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3000000003

第3章 郭威的遗产(3)

王峻不简单。史称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但他个人的性格因素让他的命运开始向着悲剧趋奔。历史上来看,个人的悲剧,除了制度的、环境的、结构的,更重要的,偶然的因素起作用之外,就是个人性格的因素在起作用。王峻的性格悲剧,与古希腊的传奇英雄很接近。那是命运中无能抗拒的东西。性格即命运,这个浸透了无数血泪的存在经验,古今一体,中外皆然。儒学对此有审视,更有独具东方色彩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渗透了圣贤智慧的"礼"。

关于"礼",我在说到隐帝刘承祐的故实时,已经说过,传统"礼"的要义,可以用"当位"与"节制"两个主题词来概言。这里要补充的意见就是:礼,除了各类儒学讲述意见外,更要知道,它还是用来协调君王公侯乃至于士庶"主体间性"的规则。上下均能恪守这类规则,共同体之间就有良性运转的可能;否则,就是心生怨恨,演绎下去,就是血雨腥风。历史来看,一百场刀光剑影,有九十九场其源头在主体间的"悖礼"。不能"节制"各类欲望,又没有"当位"之念,试图僭越,就是"悖礼"。"悖礼"几乎是数千年间战乱之源。五代十国时期尤其如此。王峻的性格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悖礼"。

王峻性情轻浮而急躁,工于算计,贪图权力和利益,更喜欢听奉承话。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很大程度上是认为只有自己才可承担起治理天下的大任,他人无此本事,甚至连太祖郭威在内,也不及他。

他常常在御前谈论政事,郭威赞同他的意见,他就高兴;不赞同,他就心生怨恨,甚至当场就顶撞郭威,而且出言不逊。这就是"悖礼"。

但郭威比他有气量,更念他是元老旧臣,又辅佐创立了后周帝业,功勋卓著,更一向深知他的为人,所以对他有了宽容和纵容。王峻年纪比郭威大几岁,郭威做了皇上,还是称他为"兄",公事召他,也称他的字,而不称他名。这就好比刘备称赵云,总是叫"子龙啊"如何如何,而不是"赵云啊"如何如何。在"名"与"字"并行的往古,称"字"不称"名",是对人的尊重,也透着亲切。但王峻不因此而自我调整心态,反而更加骄横。他认为这一切不仅是应该的,说不定郭威还真的对他有畏惧呢。

不仅如此,王峻还有严重的妒忌心。他看不得他人晋升。当时的枢密副使郑仁诲、皇城使向训、恩州团练使李重进等人,都是郭威在藩镇时的心腹将佐,郭威称帝后,逐渐提拔起用了这些人物。王峻酸得像个醋坛子,开始耍赖,多次上表称说有病,请求皇上解除政务,事实上是以此来试探郭威。郭威也是明白人,比王峻大度。他不与王峻计较,多次派遣左右侍者去劝慰他,并敦促他来上朝--多少国家大事等着你来处理啊!--但王峻对使者的回答,言词、意气都异常激烈,透着顽梗和酸劲。郭威还是不跟他计较。

王峻在"病"中,又给各藩镇节度使去信,要他们保举王峻,意思是"国家不能没有王峻"之类。各藩镇觉得这也不算什么难事,就分别写来"保举证书"。郭威这才感觉到惊讶:如此下去,朝官联络地方,岂不架空皇上?但郭威还是继续派人去劝慰他敦促他,要尽快来上朝。最后有个朝官给郭威出主意说:"陛下只须扬言:就要亲自驾临王峻府邸,王峻必定不敢不来。"郭威来了这么一招。王峻想想,也差不多啦,折腾个够,上朝了。郭威对王峻有了不满,但也还是纵容他,不跟他闹翻。

惹帝怒郭威使辣手

当年诬告李崧的人还在,一个叫葛延遇,一个叫李澄。李崧毕竟冤死,又是一时名相,所以,到了郭威时代,就有人要给李崧复仇,其中就有当朝的翰林学士徐台符。他请求捉了这两个恶人,让那边的李崧得以瞑目。朝议此事时有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冯道为首的"不杀"派。他们认为事情过去多年,期间,朝廷已经多次下过赦免天下的诏书,不应该再动杀机。另一种意见就是王峻为首的"必杀"派。他们认为徐台符这个奏章很义气,对于恶人就该追杀到天涯海角。两种意见各有一端之理。这时,郭威的天平还是倾向于王峻这边的,他同意了王峻的意见,多少有向王峻讨好的动机。不久黄河决口,王峻主动请求前往巡视。郭威趁王峻出巡的机会,召养子柴荣入朝。原来,王峻特别反对的一件事就是让当时镇守濮阳的镇宁节度使柴荣进京。史称王峻忌惮柴荣的"英烈",他有点害怕柴荣的英武勇烈,所以,柴荣在镇所时,屡次要求入朝,都被王峻"驳回"。现在王峻暂时不在朝廷,柴荣就趁机来京了。

跟着柴荣进京的还有马全义。此人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县)时曾为李守贞的部将,有过几次战役,甚至局部挫败过郭威的部将,现在柴荣麾下执掌亲兵。郭威召见他后,给他补了个殿前指挥使(皇家卫队司令),还对左右说:"这个马全义啊,他很忠于他服务的主人。过去在河中,多次挫败我的军队。你们应该向他学习啊!"王峻在黄河边,听说柴荣入朝啦,马上从河岸回来。他太担心柴荣啦!这事让郭威越来越不高兴。有一次,郭威对王峻说:"朕出身于贫寒之家,可以说是饱尝了人世的艰辛困苦,见多了时世的沉沦动乱,如今成为帝王,岂敢厚待自己的供养而让下民吃苦呢!"这话是自我表白,在帝王中确属难得,但也是对王峻的一个提醒。所以,后来郭威准备把苏逢吉的一处宅子赏赐给王峻时,王峻做出姿态,没有接受,他说:"苏逢吉诛灭李崧家族,就是为了这片宅子啊!"他拒绝了。

但王峻在自己供职的枢密院里修建了一所很气派很豪华很高大的公署。落成时,还请了郭威来观赏。郭威没有说什么,不久,也在宫中的内园里建了个小巧的宫殿。王峻见了,来了严肃劲儿,他批评郭威道:"皇宫宫室那么多,又建这个,有啥用啊!"郭威第一次开始讥讽他:"枢密院的房子也不少啦,你干吗还要在里面再造公署呢?"俩人像顽童一般在置气。这样,互相离开"礼"就有了距离,君不像个君,臣也不像个臣了。

王峻已经做到了枢密使,但还是多次要求领一个藩镇干干。郭威开始不答应,最后被他磨不过,让他兼任了平卢节度使(治所在山东青州)。这是当年杨光远的镇所。

王峻晚节更加狂躁,"悖礼"之举屡屡出现。有一位礼部侍郎名赵上交,负责当时的科举考试。考贡生的时候,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赵上交拟定并申明了一项精密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恢复唐代以来的"糊名"制,也即将考生的姓名籍贯之类信息用一张小的纸条在考卷上粘贴盖住,这样,批改考卷的主考官就不会知道考生,以此避免营私舞弊。大宋帝国坚持了这项制度,甚至还进一步做到将考生的卷子找人誊抄一遍,主考官只能看到誊抄的卷子,看不到考生的原来卷子。且说这个赵上交用这个办法得到了几个知名的读书人,时论认为"得士",得到优秀人士。"得士"是考试最终的诉求。国家要"得士",必须保证考试公正,这是帝制时代考试制度执行者的基本共识。

但王峻开始破坏这个规则。他推举一个他喜欢的童子,希望借助"走后门"方式让这位童子中举。

但赵上交乃是一位负才任气的士大夫,他不吃这一套。这人长得也一表人才,有一种桀骜不驯的才子气。他拒绝了当朝第一权贵王峻的"非礼"也是"非理"的要求。

王峻大怒,但又找不到理由杀害这位礼部官员,就暗中寻机会,直到第二年再次考试,赵上交有了失误,史称"选士失实"。王峻就弹劾他,将他贬为商州司马,这是一个地方小官,相当于县级市里武装部的参谋。但贬官的诏令还没有下,王峻的末路也就到了。

在干部任免这个问题上,王峻更有"逾制"之举。他甚至要直接更换当朝宰辅。国家的宰相任命,他也要说了算。按唐以来,同中书平章事、三司使、仆射、侍中,以及后来的参知政事,都属于宰辅级别的职务。一个朝堂,可以有多个宰辅,各有分工。后周也不例外。王峻看不惯宰辅范质、李谷,多次要求罢免这二人,要他喜欢的端明殿学士颜衎(音砍)、枢密直学士陈观代替二人。

郭威认为任免宰辅是大事,不可仓促而定,国家有制度,应该慢慢考虑,至少还可以"研究研究"。但王峻极力申说替换二人的理由,那架势几乎就是你郭威不答应,我就不干!而且王峻这边也是越说越激动,渐渐有了不逊的话语。从早上一直说到中午,郭威连饭都没有吃,王峻轴劲上来,不达目的不罢休,史称"争之不已"。王峻提这个建议时,正当寒食节。按那时规定,寒食节朝中先后放假五天。朝中除了几个值班的,很是冷清。郭威最后说:"现在正是寒食节,没法宣布这事,等到休假结束,就照你说的办理吧!"王峻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这才退下。郭威这才吃上了午饭。

但这事最后惹恼了郭威。郭威动用武装力量,将王峻软禁起来。郭威要想捉拿王峻,不过是分分钟的事,他一直没有动,是真不想动。但王峻如此逼迫郭威,也确实让郭威感到了难堪。而后,郭威紧急召见了宰辅冯道等人。

一见大臣,郭威就流下泪来,他知道,必须动用辣手,对跟随他多年的王峻可能狠了点,但他也确实没有办法了。

他对大臣们说:"王峻欺朕太甚!他想将大臣们全部驱逐,这不等于翦除朕的左膀右臂嘛!朕只有一个养子,但这个王峻却专门设置障碍,不让他进京。朕临时让养子进京入朝,王峻得知就是满腔怨恨。他一身既然已经主持枢密院军事工作,又兼着宰相,居然还要求遥领重要藩镇。这是什么道理啊!朕观察他的志向,似乎永无满足的时候。目中无君如此,谁能忍受!"第二天下诏,贬谪王峻为商州司马。王峻试图贬谪赵上交的惩罚自己享用了。

郭威的诏书有这样几句话:"肉视群后,孩抚朕躬",视朝臣如案板上的鱼肉,待朕身像幼稚的孩童。

但王峻到了商州后,得了痢疾,腹泻不止。郭威很同情他,特意安排了他的妻子家人去看他。但这一场痢疾要了王峻的命,不久,王峻死于商州。

开国功臣王殷被杀

王殷与王峻都是开国功臣。郭威怕王殷听到王峻的消息有不安,就让王殷的儿子前往邺都,详细说明王峻之所以获罪的来龙去脉。王殷当时正在邺都镇守,防御契丹。

王殷是史弘肇的亲信,史弘肇跟郭威关系友善,隐帝刘承祐诛杀史弘肇,又想诛杀郭威时,也想顺带着杀了王殷。当时王殷镇守澶州,得到消息后,率先向郭威做了通报。这事等于救了郭威一命。

隐帝在京师派刘铢屠灭了郭威、王峻的所有家眷;又派李洪建去屠灭王殷的所有家眷,但李洪建枪口抬高一寸,只派出人去看守王殷府邸,没有下手杀戮,并且坚持供给王殷全家饮食。李洪建是后汉隐帝母亲李太后的弟弟,刘知远时曾遥领防御使。隐帝诛杀史弘肇等人后,李洪建权侍卫马步军都虞候,代理马军步军总参谋长。他没有奉旨屠戮王殷全家,是一件德举,值得赞赏。

但郭威得到天下后,抓获了刘铢、李洪建等人,虽然赦免了他们全家--与隐帝刘承祐比较,此举要仁慈得多--但还是杀掉了这两个前朝人物。王殷感念李洪建当初高抬贵手的义举,向郭威求情,要求放过李洪建。但郭威没有答应。刘铢、李洪建,显然不是一路人,李洪建没有罪,郭威杀他,实在是过于刚狠。站在历史的后面来看,郭威不分良莠,不做有罪无罪的区分,一律诉诸刑杀,这就是儒学反复讲述的--无道,不可原谅。

王殷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根据儒学"原心"(考察动机,推究本意)的意见,能够体察王殷知恩图报的士行。这不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乱世中,集体作恶,有人能恪守一点良心,就是道义沉沦中的亮色。

王峻主张剽掠京师时,也是王殷(还有郭崇威)向郭威提出了建议:停止剽掠。这件事也不是小事。王殷一言,终止了后面可能继续的作恶,挽救了不知多少京师士庶的生命财产!有人作恶,有人要求中止作恶,这就是道义担当。中国,历史,一点点的温情与祥和,在肃杀冷硬的腥风血雨中,让人看到微弱的希望,这就是道义担当在起作用。

史称自唐末五代,每至改朝换代,攻入京师或藩镇,各军部下就开始分头剽劫,无人能够禁止,连昔日王公大臣也不能幸免遭劫。这类剽劫还被美其名曰"靖市",意思就是"平定市场",好像素日市场并不"平定",有赖诸军前来"平定",以迎接新的王朝诞生。但"靖市"说得未免堂皇,故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夯市"。"夯"者,打砸抢掠也。这个倒是道出了大军过后的本相。

现在可以看到,王峻就是主张"靖市"或"夯市"实即"剽掠"的乱世枭雄;而王殷,不是。是否尊重私有财产,是文明与否的一道铁门限。以此来衡王峻与王殷,二人高下立见。

郭威当朝(还没有建立后周),后汉李太后临时执政,王殷被封赏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兵的马军步军总司令。

郭威北上澶州抵御契丹来犯时,京师军事统由王殷负责。当时刘赟正在从徐州向京师赶来,准备出任后汉第三任皇帝;但郭威在滑州发生了兵变,也正在向京师赶来,准备出任后周的第一任皇帝。力量胶着的时刻,京师究竟属于谁,成为决定双方成败的一大砝码。王峻、王殷仓促中做出的决定是:派出郭崇威到宋州(今属河南商丘)去拦截刘赟,以此迎接郭威顺利进京称帝。

于是,郭威胜出。在拥立郭威称帝的程序中,王殷与王峻一样,都立了大功。王峻被贬商州之后,王殷得到消息,有了不安的心思。兔死狐悲的悲剧史上常见,王殷担心,很正常。王殷对这件事的处理是:三次上表,要求放弃邺都藩帅,入朝做京官。

这个姿态,就等于向郭威示好:我不要军权,我在您身边。史称郭威"疑其不诚,遣使止之",怀疑王殷不是真心实意要这么做,派遣使者告诉他不必进京。

显然,郭威知道"入朝"等于"移镇",也即等于解除兵权。当初石敬瑭用这招刺探过李从珂,近来,慕容彦超也用这招刺探过郭威;李从珂答应石敬瑭可以"入朝",郭威答应过慕容彦超可以"入朝",但这二人都反了。现在王殷也要"入朝",答应他,是不是也要反啊?

郭威没有答应王殷"入朝",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量。至此,我看到的历史记录开始出现混乱。记录中说"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王殷恃功专横",所谓"专横"的案例是什么呢?说王殷在邺都,节制河北诸镇屯戍大兵时,在应该汇报朝廷,由朝廷下达正式"敕书"也即皇上的手谕文书,才能调动的军事行动时,他用"手帖"就实施了。但究竟啥事?记录中没有说。但这事意味着王殷已经在河北诸镇取得了管控边防军的能力,可能是事实。在那个不是士卒怕藩帅,而是藩帅怕士卒的"权反在下"的乱世,有效管控辖境的武装力量,并不是坏事,更不是"罪恶"。

同类推荐
  • 山海经追神记

    山海经追神记

    达志、达成、若山、若曦、贝贝五仔误入山谷,迷路,巧遇神仙得地图。五人按图回家,却走进了远古的山海,成了那时代的“未来神”——他们来到凶残的部族,一下子激活了他们人性中的“凶残性”,成了凶残部族的“未来神”,跟随着凶残部族一起残暴其他部族;他们来到善良部族,他们人性中的“善良性”又被激活,做了善良部族的“未来神”,和他们一起为民谋福利。但却遭到嫉妒部族的嫉妒,嫉妒部族便来攻打他们。正义的神仙,便来帮助他们……就这样,五仔走过了贪婪部族、慈爱部族、虚荣部族、多疑部族……一个个不同性质的部族,经历一次次险阻,终于到达昆仑山上,拜见天帝和女娲……最后,在天帝和女娲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
  • 重生之太监乱世

    重生之太监乱世

    如果猪角附身到一个淫贼身上,他的命运将何去何处......空有一身医术,却附身到淫贼身上的陆宁概叹命运的捉弄。国家和个人命运,就像历史洪流中的一叶轻舟,在汹涌澎湃的浪涛中间时起时伏。悲天悯人未必能救黎民于水火,唯为手握重权才能在起“开元盛世”,且看他如何摆脱“淫贼”身份,掌握那段历史的进程......1、自控能力差者请远离此书。2、看书不忘投票,谢谢支持。
  • 爷们当自强

    爷们当自强

    不是我不想写了,而是真心写不下去了,都快二十万字了,收藏不到三百!看来历史真的不是我的风格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写我的科幻吧!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曾经我还尝试了一个都市,结果也非常失败!我是:牧神空
  • 取经路上的那些事

    取经路上的那些事

    和妖精称兄道弟,跟菩萨吹牛扯皮,西天取经可以,工资待遇你要先说清楚了。降妖除魔也行,你能给我付多少钱辛苦费?别说我贪财,给徒弟发工资要用钱,吃KFC全家桶也要钱,给女朋友买礼物还要钱!看贪财唐僧颠覆传统的另类取经之旅……
  • 方志与宁夏

    方志与宁夏

    本书追溯了宁夏30余种方志的发展脉络及功能,对一些重要志书进行了介绍,特别从方志中着重总结了宁夏的历史特点、地名文化、历史文化、古代科技等。
热门推荐
  • 剑侠情缘:月忆盈楼

    剑侠情缘:月忆盈楼

    七秀剑舞动四方,水云仙乐演宫商,莲步笙歌相知起,一船星月坐听香。
  • 梦除非

    梦除非

    本身为上神,只因误会与最爱反目,她转身跳下诛仙台。不料,这竟只是她对亲族最爱的赎罪,亦或是对情感的逃避。然而,那个独居十三重天的清雅男子却毅然追随,只为换得她与自己的一世情缘。机缘巧合,她忆及前世所有,这一次,她选择再次逃避,亦或是直面内心?
  • 攻心游戏,太子爷情陷局中局

    攻心游戏,太子爷情陷局中局

    他是下棋的人,却为何爱上了棋子?一场攻心游戏,两种身份,三个人的情殇?谁是赢家!他是长居国外多年,被父亲流放的豪门太子爷。拥有令人艳羡的家世,长相,却是外人眼中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归国一月,艳色绯闻接踵而来,名媛模特皆是他的裤下客。what?还被爆出有一个四岁的私生女?齐情意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被‘潜规则’,做了太子爷的贴身小秘,二十四小时待命,随传随到。她苦逼的‘职场’生涯开始了。片段一:“齐助理,我女儿学校要搞亲子活动,你跟我一起去。”彼时,她正和她的男朋友见家长。片段二:“齐助理,我的内裤没带,给我拿一条过来。”男人低沉性感的嗓音混合浴室水流的声音袭来。她要暴走了,我靠,说好的只是他女儿的保姆呢!什么时候还带赠送的?后来......当她爱上了他,他却给了她致命的一击。他的怀里搂着一个精致明媚的女人,轻蔑而又不屑地抬起他的下巴,云雾轻吐,“齐情意,你也不照照镜子,看自己是什么货色,又不是处,装什么贞洁烈女?”说完,他和他的未婚妻高傲地踩着她的尊严离去,她的身子在烈日下轰然倒下。耳边不断回响着他的话,“因为你是霍政彦的女人,我才上你的。”
  • 温存已寂北城

    温存已寂北城

    他是她小时候的玩伴,但是多年后他再一次回来找她只是邻居告诉他她已经去世了是因为她的父亲所逼,所以他就帮她报复他的父亲只为他。当他多年后再一次遇见了她他是否还会认出她并且和她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切的一切将开始,该来的总会来,免不了的当然是小三的纠缠和她前男友的不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也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痴迷流连人间我为她而狂野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
  • 驭剑轩辕传

    驭剑轩辕传

    一个本该安安静静过完一生的平凡少年,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获得修炼传承。感情上复杂的三角恋关系。修炼中无数次的生死经历。面对感情他该如何抉择?面对仙界魔界的大能又该如何扭转乾坤?本故事世俗界为引子,不喜欢世俗界的朋友可以跳过。第一次写书,还望各位多多指点,多多支持,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
  • 青春是一件多么痛的礼物

    青春是一件多么痛的礼物

    这是一支与青春暂别的离歌,这是一首消融了坚实感的诗。这些故事,需要判断力和智慧才能讲得好。这些道理,想通了,你就真的会放下了。这些曾失意的人,是他,是她,也是我们自己。从这里,我们将收获到:如何从不如意的家庭中独立出来,得到安静幸福;如何从迷茫与失意中挣脱出来,实现从容自在;如何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不慌张、有主张;如何在世界的坚硬与冰冷中,心怀温柔,春暖花开。懂得了这些就会发现,青春从不曾走远,只等你赋予她新的意义。过往的一切都是礼物,只需要你含泪带笑去打开,终将满心欢喜。
  • Ikki您

    Ikki您

    仑头磨破JOJO咯目睹for搜的特咯了帝都诺诺lol
  • 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中的第一代是瓦尔特·莫雷尔和格特鲁德夫妇。瓦尔特原本充满了活力,乐观、讨人喜欢;后来却脾气变坏,酗酒打人,成为行尸走肉。对丈夫失望的妻子遂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是她钟爱的长子威廉不幸早夭,随之对次子保罗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而保罗的两个女朋友却有不同的爱情观,让他无所适从。母亲去世后,保罗决定离开家乡,到城市去。至于保罗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劳伦斯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这样模糊不清的结尾正反映了劳伦斯同样迷惘的心态:他所探索的两性之间的相处,进而拓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迷惘的。
  • 炼体成神

    炼体成神

    十三岁离家,十八岁进入黄金斗王,二十一岁进入先天境界,二十八岁进入九重天,随后半年之后,进入到神级境界!秋玄的名字,在之上流传着,天下间……
  • 驱魔灭魂师

    驱魔灭魂师

    一个还算富有的高中生,父母出车祸而亡,因此他的性格大变,有一天夜晚,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看到一个两个黑影闪过,驱魂密法,拘灵,随着灭魂师占先的咒语响起,他走上了跟鬼怪打交道的路,一条可以走到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