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3900000002

第2章 做事先做人(2)

有一位富家小姐,家乡闹了饥荒,没有办法只得与婢女到他乡流浪。身上的干粮吃完后,婢女要小姐和她一起去讨饭,小姐说:“我是小姐!怎能去低声下气去跟人家要饭?”婢女把讨来的饭分给她,她又不屑于吃,最后活活饿死。

古今中外,没有人是不在乎面子的。面子就好比每个人肚子里的花花肠子,都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的脾气再怎么温顺、再怎么与世无争、再怎么唯命是从,也都是要面子的。但要是太顾面子而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那就是追求虚荣,打肿脸充胖子,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就是一个典型的虚荣和爱面子的牺牲品。

玛蒂尔德是教育厅一位职员的老婆,她对自己贫困的生活非常不满。一次,他们被邀请参加教育厅举办的舞会,这样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玛蒂尔德欣喜之余又非常沮丧,因为她只能买下一件晚礼服,却没有搭配的项链。于是,她向一位有钱的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不幸的是,晚会结束后,她忽然发现项链不见了。但玛蒂尔德没有选择向朋友道歉说明实际情况,而是变卖家产四处借钱,买了条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了朋友。此后,玛蒂尔德和她的丈夫为了偿还买项链欠下的外债,付出了十年艰辛的劳动。她从一个美丽优雅的少妇变成了一个沧桑年老的劳动妇女。一天,玛蒂尔德在公园邂逅借给她项链的女友,并把实情告诉了她。女友听后,非常惋惜地告诉她说,她丢失的钻石项链并不是一件真的。玛蒂尔德碍于面子,为一条假项链赔上了自己十年的光阴。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尊重”,却再也回不到原本属于她的生活。

钱德勒先生是位普通的公司职员,收入微薄,但他梦想着自己能成为社会名流,并对名流的生活方式仰慕不已。尽管工资少得可怜,但他依然节衣缩食,每六周攒够一笔钱,去名流出入的高级场所体会一下做个有地位的人的感觉。然后回到公司继续工作,并期待着下一个六周之后……一天,他扶起了一位不小心滑倒的小姐,两人产生了好感。但在交往过程中,钱德勒自称是“受过良好教育,谈吐优雅”的人士,谎称自己每日如何忙于应酬,与某些名人交往密切。这位小姐其实是个富家女,但她鄙视那种不思进取、吃喝玩乐的贵族生活,甘愿找一个出身平凡,但有野心的男子为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钱德勒本来十分符合她的择偶标准,但他放不下所谓的面子,不愿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错过了这段感情。

放下面子才能活出真我,才能让自己活得轻松愉快。人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何要看他人脸色,给自己找不开心呢?

某名牌大学毕业的一名大学生,本来可以做一名公务员,尽管收入不高,但工作轻松,又很体面,在一般人眼里是求之不得的好工作。但他不愿意过那种成天无所事事,优哉游哉的日子,于是选择了辞职,当起了修鞋匠。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他实在是脑子进水了。他却毫不在乎:“那是为别人工作,我要为自己而工作。”于是他全然不去理会旁人的指手画脚和冷言冷语,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热情服务把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创建一个大型鞋业公司,做起了老板。

还有一种现象:很多城市里的马桶经常堵塞,但就是很难找到人来修理。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做这种又脏又累又没面子的活,生怕被人笑话。尽管很多清洁公司开出的薪水都很高,疏通马桶每个月的工资可达三四千元,远远超过了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但还是很少有人去做。一些失业在家多年的下岗人员接到邀请后,竟问招聘人员:“你们怎么能让我们来干这种事?这种事是人干的吗?我就是找不到工作饿肚子也不能干!”

在其他的大城市里也出现类似的现象。有很多当地人不愿做那些没有面子而又很辛苦的工作,而很多外地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丢面子,只要能挣钱就行,因此,他们在这些岗位上拿到的报酬比一般当地人的薪水要多很多。于是,有许多本地人唠叨他们的钱都让外地人给赚走了,但让他们自己赚又不愿意。大事做不好,小事不屑于做。不改变自己这种“大爷”心态,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把钞票拿走。

人若是过度追求面子,也就堵住了许多路子。就好比鸟儿把自己关进了一个漂亮的笼子里,虽然小巧精致,但却没有多少行动的空间,永远不能让自己在蓝天自由飞翔。

爱慕虚荣不仅会使人遭受生活的磨难,还可能让你丧失一生的幸福。

做人也要学会说“不”

人都是要脸面的,但很多情况下,太注重脸面只能是让自己有苦说不出。“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对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小品《有事您说话》就是对那种死要面子的人的一种嘲讽:

郭冬临是厂里的一名普通职员,他也想让别人能够高看自己一眼,但他并没有在工作中加倍努力,只是一个劲地帮人家办事。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热心肠,有什么事都求他,即使他办不了的,为了脸面他也全答应下来。为了给科长买火车卧铺票,他先谎称自己铁路上有认识的人,然后再半夜顶着严寒去火车站排队,要是排不上再自己出钱从票贩子手里买高价票。最终事情办成了。拿到票的科长喜笑颜开,一个劲地夸小郭有能耐,可他背后的辛酸只有他自己清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别人承认自己,不愿承认自己比别人差,怕伤及同事的感情或是得罪上司。可到最后自己得了“面子”,却整垮了身子,还让家人为之担心牵挂。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不知道如何回绝别人,拉不下自己的脸面,“打肿脸充胖子”。本来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一味逞能,生怕被人看不起。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在作怪。

放下面子,做好自己,人生才更精彩。李某是某中学的高中生,尽管平时学习还算用功,但成绩就是提高不大,最后高考分数不是很理想,只达到一所普通本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当他看到身边许多同学、朋友都考得很好并被重点高校录取时,自己觉得很没面子,以后的发展前景也没法和别人相比。但他又不想去复读,便劝说父母花钱把他送进一所名牌高校,父母劝他说在普通大学读书也能有出息,老师也觉得他的水平即使进了重点大学也跟不上,而他孤注一掷,坚持要去重点,否则就会被别人看不起。无奈之下,父母到处找人托关系,又东拼西凑借来了昂贵的借读费,总算让他梦想成真。但他走进了大学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实在差得太远,尽管也费了一番苦功,但终究还是因为基础太差,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被迫中途退学。出来以后想找工作,却没人承认他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应有的水平。而此时父母还在辛苦地攒钱偿还当初供他上重点大学所欠下的债,真是得不偿失啊!

试想一下:假如当初他不是固执己见地去和别人攀比,而是静下心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优势和不足又在哪里,也许完全可以在一所适合自己的普通院校里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也不会有人会因为他不是来自名牌大学而看不起他。是他自己瞧不起自己,活在了别人的世界里。

某县的一位领导,自从上任以来就经常有人来求他帮忙。今天张三说他想要个男孩,因老婆连生了两个女孩,就想违反政策再生一个,望领导通融一下;明天李四来说他到现在还是农村户口,能否把自己和全家人都转成城镇户口;后天王五又……熟的,不熟的反正是有点关系能说上话的都找上来了,搞得这位领导很为难。帮,很多事都是违反政策的;不帮,显得太不留情面了,何况很多人曾经也给过自己帮助。开始时他还能坚持原则,婉言拒绝,但到最后,实在受不了这帮人多次的软磨硬泡,再加上利益的诱惑,他为他们开了绿灯……到后来,他的这些“功绩”被公布于众,他狼狈离职;而那些他给足了“面子”的人都纷纷对他敬而远之,就像自己从来和他没什么关系似的。这位领导在离职反省的日子里渐渐体会到,“面子”真的是什么都不是,这种虚无的“面子”让他深受其害。

不要害怕拒绝别人,一味讨好别人不会给人留下多少好印象,敢于说“不”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或者这样做会暂时得罪一些人,会失去不少“朋友”。但假如对方是你真正的朋友,他是可以站在你的立场为你着想,绝不会强人所难;而那些因为你不给他“面子”而记恨你的人,根本就不是你真正的朋友。放下面子,你所失去的不过是那些虚伪的、不值得深交的小人,但你却能够活得心安理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顾忌情面而去做自己难以办到的事,结果费力不讨好,接受你帮助的人有几个能在你危难的时候赏你个“面子”呢?一般的小事当然没关系,但牵涉到个人利益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明哲保身,免得引火上身。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拒绝,不要被那虚无的“面子”所累。

很多人参加一个大公司的面试。而他们去了才发现里面和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样,不仅要回答很多基本的个人问题,还要做许多其他“低三下四”的事,例如给公司领导端茶倒水,打扫卫生,还有许多更不合情理的事……但面试者为了能给公司留下一个好印象,大部分都一一照做了。

轮到了小李去面试,他的待遇和其他人依然一样,他觉得还能够接受,也就按他们说的做了。这时,面试他的一位老板模样的人说:“我的鞋脏了,这里有鞋油和刷子,帮我把皮鞋擦一下。”

小李感到有些气愤,他觉得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很坚决地说:“对不起,我不能!”

“连这样的小事你都不愿做,看来你是不想来我们公司上班了,请回吧。”

“我是来面试的,我也很想到你们公司工作,但我没有想到你们竟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验我们。我决不会做这些侮辱我人格的事。这样唯命是从的人也成不了好员工!”说完转身就要离去。

“小伙子,等一下!”刚才的那个先生立马站起身来拦住了他,“恭喜你,你被录用了!”

小李一下子懵了,他还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便用怀疑和不解的眼神看着对面这个刚才侮辱过他的人。

“对不起,刚才我的行为确实很过分。但你没有像别的面试者那样一一照做,而是果断地拒绝了我们不合理的要求。我们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有原则、有个性的人才。”

学会拒绝,活出自己的个性,才能让真正欣赏你、理解你的人去发现你,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自己也将会被永远埋没。

要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赏识,不只是看你给别人帮了多少忙,能做出什么其他人办不到的事,还要看你能否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一番事业,能不能做个有特点的人,不唯他人马首是瞻,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不为了那所谓的面子,而丧失做人的原则。

不做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即“老好人”。

“好好先生”,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录过一位叫司马徽的“好好先生”,说他素来不说人短,与人语善恶皆言好。有人问其安否,他答好。有人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答好。他妻子便责备他:“人家觉得你有德行,才把自己儿子的死讯告诉你,你怎么反而说好呢?”司马徽说:“为卿之言也大好。”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谁也不敢得罪,对上毕恭毕敬,对下平易近人,左右逢源,不辨曲直。一有什么问题他们就会充当和事老,不说过分的话,也不偏向其中任何一方,只要大家能心平气和,相互间平安相处,自己就落得个清静自在。只说中听的,不说不好听的,报喜不报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大小问题得过且过,能混过去的就混,颇有“中庸”的境界。但是这样并不能给他赢得好人缘,时间一长,大家都会厌烦这种没有原则的人。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突然辞退在其手下为官三年且小心从事的高缭,他觉得“高缭三年来看见我的过错从来不说”,对他没有用处。陈毅同志上任上海市市长时,一位秘书总是唯命是从,从不提反对意见,陈毅便毅然将其撤离了秘书岗位。最有名的当属唐朝名相魏征,他以敢于直言谏君而闻名。魏征为唐太宗提出了许多建议,甚至直接指出他的缺点,经常在朝堂上和天子为一些事情争得面红耳赤,搞得太宗很没面子,有几次太宗气得都想杀了他。但太宗毕竟是一代名君,他在静下心思考之后,意识到魏征的话合理中肯,便虚心地接纳了他的建议,做到知错便改,闻过则喜,最终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伤心,他说:“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纠正衣冠;用古代历史做镜子,可以明辨国家的兴盛与衰亡;以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和过错。现在魏征走了,朕便失去了一面宝贵的明镜。”唐太宗还去凌烟阁,对着魏征的画像做了一首诗:“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一个集体,需要的是有能力、有见地,能对领导有真正的帮助的人,有了问题就提出来,尽管可能会引起他的不快,但真正有远见的人并不会因此而怀恨在心,只要你说得对,他们会接受、采用你的意见,并乐意重用你,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种员工才是合格的、有价值的人才。

有一位高校的老师,素来以管教严格、不留情面闻名,被同学们称为“冷面先生”。每次考试只要他来监场,同学们就会老老实实。在其他老师的考场上,只要作弊行为不很过分,老师照顾到同学们的毕业和升学压力,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即使有个别同学分数较低,只要态度诚恳地去向老师求情,再带上一点“不成敬意”的小礼物,也会顺利过关,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只有这位“冷面先生”,铁面无私,冷酷无情,倒在他“枪口”下的考生数不胜数,有的还因此留级。一些学生也曾在私下里恳求老师放自己一马,但这些方法在他那里都没用。他说:“我现在帮你其实是害你。假如我给你一个及格分,你会因此放弃进一步提高,混到大学毕业以后又没有真才实学,以后你会后悔的。我现在管你严一点,你凭自己的真实能力考过了,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受过他教育的学生们从那以后再也不靠小心思去浑水摸鱼,而是踏踏实实地学习,都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成为社会的栋梁。同学们在多年之后再次相聚时,见到这位老师时都对他感激万分:“要不是您坚持原则,对我们严格要求,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一个人不坚持原则,就会迷失方向,丧失自我,最终只能是一个唯唯诺诺没有原则的庸人;一个企业没有原则,随波逐流,就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个国家没有原则,势必会任人欺辱,成为别国的奴隶。

讲原则不是强人所难,而是面对别人提出的合理请求时,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进行帮助;但面对无理的、违背道德甚至是违背法律的请求,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拒绝,而不是没有原则地唯命是从。要想做个真正有原则的人,那就不要怕得罪人。

同类推荐
  •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心态决定人生、生气不如争气、有自信才能赢、平常心不可少、宽容是一种美德等。
  •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本书以《资治通鉴》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为素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润滑剂,将一部古典巨著打造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用职场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并穿插有精彩的职场案例,寥寥数语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让读者学到如何在职场人生中进退自如,获得成功。
  • 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

    谭棋介编著的《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内容简介:艺术,是人类不断探索美好生活的结品。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察世事的深刻思想、出神人化的写作技巧、细腻真实的审美情趣,凭着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灸人口的美文名篇。《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注重培养青少年审美品味,包含生命之美、灵魂之美、爱心之美、自然之美等,并带领青少年鉴赏艺术、陶冶情操,继而进人美的最高境界。
  • 品经典·悟人生:名言警句卷

    品经典·悟人生:名言警句卷

    本书所辑选的主要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是一种在表述方式上相对独立,思想含量上相对精炼的文体,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本卷图书侧重收录应用性强、流传比较广泛、表情达意凝练的箴言、格言、警句等,或自文学作品中采出,或自演讲谈话中择取,力求让读者阅读一句收获一句,读懂一句运用一句,在片刻中即能感受智慧的火花。
  •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包罗了沟通口才、幽默口才、演讲口才、辩论口才、主持人口才、电话口才、说服口才等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习惯决定成败

    习惯决定成败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还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一辈子做对3件事:为人·处世·立志

    一辈子做对3件事:为人·处世·立志

    人生在世,做好三件事很重要,这就是:为人、处世和立志三件事。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调整做人和做事的方式,从而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人品、德行为主流。“有盛德者方成大业。”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确立我们的道德标准,作为伦理的指南,在生命的航船受到诱惑的狂风袭击的时候,就不致偏离航向。人的品格是在后天形成的。不经过一番努力,最好的那种品格是不会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经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节制的训练。成功者总是约束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
  • 大官人的穿越之路

    大官人的穿越之路

    当昔日的璀璨之星再冉冉升起时,天下之人谁不颤抖?谁不疯狂?PS:其实这是一个妹控天才的逆袭,穿越时空,泡着妹子,练着武功的热血成长。穿越的世界(暂定):漆黑的子弹——斩·赤红之瞳
  • 注意力,决定孩子的一生

    注意力,决定孩子的一生

    本书内容分重视孩子的注意力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两篇。上篇包括五章:了解注意力、学习中注意力缺失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注意力方面的病症、注意力缺失的原因下篇包括五章: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师长作用不可小觑、青少年自主提升注意力、寻医问药、适当引导注意力。
  • 中外科幻文学故事(下)

    中外科幻文学故事(下)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穹极变

    穹极变

    一个失去老爹的孤儿该何去何从,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有谁引导还是强者阴谋?
  • 柠檬未熟时

    柠檬未熟时

    本书以男主人公王鑫和女主人公汤灵在高中时期的初恋故事为主线,讲述了高中三年他们的分分合合,有在一起的羞涩,有争吵的幸福,有离别的牵挂。初恋有如一颗还未成熟的柠檬,酸涩但清纯。最后两人各奔东西,然而遗憾的是没来得及好好的道别。
  • 印第安新史

    印第安新史

    印第安是个悲情民族,他们有自己曾经辉煌的文化和经济,不过一切都止步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这部小说试图颠覆历史,让印第安人主宰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且看我慢慢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