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1800000022

第22章 慈禧让权(2)

② 这个尊号在中国人看来,是非凡的荣誉。③“颐和”两字出自《礼记》,意为颐养天和。送予慈禧太后,加起来一定超过几百万金。寿宴的所有准备皆极其隆重,慈禧又命人在西华门至颐和园的几十里大道旁,沿途搭建牌楼。不料,正当庆典筹备工作紧锣密鼓之时,日本挑起甲午战争,而后日军大败中国海军。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生计划,她不得不取消颐和园内准备的庆典工程,以光绪帝的名义下发了以下这道悲怆的诏书:

本年十月,予六旬庆辰,率士胪欢,同深抃祝。届时皇帝率中外臣工,诣万寿山行庆贺礼,自大内至颐和园,沿途跸路所经,臣民报效,点缀景物,建设经坛。予因康熙乾隆年间,历届盛典崇隆,垂为成宪,又值民康物阜,海宇乂安,不欲过为矫情,特允皇帝之请,在颐和园受贺。讵意自六月后,倭人肇衅,变乱藩封,寻复毁我舟船,不得已兴师致讨,刻下干戈未戢,征调频烦,两国生灵,均罹锋镝,每一思及,悯悼何究。前因念士卒战阵之苦,特颁内币三百万金,俾资腾饱。

兹者庆辰将届,予亦何心侈耳目之观,受台莱之祝,耶所有庆辰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钦此。

圣旨最后,光绪皇帝为表孝心,写道:

朕仰承懿旨,孺怀实有未安,惟再三吁请,未荷慈允,敬维盛德所关,不敢不仰遵宣示,各该衙门即遵谕行。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军队彻底打败,颜面尽失,大清王朝名誉扫地。这次的失败也直接导致南方各省强烈要求改革,导致了后来的戊戌政变和义和拳运动。有人认为如若当初避免了战争,就不用付出如此大的牺牲,受到如此的奇耻大辱,然而是否真的如此,无人知晓。

慈禧太后表现出一贯精明,不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也不承担任何与此次战争有关的责任,而是将责任完全丢给了光绪皇帝。她心知肚明,正是由于当年大太监李莲英的建议和操纵,将海军经费挪来用于重修颐和园的工程,才导致海军资金短缺,发展举步维艰。然而,当时的许多杰出官员及政府顾问并不知情,仍被蒙在鼓里。

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建议使用武力维护大清王朝对高句丽的宗主权,成为众矢之的。但就此事而言,他和其他官员一样,面对如此困境,也犹豫过、迟疑过,直到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放手一搏。他明白,此时不论中国战与不战,都无法避免一场巨大的挑战和危机。

记录这段历史的文件和史料当时全部存在天津总督衙门和北京海关总署,这些珍贵的史料不幸在1900年的灾难中被毁之一炬。如此一来,到底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了那样一场灾难性的战争,我们将永远无法得知真相。李鸿章意识到,日本曾两次侵略中国,并从中得到了好处。第一次是在1874年,清政府付了大量赔款。第二次是1885年,清政府承认了日本对高句丽的部分控制权。一次又一次的妥协让步,直接导致了如今这场危机。他深知,即使清政府将中国对高句丽的宗主权让给日本(这对中国政府没有丝毫的好处),也仅能够换来一时的平静和安宁。

不久之后,日本进犯东北三省,挑起新的事端。1905年,中国政府承认了日俄两国在中国签署的《朴茨茅斯条约》条款,东北三省的命运便已注定。

日本侵略中国,其挑起事端的手段和方式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李鸿章清楚,几年来,日本为这场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相比之下,自己手下的海军实力欠缺整合,根本无法与日本军队匹敌。但是,周围的官员昧于形势,还自认为大清朝乃天朝上国,无可匹敌。同时,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进驻高句丽的袁世凯也信誓旦旦地保证,如若日本挑衅,英国定会及时提供援助。

中国历史学家公开指责李鸿章鼓动朝廷和皇帝卷入战争,外国人也普遍如此。事实上,李鸿章一开始确实全力支持,派遣一支中国军事力量到高句丽帮助打压叛乱。然而,他意识到挑起战争才是日本的目的后,立即停止一切行动,禁止采取任何可能与日本发生冲突的举措。但在最后一刻,他的德国军事顾问极力劝说,军事热情再次战胜理智,与京中大臣商讨后,他派遣了“高升号”到高句丽,明白这一举动意味着向日本宣战。当“高升号”被击沉、中国海军战败的消息传来时,自然而然,李鸿章极力想要推卸掉自己的责任。

外国人指责李鸿章向日本宣战,国人则指责他向日本求和,称他的求和之举是卖国求荣,正如后来指责他将满洲卖给俄国一样。尽管慈禧非常欣赏他卓越的智慧和娴熟的处事能力,但此时她不喜欢这位总督大人。战争过后,李鸿章受到多位御史大臣的抨击弹劾,慈禧发现自己竟和他一起遭到责难,便开始极力为他辩护。

1895年,一位名叫安维峻的御史大臣大胆地指责慈禧太后和总督给中国造成了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其奏折内容如下:

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今当倭贼犯顺,自恐寄顿倭国之私财付之东流,其不欲战,固系隐情。及诏旨严切,一意主战,大拂李鸿章之心,于是倒行逆施,接济倭贼煤米军火,日夜望倭贼之来,以实其言。而对于我军前敌粮饷火器,则有意勒扣之。有言战者,动遭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淮军将领,望风希旨,未见贼,先退避,偶遇贼,即惊溃。李鸿章之丧心病狂,九卿科道亦屡言之,臣不复赘陈。

惟叶志超、卫汝贵,均系革职拿问之人,藏匿天津,以督署为逋逃薮,人言啧啧,恐非无因。而于拿问之丁汝昌,竟敢代为乞恩,并谓美国人有能作雾气者,必须丁汝昌驾驭。此等怪诞不经之说,竟敢陈于君父之前,是以朝廷为儿戏也。而枢臣中竟无人敢为争论者,良由枢臣暮气已深,过劳则神昏,如在云雾之中,雾气之说,入而俱化,故不觉其非耳。

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未明奉谕旨,在枢臣亦明知和议之举,不可对人言,既不能以死生争,复不能以去就争,只得为掩耳盗铃之事。而不知通国之人,早已皆知也。倭贼与邵友濂有隙,竟敢令索派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为全权大臣,当复成何国体?李经方为倭贼之婿,以张邦昌自命,臣前劾之,若令此等悖逆之人前往,适中倭贼之计。倭贼之议和,诱我也,我既不能激励将士,决计一战,而乃俯首听命于倭贼,然则此举非议和也,直纳款耳。不但误国,而且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

而又谓和议出自皇太后意旨,太监李莲英实左右之。此等市井之谈,臣未敢深信。何者?皇太后既归政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至李莲英是何人斯,敢干预政事乎?如果属实,律以祖宗法制,李莲英岂复可容?

惟是朝廷被李鸿章恫喝,未及详审利害,而枢臣中或系李鸿章私党,甘心左袒,或恐李鸿章反叛,姑事调停。初不知李鸿章有不臣之心,非不敢反,实不能反。彼之淮军将领,皆贪利小人,无大伎俩。其士卒横被克扣,则皆离心离德。曹克忠天津新募之卒,制服李鸿章有余,此其不能反之实在情形,若能反则早反耳。既不能反,而犹事事挟制朝廷,抗违谕旨,彼其心目中,不复知有我皇上,并不知有我皇太后,而乃敢以雾气之说戏侮之也。

臣实耻之,臣实痛之。惟冀皇上赫然震怒,明正李鸿章跋扈之罪,布告天下。如是而将士有不奋兴,倭贼有不破灭者,即请斩臣以正妄言之罪。祖宗监临,臣实不惧,用是披肝胆,冒斧钺,痛哭直陈,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对这样一封直言的谏书,皇帝颁布一道圣谕,从其内容来看,明显是由慈禧一手操控。从其内容也可以看出,当时慈禧密切关注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还经常审阅他批阅过的奏章。这封圣谕的内容如下:

注释:①任中国出使英国大臣。

近因时事多艰,凡遇言官论奏,无不虚衷容纳,即或措词失当。亦不加以谴责。其有军国紧要事件,必仰承皇太后懿训遵行,此皆朕恪恭求治之诚心,天下臣民,早应共谅。乃本日御史安维峻呈遁封奏,托诸传闻,竟有皇太后遇事牵制,何以对祖宗天下之语。

肆口妄言,毫无忌惮,若不严行惩办,恐开离间之端。安维峻著即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以示儆戒,原折着掷远。

对大清朝被日军击败一事,慈禧太后深感耻辱。中国历史学家经常提到,日本这一民族的文明和艺术皆是承袭自中国。慈禧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日本侵略中国直隶,再加上李鸿章信誓旦旦保证俄国与欧洲盟国不会允许日本吞并满洲省的领土,于是同意与日本签订停战协定。

如前所述,她不愿意李鸿章成为此事的代罪羔羊,受到满族官员及南方各省激进人士的指责和批评,她明白他的艰难处境,理解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并非全然李鸿章之责任。但是,正是甲午战争毁掉了她为自己六十大寿准备的庆典,作为一个女人,她对此无法释怀,心中恼怒不已,一定要找一个人来指责,她将矛头指向光绪皇帝并不令人吃惊。她不断怒斥,称光绪不将此事禀报,且不经自己同意贸然卷入这样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实在可恶。

自此,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间分歧越来越大。1898年的戊戌政变标志两人的矛盾到达极点。因为慈禧与光绪皇帝间的纷争,宫中势力分为了两大阵营,互相排挤争斗,直到两人相继去世才得以平息。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据那些坚称对宫中生活了如指掌之人称,光绪皇帝改革之心日渐成形,皇后?,也就是慈禧的侄女,与光绪皇帝也日渐疏远,关系更加紧张。

从1895年到1896年,光绪对慈禧的态度并未有明显变化,表面上依然毕

注释:① 即隆裕太后。恭毕敬。但是,即便是常人,也能预见到这是纷争的前兆。1896年,光绪的生母,即慈禧的妹妹逝世,光绪和慈禧间仅剩的一丝和睦亲情以及可能的和解希望彻底消失,不复存在。

同类推荐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雨果(世界十大文豪)

    雨果(世界十大文豪)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优秀的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等作品,对法国及欧洲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一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爱和旁人铨的故事、林祥谦的故事、施洋的故事、顾正红的故事、李慰农的故事等。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热门推荐
  • 安浅时光

    安浅时光

    校园爱情故事,唯美小清新,给你一个青春的幻想,净化你的心灵哟~孙芷染和沈世然的接触十根手指都能数的清,两人像是天枰线的各一方,距离那么遥远,却又是对方的重心。在这安浅的时光里,有你渡过的青春不孤单。
  • 爆萌傻妃:王爷如玉

    爆萌傻妃:王爷如玉

    她,是丞相府四小姐,他是当今古青国的王爷,当呆萌撞上腹黑,上演了一出跨越千年的爆笑之恋比如...“妈的,你放开老娘老娘要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然而面对某女的暴怒千景只是微微一笑“苑儿,咱不闹了和为夫回家,孩子该喂奶了”“千景,你个混蛋!!!!”后来。“千景你不能不要我!”某女红着眼,某男心疼,“好了好了,我不要谁也不能不要你!”某女小手一指“你骗人!上次是谁把我一个人放在王府的!”“我那不是担心你吗。。。”“我不管,今天晚上你睡书房!”“别别别,我错了,媳妇我错了……”眼眸中却是点点星光,幸福,不过如此。我幸福的前提是有你。
  • 青春不忧伤之毕业季

    青春不忧伤之毕业季

    一群大学生从学校迈进社会的大门,他们只有学历,没有背景,也没有经验,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在社会上立足?是求包养、傍大款,是怨天尤人、报复社会,还是发愤图强,白手起家?那么他们的爱情呢?是一毕业就分手,还是再也找不到真爱?小说将以幽默诙谐的方式给你完美诠释,如果这部小说从始至终都不曾逗笑你,那是我的错。
  • 变身柴刀女王

    变身柴刀女王

    “呐。大叔你能不要总是那么温柔吗?特别对方是女性的时候。”少女张着散发灰暗阴沉的碧蓝双眸,咧着绝对不能称作笑容的粉嫩唇角阴森的说道。一旁的大叔带着淡然的表情,或者说面无表情腹诽道‘我一直都这个表情。啥时候变过。’“呐!大叔我可是为你才变身的。话说你能告诉我你总共有多少个前女友吗?我在考虑是不是要多囤积一些这个。”少女将粉嫩的脸颊贴向手中冰冷的刀面。大叔没有回话依旧面无表情。“我都忘了还绑着你呢!”少女伸手取掉淡定大叔嘴中的布团接着道:“大叔你只属于我!要乖乖的哦!不然我不知道会做些什么呢!对象当然是你那些前女友。”少女咧着嘴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怪异笑声。
  • 好事

    好事

    一个病人遭遇的是一种挺复杂的医治,与人生命运,让一些势利者作为他们人生的跳板,然而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个垂危的病人,一个癌症病晚期的老人汪大翠,竟然被一个响雷给打散了癌细胞,重新活了过来,让势利者失望,火化场没有让汪大翠开头炮,而是人们正在筹划着下一步可能让谁来开头炮的事情。
  • 白袍国士

    白袍国士

    陈观鱼原本是听潮书苑里的教书先生,每日矮纸作草晴窗分茶,同三两好友吃酒闲谈,教书授徒恬淡怡然。不过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他不得不为家人为百姓为天下图谋立事。将相王侯归尘土,一世功过凭人述,祈历十三年的春天这拉开了这场大戏的序幕。
  • 画影

    画影

    名动天下的清苑,吸引人的不是风花雪月四大美女,不是一掷千金的豪门贵公子,不是诗酒潇洒的文人雅士,而是一幅古画,云深不知处——只有云深,确是不知何处——淡云出岫,远山飘渺,真真假假,迷迷蒙蒙,像一不小心踏入江南的古镇,走进一个迷蒙,而又不愿清醒,只能在幻灭中,醉生梦死。有一天,当今丞相之子万俟澜在画前大笑三声,“这哪是什么山水画,分明画着一个美人啊。”还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此,云深不知处不知所踪。
  • 黑武士

    黑武士

    遥远的另一个银河系,一群无聊的外星人建立了一个跟绝地圣殿差不多的杰迪圣殿。主角是个从地球穿越到龙星的穿越者,而他老爸居然是杰迪圣殿十二议员之一......银河帝国成立,作为反帝国势力的杰迪圣殿派遣主角建立了西斯黑武士......众神的出现预示着什么?各具神异的神族军团,一场众神之间的星际争霸开始......
  • 亡灵索魂:有鬼!

    亡灵索魂:有鬼!

    皓月高挂,皎洁的月光穿过学校的走廊照在楼梯拐角的正衣镜上,月光下镜子诡异的闪烁着朦胧的柔光……明明是酷夏季节,怎么感觉犹如被光溜溜的扔到了北极一样,那寒刺骨髓的冷几乎要把炙热的鲜血凝固成冰……办公楼不高,真的不高。从五层高的办公楼上摔下来,怎么会把人摔的如此支离破碎……俞筱眼看着身边的好友一个接一个诡异离奇的惨死,然而凶手的真面目似乎永远都不能被大家所接受,那明明就是真相,为什么没有人相信?噩梦仍然在继续,死亡也仍然在继续,下一个在极度痛苦中悲惨死去的人又会是谁?促使这一切发生的真相又到底是怎样?伴随着谜团一个个的解开,俞筱惊讶的发现,这离奇可怕的一切开始竟然源于……怎么会这样?
  • 六界始荒

    六界始荒

    天地开辟,鸿蒙初现,天地之间,共分为神、魔、仙、妖、人、鬼六界。此六界,乃是众生之灵的栖息之地,无论是神界还是魔界,亦或是人界鬼界,都有着属于自己一界的生存法则。六界和睦共处,相安无事。但,世人只知此六界,却不知道,在这六界之外,还有一个独立的世界,那便是——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