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1700000002

第2章 北魏王朝的前世今生(1)

(1)后宫潜规则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国家,由鲜卑族建立,特别是必须提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开国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他的杰出贡献是结束了自三国、西晋之后四分五裂的十六国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以大鱼吃小鱼之势成功地化解了到处占地为王的群豪并列时代。

第二个人是孝文帝。他借鉴和继承了汉朝刘邦对待边关问题上的“联姻政策”。他清楚鲜卑族这样的少数民族能长久稳定,和汉人联姻是最好的民族大团结的方式。非但如此,还把汉人的习性学来了,语言、穿着、打扮、生活方式等等。

只有和汉族融为一体了,我的未来才不是梦。孝文帝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良好的局面随着孝文帝的“英年早逝”而停止。

继位的宣武帝明显能力不够,实力不够,魄力不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结果导致手下文武百官不是贪官就是庸官,不是庸官就是昏官。

层层剥削,官官相护,尔虞我诈,最后遭殃的是百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刚刚进入团结和融合状态的百姓很快怨声载道,只等有一个英雄人物站出来振臂高呼,便誓死追随了。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当英雄的渴望,当然,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一般看来,能干“英雄”职业的大抵是以下几种人:

1.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2.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3.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所以想成为英雄,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非常难。四个字:行易知难。五个字:难于上青天。

正是因为难,所以大家都选择了等,却一直没有人站出来当英雄玩。

直到孝明帝时,才慢悠悠地折腾出一个人来,一个女人,一个让所有人闻之色变的女人—胡太后。

胡太后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公元528年,手无缚鸡之力的胡太后只用了一包毒药,就轻轻松松地结束了孝明帝光明而短暂的一生。

胡太后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益于她惯有的胆大。而她的胆大是被北魏的后宫“潜规则”所逼迫的:宫女只要为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就会被处死。

这样的潜规则很难让人理解,按理说宫女为皇帝生儿子,是为了传宗接代的需要啊,应该更加得到皇帝的亲昵和宠爱才对,为什么反而要被诛杀呢?

原来,北魏皇帝一直担心后戚专政,儿子就意味着有登基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有大有小,大到99.9%,小到0.01%。但为了防患于未然,北魏便定下了这样荒唐而可笑的后宫潜规则。

公不公平不重要,重要的是执行者的力度。事实证明,北魏皇帝的执行力度是持之以恒的,这条潜规则就这样“流水不腐”地流传下来了。

到了胡太后时,后宫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所有的宫女都怕被皇帝临幸。本来,作为宫女被临幸是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北魏的被临幸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意味着噩梦的开始。因为被临幸了就意味着可能怀孕,而怀孕,就有50%的中奖率,而一旦中奖,就意味着人头不保。

就在几乎所有的宫女都在研究怎么使用避孕套、服用避孕药时,胡太后却依然我行我素,她说:我们现在还远没到计划生育的时候,你们不敢生,我生。

够拽吧,连脑袋都不在乎。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510年,“拽人”胡太后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元诩(拓跋氏为了更接近汉人习俗,改姓“元”)。因为是独苗,元诩五岁时就被立为太子。

根据后宫潜规则,元诩被立为太子之日,也就是胡太后的祭日。然而,这一次胡太后凭借一人之力打破了这个潜规则。

胡太后没有死。原因很简单,宣武帝没有杀她。宣武帝之所以没有杀她,是因为不能杀。不能杀的原因只是胡太后的一句话:皇上如果杀了我,将来太子元诩继承了你的位置,会恨你一辈子的。

听了这句话,宣武帝很震惊。恨,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尽管谁都知道,按照“老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个皇帝定论,等元诩上任,宣武帝早已“死去元知万事空”了,大可不必为“恨”添烦恼。

然而,如果一个人被别人仇恨终生,而且这个人是自己至亲的人,就算是阴阳两隔,那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胡太后不愧是察言观色的高手,她太了解宣武帝了,这一句话就足够了,这一句话就像一把利剑,直刺进宣武帝的心脏,让他做不出任何可做的动作。说短点,为自己,说长点,为自己身后的名誉,宣武帝有他的苦衷和难言之隐。

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胡太后不但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精彩。

公元516年,也就是在元诩立为太子后的第二年,宣武帝挥一挥衣袖,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年仅六岁的元诩理所当然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便是孝明帝。胡太后也理所当然地以皇帝他妈的独特优势,玩起了“垂帘听政”。

事实证明,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一点不假,胡太后以她的强悍很快就将朝中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权力这半边天拿下后,男人那半边天,极富野心的她同样不放过。例来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胡太后掌权后,反其道而行之,弄了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帅哥。据说只要长得帅的,她的口号是“一个也不能放过”,什么叫淫乱?让胡太后告诉你吧。

从胡太后所作的一些诗歌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这首《杨白华》宣扬的是爱情,而她实际上写的是情爱: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飞,原衔杨花入窠里。

而对那些敢于对她不满的人,胡太后同样是“一个也不能放过”,这样,在她的铁腕下,朝中众臣除了敢怒谁还敢言。

当然,朝中还有一个人能对她敢怒敢言,这个人就是她的儿子孝明帝元诩。元诩刚开始对胡太后百依百顺,然而,十二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元诩也渐渐长大成人了,对胡太后的不满也在与日俱增。

原因有三:

1.胡太后夺了他的权。

2.和他稍有亲近的人都会受到一种叫“砍头”的特殊优待,让他一直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孤家寡人”。

3.自己的妈妈私生活不检点,宫中淫乱之风盛行。

胡太后也在注视着孝明帝的一举一动,看着儿子眼中仇恨的火光一天高过一天,她心里的震撼也是一天强过一天,恍惚间,她想起当年对宣武帝说的那句话,原来被人仇恨的滋味是这般难受。

既然不能做到最豁达的“相逢一笑泯恩仇”,那就只能用最古老最原始的方式来解决仇恨。

事实证明,这是一场不公平的决斗,因为胡太后根本就没有给儿子出手的机会,直接就下了毒手。

元诩死了,少了羁绊的胡太后开始了她更加享乐、穷奢极欲的生活。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她的影响下,北魏各王公大臣纷纷效仿,生活糜烂奢侈,甚至互相攀比,国政大坏,本来就逐渐衰落的国势更是一落千丈。也正是因为这样,眼看世风不对的胡太后开始求佛,乞求以这种方式来帮她解决一大堆子难题。

于是乎,各地寺庙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出来。

寺庙,作为神圣而神秘的一方净土,它的意义与价值在民众心目中是神圣而恒久的:自远古至今,它以巨大的神话思维将无处不在的偶然性纳入神秘的必然性框架之中;它总体上维护着人生价值的意义感和恒久性;它以别有天地的思维模式解读着人生与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消解着个体生命在深邃历史与无限宇宙映衬下内心深处的永恒困惑;它的道德标尺永远是惩恶扬善;它作为具有信仰意味的文化空间,成为民众逢年过节祈福的意象造型:丰收之际,是感恩天地的诉说对象,灾难困苦时,是宣泄悚惧、净化心灵的有效途径……

看来,胡太后选择求佛建寺是明智之举。

当然,建寺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总之一句话:劳民伤财。《南史·郭祖深传》载:“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对此,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了一首讽刺诗《江南春》,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佛教寺庙在这个时期的兴盛。诗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因果轮回

人在江湖飘,迟早要挨刀,这一刀来得早还是来得迟就要看造化了。

当年拓跋珪乘前秦和后燕国内动荡不安时异军突起,以雷霆之势完成霸业,建立国家。同样的道理,现如今,北魏朝廷的不稳定,给了长期被欺压的其余部族的胡人翻身的机会,他们没有再选择沉默,打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帜,自立造反。其中,鲜卑人葛荣的起义最是凶猛,他率领起义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大有一捣“黄龙”洛阳之势。

眼看战火就要烧到国都来了,风雨飘扬的北魏王朝如同惊弓之鸟,达官显贵纷纷回家收拾行囊,大有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之势。都说时势造英雄,就在洛阳陷入慌乱之时,出现了一个乱世枭雄—尔朱荣。

同类推荐
  • 游入城市的海里

    游入城市的海里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及创作缺了一角的天空、春之殇、邻居的耳朵、花语、平安密码、迷失在阳台上、机器人暴怒了等蚂蚁小说作品七十余篇。
  • 白雪乌鸦

    白雪乌鸦

    一百年前,一场鼠疫在东北大地蔓延,共有六万多人为此失去生命;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竟达五千余人!迟子建用她沉静而饱满的叙述,带我们走进那座灾难笼罩下的城市。沉闷混沌的日子、迷惘诡异的氛围;所有深藏的爱怨情仇,在死亡的重压下活力萌发,枝缠叶绕,难解难分……
  • 八段锦

    八段锦

    《八段锦》是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写的是八段故事八种劝戒,即:“惩贪色”、“戒惧内”、“赌妻子”、“对不如”、“儆容娶”、“悔嗜酒”、“戒浪嘴”、“蓄寡妇”。
  • 最后的猎人

    最后的猎人

    《羊皮鼓译丛:最后的猎人》主要内容包括:人的故事、我的父亲、猎获怪兽、谁来赔偿被野狼吃掉的马驹、野狼、野狼不仅靠凶残,也靠计谋生存、野狼的命大、树枝是用来打你们的、棕熊在我家的毡房外边蹭痒痒、人熊大战、偶遇一头熊、五四式、与熊搏斗等。
  •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风云准噶尔1:西域桃源

    本书以新疆地方史为经线,以众多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情节为纬线,勾勒新疆历史演变及现状。小说着眼于晚清以来的风云故事,侧重于鸦片战争以后,同治之乱以前,其中北疆以平准噶尔贵族叛乱为典型;南疆以平和卓、张格尔之乱为样板;咸丰年以中国矿工反抗沙俄霸占我金矿为平台,充分展现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英雄业绩的方方面面。本书通过对主人公延孝先、黄双杏的塑造,讴歌人世间难得的一对恩爱夫妻,作为效仿的楷模。跳出常见的经反复折腾甚至打打杀杀最终才恩爱的塑造形象之旧窠。并让他们担当故事发展衔接的线索人物。
热门推荐
  • 黑雨夜

    黑雨夜

    奋不顾身寻找着的,却又是那些年匆匆而过的自己。紫水晶般璀璨的双眼,望向的却又是怎样的世界?天空中的光芒被乌云遮挡,地面上的人们带着伪善的笑容。当神明将这黑色的雨水降下,又是否能洗涤这世上一切的罪孽?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 病娇少爷辣媳妇

    病娇少爷辣媳妇

    刚大学毕业的她,才二十三岁啊,竟然就被老妈逼着去相亲!结果她相亲对象的老妈更绝,肯定不是亲生,居然催着儿子“嫁男人”!顶不住压力的俊美少爷就偷偷溜出来相亲,决定先把自己嫁了,啊呸,是先娶个媳妇。然后,她就……闪!婚!了!结婚后她才发现她老公竟然是个病娇,还是个暗恋了自己七年,处处算计坑得她不要不要的蛇精病!擦,这日子没法过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三天使的爱情

    复仇三天使的爱情

    三个命运本不会相遇的女生,却因为差不多的家族命运走上了复仇的路。她,从活泼天真的性格变成冷魅腹黑的心机公主,她,从温柔天真变成了暴躁腹黑的暴躁公主,她,可爱的性格依旧没变。七年后的她们回国了,却遇上了邪魅的他,暴躁的他,花心的他,为什么见到他们时,会不由得放松警惕,心跳也加速了,当他们知道了她们的经历后,会不会和她们在一起?
  • 主术训

    主术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赤月风暴.

    赤月风暴.

    短短的时间里,人类的科技发生了恐怖的飞跃。是外星文明的到来?还是史前文明的出现?众说纷纭,迷雾重重。一个“次元空间”,一场血腥风暴,一位传奇故事……
  • 浅月若云初

    浅月若云初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自己的身体里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封印?谁能告诉她,到底哪里才能够找到那段属于自己的记忆?谁能告诉她,这位病美男,又是怎么回事?她为寻找身世而来,却不小心让某人住进了自己的心里,从此许下“愿伴君凰舞于天下”的誓言。解开封印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头一次如此厌恶自己所背负的一切,这是她命中注定的孤独。一边是天下苍生,一边是用尽生命去爱的人,最终与他刀剑相向的那一刻,她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象征着他们爱情的月季,又能否灿烂依旧?
  • 青春不流泪

    青春不流泪

    你可曾在青春里含泪高歌?她一直以为爱是需要妥协,让步,隐忍,却不知道只有真正爱自己才会收获真正纯真的爱情。她不明白,但是有人会教会她,直到学会爱。在爱情里本就没有谁能全身而退,因为年轻,所以不怕受伤也要学会去爱。人生短暂,稍微挥霍几下就没了,唯其如此,我们才会舍不得才会呵护眷恋,才会抵死缠绵。
  • 三国鸿蒙道

    三国鸿蒙道

    洪荒初年,动乱不堪,爆发了洪荒之难,龙凤初劫两大灾难,后巫妖争斗不休,妖帝帝俊,妖皇东皇太一和十二祖巫双双身陨,洪荒破乱不开,鸿钧道祖现,修补洪荒大地。
  • 舌尖上的花朵

    舌尖上的花朵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