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9600000075

第75章 文学部(822种)(3)

[苏]希列尔著,[日]熊泽复六译。见《日记·1936/2/23》。

■《文艺学概论》

[德]佩特尔森著,[日]芦田弘夫译。见《日记·1933/10/6》。

■《文艺学史概说》

[德]舍尔著,[日]村冈一郎译。该书为《德国文艺学丛书》之一。

《日记·1933/11/18》提及此书。

■《我们的意见分歧》

[苏]普列汉诺夫著。鲁作《我们的对立》。《〈艺术论〉译本序》中提及此书。

■《西班牙文学的主流》

[美]福特著。《书信·210904致周作人》等提及此书。

■《现代德国文学》

[德]贝尔托(1898-1956)著,[日]大野俊一(1903-1980)译。见《日记·1930/8/1》。

■《现代法国文学》

[法]法伊著,[日]饭岛正译。《日记·1930/8/1》提及此书。

■《现代法兰西文艺丛书》

[日]东京新潮社编辑出版。总12册。鲁迅于北京东亚公司购得,《日记·1925/3/5》等多次提及此书。

■《现代欧洲文学与无产阶级》

[匈牙利]马察著,[日]熊泽复六译。见《日记·1931/4/30》。

■《现代世界文学》

[日]东京早稻田大学欧洲文学研究会编著。见《日记·1933/6/30》。

■《现代苏联文学概论》

[苏]特里方诺夫著,[日]大竹博吉译。《日记·1934/5/1》提及此书。

■《现代文学》

[日]濑沼茂树著。见《日记·1933/9/15》。

■《现代英国文艺印象记》

[日]宫岛新三郎著。见《日记·1933/2/24》。

■《现代英文学讲话》

[日]小日向定次郎(1873-1956)著。鲁迅于内山书店购得,见《日记·1928/3/16》。

■《现代之考察》

[法]瓦勒里著,[日]高桥广江译。文学评论。《日记·1933/6/9》提及此书。

■《现实》

瞿秋白编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其收在《海上述林》中。《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上卷序言》提及此书。

■《小说研究十二讲》

[日]木村毅著。《日记·1933/4/25》提及此书。

■《小说研究十六讲》

[日]木村毅著。鲁迅于北京东亚公司购得,见《日记·1925/3/25》。

■《小小的灯》

[日]有岛武郎(1878-1923)著。文艺论文集。鲁迅选译集中若干文章,收入《壁下译丛》。

有岛武郎,日本白桦派作家,鲁迅在“五四”时期就开始注意并介绍他的作品。长篇随笔《笔是恣意夺取的》可以代表他的文学思想。

■《新俄罗斯文学的曙光期》

[日]升曙梦著。文学论著。《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中提及此书。

■《新俄文化之研究》

[日]藏原惟人著。《日记·1928/3/20》提及此书。

■《新俄文学中的男女》

[美]库尼兹著,周起应译。文艺评论。1932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见《日记·1933/6/11》。

■《新法国文学》

[日]广濑哲士著。见《日记·1930/9/24》。

■《新文学概论》

[日]本间久雄著。章锡琛寄赠,见《日记·1925/9/25》。《而已集·读书杂谈》提及此书。

■《新兴法国文学》

[法]比利著,[日]草野贞之译。见《日记·1934/6/11》。

■《匈加利文章史》

[匈牙利]爱弥耳·赖息(1822-1864)著。英文。由人口译,鲁迅笔述,翻译其中一章为《裴彖飞诗论》。鲁迅《译文序跋集〈·裴彖飞诗论〉译者附记》说:“往作《摩罗诗力说》,曾略及匈加利裴彖飞事,独恨文字差绝,欲异国诗曲,翻为夏言。其业滋艰,非今兹能至。顷见其国人籁息ReichE.所著《匈加利文章史》,中有《裴彖飞诗论》一章,则译诸此。冀以考见其国之风土景物、诗人情性,与夫著作旨趣之一斑云。”(原文句读,今改为现代标点。)匈加利即匈牙利,裴彖飞即裴多菲。

■《续文艺评论》

[法]纪德著,[日]铃木健郎译。见《日记·1934/1/6》。

■《学艺论抄》

[日]阿部次郎著。文艺论文集。鲁迅于北京东亚公司购得,见《日记·1925/3/25》。

■《野蛮人与古典派》

[德]豪森斯泰因(1882-1957)著。文艺评论。见《日记·1931/12/29》。

■《以青春作赌注》

[法]费尔南德斯著,[日]菱山修三译。《日记·1936/5/26》提及此书。

■《英国近代唯美主义研究》

[日]本间久雄著。见《日记·1934/5/28》。

■《英国文学笔记》

[日]户川秋骨(1870-?)著。《日记·1927/11/25》提及此书。户川秋骨,研究英国文学的学者,富有幽默感。

■《英国文学史》

鲁迅购有两种《英国文学史》,见《日记·1927/11/30》、《1928/1/5》。

■《英国小说史》

[日]佐治秀寿著。内山书店购得,见《日记·1927/11/30》。

■《中世欧洲文学史》

[日]田部重治(1884-1972)著。见《日记·1932/12/26》。

■《转折时期的文学》

[日]青野季吉(1890-1961)著。见《日记·1927/11/11》。青野季吉,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他主张文艺的鼓动性和阶级性,认为鼓动性是普罗文艺的特性,特别强调艺术的社会性。

■《走向十字街头》

[日]厨川白村著。鲁迅翻译作者的《苦闷的象征》为作《引言》提及此书。

■《最新露西亚文学研究》

[苏]罗加切夫斯基(1874-1930)著,[日]井田孝平(1879-1936)译。鲁迅据日译本转译其中《托尔斯泰》一章。《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提及。露西亚,俄罗斯的日译名称。

■《作者的感想》

[俄]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阿尔志巴绥夫(鲁作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著,[日]马场哲哉译。鲁迅购于东亚公司,见《日记·1926/5/3》。鲁迅从中转译一篇《巴什庚之死》。

阿尔志巴绥夫,俄国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精神颓废者的生活,对沙皇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真实反映。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逝于华沙。

巴什庚(1880-1909),俄国作家。

作家研究类(42种)

■《艾略特文学论》

[英]艾略特(1888-1965)著,[日]北村常夫译。1933年日本出版。《日记·1933/10/6》:“往内山书店买文艺书三本,共泉九元五角。”其中一本就是该书。艾略特的日译本刚刚出版,鲁迅就购存,这表明了鲁迅对艾略特和艾略特思想的关注。现在没有资料证明鲁迅更早阅读过艾略特,但是从《野草》这一本小册子中,可以体会得到鲁迅在近代条件下,对文学现代性的孤独特点的理解。《野草》是鲁迅最为接近艾略特也即现代派的文本。

■《拜伦》

[英]尼科尔著,[日]三好十郎(1902-1958)译。该书为日本“文豪评传丛书”之一。《日记·1926/7/19》等提及此书。

■《拜伦传》

[爱尔兰]穆尔(1779-1852)著。穆尔,诗人。与拜伦有深厚友谊,曾作《拜伦传》,驳斥了一些人对拜伦的诋毁。鲁迅《摩罗诗力说》作穆亚,《拜伦传》作《世胄拜伦传》。

■《波德莱尔研究》

[日]辰野隆(1888-1964)著。《日记·1929/12/26》提及此书。

■《但丁传》

[英]跋忒莱尔(1844-1910)著。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中说:“凡物总是以希为贵。假如在欧美留学,毕业论文最好是讲李太白,杨朱,张三;研究萧伯讷,威尔士就不大妥当,何况但丁之类。《但丁传》的作者跋忒莱尔(A.J.Butler)就说关于但丁的文献实在看不完。待到回了中国,可就可以讲讲萧伯讷,威尔士,甚而至于莎士比亚了。何年何月自己曾在曼殊斐儿(作者按:即曼斯菲尔德,英国女作家)墓前痛哭,何月何日何时曾在何处和法兰斯(作者按:即法国作家法朗士)点头,他还拍着自己的肩头说道:你将来要有些像我的,至于‘四书’‘五经’之类,在本地似乎究以少谈为是。”

鲁迅在指陈这类现象时,透露了对留学文人重西学轻国学的不满,暗含着鲁迅对“四书”“五经”研究的关注。其实鲁迅此处所论也有所指,一个是陈西滢,一个是徐志摩。陈经常在文章中谈论威尔士、萧伯纳、莎士比亚,用以表示他的西学背景;徐志摩则说过为曼氏扫墓,并声称自己学法朗士云云。这是鲁迅不经意间表示的对儒学、国学研究的重视,值得分析。

■《当代欧洲作家传》

[美]德雷克著。《日记·1928/11/20》提及此书。

■《高尔基》

[美]康恩著。即《革命文豪高尔基》。另有《高尔基和他的俄国》,1933年邹韬奋据此改编而作。《书信·330509致邹韬奋》提及此书。

■《高尔基评传》

邹道弘撰。书中有《高尔基创作年表》。出版于1929年。鲁迅《译文序跋集·〈恶魔〉译者附记》提及高尔基的《创作年表》。

■《高尔基研究》

[日]米川正夫等译。《日记·1933/11/20》提及此书。

■《歌德批判》

[日]大金之助著。《日记·1933/7/18》提及此书。

■《果戈理研究》

[苏]魏萨列夫(鲁作惠列赛耶夫,1867-1945)著。《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引用该书告诉“文学青年”应该怎样写小说。

该书大意为:应该从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还要看这大作家的未定稿——大作家怎样删改自己的作品。鲁迅是赞成这个方法的。

■《果戈理怎样写作的》

[苏]魏垒塞耶夫著,孟十还(1908-1981)译。《书信·350704致孟十还》中说:“《果戈理怎样工作》(作者按:即此书)我看过日译本,倘能译到中国来,对于文学研究者及作者,是大有益处的,不过从日文翻译,大约未必译得好。……日本文很累坠,和中国文差远,大约和俄文也差远,所以从日本重译欧洲著作,其实是不大相宜的,至多,在怀疑时,可以参考一下。”

孟十还,留学苏联10年,故名“十还”,又名孟四根。曾翻译《果戈理》。1949年后,移居台湾、美国。

■《海纳研究》

[日]高冲阳造著。书中收有德国O.毗哈《海纳与革命》的日译文。鲁迅据以转译。

《译文序跋集·〈海纳与革命〉译者附记》说:“由这样的简短的文字,自然不足以深知道诗人的生平,但我以为至少可以明白(一)一向被我们看作恋爱诗人的海纳,还有革命底的一面;(二)德国对于文学的压迫,向来就没有放松过,寇尔兹(作者按:寇于20世纪30年代曾任德国内务总长,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国会议员)和希特拉(作者按:即希特勒),只是末期的变本加厉的人;(三)但海纳还是永久存在,而且更加灿烂,而那时官准的一群‘作者’却连姓名也‘在没有记起之前,就已忘却了。’这对于读者,或者还可以说是有些意义的罢。”

海纳,即海涅。鲁迅引文为《海纳与革命》中的文字。

■《海涅研究》

[日]舟木重信等译。《日记·1933/7/18》等提及此书。

■《回忆勃洛克》

[苏]娜杰日达·帕夫洛维奇作。其原载《凤凰·文艺·科学与哲学论文集》,1922年莫斯科篝火出版社出版。《三闲集·在钟楼上》曾转引勃洛克的话。

■《霍善斯坦因论》

[苏]卢那察尔斯基著。《集外集拾遗〈·浮士德与城〉后记》提及此书。霍善斯坦因(1882-1957),德国文艺批评家,著有《艺术与社会》、《现代的艺术中的社会的要素》等。霍善斯坦因,又作豪森斯泰因。

■《纪德研究》

[法]莱昂·皮埃尔·坎著,[日]吉村道夫等译。作家研究专著。《日记·1935/6/23》提及此书。

■《纪德以后》

[日]中村喜久著。《日记·1933/8/3》提及此书。

■《菊池宽论》

[日]南部修太郎(1892-1936)著。鲁迅曾征引其文介绍菊池宽。见《译文序跋集·〈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

菊池宽(1888-1948),小说家、剧作家。

■《鲁迅传》

[日]增田涉(1903-1977)著,顽铁译。曾连载于中日文合刊的《台湾文艺》。郭沫若曾针对该文对创造社的文字写了《〈鲁迅传〉中的误谬》,也发表在《台湾文艺》上。《书信·350206致增田涉》中说:“《台湾文艺》我觉得乏味。郭君(作者按:指郭沫若)要说些什么罢?这位先生是尽力保卫自己光荣的旧旗的豪杰。”

增田涉,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曾任日本根岛大学、关西大学等校教授。1931年他在上海时,常向鲁迅请教翻译《中国小说史略》等方面的问题。著有《中国文学史研究》、《鲁迅的印象》等。

■《蒙田论》

[法]纪德著,[日]淀野隆三译。人物评论。《日记·1934/9/16》提及此书。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作家,启蒙运动以前的批评家、思想家。

■《契诃夫死后二十五年纪念册》

莫斯科出版。见《日记·1929/11/6》。

契诃夫(1860-1904),具有世界影响的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其短篇小说最为有名。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三人》

[法]叙阿雷著,[日]宫崎岭雄译。关于帕斯卡、易卜生、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的研究专著。《日记·1935/2/26》提及此书。

■《谈谈萧伯纳》

[日]生形要著。《日记·1933/6/22》等提及此书。

■《托尔斯泰传》

[法]罗曼·罗兰著,徐懋庸译。1933年上海出版。见《日记·1933/11/15》。

■《托尔斯泰传》

[英]萨洛利亚(1870-1953)著。张邦铭等人有文言译本。《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提及。

■《托尔斯泰回忆杂记》

[苏]高尔基著,郁达夫译。《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提及。

■《托尔斯泰研究》

刘大杰著。《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提及。

■《托尔斯泰与马克思》

[苏]卢那察尔斯基著,[日]金田常三郎译。《日记·1927/12/14》等提及此书。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梅列日柯夫斯基著,[日]升曙梦译。日本东京堂书店再版,鲁迅于北京东亚公司购得,见《日记·1924/12/13》。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

[法]纪德著,[日]秋田滋译。文学专论。日本东京芝书店出版。《书信·340916致徐懋庸》提及此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法]纪德著,[日]竹内道之译。文学专论。日本东京三笠书房出版。

《书信·340916致徐懋庸》提及此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再认识》

[日]升曙梦编译。《日记·1934/5/23》等提及此书。

■《维克多·雨果》

[法]莱奥波尔德·马比约著,[日]神部孝译。《日记·1927/11/22》提及此书。

■《魏尔伦研究》

[日]堀口大学著。《日记·1933/3/24》提及此书。魏尔伦(1844-1896),法国象征派诗人。

■《五山的四大诗僧》

[日]今关天彭(1882-1970)著。《日记·1933/12/31》提及此书。今关天彭,石川鸿斋的门人,汉学家,对黄遵宪有研究。

■《西方的作家们》

[苏]爱伦堡(1891-1967)著,[日]小出峻等译。见《日记·1936/10/3》。

■《现代文豪评论丛书》

鲁迅购置其中若干种,见《日记·1926/7/5》。

■《以乔伊斯为中心的文学运动》

[日]春山行夫(1902-1994)著。文学史研究专著。《日记·1934/1/4》提及此书。

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意识流小说家。

■《忆爱罗先珂华西理君》

[日]江口焕(1887-1975)著。鲁迅译。江口焕,日本小说家、评论家。

■《英国的自然主义》

[丹麦]勃兰兑斯著。[日]宫岛新三郎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的分册。见《日记·1933/10/7》。参《十九世纪文学主潮》条说。

■《作家传》

[苏]理定编。原有副题《当代俄罗斯散文作家自传及画像》。1928年出版于莫斯科。鲁迅在《译文序跋集·〈十月〉后记》中引用该书资料介绍作者。《日记·1929/7/3》提及此书。

理定,苏联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变节者》。二战时为随军记者。

文学作品类(624种)

■《BC4ü,一节车厢的经历》

[德]克勒策尔著。小说。见《日记·1930/10/7》。

■《“我的米约”》

未详,或为德文文学作品。《日记·1930/9/23》提及此书。

■《阿尔斐》

[法]让·科克多(1891-1963)著,[日]堀口大学译。剧本。《日记·1929/6/16》提及。

■《阿尔斐的护从》

[法]纪尧姆·亚波里耐尔(1880-1918)著。诗集。鲁迅据以翻译了其中的《跳蚤》。见《译文序跋集》。

■《阿尔普雅拉斯》

[波兰]斯洛伐茨基(鲁作斯洛伐支奇)作。鲁作《阿勒普耶罗斯》。

《摩罗诗力说》等提及此诗。

■《阿尔泰莫夫氏之事业》

[苏]高尔基著,柔石译。译本书名为《颓废》。《二心集·柔石传》提及此书。

■《阿尔志跋绥夫著作集》

[俄]阿尔志巴绥夫(即阿尔志跋绥夫)著。鲁迅曾翻译阿尔志巴绥夫的若干文字,本集中有感想文10篇,收在《著作集》第3卷中。其中第2篇题为《巴什庚之死》,鲁迅曾据日文转译,发表于《莽原》杂志。见《译文序跋集》。

同类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由凉月满天著,作者以亲身经历作经,以贴近生活的哲思为纬,用优美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人生的阴晴雨雪、悲欢离合。《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文笔清新,语言凝炼、隽永、沉郁,于平淡中见精彩、于朴素中见真情。可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并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热门推荐
  • 春秋诗话

    春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毒仙

    绝世毒仙

    国色天香的美女佳人,竟曾是冷血无情的杀手第一人。白衣飘飘,轻轻手一挥便是请君见阎罗。神秘宝戒,携带无上宝藏,与主人再度重生。狠辣毒功,在异界大陆能否再现辉煌?在这个奇异的大陆,不同于过去,神奇的武功伴随无尽的惊险,刺激的生活令人热血沸腾。绝世毒仙,风华绝代,一笑倾城,舞袖灭城,塑造世家,占领世巅,肃立千古,无人撼动!
  • 倾城王妃太妖娆

    倾城王妃太妖娆

    一觉睡醒发现自己身处大红轿上,这是什么情况啊。作为21世纪的新新女性,我的婚姻当然是由我自己做主啦!四王爷大婚那日新娘子逃婚轰动了整个皇城,皇帝下旨捉拿四王妃却被四王爷一人挡了下来?歪,你对我这么好干什么?因为,我,心属于你啊。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 双和欢虐部

    双和欢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孕鲜妻,一胎生两宝

    好孕鲜妻,一胎生两宝

    某天男科女医生叶佳,接了外诊,被诊的对象是京城权贵赫赫有名的陆大公子——陆晔。病症:看到女人反胃、提不起兴趣、不举。病因:有待查证。病情:有待查证。由于对方给出丰厚的报酬,叶佳无法抗拒,还因为她是医生,治病救人是她的本职。于是,在排除陆晔不是gay之后的一个月黑风高夜,叶佳穿上了少的可怜的布料,准备亲自验证一下,查清病情,结果……“我要告你诈骗!骗色!”她扶腰咬牙,控诉他。餍足的陆大公子,勾唇,“送上门的肉,哪有不吃的道理?”后来,众人咋舌,陆家少奶奶怀了,而且竟然一胎生两宝!
  • 芯片之谜

    芯片之谜

    不知是多少年以后,为了抢夺日益枯竭的能源,一场核武器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席卷了全球。经过漫漫长的岁月,人们又渐渐恢复了生活的平静----
  •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是一种宁静、淡泊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贪婪、燥热、钻营、喧嚣都无法再困扰你,你的生存质量也被极大提高了。而然,达到了这个境界也还不够,我们希望你能以此为基准再次突破,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零分贝理念适用生存的方方面面,从事业到爱情,从处世到心灵,让你想不明白、琢磨不透的一切,其实零分贝理念中找到解答。零分贝,一种由低到高的伸展,一种对平庸的突破。读过此书,我们希望你能对自己有个全新的认识,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让这本书成为你的人生驿站吧!片刻的休整后,你将获得更精彩的人生!
  • 大话仙门

    大话仙门

    不要打怪升级、也没有废材逆袭。这就是一个满心娱乐,满嘴胡说的穿越人士,为了重现曾经的生活,在修真界搞风搞雨的故事。
  • 穿越之逍遥逛古代

    穿越之逍遥逛古代

    在战场上她是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战魔!在官场上她是装疯卖傻、狡猾多变的女巫!可是在情场中,她却清心寡欲、孤芳自赏。是无情?还是太多情。她冷情孤傲俯览天下所为何求?只为能独自逍遥天下尔。只是要带上他?还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