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9600000062

第62章 思潮部(61种)(3)

原北大学生李秉中(?-1940),在留日期间,曾给鲁迅邮寄图书。后来进入黄埔军校,又曾到苏联、日本学习陆军,最后出任国民党军官。他在学生时代写了一部小说,题为《边雪鸿泥记》,寄给鲁迅,请托出版。鲁迅曾多次写信给胡适推荐此书稿。

《书信·240502致胡适》中说:“向商务馆去卖之小说稿(作者按:即指《边雪鸿泥记》),有无消息?如无,可否请作信一催。”

李秉中要见胡适,又来请托鲁迅,鲁迅复信说:“《边雪鸿泥记》事件,我早经写信问过,无复,当初疑其忙于招待‘太翁’(作者按:指泰戈尔,胡适等人当时正在忙于接待),所以无暇;近又托孙伏园面问,未遇,乃写信问,仍无复,则不知其何故也。……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与未见无异,‘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非此之谓也。况我又不善简牍,不能作宛转动听之言哉。”(见《书信·240526致李秉中》)鲁迅给胡适的信中说:“《边雪鸿泥记》一去未有消息,明知先生事忙,但尚希为一催促,意在速售,得钱用之而已。//友人李庸倩(作者按:即李秉中)君为彼书出主,亦久慕先生伟烈,并渴欲一瞻风采。所以不揣冒昧,为之介绍,倘能破著作工夫,略赐教言,诚不胜其欣幸惶恐屏营之至!”(见《书信·240527致胡适》)。鲁迅后来又有信件给胡适,还是为李秉中事。

鲁迅对请托之事的热心,于此可见一斑。这是传统士君子的友道精神体现。

对待朋友,另一个例子可以说到白莽。白莽即殷夫,浙江象山人。这是一个有着“象山”脾气的执拗的年轻人,他不满于当局,投身地下党,进入“左联”。期间与鲁迅有了交往,对鲁迅很尊敬。后来,他被当局杀害成为“左联五烈士”,年仅22岁。鲁迅在他死后整理他的诗稿《孩儿塔》,并为之作序推介。《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这里应该有政治同党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传统友道的担当。鲁迅批判传统,但又有鲜明的传统士大夫风骨,这是可以考见的。

鲁迅对论敌则坚持了一贯性的辛辣。

当时的“第三种人”杜衡(1906-1964),曾著有长篇小说《再亮些》,先在刊物连载,后出单行本,书名改为《叛徒》。该书篇首引用歌德临终时的话:“再亮些,再亮些!”

杜衡,又名苏汶,自称是左翼右翼文艺之外的“第三种人”,与鲁迅多次论战。鲁迅对他有过多次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中提及《再亮些》说:

“地球上不只一个世界,实际上的不同,比人们空想中的阴阳两界还利害。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憎恶,压迫,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然而他不知道,因此他也写不出,于是他自称‘第三种人’,他‘为艺术而艺术’,他即使写了出来,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而已。‘再亮些’?不要骗人罢!你们的眼睛在那里呢?”

这是特别能够代表鲁迅批评风格的一段文字。鲁迅读过的创作部图书,现在可以统计到228种,本卷内分为“小说”、“其他”两个部类。后者包括小说创作之外的其他体裁,如散文、剧本、诗歌等。

小说类(122种)

■《暧昧》

何家槐(1911-1969)著。短篇小说集。《书信·330210致赵家璧》等提及此书。

何家槐,曾用笔名永修、先河、河溃等。1932年入暨南大学外文系。同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八月的乡村》

田军(1907-1988)著。长篇小说。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中对此书给予推介:“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且有所得的。//……这书当然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这事情很快的就会得到实证。如果事实证明了我的推测并没有错,那也就证明了这是一部很好的书。//好书为什么倒会不容于中华民国呢?那当然,上面已经说过几回了——//‘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

田军,即萧军。

■《巴金短篇小说集》

巴金著。作者赠鲁迅书。见《日记·1936/4/26》。

■《跋涉的人们》

李守章(1905-1994)著。短篇小说集。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

《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中说:“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李守章的《跋涉的人们》,台静农的《地之子》,叶永蓁的《小小十年》前半部,柔石的《二月》及《旧时代之死》,魏金枝的《七封信的自传》,刘一梦的《失业以后》,总还是优秀之作。可惜我们的有名的批评家,梁实秋先生还在和陈西滢相呼应,这里可以不提;成仿吾先生是怀念了创造社过去的光荣之后,摇身一变而成为‘石厚生’,接着又流星似的消失了;钱杏先生近来又只在《拓荒者》上,搀着藏原惟人,一段又一段的,在和茅盾扭结。每一个文学团体以外的作品,在这样忙碌或萧闲的战场,便都被‘打发’或默杀了。”鲁迅这段话表示了对新文学的推介,对批评家的不满。

李守章,原名李俊民。

■《奔波》

徐蔚南(1899-1953)著。小说。见《日记·1928/12/31》。徐蔚南,笔名泽人,江苏吴县人。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著有《春之花》、《都市的男女》、《奔波》、《乍浦游简》、《艺术哲学》等。另译作有《莫泊桑小说集》、《屠格涅夫散文诗》、《印度童话集》等。

■《碧血幕》

包天笑(1876-1973)著。该书是《孽海花》的续作。《中国小说史略》认为“不称”,评价不高。

包天笑,名公毅,字朗孙,天笑是他的笔名。

■《边雪鸿泥记》

李秉中(?-1940)著。鲁迅曾为该书谋求出版,并写信给胡适推荐书稿。

■《不安定的灵魂》

陈翔鹤(1901-1969)著并寄赠。小说集。见《日记·1927/7/24》。

■《朝雾》

蹇先艾(1906-1994)著。短篇小说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蹇先艾的作品是简朴的……诚然,虽然简朴,或者如作者所自谦的‘幼稚’,但很少文饰,也足够写出他心曲的哀愁。他所描写的范围是狭小的,几个平常人,一些琐屑事,但如《水葬》,却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

■《尘影》

黎锦明(1909-1999)著。中篇小说。鲁迅为作序《〈尘影〉题辞》(收入《而已集》中)。

■《沉沦》

郁达夫(1996-1945)著。小说集。其作品多以“不幸的青年”或“零余者”为主人公,与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颇为接近。这是旧价值崩溃,新价值有待建立时期的青年人苦闷、颓废之写照。

鲁迅在小说《孤独者》中,说主人公魏连殳,“他议论非常多,而且往往颇奇警。使人不耐的倒是他的有些来客,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头吸烟。”这里表现了《沉沦》的社会影响力,应该是对郁达夫的一种特别的赞誉。

■《虫蚀》

靳以(1909-1959)著。小说集。赵家璧赠书,见《日记·1934/12/16》。

■《春蚕》

茅盾(1896-1981)著。小说集。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3/5/17》。

■《春痕》

冯沅君著。中篇小说。《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

■《从军日记》

谢文翰(1909-2000)著。小说。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李小峰赠书,见《日记·1925/5/1》。

谢文翰,原名谢鸣岗,即谢冰莹。抗战期间投笔从戎,任战地服务团团长,后与胡兰畦女士一道被授予少将军衔。有著作多种。

■《达夫代表作》

郁达夫著。作者赠书。见《日记·1930/1/26》。

■《达夫自选集》

郁达夫著。见《日记·1933/4/3》。

■《大上海的毁灭》

黄震遐(1907-1974)著。长篇小说。该书反映“一·二八”事变,作品有悲观情绪。《伪自由书·对于战争的祈祷》提及此书。

■《稻草人》

叶圣陶著。童话集。该书作于1921年至1922年,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最早的童话创作之一。鲁迅在《译文序跋集·〈表〉译者的话》中提及此书。

■《地之子》

台静农著。短篇小说集。1928年未名社出版。

《二心集·我们要批评家》等文提及此书。《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要在他的作品里吸取‘伟大的欢欣’,诚然是不容易的,但他却贡献了文艺;而且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参《跋涉的人们》条说。

■《电》

巴金著。小说。良友公司寄赠。见《日记·1935/4/8》。

■《丁玲选集》

丁玲(1904-1986)著。1933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日记·1933/12/28》提及此书。

■《东方创作集》

该书收有包括鲁迅在内的现代作家作品17篇。《书信·350209致赵家璧》提及此书。

■《短篇小说三篇》

许钦文(1897-1984)著。1925年自刊本,北京沈讷斋印。见《日记·1925/4/27》等。

许钦文,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坛著名小说家,但是其地位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作品有《故乡》、《赵先生的烦恼》、《鼻涕阿二》、《一樽酒》、《若有其事》、《仿佛如此》、《幻象的残象》、《蝴蝶》、《毛线袜》、《西湖之月》、《回家》等。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故乡》发表时,鲁迅便说:“描写乡村生活上作者不及我,在青年心理上我写不过作者”,并在《彷徨》集中《幸福的家庭》那一篇特意注明“拟许钦文”,足见鲁迅对他的推许。

■《多产集》

周文(1907-1952)著。小说。作者寄赠鲁迅,见《日记·1936/9/11》。周文,原名何稻玉,笔名何谷天,四川人。

■《二月》

柔石(1902-1931)著。中篇小说。鲁迅曾著文推介,《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中说:“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倒也并非如蜘蛛张网,专一在待飞翔的游人,但在寻求安静的青年的眼中,却化为不安的大苦痛。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这从上述的两类人们看来,是都觉得诧异的。但我们书中的青年萧君,便正落在这境遇里。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所以轧了几下,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上海去了。//他幸而还坚硬,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

■《发掘》

刘圣旦著。历史小说集。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5/1/7》。《书信·341013致杨霁云》提及此书。

刘圣旦,20世纪30年代颇有名气的历史小说家。该书是他的第一部历史小说集,之所以命名为《发掘》,按作者的说法是要发掘“埋葬在历史里的故事”。作者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农民造反抱同情立场。

■《丰收》

叶紫(1910-1939)著。短篇小说集。鲁迅为之作序推介。见《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疯人》

柔石著。署名赵平复。短篇小说集。《二心集·柔石小传》提及此书。

■《斧背》

尚钺(1902-1982)著。短篇小说集。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提及此书说:“尚钺的创作,也是意在讥刺,而且暴露,搏击的,小说集《斧背》之名,便是自提的纲要。他创作的态度,比朋其(作者按:参《荆棘》条说)严肃,取材也较为广泛,时时描写着风气未开之处——河南信阳——的人民。可惜的是为才能所限,那斧背就太轻小了,使他为公和为私的打击的效力,大抵失在由于器械不良,手段生涩的不中里。”

■《父子之间》

周文著。小说集。何谷天赠鲁迅书,见《日记·1935/11/2》。

■《赶集》

老舍(1899-1966)著。小说集。赵家璧寄赠。见《日记·1934/9/1》。

■《革命前一幕》

陈铨(1903-1969)著。小说。见《日记·1934/11/3》。陈铨,四川富顺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留学美国、德国。先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被誉为清华“四才子”(另三人为李长之、钱钟书、张荫麟)之一。与雷海宗、林同济等创办杂志《战国策》,倡导民族文学。因此被称为“战国策派”。港台文学史研究界评价他为“中国近现代小说七大家之一”。陈铨的历史地位,目前在中国内地是被低估的,还有待于重新评价。

■《孤雁》

王以仁(1903-1926)著。小说。《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日记·1927/4/22》提及此书。王以仁,民国初期的著名诗人、小说家。23岁时在海轮上失踪。

■《古骸底埋葬》

盈昂著。小说。1929年上海文化书局出版。作者寄赠。见《日记·1929/12/15》:“梁耀南来,未见,留盈昂所寄赠之《古骸底埋葬》一本而去。”

梁耀南(1909-1941),与鲁迅有来往。

■《故乡》

许钦文著。短篇小说集。鲁迅选校,为《乌和丛书》之一。《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等提及此书。

■《广陵潮》

李涵秋(1873-1923)著。小说。10集。《日记·丁巳/12/31》提及此书。

李涵秋,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清末秀才,做过塾师。民国后主编多种报刊,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有著作多部。《广陵潮》,原题《过渡镜》,以扬州为背景,讲述爱情故事。

■《海上》

陈学昭(1906-1991)著。小说。见《日记·1933/6/17》。陈学昭,著名女作家,原名陈淑英,笔名野渠、式微、惠玖、陈芳等。

■《海上繁华梦》

孙家振(1862-1937)著。题“古沪警梦痴仙戏墨”。《中国小说史略》作李宝嘉著,或误。该书取材于上海晚清时期的社会生活,以描写妓院、赌馆为主,属于“狭邪小说”。

孙家振,字玉声,别署海上漱石生、漱石氏、警梦痴仙、江南烟雨客、玉玲珑馆主等。“漱石枕流”出于《晋书·孙楚传》,日本作家有夏目漱石,孙因喜读夏目漱石小说,便取漱石生为别署,又取金声玉振意,字玉声。另著有《退醒庐笔记》和武侠小说多部,如《嵩山拳叟》、《飞仙剑侠》、《九仙剑》、《夫妻侠》、《金钟罩》、《风尘剑侠》。

■《幻灭》

茅盾著。小说。《日记·1928/9/24》提及此书。

■《监狱与病院》

许拜言著。小说集。见《日记·1932/1/11》。许拜言,绍兴人,鲁迅同乡。

■《蹇安五记》

潘伯鹰(1898-1966)著。旧题蹇安撰。骈文小说。计有《玄玄记》、《拾书记》、《拾书后记》、《归燕记》、《锁骨记》五种。1934年出版。见《日记·1935/1/17》。1935年上海出版。《书信·350117致曹聚仁》中说:“《蹇安五记》见赠,谢谢。但纸用仿中国纸,为精印本之一小缺点。我亦非中庸者,时而为极端国粹派,以为印古色古香书,必须用古式纸,以机器制造者斥之,犹之泡中国绿茶之不可用咖啡杯也。”该书为徐懋庸所赠,见《日记·1935/1/17》。

■《建塔者》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包括作家生平与思想的意向性考察、虚无世界与诗人何为、神秘主义与死亡认识等内容。
  • 七彩的天空

    七彩的天空

    《七彩的天空》作者刘立波会带你结识人民空军各式各样的飞行员,有闻名全国的试飞英雄黄炳新、邹延龄,有空投第一颗原子弹的于福海,有关键时刻为民舍命的李剑英;有首席试飞员、飞行师长、团长、大队长、和试飞员:他们或飞歼击机、轰炸机、或飞运输机、直升机,在核试验、新机科研试飞、试射空空导弹、弃机跳伞逃生、抢险救灾、飞播造林、人工增雨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天之骄子们出生入死,叱咤风云,拼搏九霄,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在空中留下了一个个血性男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英雄雕像:也有对地方党政民众对遇难飞行员的全力救助的热烈赞颂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热门推荐
  • 霸汉(全集)

    霸汉(全集)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酿就天下大乱。汉室武皇刘正七次蹄踏皇城,以无可匹敌的武力屠尽王莽的各道势力。但其仍不是宿命之帝,心灰意冷终让复国大业由天而定。无赖少年林渺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
  • 如若有你一生远宁

    如若有你一生远宁

    爱情,不是说来就来友情,不是说走就走亲情,我不配拥有你
  • 夏之浮光

    夏之浮光

    少女陈慕雯自小成长环境单纯,性情温和细腻,进入高中后结识了叛逆女孩方晔云,并由此与好友方晔云同父异母的兄长方晔扬开始了一段与校园岁月为伴的爱恋。然而在高考失利、好友自杀、兄弟插足等重重考验下,两人之间也面临着一个又一个与成长、爱情、亲情有关的课题。当昔日的柔弱少女和青葱少年告别校园、踏入社会,当两人久别重逢之后,是否还会再度携手?关于双鱼座女生和巨蟹座男生的夏之浪漫爱情,在这段故事里,我们一起寻找、思念、笑或者流泪,只为找到幸福之光,与我们的人生达成最终和解。
  • tfboys之青春日记

    tfboys之青春日记

    三个千金女孩,在机缘巧合中,遇到了很红的少年组合:tfboys。从而发生了一段美丽的爱情。
  • 无极战元史

    无极战元史

    天地无极,唯我称雄!今日便开战,灭权,诛天,动荡之世,我登天下!谱写一段自己的元史长歌!
  • 易天命

    易天命

    十岁那年,我被一名算命师预言日后将遭遇大劫。不过劫中带破,祸福相依,只要遇上“那个人”,一切都将改变,以后几年里,他预言的事件一一应验。你听说过守墓一族吗,他们一生与世隔绝,驻守暗无天日的古墓里;你听说过童子吗?童子是不能结婚的,结婚必死;我要结婚,就必须买命;买命……
  • 穿越狂后:受气皇帝小气后

    穿越狂后:受气皇帝小气后

    她竟成了一个没家世,没才华,没相貌,没皇帝宠爱的“四没”皇后!当妖孽般的皇帝向她表白爱意的时候,她的心乱了,害怕再次的背叛。嫔妃迫害,阴谋袭来,她能否蜕变,能否守住他们的爱?(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重天

    三重天

    二〇一五年,星宇游戏公司发明了能使脑电波频率和游戏电波频率同步的专业游戏头盔,从此游戏界迈入了新时代。二〇一六年,星宇游戏公司发布了第一款脑电合一三维游戏《水浒》。根据原著改编,游戏紧张刺激,吸引了全国近三亿人的热爱,连外国也十分热火。二〇二〇年,星宇游戏公司宣布,开发第二部三维游戏《三重天》,在七月十四日那天公布发放,那一天,正是唐小玄踏入大学的日子。
  • 芊苡尘:帝王的魔咒

    芊苡尘:帝王的魔咒

    芊苡尘,她是人间的墨王妃,魔界的魔后,在人间,身怀异能,无人敢触碰,一生只有一人可以墨潇然,人间帝王,手握军权以及半边江山,才华横溢,无人能及,却将皇位拱手让人,只因复仇的缠绕,以致他走向成魔之路她愿用一生去守护他,他却发下魔咒“我要杀尽天下人为她们陪葬”......她愿用她的生命去守护,而他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是会选与她长相厮守还是继续走向复仇之路......
  • 星球恋虐

    星球恋虐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许多行星。不知因何原因,一位神秘的金星女子,来到黑暗界中,成为黑暗女王;她的师妹,也就是金星传承人,就成了反抗黑暗的一员,她带领着木星和火星上的两个好姐妹来到地球。而宇宙最帅的排名前三的男子也加入抗暗,来到地球。当他们碰上她们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