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1400000031

第31章 通简(3)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社会内部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国力也日益衰弱,原驻在西边的军队,大部分被调到北方去讨伐叛军。这时,吐蕃统治集团乘机长驱而入,把凤翔西、邠州(今陕西彬县)北等十几州的土地都占领了。763年十月,又占了奉天(今陕西乾县),朝廷十分恐慌,急忙命令郭子仪带兵抵挡。郭子仪只有1万多人,可是吐蕃兵却有10万多人。郭子仪多次请程元振派兵去援,可他却不加理会,视若无睹。由于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吐蕃兵很快打到了长安城下,代宗吓得逃往陕州避难。郭子仪从咸阳赶来支援,部队进了长安,皇帝、兵马却都不见踪影,郭子仪十分焦急。这时守城的将领王献忠怂恿郭子仪说:“皇上早已逃跑,现在国家无主,你身为大元帅,只要下道命令,就可以把皇帝废除,国家大权不就落到你手里了吗?”郭子仪把他训斥了一通。由于兵力有限,过了几天,长安就被吐蕃兵占领了。

当代宗逃往陕州时,唐军多往商州逃散,郭子仪派部将王延昌赶到商州把他们汇合起来。逃兵听说郭子仪来了,都欢呼不止,愿听郭子仪的调遣。很快,就招集了4000多人。

收复长安以后,代宗本来应该早点返回京城的,可是程元振见郭子仪多次立了大功,威信越来越高,深怕代宗重用他而对自己不利,所以劝代宗在洛阳建都。郭子仪知道后,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上书给皇帝:“长安地势险要,前有终南山作屏障,后有泾、渭二水,右连陇蜀(今甘肃、四川),左接崤函(崤山,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可以雄视四方,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长安经过几朝的恢复,宫殿华丽,市场繁荣,工商业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经济富足,是创立帝业的不可多得的好地方。秦汉两朝占领长安而称帝,隋炀帝弃长安而灭亡。再看洛阳,地贫民饥,人烟稀少,野草丛生,一片荒芜,宫殿多被烧毁,残垣断壁,不易防守,请陛下慎重考虑。”代宗看完奏章,认为郭子仪的分析很有道理,便对左右官员说:“郭子仪所考虑的,都是从国家的安危和利益出发呀!我们应该听从他的建议。”

公元764年11月,代宗便从陕州回到长安。

仆固怀恩曾经参与了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但是朝廷却没有赏赐他,他心里非常的不满,就决定反叛。不久,便带领轻骑300多人逃往灵州,并发誓与唐朝势不两立。为了推翻唐朝政权,仆固怀恩便撒谎向吐蕃、回纥借来10万大军,从灵州向长安进攻。仆固怀恩的大军很快就到达奉天。长安受到严重威胁,朝内的文武百官,却都一筹莫展,政局又是一片混乱。皇帝惴惴不安,忙向大臣们问计。郭子仪说:“仆固怀恩曾作过我的部将,我了解他。他虽是一员猛将,但他不爱惜士兵。士兵虽然跟着他,只是迫于无耐,但心里都想乘机重返家园,所以只要我们指挥得当,打败他并不困难。”皇帝听了郭子仪的话,就立即任命他为关内河东副元帅,让他率领10万大军去讨伐仆固怀恩。

10万大军在仆固怀恩率领下,横冲直撞,旁若无人,直朝奉天城而来。这恰好中了郭子仪诱敌深入的计策。他们刚要摆开阵势,就听见战鼓咚咚,杀声震天,奉天城外,唐军摆成一字阵势,非常严整,当中竖着一面帅旗,随风飘扬,旗上写一个“郭”字。仆固怀恩的将士一听说郭令公的大名,都吓得丢盔卸甲,四散逃跑,郭子仪可以说是不战而胜。仆固怀恩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又回到灵州。唐军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仆固怀恩死心,765年,他又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共10万多人,再次犯进长安。

为了阻挡各路叛军的进犯,郭子仪传令各地驻军,必须坚守要塞,抵制敌兵,不让敌兵前进一步。

郭子仪深知这场战争战必失败,退则被歼,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他积极奋战,决定寻找机会主动出击。

郭子仪召集所有的将领一起来商量退敌的策略。任命部将白孝德为副元帅,让他死守泾阳,等待援军;派牙将李光瓒去见回纥王,表示愿和回纥王联合平定吐蕃。回纥王听说郭子仪还健在,十分惊奇,半信半疑。他对李光瓒说:“郭令公真在人间,你不是欺骗我吧?如果他还活着,我可以见见他吗?”

李光瓒把回纥王的这番话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是个足智多谋,不畏凶险的将领,为了劝退回纥兵,他决定一个人去见回纥王。他对将士们说:“敌强我弱,实力相差悬殊,很难用武力战胜。过去唐朝和回纥的关系密切,曾订过互不侵扰盟约。为今之计,我不如亲自去说服他们。兵不血刃,退回纥兵。”郭子仪要冒着生命危险,单枪匹马去回纥军营中与他们谈判,将士们都很担心他的安全,准备选拔500名精锐的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他说:“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让回纥王有更深的防范,说不定还会有误解。”

郭子仪就要动身的时候,他的儿子郭唏前来阻拦,说:“回纥兵像虎狼那样凶暴,父亲是国家的元帅,怎能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回纥军营谈判呢?”郭子仪坚决地说:“如果唐军和回纥兵打起来,不但咱们父子生命难保,就连国家的命运也很危险。如果国家保不住,个人又哪里有存身的地方呢?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去同回纥王谈判,用道理去说服他们,也许还有成功的希望。要是万一不成功,我就捐躯报国,来实现我平生的大志。”说着扬起鞭子,打了他儿子的手,喝令他:“走开!”便和几个骑兵出了军营,朝回纥军的方向而去。

郭子仪事先做了安排,在他出军营后,让人连声高喊:“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回纥兵闻者丧胆,情不自禁地都放下了武器。回纥兵的统帅药葛罗立即拿起弓箭,准备应战。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摘掉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勇敢沉着地向回纥营中走去。回纥兵都很吃惊,大眼瞪小眼,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郭令公呀!”药葛罗也放下弓箭,赶忙走过来迎接郭子仪。郭子仪握着药葛罗的手,非常严肃地说:“你们回纥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万分感激,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你们丢掉过去的功劳,帮助叛臣仆固怀恩作乱,同唐朝结怨仇,是不明智的选择啊!仆固怀恩叛唐弃母,被人唾骂,像他这样寡廉鲜耻的人,能替你们做出什么好事呢?今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你们真心同唐朝和好,应该马上撤兵。不然,我将传令三军,一气杀来,管叫你们片甲不留。如果你们现在敢把我杀死,唐军一定不会答应。”郭子仪的一番话,吓得药葛罗惊慌失措,连连说:“我们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他说皇帝已死,说你早已在阵前丧命,朝内一片混乱,没有主人,因此我们才敢跟仆固怀恩来进犯。现在我们知道皇帝仍然坐镇京城,又亲眼看到你,我们怎么还敢和唐军对抗呢,我们马上就撤军!”

看到事情成功,郭子仪心里十分高兴。为了粉碎回纥与吐蕃的联盟,他抓紧机会,又劝药葛罗说:“吐蕃王不讲道义,反复无常,趁着唐朝内乱,便抢占土地,烧毁城市,破坏乡村,还掠去大批财物,假如你们肯帮助我们退吐蕃,继续保持同唐朝的友好关系,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你们不要失去这个良好的机会啊!”药葛罗听了又感激,又惭愧地说:“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打退吐蕃兵,以便立功赎罪。不过,请你不要把仆固怀恩的儿子杀掉,因为他是我们王后的兄弟,杀了他,我们王后会很伤心的。”郭子仪答应了他的请求。

先前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回纥兵,这时稍稍转向前来,郭子仪的随从人员怕他们伤害郭子仪,也紧紧跟上几步,加强戒备。郭子仪却毫不惊慌,挥手叫部下退回。药葛罗一面喝退士兵,一面叫人摆出酒席,同郭子仪同饮共欢。药葛罗要试一下郭子仪是否有诚意,请他举起酒杯发誓,郭子仪面对众多将士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谁若违背誓言,就叫他死在阵前!”药葛罗也照样发了誓。双方互相立了盟约后,郭子仪就领着几个部下,胜利地回到了唐营中。

不费一枪一卒,郭子仪就这样又平定了一个唐朝的叛乱,并且还为唐朝争取到了一个盟友。

晚年的时候,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并进位太尉。他位及人臣,在朝廷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深得同僚的敬重。

因为郭子仪一向治军宽厚,所以深得士兵爱戴,朔方军将士都以父母事之,愿拼死为他效力。这是郭子仪在历次战争中能够打赢许多硬仗,屡次转危为安的重要的人力条件。郭子仪功高盖世,威震四方,敌人都很害怕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一旦听说他率领大军出战,皆望风而逃,不战而败。节度使田承嗣对朝廷图谋不轨,骄纵蛮横,但是见到郭子仪派去的使者,即西向而拜,并指着自己的膝盖说:“我这膝盖不向人下跪已经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李灵曜盘踞在汴州(今河南开封),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汴州,一律扣押。只有郭子仪的粮饷、武器,不但不敢抢掠,还派人护送过境。郭子仪还为朝廷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随他征战的先后有60余名部将,后来有的做到将相的职位。

郭子仪虽然功德很高,却从不居功自傲。安史之乱后,许多节度使手握兵权,为非作歹,对朝廷貌合神离,拒不听命。郭子仪权重势大,很得人心,但他却从不以此为资本,要挟朝廷,牟取私利。相反,他始终忠诚为国,别无二心,只要朝廷下诏,就立即赶去复命,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当时唐朝是宦官专权,而那些掌权的宦官很嫉妒功臣,总是找他们的麻烦。为了避免招来麻烦,郭子仪有时还谢绝朝廷的高官厚禄。唐代宗时,曾下令以郭子仪为尚书令。但他认为唐太宗为秦王时做尚书令,唐太宗即位后,这个职位经常空缺,如果接受这项任命,一会破坏国家的法度;二会招致他人忌妒;再者安史之乱以来,以官赏功臣,已使国家法度遭到破坏,现在安史之乱已经平定,就应按照国家的制度来任免官员,而不该因功奖赏自己。所以,他坚决不接受尚书令一职。

有时候,为了顾全大局,减少矛盾的发生,他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尽管鱼朝恩、程元振对郭子仪屡进谗言,横加诽谤。但由于郭子仪为人坦荡,居功不傲,忠心耿耿,没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里,所以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得以常保功名,长寿而终。

成为国家功臣的郭子仪,可以说是有权又有势,可是他却从不徇私情,也不讲情面。有一次,郭子仪妻子的奶妈的儿子犯了军法,被郭子仪手下的一个军官按军法杀了。郭子仪的几个儿子都到父亲面前告状,说这个军官连他们母亲的面子都不给,根本不把郭家的人放在眼里。父亲打了一辈子仗,为朝廷屡立战功,应该与众不同。郭子仪听了,把儿子们痛斥一番,教训他们说:“你们只知道包庇自己家里的人,却不尊重将士,不维护军队的纪律。如果像你们说的那样,凡有功于国家之人,就可以与众不同,高高在上,凌驾于国法之上,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吗?”儿子们听了,都觉得父亲是深明大义的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郭子仪的家族很兴旺,他有八子七婿,都在朝内做官,子孙数十人,有时孙子向他请安,他都无法分辨是谁。郭子仪对家人要求很严格。郭子仪70大寿时,全家上下都来祝贺,只有郭暖的妻子升平公主没有来,郭暖气不过,便动手打了升平公主,气愤地说:“你父亲是皇帝,你依仗皇帝的权势,不来祝贺。我父亲还不愿做皇帝呢!”升平公主挨了打,她不依不饶,大闹大叫。郭子仪知道这件事后,他不容儿子郭暖分辨,让人用绳子捆住郭暖,带着儿子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作姑翁,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郭子仪谢过皇帝,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才算完事,可见郭子仪不但治军严谨,治家也很严。

在郭子仪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戎马征战之中度过的。自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郭子仪即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参与平叛战争,屡战屡胜。唐肃宗时,收复两京,也主要是依靠郭子仪所率朔方军的力量。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先后出镇河中、邠州,防御回纥、吐蕃,捍卫京师,虽兵弱将寡,仍屡败敌兵,确保京师安全,使关中的百姓免遭战争之苦。所以,史书上评价郭子仪说:“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30年”,是一点也没有夸张郭子仪为唐朝社会安定立下的功劳。

郭子仪熟读兵书,通晓很多的作战方法,但从不机械地搬用古代兵法。郭子仪有勇有谋,在打仗的时候,往往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或者声东击西,或者迂回堵截,或者先发制人,猛冲猛打,有时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就能用计打退敌兵。兵多将广,固然能打胜仗;兵少将弱,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胜利。胜不骄,败不馁。正因为如此,郭子仪才能成为一代名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郭子仪深知团结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很重视团结各少数民族,对吐蕃、回纥、吐谷浑等能做到友好往来,平等相待。所以在吐蕃和回纥等少数民族人心中,郭子仪也有着很高的威望。

在大历十四年的时候,唐代宗病死,遗诏命令郭子仪在三天的治丧期间代理朝政,郭子仪奉命入朝。唐德宗即位后,尊郭子仪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其余官职全部免去。从此,郭子仪告别了戎马生涯,在朝廷担任宰相,辅助政事。过了两年,即781年,郭子仪病死,享年85岁。死后被追封为太师,陪葬唐肃宗陵。按唐代制度,郭子仪坟高当为一丈八尺,葬时破格增加一丈,为二丈八尺,作为朝廷对他的表彰。

一代将才的一生令人感慨万千。

在唐中后期,唐朝一直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环境里,郭子仪却能做出如此的成就,经历几代皇帝的兴衰,有过人生的沉浮,但他却始终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国家往往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并且与同僚都能和睦相处,得到将士的尊重,赢得少数民族首领和士兵的敬重,这与他的为官之道也有很大的关系,也是郭子仪精通为官通简之术的重要表现。

同类推荐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每一种动物,都是自然界中靓丽的风景;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每一种动物的生存智慧,都为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本书让我们感悟动物的成功品质,学以致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动物都掌握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动物的智慧更加简单、有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动物比人类更加聪明。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增长知识;感悟动物生存智慧,学以致用。
  • 精力的集中(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精力的集中(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所谓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欲望等上的行为,并且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并成功达到目的为止。非常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和欲望等是构成专注行为的主要因素。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锁定的目标,才是专注的最好体现。任何成功的伟人、英雄、军事家、企业家……他们除了拥有智慧与执著外,更重要的还是具有专注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力以赴,才能更接近成功的目标。
  • 出路取决于思路

    出路取决于思路

    思路问题具有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例题进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训练。使自己在思维品质的某一方面得到迅速的强化。如脑筋急转弯就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如能打破框框,独立思考,另辟蹊径,有时会使我们摆脱困境。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反复地去思考,想想种种可能性。如果进行了结合实际的广泛思考之后,仍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那么就有理由怀疑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什么框框。一旦打破框框或思维定式,新奇的想法就会从脑子里跳出来,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

    本书是关于讲述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辩论准备阶段、辩论进攻战术的运用、辩论中的防守战术、辩论中的临场应变、辩论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辩论情感表达的基本技巧、辩论中的逻辑技巧七个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步步惊心之此情可待

    步步惊心之此情可待

    当年作为步步惊心的追捧者,张晓的命运让人觉得不够圆满,所以看完步步惊心就写了续,张晓回到现代遇到四爷的故事,虽然时隔多年,但是还是想发上来作为纪念!
  • 噬星决

    噬星决

    一个没有月亮的世界,有的只是满天繁星。七个属性各异的元素之星悬挂在降星大陆的夜晚。穿越到未知的世界,一切都将重新开始。在以星为源,以星为力世界,一幅不容于大陆的身体,一颗不属于星星的星星。我只希望这个世界有不怕火烧的衣服。——林枫
  • 穿越到造梦西游4的世界

    穿越到造梦西游4的世界

    《西游战争》开服,所有人准备好了游戏眼镜,准备和丧尸决一死战……
  • 邮差与管家

    邮差与管家

    目标:找个老公,跟妈妈,跟爸爸,还有百丽一起过着安稳的日子!所以现在唯有努力的存钱了!周游世界,有管家在旁,有龙宠在侧,一介女性从低层一路走过,自由,婚姻,事业,为了目标,少女往高处进发,直达世界顶点!PS:果然是要站在高处才能过的安稳呢,这无奈的世界。
  • 通灵诡遇

    通灵诡遇

    高中毕业的王小亮和老二在一次外出打工后,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难道王小亮真是神秘道人说的拥有通灵体,故而怪事不断。神秘的道士究竟是好意帮忙,还是别有用心?从未听说过的枉死城、让人窒息的凶咒······这一切遭遇的源头等着他们一步步的解开。
  • 大话西游之五彩灵玉

    大话西游之五彩灵玉

    女娲补天时,无意间一块灵石掉落人间。女娲补天后,才发现灵石将会给人间带去无尽劫难。尤其是千年之后灵石将会颠覆三界。可惜女娲因为补天耗损太多的神力,已经无法再去將灵石寻回。几百年后,不会武功法术的王辰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逆天,弑神,杀魔。三界之内何人能挡。
  • 豪门盛宠:一吻定情

    豪门盛宠:一吻定情

    为给母亲筹集医药费,她不得不接受后妈的威逼,成为他的代孕妻。他有深爱之人,却因为深爱之人无法生育,不得不出此下策,保住两人的爱情和婚姻。她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可以花钱买下的商品,可以供他随时驱策的卑微奴婢。为尽完成任务,那一晚,大雨磅礴,她,第一次在做出这么卑贱的事情,换上酒店服务员的服装,进入他的房间……在她离开之时,他却发现,她带走了他的心……于是,霸道总裁带上宝宝,开始了艰难的追妻之路……
  • 武侠成仙记

    武侠成仙记

    集仙侠、魔幻、武侠、玄幻、游戏五种类型,武功、阴曹地府、修仙者、法术、法宝、天堂、地狱、上帝、天使、恶魔、黑白无常、孟婆、阎王、饕餮、哥布林、巴哈姆特、奇美拉、魔法师、炼金师、科技者、阵法师、深渊、掉装备……等等经典东西方元素将会在本作得到合理展示〖延续《三界修仙传》、《远古神石》主要情节〗
  • 彩虹色

    彩虹色

    初次相见,她眸波潋滟,他目光流连。他有一个愿望————追到她。她同样有一个愿望————躲开他。直到有一天,他拦在她的面前,“喂,别再躲了,来我身边吧?”她低头,他上前把她揽进怀里,她伸出手环住他的腰,轻轻的说:“好。”他说,开在我生命里最耀眼的花,是我的坚持,换来的你的回答。在我此生不殆的微光里,有你四季不逝的花期!微博:@沐君妍
  • 废物是庸才

    废物是庸才

    男儿在世,堂堂七尺。顶天立地,骇俗惊世。压迫,只能让人沉默!沉默久了,需得爆发!在沉默中惊世骇俗!在骇俗下顶天立地!在惊世里销声匿迹!岂不快哉人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