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1900000034

第34章 孩子亲近长辈,父母怎么办

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成为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这些孩子大多是祖辈带大的,他们经常一年半载还见不到一次父母,有的甚至是三年五载也难以见到父母一面。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对许多孩子而言仅仅是个称谓,孩子记忆中父母的音容笑貌逐渐消逝殆尽。虽然这些孩子同样受到细心的养育,但他们依恋的对象却已经不是父母而是祖辈了。孩子对父母表现冷淡或回避,这种亲子隔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一辈子都难以消除。

§§§第一节消除老人带孩子的后遗症

心理归属感的重要意义

发展心理学中有这样的阐述:孩子2岁前没有建立较牢固的归属感,2岁左右,也就是孩子进入认生期后,由于恐惧,孩子开始在身边的人中寻找依靠,建立稳固的归属感,从而让自己安心,此时,谁与孩子最亲近,照顾孩子多,孩子的归属感就会落在谁的身上,这种亲情关系延续一生。孩子知道“我是爸爸的,爸爸是我的”等简单的观念后,确定自己不孤独,每当孩子孤独恐惧时,想到有爸爸妈妈,就不再怕了,这就是建立心理归属感的重要意义。

孩子的心理归属感在长辈

亮亮的父母都是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在城里工作不容易,要打拼,才能立住脚,带着孩子困难太大了。此时,正好爷爷奶奶希望带孙子,这可是帮了夫妻俩大忙了。于是,孩子8个月大的时候,爷爷奶奶把亮亮带回了老家。

爷爷对亮亮倍加呵护,常常带孩子在树林里的小河边上玩。爷爷坐在一旁看着孙子,心满意足。回家时,爷爷会把孙子背在背上,一路摇回家。亮亮没上过幼儿园,小学也是在老家上的。爷爷陪伴了孙子十二年,在孙子上初中前去世了。为此亮亮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爸爸妈妈把他接到了身边,和他一起生活。没有多久,父母发现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不好,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校正”。父母提了很多要求,帮助他改掉坏习惯,结果发现自己和儿子的心理距离很远。儿子表面不与他们发生任何冲突,但就是不理会爸爸妈妈的要求,和父母一点都不亲,走在大街上,彼此像陌生人。孩子跟父母没有交流,但是有一个好同学做朋友。一次,他对朋友说:“我想我爷爷。父母不爱我,我也不爱他们。”

案例中的孩子显然把心灵归属感建立在了爷爷身上,从长远意义上讲,是弊大于利的,结果恐怕是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却从很早就背负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过早地丧失安全感。

如果孩子的心灵归属感在爷爷奶奶那里,老人60岁左右时,孩子6-10岁左右,正是开始知道生死却无法彻底理解的时候。老人也会开始有了顾虑,日常生活中有老友离去时,他们会把自己的感慨和忧虑说给孩子听,孩子马上就会知道老人也会走,自己最亲最依赖的人会死,是一个孩子接受不了,也无法理解的,这会让他们心烦意乱,无法安心学习和生活,如果此时孩子离开老人和父母生活,就会让孩子的情感更加得不到寄托,有可能变得性格抑郁、孤僻,容易哭泣。

孩子和老人的感情超过了与亲生父母的感情,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多数父母也能够意识到这种情况存在弊端,也都在积极寻找补救措施。其实,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父母防微杜渐,早早发现问题,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的心灵归属感逐渐转移到父母身上。

§§§第二节如何转移孩子的心理归属感

孩子与父母隔阂的形成

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常抱怨,孩子太亲近长辈,跟自己感情冷漠,一点儿也不亲。

依恋是孩子的本能,如果父母和孩子没有建立起正常的亲子依恋,那么该检讨的是父母,而不是抱怨孩子感情冷漠。当前有一部分孩子是由祖辈或者保姆照顾,这些孩子同样受到细心的养育,但他们依恋的对象往往不是父母,对父母表现冷淡或回避。如果处理不当,这种亲子隔阂可能一辈子都难以消除。

转移孩子心理归属感的四种方法

对孩子而言,3岁前是和父母建立亲子依恋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亲近长辈而疏远父母的行为,父母们需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1.不要流露出对长辈的不满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花双倍的时间陪伴他。不要因为刚开始孩子对自己冷淡而生气恼火,也不要因为孩子最喜欢爷爷奶奶而心生嫉妒。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在玩耍和沟通中自然而然建立孩子对自己的依恋。此外,不要因为由长辈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成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就轻易地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长辈的不满,相反,要教育他不忘祖辈带他的辛苦。

2.亲情接力,把老人接来同住

把老人接来住在一起,既照顾了老人的生活,也让孩子少了后顾之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家中宝,家里永远有生气,更重要的是父母利用三代人共同生活期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孩子把安全感和心灵依赖建立在父母身上。

把老人接来一起住,你会发现这也是孩子的企盼。孩子期盼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也和老人在一起。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建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时间关爱孩子和老人。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原来是老人给予,现在父母参与,老人不劳累了,孩子心理会感激父母,加深对父母的信任、依恋和爱,这样就可以达到亲情接力的目的。

2.解除孩子后顾之忧

不能把老人接来同住的情况较多,这种情况下,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也要解除孩子依恋长辈的后顾之忧。孩子离开老人后会牵挂老人的生活起居,孩子发呆的时候一定在想:“爷爷吃好吃的了吗?是不是我不在的时候他们吃饭不认真了?他们寂寞吗?他们做什么打发时间?今天我们这里下雨了,他的腰要痛了吗……”孩子跟随老人多年,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由于了解和爱,孩子的心被牵住了,脸上没有了笑容,默默无语,没有心情学习。

此时,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给老人打电话,让孩子随时可以听到老人的声音。不时带孩子回老人那里去,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老人改善生活,使老人生活便利,不会摔跤,不会没有水喝,不会没有乐趣,再给老人一些新鲜的事情做,让老人快乐。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老人做的事情,可以让老人生活得更好。这样,孩子心中的牵挂才会减轻,才会在一段时间内安心。

年轻父母要做好心理准备,常常回到老人那里去,帮助老人做事,这是必修的功课,为了老人,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3.长辈不要问孩子最喜欢谁

带孩子的长辈往往有这样的心理,觉得孩子是自己辛苦带大的,就应该和自己最亲。如果听到别人问孩子“你最喜欢谁”,孩子说的是自己就高兴;如果孩子说的是别人,就觉得自己白忙活了。长辈们,不要去和孩子的父母争夺孩子的爱,更不要把孙辈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了家庭的幸福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考虑,即使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也应该经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是最爱他的,帮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依恋。

4.培养孩子与父母的亲密感情

孩子就是孩子,对于他们来说,从爷爷奶奶身边回到父母身边,新环境与旧环境之间的信息差异是很大的,感觉很陌生,许多孩子因为无法处理这些信息而苦闷。此时,家长的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灵回归。不要急着“管理”,先了解,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先容忍孩子的习惯,然后慢慢改变。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带孩子熟悉过去的环境,感受新环境,找到帮助孩子在家里、学校、社会的位置,和孩子沟通,消除忧虑,再逐步影响孩子,让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养成好习惯。年轻的父母长时间没有带孩子,不知道怎样做父母了,不如随时沟通,与孩子共同成长。

同类推荐
  •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及孩子两方面。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 左手表扬,右手批评

    左手表扬,右手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一门艺术,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两种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子活动中时刻都离不开它们,父母只有科学地认识并合理地运用它们,才能在教子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是一本国内本土原创的教育方法指导书,通过作者教育一双儿女的亲子实践经历及周边的家庭教育案例向家长讲解了“用表扬促进孩子进步,用批评促使孩子改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有效使用“表扬 批评”这两种教育手段的方法,既有较高的可读性,又不失深度和实用性。
  • 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本书以《颜氏家训》为底本,以《曾国藩家书》作补充,遵循批判继承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家训理念,结合当今家庭教育实践,帮助天下父母完成家庭教育的历史任务。
  • 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

    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

    尊重孩子是教育的起点,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育的核心,鼓励孩子是教育的关键。 《不打不骂养出100%的好孩子》向广大父母介绍了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方法,旨在为父母提供一种智慧的处理方式或思维方法,从而让妈妈教育起孩子来更轻松、更有效。其中包含避免与孩子冲突的技巧、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赏识和激励孩子的技巧等几个方面,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能够在关爱、尊敬、引导、教育和保护中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源于古老的哲学思想,后又散见于17、18世纪的教育理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100多年的历史。《幼儿教育学》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材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对幼儿教育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否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热门推荐
  • 屠天魔帝

    屠天魔帝

    在五界的人界中。有一位出生在豪门的废物少爷武乾坤,却在机缘被一位远古强者看中。有着逆天功法的他,开启了霸气之路,醒来权御天下,醉时卧倒美人膝。这五界霸主,该换位了。。。。
  •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里,作者田禾通过漫无目的地行走去解读自己。有时,只是停下来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转身走开;有时,随便搭上一列最快开动的火车;有时,又像最真诚的朋友,听自己忏悔傲慢和无知。卸下向世界对抗的戾气,去拥有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不做遥不可及的梦,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人际,使得生活少些负担和承诺。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活的价值?
  • 聚仙都

    聚仙都

    神界,诞生于上古,生灵存在即永生,漫长生命的负面影响则是冷漠无情。佛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情不问因果,缘注定生死(往今)。鬼界,轮回的终站和起点,多少人捧着一腔血茫然而来,多少不甘愿也只能化做一回眸。此乃上三界,真真假假没人知晓,南天门更多作为人类城景建筑罢了。下三界乃是人、妖、魔,那些无法解释的灵异,只是因为没人相信他们的存在。
  • 邹韬奋散文精品

    邹韬奋散文精品

    《邹韬奋散文精品》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邹韬奋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内容包括爱与人生、有效率的乐观主义、闲暇的伟力、走狗、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久仰得很!、集中的精力、敏捷准确、随遇而安、坚毅之酬报、干、感情、肉麻的模仿、高兴、办私室等。
  • 魔化苍生

    魔化苍生

    这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这是一场人与神的倾世对弈。创世神以天下为棋盘,将己身魂魄为筹码一分为九交予苍生。神魂汇聚,则神醒;神灵复苏,则苍生灭。天赐神能的九人,如何带领苍生力挽狂澜?神魂者的宿命,真的无法逃脱?权与力,爱与恨,道不尽人心的浮沉,唯有褪尽铅华,魔渡众生。“我不怕有敌人,强者就应该是踏着尸山血海俯览天下的人,但是如果有谁能够踩着我的尸体攀上最高点的话,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 蛊后:残王的虐欢

    蛊后:残王的虐欢

    一夜之间灭门惨案,她受尽折磨心伤。待到细细抽丝剥茧,真相却越发扑朔迷离。究竟真相如何?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当往事成烟,恩怨情仇浮出水面,谁会陪她笑看风云;当春秋变化,痴情柔意缠绵纠葛,谁陪她看繁花落尽;遇上他究竟是天意还是命运?男主性格各异,且各有千秋,究竟花落谁家?且看一场爱恨情仇相思录!
  • 写给女人的心灵能量书

    写给女人的心灵能量书

    本书所精选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财智女性将会用她们的商战经历、职场际遇将所有读者关心的问题一一揭晓。她们有的是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CEO,有的是用自己的知性魅力传播文明的女主播,有的是在广告界呼风唤雨的女斗士,她们背景不一、性格迥异,但同样都具有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财富智慧:永不放弃梦想的执著、战胜自我的勇气、坚韧与责任、仁爱和细致……这些成功的潜质,加上本书详尽的分析,将给读者呈现一本最具有指导意义的商道真经。
  • THE TALISMAN

    THE TALIS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是有了世界后才有人,还是因为有了人后才会有世界?”这个问题从人类存在便一直在思考。——————————时间轮盘一转便是七百年已过,人类进化发展的脚步也好似猛然加快。不知名的能量渗入这个世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意。人类的大进化时代。原本平淡生活的母子,又将面对如何的境况。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吗?在广袤的宇宙,地球一脉未来又将如何?-------------------“史奈儿!该出发了!”“去哪啊?”“去给你找男人!”······【另:文中一切言论皆是剧情需要,不代表作者观点。切勿相信,切勿模仿,切勿认真。仅供娱乐!】
  • 重生之权倾后宫

    重生之权倾后宫

    她本是侯府贵女,却倾心于他,费尽心思助他夺得帝王,本以为就此凤凰于飞,荣宠一生。却不料深情不过如此,奸妃使计陷害,他竟信以为真。一杯毒酒,说什么要保她帝后声明是念在旧情,可旧情何在?只是毒酒穿肠过去,她再次睁眼之时,竟重生在一个因溺水而昏迷贵人身上。在她身体康复之时,却闻亲儿惨死,女儿毁容消息,疾首之痛后,消不去的是复仇之恨。同一个灵魂,同一个世界,她却不再是她。她的家人认不得她;她的夫君认不清她;她的仇人亦不知是她。如此重生,是不是上天给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