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8100000015

第15章 袁世凯时代(7)

袁世凯的北洋系号称有三杰,其中王士珍(龙)对政治的兴趣比较寡淡,自从民国之后就去保定当寓公,号称不问政治了;段祺瑞(虎)威猛爽飒,勇于任事,一直是袁世凯在中央的得力助手;而冯国璋(狗)则是袁世凯的灭火器,什么地方出了事,袁世凯就派他去灭火,二次革命后任苏督,是袁世凯在南方的代言人。因为王士珍对于权位可有可无,所以北洋系一直是段祺瑞和冯国璋的二人转,两人同在中央的时候,尚能互相牵制,不至于让一方独大,现如今冯国璋去了南方,自然段祺瑞在中央的位置就突出起来。在这三杰中,段祺瑞无疑最有能力,但是偏偏袁世凯对他最不放心,王士珍和冯国璋没什么棱角,对袁世凯也相对顺从,唯有段祺瑞是个刺头,动不动就要甩脸子,所以老头子一直就对他比较忌惮。再赶上如今段祺瑞越发权势熏天,老头子就更犯愁了。

老头子解忧之法倒也不是喝杜康,而是给段祺瑞下绊子。段祺瑞不是陆军总长吗?那好,我就设立个统率办事处,先把段祺瑞降个格,把陆军部削了权再说。然后就想办法找段祺瑞的晦气,比如,这段时间老头子看那个徐树铮很不爽,那还说啥?芝泉给我换了他!大家知道徐树铮是何许人?那是段祺瑞的心肝!要说这两个人脾气一模一样,甚至徐树铮比段祺瑞还刺头,但人家不知怎的,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现如今老头子又是削权又是换人,明摆着就要给他段老虎脸色。段老虎的脾气那是出了名的暴,不爽我是吧,老子还不干了!

一来二去的,段祺瑞也觉得老头子是真想给他难堪,索性就告病离职。袁世凯当然还要假意挽留一番,但是段祺瑞还真牛逼,说死不回头,老头子只能找王士珍代职,刚刚被袁克定接回京的王士珍也知道段祺瑞的脾气,愣是不愿接手,这就搞得有些僵。最后袁世凯直接发布了让王士珍取代段祺瑞的命令,顺道把早就看不顺眼的徐树铮也一块儿撸了。

如果袁世凯对此事采取冷处理,过几天去跟段祺瑞谈谈,可能事情还有可挽回的余地,但是老头子还老喜欢辟谣,结果越辟越真,最后还传出了袁世凯派人刺杀段祺瑞的流言。再加上太子袁克定不甘寂寞,组了个模范军跟段祺瑞叫板,这下这对主臣的关系可算彻底破裂了。人说过河拆桥,这河还没过,袁世凯就想拆桥,就想把北洋老臣一脚踹开,似乎是有些托大了。段祺瑞好歹跟他那么多年,风风雨雨,在军中的关系也盘根错节,复杂得很,如今袁世凯认为一个模范军就能让北洋老人出台?就能再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干部?

当然,袁世凯还算理智,知道不能一竿子把人全打死,好歹拉一个打一个,而拉的这个就是冯国璋。袁世凯的办法是把自己的家庭教师许配给刚刚丧偶的冯国璋,而且把排场做大,陪嫁送足,向天下明示二人之间铁板一样的关系。冯国璋初时还感激涕零,觉得老头子这么恩遇他,怎么着也要肝脑涂地,拼死报效,但没过多久他就瞧出味儿不对了。

事情是这样,冯国璋进京去拜见袁世凯,吃午饭的时候冯国璋问老头子是否有称帝之意,袁世凯说自己岁数大了,没这个精力了,自己几个儿子也都不行,大儿子残疾,二儿子一心当名士,三儿子四儿子都是纨绔子弟,其他儿子岁数太小,而且还说在伦敦买了房子,大不了去当寓公,如此种种,反正就是说自己不想称帝。冯国璋一开始还真信了,觉得老头子说得有道理,但他刚回到南方就听说杨度搞了个筹安会,这让冯国璋觉得袁世凯根本不相信他,不愿对他推心置腹。袁世凯确实不信任冯国璋,为了防备冯国璋,他连上海都不愿给冯国璋这个苏督管,一会儿杨德善一会儿卢永祥的,甚至坊间传言张勋也接到了袁世凯让其监视冯国璋的明示。本来冯国璋是对老头子死心塌地的,但是老头子那么干,让冯国璋颇觉寒心,也开始渐渐和袁氏父子疏远了。

段祺瑞和冯国璋,这两位是袁世凯手下最得力的干将,现如今段祺瑞跟他彻底决裂,而冯国璋又对老头子没了亲热劲儿,两位权臣离心离德,袁世凯的权力根基也开始松动了。人啊,总是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权臣之所以为权臣,必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现如今名未定而去权臣,实则取祸之道,因此袁世凯的祸事也不远了。

二十一条

提到袁世凯,二十一条是不得不提的,而正因为二十一条,袁世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诚然,袁世凯不是善男信女,他也确实要当皇帝,但是明目张胆地卖国,袁世凯其实还是不敢的。所有的政客都想在历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笔,没有人愿意在死后被人骂为国贼洋奴,当然,这对于老派投机分子袁世凯也是一样的。所以,即便袁世凯要当皇帝,也没有必要用这么大的代价来换取日本的支持,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答应日本就意味着开罪其余列强,而孤立自己,把自己和一个根本并不太靠得住的日本绑一块儿,这是精明的袁世凯所不愿意的。

事实上,袁世凯并没有答应二十一条的所有条件,而是拒绝了对主权损害最大的第五条,当然,国民党史书总是致力于让老百姓相信袁世凯是全盘答应了二十一条,打擦边球是意识操纵中的重要学问。如果袁世凯真的是要以卖国来换取日本支持,为什么他还要拒绝日本的部分要求呢?唯一的答案就是袁世凯并不想卖国,他签订这个条约实在是迫不得已。

大家知道袁世凯签这个条约是在1915年,而1914年欧洲爆发了一战,原本在中国领土上吆东喝西的欧洲豪强都回家互相掐架去了,无暇顾及远东局势。此时的日本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试图趁着这当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权益。于是就出现了日本拿着二十一条来要挟袁世凯的事,日本人说了,如果袁世凯不同意,那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日本人敢那么狂,当然是掐准了袁世凯的七寸,因为其余诸强忙于战事无暇他顾,所以袁世凯此时是孤立的,真要干架,袁世凯绝对不是日本的对手。更关键的是他的老对手孙中山可是跟日本关系匪浅,一直以来也是眉来眼去,孙中山当年创建同盟会就是在日本,在反清过程中也得到了日本的支持,所以孙中山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联合日本驱逐袁世凯的想法。

所以,袁世凯的情况是腹背受敌,而且果真和日本闹将起来自己将面对的是两个敌人,胜负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这是一盘注定会输的棋,不管袁世凯选择前进还是后退,他都是输家,前进是毫无疑问的惨败,而后退就将背负千古骂名。但是袁世凯没有选择不落子的权力,即便是这种情况,袁世凯也只能选择一种输法,而袁世凯选择的是后一种输法。

评价一个人要两分,评价袁世凯更是如此。袁世凯确实难称伟大,一生也做过很多错事,在政治上也确实投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袁世凯一辈子就只干错事。我们反对将任何的政治人物脸谱化,因为每一个政治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很少有人会是十足的混蛋,也没有人愿意背负着千古骂名进棺材。政客最要紧的是什么?不是生前有多风光,而是后世人物如何评价。

袁世凯当然也是如此。他做了很多错事,但这些错事对他而言都是有必要的。比如出卖光绪帝——这是为了保存实力,比如谋杀宋教仁——这是为了巩固权力,但是只有接受二十一条的部分条款对他而言毫无必要,即便没有日本的支持,他也照样称帝,没有理由赶着去献媚。

这对袁世凯来说是种无奈,但他还是尽力争取让损失少一些,就跟当年的李鸿章一样,尽管袁世凯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强势人物,但是对于日本这样远强于自己的对手,袁世凯也只能窝囊一回。

袁世凯并不能永垂不朽,万古流芳,但是对于他所做的,对于他在二十一条上的立场,后世的我们还是必须要有客观一点的评价,也算是我们对于一辈子很少作出正确事情的袁世凯的一点慰藉。

三跪九叩

袁世凯玩命折腾到现在,可以说是即便他自己出来辟谣说没有当皇帝的意思,恐怕也没人相信了,非但外人不信,就是手下人,恐怕也是相信老头子真有此意了。大家想,袁世凯从临时大总统到正式大总统,从责任内阁制到总统制,从有限总统到终生总统,倒腾来倒腾去,也绕不开总统二字,无非就是将总统的地位无限拔高,如今已经拔高到除了世袭,跟皇帝不差哪去的程度了。非但如此,袁世凯还使出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手段,前一段把段祺瑞先给折腾下台了,然后又对冯国璋口蜜腹剑的,明里恩宠暗里算计,现如今他是恨不得把底下几个权力大点的全废了。那大家说,袁世凯如果就是想当个总统,有必要那么玩吗?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果说袁世凯一开始还有些纠结的话,现在都几乎摊牌了,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而底下这一众谋士呢,也终于找到了中国古代谋士那种羽扇纶巾的潇洒范儿,一个二个争相露脸了。

看起来袁世凯荣登大宝也就不过早晚了,也就是看看老皇历,选个黄道吉日的事儿,那现在他的谋士们要干点啥呢?选日子,这有命理大师,风水先生,轮不着他们;横刀立马清君侧,这有武士们管着——比如曹锟就挺上心。想来想去,要能讨好老头子,争取有个拥戴之功,也好以后封侯授勋的,就只能是劝进这华山一条道可以走了。但是现如今又是民国,中国一批知识分子学了点洋玩意就不知道祖宗姓啥了,贸贸然就说顺天命,应民意,好像有点不是那么回事。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明正视听,好歹在舆论上造成中国非有个皇帝不可的态势。

要说袁世凯手下这帮谋士,最出名的人物无疑是杨度,当时有个所谓洪宪六君子,其中有杨度、孙毓筠、胡瑛、刘师培、严复以及李燮和,他们的任务就是论证为啥中国就得让袁世凯当皇帝,这其中,杨度是他们的头头,也是鼓吹君宪的急先锋。杨度是民国的传奇人物,早年师从王闿运,学帝王之术——王闿运也是晚清的传奇人物,据说他曾经非常看好曾国藩,想要以平生所学佐其登位,无奈妾有意而郎无情,所以一生襟抱未曾开,颇有些郁郁不得志,其实以其才具而论,无疑是张留侯陈丞相那一路人,无奈一生未有际遇,殊为慨叹。王闿运对杨度这个聪颖有资质的小学生非常欣赏,认为是天然的衣钵传人,但没曾想,杨度又迷上了新学,遂不顾业师劝阻,东渡日本,学习新学,并也学有所成。可以说,杨度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东西共融,学富五车,若在别的乱世,也是个各路豪杰争相延揽的奇谋异士,而在民国,他自然理所当然投身袁世凯门下。杨度自认为是袁世凯智囊团中第一新派人物,如果袁世凯权力稳固,自己必定是位列宰辅。但是,皙子显然想得简单了,袁世凯压根不是什么新派人物,也不想用什么新派人物,镇压二次革命掌权之后,袁世凯首先想到的是徐世昌。

当然,杨度毕竟不是凡人,他的学问可东可西,一看袁世凯似乎是对共和无甚兴趣,这也无妨,在揣摩了圣意之后,杨度枪口一转,迅速成了君宪派的扛把子。比起乃师王闿运,杨度的运气要好多了,当年王闿运劝进曾国藩费尽心机,明示暗示都有,无奈曾国藩刀枪不入,下定决心当忠臣,因此王闿运这一生也就只能是培养学生,好歹据实写个《湘军志》还为曾国荃不容,可以说是功业未成。比起曾国藩道学先生、万世圣哲的儒者面孔,袁世凯则没那么多道德讲究,反正就是顺势而为。因此,杨度早年学习的那套帝王之术也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一篇《君宪救国论》应运而生。

《君宪救国论》主要论证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为啥就得有个皇帝;二是为啥这个皇帝就非得是袁世凯。此文一出,袁世凯抚掌而笑,大赞杨度为旷世逸才,并称此文观点乃至理明言。说白了,杨度这篇文章给袁世凯解决了称帝合法性的问题,而且技术含量比古代那些花团锦簇、实无一物、专管歌功颂德的劝进文章高得多。其实杨度在晚清就对君宪非常感兴趣,你要说他这完全是为了讨好袁世凯的应景之作倒也不尽然,但是,在民国共和了那么久其实要说也没啥大问题的情况下突然抛出此文,却也有些投机之意。当然,有高兴的,自然就有反对的。民国有的是一批对帝制深恶痛绝的知识分子,比如早年跟着康有为搞维新却碰了一鼻子灰的梁启超,他写了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立场鲜明地反对帝制,当然,这篇文章也摆事实,讲道理,雄辩之才不下于杨度。

民国学术界关于国体的讨论其实就是在给袁世凯称帝预热,袁世凯欢迎这样的争论,反正他需要的不过是有人把他心里要说但又不好说的话给说出来,至于别的知识分子怎么看,他是不以为意的。杨度和他组织的所谓筹安会拔得头筹,让老头子相当满意,为此,袁世凯还送了杨度块匾额,以资勉励。这筹安会一时之间风头出尽,颇得袁世凯属意,在劝进道路上,已经是取得头功。这下袁世凯身边的另一部分人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不能再等了,再等连骨头都嚼不上了。

这些觉得不能再等,一定要再加把力的人中,核心人物是梁士诒。梁士诒是交通系领袖,总统府秘书长,又是所谓五路财神,权势之大,可谓熏天。当时在京城做官的人里头,如果说没跟梁士诒处好关系,那基本也就没啥大戏了。梁士诒也知道自己权力太大,成了众矢之的,比如袁系另一要角杨士琦就跟他不对付,甚至还跟杨度联手推出了徐世昌当国务卿,变着法的排挤梁士诒。因此,梁士诒知道自己如果不拿出点忠诚样来,难免失去圣眷。事实上,当时袁世凯已经有对他不满的意思了,也就准备要出手了。

杨度组织了筹安会,只不过是做些理论工作,而梁士诒觉得理论工作非其所长,他就只能帮袁世凯筹点钱,顺道再在劝进上出把力了。于是,梁士诒组织了个请愿联合会,大概就是攒些人手,跟当年公民团呼吁袁世凯当总统一样,呼吁袁世凯当皇帝。要说搞理论工作,民国大概也就是那么几个人有点水平,但是要讲请愿,那民国真是啥都缺,就不缺闲人。于是乎,筹安会刚刚拉起的风头马上就被请愿会盖过去了。筹安会还遮遮掩掩,拿研究当挡箭牌,现如今请愿会直接明目张胆就是帝制团体了,梁士诒相比杨度显然又更进一步。

同类推荐
  • 混在三国当蛮王

    混在三国当蛮王

    很多人都向往美国的绿卡,我也不例外。现在移民条件很苛刻,来到1800年前就非常容易!这是一个屁民向往,士大夫唾弃的制度!这是一个商人和冒险家的乐园!曹操袁绍孙权刘备,你们要么被同化,要么就慢慢被强大的商品经济压垮;古印度和安息帝国也不用再孤芳自赏,俺会让你们逐渐崩溃;罗马帝国也是我们的目标,地跨亚非欧、让地中海做我们的内湖;中外美女和各类猛男都会收罗一批,绝对满足您的YY!您还等什么?一起来冒险吧!以上YY纯属虚构,各位看官务必不要当真,好了,就写这么多。
  • 三国典

    三国典

    本文还原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崩溃,英雄备出的烽火战国时代;以历史记载为原本,后加入合情虚拟情节,环环相扣。
  • 最后的执著

    最后的执著

    摒弃神剧,拒绝意淫,舔舐伤口……孙中山曾回忆说:“特达之士多有以清廷兵败而喜者。往年日清之战,曾亲见有海陬父老,闻旅顺已失、奉天不保,雀跃欢呼。问以其故,则曰,我汉人遭虏朝荼毒二百余年,无由一雪,今日得日本为我大张挞伐,犁其庭扫其穴,老夫死得瞑目矣。”性格懦弱的岳冬,为娶得一代名将左宝贵的女儿左心兰,硬着头皮在刀口上过活。然而,让岳冬彻底改变的,不是战火的洗礼,不是日军的残暴,而是,国人在日本治下的──笑容!“我宁愿我孩子将来没有父亲,也不想他将来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这是岳冬最后的执着,也是这民族最后的执着。(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平壤大战、旅顺大屠杀)
  • 三国立鼎

    三国立鼎

    三十六岁死在了饭桌上的杨毅重生了!重生在了汉末,岂能什么都不做!上辈子能当上县领导,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上辈死在了饭桌上的杨毅这次准备换个活法!生活的转变让他准备轰轰烈烈的活上一回,三国历史将要因他改写!
  • 宋世流芳

    宋世流芳

    有人艳羡他醉揽群芳;也有人腹诽他文坛流氓;有人称赞他运筹帷幄;也有人诋毁他残暴君王;当评论自己一生功过时,他却是坦然道出十六字:天道煌煌,国祚永昌,汉魂不朽,宋世流芳!(群:179648838,本书纯属娱乐虚构,考究者,慎之!)
热门推荐
  • 海上明珠

    海上明珠

    小说以极富上海风情的笔调,写了两对地位、身份迥然不同的夫妇因为一起偶发的事故而换错了女儿。二十多年后,真相大白,两个家庭,两对夫妇,两个女儿在错位的现实面前将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真实的人性拷问,要面对的是血缘、伦理和情感的重重纠葛,剪不断理还乱。应该说,小说选择了一个不算太新颖的戏剧化题材,却迎难而进地把笔力深入到上海这个城市特有的人情世故中去演绎,反而恰到好处地把作者擅长的写上海人的路数发挥得淋漓尽致,细腻而犀利地写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幽微与温暖,上海人天性中宽和又精明、务实又灵活的特质在滕肖澜笔下的人物身上表现得气韵生动。
  • 也曾立意要忘记

    也曾立意要忘记

    一对闺蜜和一个孤僻男生的故事。纪念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 生活总是那么粗暴

    生活总是那么粗暴

    陈熙从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一样是男人,就打算自己过一辈子算了,谁想自己竟然到了陌生的地方,嫁给一个男人,陈熙想叹气,自己有点背
  • 惊魂校园:滴血玫瑰

    惊魂校园:滴血玫瑰

    她自从来到A市就开始做噩梦,没想到这却是预兆。一所全市著名的高校,里面却发生着离奇的事件,同学们接二连三地死去了好几个,大家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真的是自杀?那为什么自杀?这所高校里是否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ThebookbyBaekHee.EXOistheleading】【QQ群:153531518】
  • 至尊灵药师

    至尊灵药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去就直接把空灵儿空投到了异世界!成了空家三小姐,一个传说中的废物,真的天才!可怜见的,这天才就因为没有人知道无属性的特殊,硬是成了废柴!而且因为废柴竟被人退婚?退婚!你妹的,你当姐稀罕你啊!告诉你不是你退婚,而是姐把你给甩了!不过庆幸的是,还有这一帮子可爱的家人在呵护着她,保护着她。她怎么能够不为他们舍生忘死呢,不为他们而奋斗成就一代王者至尊呢!当然,还有那个人,一直默默的守护,许她一生,永世相伴。异世大陆,灵力为基,属性为辅。王者之路,契魔兽、学炼药、修灵力……嘿嘿,顺便还可以逗逗炮灰之类的,嘿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执爱成伤

    执爱成伤

    执爱成伤,沉溺不悔!爱情的世界太过执着,也许所受的伤害越大,但,那又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说,沉默是金。其实,沉默更是一种智慧,它往往比雄辩更有力量。沉默,是一把含蓄的剑,它胜在以柔克刚的技术和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沉默暗藏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蕴蓄着胸怀大局的气度,显现着以退为进的策略。它是心灵深处的慧智,是从容淡定的外现,它为进攻做好了缓冲……
  • 狸与格林苏

    狸与格林苏

    无形的铁幕徐徐落下,生命线已悄然改变,现实与幻想变得错综复杂。于相位制度下,因领地的分配不均,让骄傲的神祗们再次开辟了巨型战场。紧接着,一场关于“神域”争夺的新沼泽,不断地涌向一切拥有智慧的生命体。数亿光年内,无数新鲜的血液补充进这个庞大而神秘的领域,为各自的雇用主作战。世界线缓缓展开,生命的色彩开始随之绽放,古老的基因、身体的变化,影响着被选中的人类。在各种危机四伏の界场任务中,他们能否存活下来?死亡是残酷的,但比死亡更残酷的,是在痛苦中恐惧!死,或,生。鲜血、迷雾、死亡。谁能主宰一切,谁能逃过一劫!无正义、无邪恶、无对错。实力决定一切,谁都可以成神!这才是真正的强者为尊
  • 都市之最强战兵

    都市之最强战兵

    和妖艳上司调调情,和美女同事约约会,勾搭勾搭小校花,顺便欺负一下超级无敌美少女。特种杀手回归都市,隐匿在一个小小杂志社!美女送上门,只能——收咯?
  • 流离火

    流离火

    随着大学毕业日近,曾经围绕在十八身边的爱人、兄弟都或近或远地离开了她,只有左手如往日一般默默地爱着、守护着她。两人虽然心有灵犀,但因各自心底无法言说的暗伤,在“做兄弟痛,不做兄弟更痛”的复杂感情中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