boss又没有大神,只有战斗力渣五级、除了吃还是吃的妖艳贱货?”——摇头。罢职山神被不会卜卦却爱听故事的女神棍逼良为娼的日常。至于到底是谁制服了谁,谁又在被制服的过程中一点点把自己的节操吃掉?一篇一故事,一卦一浮生,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 黄昏下的大宋

    黄昏下的大宋

    《黄昏下的大宋》主要讲述的是宋朝自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历十八帝共三百二十年的故事。依据比较真实、权威的史料,向大家呈现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一个令无数人向往与惋惜的年代,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的年代,最繁荣也最悲情的年代。诸位看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 九阳魔神

    九阳魔神

    叶天鸿意外得到了九阳魔尊的传承,从此踏上了一条成魔之路!他泡天下最极品的纯阴之体女子,凝练九阳魔胎,修炼人魔之身,成就人之魔王,纵横魔界,炼制九大魔头,成就一代魔皇,飞升神魔界,唯我独尊,十大真魔之身融合,成就一代魔神——九阳魔神。
  • 少年新冥王之除魔录

    少年新冥王之除魔录

    自他出生那日起,阎王便已决定十七年后取他性命。现在十七年期限将至,好不容易成为道术天师的他却被废尽武功。为了逃过这一场大浩劫,他被迫堕入魔道。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
  • 魔幻奇踪

    魔幻奇踪

    一场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战斗,降临在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手中,拥有着奇特体质的他们不得不扛起这份责任,这也是他们的使命,这个世界拥有十二件威力恐怖的火焰,想要把这种火焰化作自己的神兵利器,就必须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最后留下的那个人才是最强的王者。
  • 大武宗

    大武宗

    转轮回,定生死,逆转乾坤,善恶仅在一念之间,且看一个小小废柴,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