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30000000016

第16章 适变十五

故知治天下者,有王霸焉,有黄老焉,有孔墨焉,有早商焉,此所以异也。虽经纬殊制,救弊不同,然康济群生,皆有以矣。今议者或引长代之法,诘救弊之言。

译文

治国之道多种多样,有王霸、黄老、孔墨、申商之术,他们之间不但有区别,而且理论也不一样,纠正前代政治流弊的方式也不同,然而他们都有振兴国家、普济众生的愿望。

感悟人生

商鞅变法

齐威王当了霸主以后,燕、赵、韩、魏等国因为都惧怕他三分,所以都纷纷前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原来,当时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中原各国叫它“西戌”,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有时候还会派兵去侵占夺取它的土地。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看到了秦国内忧外患的局面:外面是强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日子很不好过,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为了寻求改革的贤才,就下了一道命令:“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谁有好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做大官,赏给他土地。”没过多长时间,从魏国来了一个叫卫鞅的年轻人到秦国应征。

卫鞅姓公孙,名鞅,他本来是卫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所以大家管他叫卫鞅。他看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他的才华,就跑到魏国,在魏国当了好些时候的门客,也没受重用。卫鞅正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忽然听说了秦孝公招聘人才的事,他就决心离开魏国来到秦国。

卫鞅到了秦国,经过别人引荐,见到了孝公,卫鞅把他的一套富国强兵的道理和办法给孝公讲了一遍,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这样,老百姓有吃有穿,军队才有充足的粮草;要训练好军队,做到兵强马壮;还要赏罚分明,种地收成多的农民、英勇善战的将土,都要受到鼓励和奖赏,对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怕死的人,要加以惩罚。若是真的可以做到这几点的话,国家就不可能不富强起来。”

秦孝公觉得卫鞅说的头头是道,越听越感觉卫鞅的见解正确,连饭都忘了吃。两个人议论国家大事,谈了好几天,十分投机。最后,孝公决定实行变法,改变以前的旧的制度,正式推行卫鞅提出的新法。

变法的消息传开后,受到贵族大臣们的一致反对。不少大臣劝孝公要慎重,不要听信卫鞅那一套。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卫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他就招来很多的大臣到一起来让他们进行讨论。一个叫甘龙的大臣首先发言,他说:“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另外一些大臣也跟着说“新法是胡来”,是“谬论”,“古法、旧礼改不得!”卫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卫鞅从古到今,举出大量事实,说明变法的必要,把那些大臣驳得哑口无言。孝公听他说得头头是道,那些不赞成变法的大臣一个个被说得哑口无言。孝公于是非常高兴,对卫鞅说:“先生说得对,新法非实行不可!”说完就封卫鞅做左庶长(古时候一种官名),给了他去推行新法的权力,叫他抓紧把变法方案制订出来。并且宣布:谁再反对变法,就治谁的罪。这样,大臣们才一个个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卫鞅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制订出了变法的方案。孝公看后完全同意。卫鞅怕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十金。”没过多长时间,很多的人都围到了这个木头的周围。

每个人在心里都暗自怀疑:这根木头顶多百把斤,扛几里地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的金子呢?或许设了什么圈套吧?到最后就是没有人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扛,又把奖赏提高到五十金。这样一来,人们就更加不敢相信了,都猜不透这新上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只见一个粗壮汉子分开人群,跨上前去,说:“我来试试!”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一直跟到了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呢。他夸奖那个大汉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说完就把那早已备好的五十金给了他。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

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年),卫鞅的新法令公布了。

刚刚开始推行新法令的时候,就有一些很大的阻力出现。那些贵族宗室不去打仗立功,就不能做官受爵,只能享受平民待遇,失去了过去的许多特权;实行新法以后,他们也不能为所欲为了。所以,连他们都对新的法令进行强烈的攻击,更不要说保守势力的代表甘龙他们了。在他们的唆使下,就连太子也出来反对。卫鞅把甘龙罢了官,可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便处分,卫鞅去找秦孝公,对他说:“新法令现在推行不开,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上面的人反对。”孝公说:“谁反对,就惩办谁。”卫鞅把太子反对、故意犯法的事一说,孝公既生气又为难,没有言语。卫鞅说:“太子当然不能治罪,但是新法令如果可以随便违犯,今后就更不能推行了。”孝公问:“那怎么办呢?”卫鞅说:“太子犯法,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他老师的指使,就该去好好地处罚他的老师。”孝公表示同意。这样,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就被割了鼻子,公孙贾就被刺了面。所有的人看到孝公和卫鞅的态度如此坚决,就不敢再跟新法令过不去了。

过了几年,秦国逐渐地走向了富强。因为新法令上规定了增产多的可以免除一家的劳役,老百姓都一心务农,积极种田织布,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由于新法令规定了将士杀敌立功的可以升官晋级,所以将士们都英勇作战。老百姓很高兴。孝公看到卫鞅制定的新法令有这么大的成效,又提升他为大良造(当时一种大官名称),并且派他带兵去攻打魏国。原来十分强盛的魏国,这时候已经变得不堪一击,更别说是抵抗慢慢强大的秦国了,结果连都城安邑都被秦军攻占了。魏国只得向秦国求和。卫鞅凯旋而归。接着,卫鞅在国内又进一步推行新法令,主要内容有:把国都从雍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迁到东边的咸阳,以便于向中原发展;把全国分成三十一个县,全部是中央下派的县令县丞去实行整治。治罪不称职的县官;废除“井田”制度,大力鼓舞老百姓开荒,是谁开的土地就是属于谁的;统一度量衡等。这些都是发展生产的有力措施,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新法令实行了十年以后,秦国慢慢地变成了当时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周天王派人给孝公带来礼物,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领袖),中原各国都纷纷前来祝贺,都对这个新的强盛国家投来不一样的目光。

秦孝公十分欢喜。后来把商、于一带十五座城镇封给了卫鞅,表示酬谢。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卫鞅称作商鞅了。

又经过了几年的时间,秦孝公病死了,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惠文王以前反对商鞅的新法令,商鞅给他定了罪,给他的老师判了刑,所以他一直怀恨在心。这会儿,他一当国君,那些过去反对商鞅的人就又得势了。他们串通一气,随便给卫鞅按了个罪名,非要说商鞅图谋不轨,惠文王就把他抓住处死了。商鞅虽然死了,可是,他推行的新法令已经在秦国扎下了根,再也无法改变了。所以,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原打下坚实基础的,还是商鞅的变法。

以前的王者都是依据当时的实事政治情况,根据当时的任务制定政策,制度和政策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国家才能治理好,事业才会有成绩。形势和任务变了,制度和政策还要死搬已经过时的那一套,这样就会造成制度和政策的不符合,这样一来,即使有好的制度和法规,也是劳而无功,到最后只是增添混乱而已。所以对圣人治国,一不法古,二不贪图一时之宜,因时变法,只求实效。这样的话,碰到什么困难都会比较容易处理。

正论十六

同类推荐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功良机。因此,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做大,就需要注重细节。只有细节做好做稳,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 销售口才的锤炼

    销售口才的锤炼

    正所谓:”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做销售,不仅靠精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口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做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锤炼自己的口才很重要。
  • 圈里圈外

    圈里圈外

    圈子,顾名思义,是一个互相流通的圆圈。一般说来,圈子能够为我们提供这几种基本资源:人脉资源、信息资源、情感资源。因此也有人说,圈子就是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交换、整合、匹配的一种魔方。圈子的出现也并不是社会开放所带来的结果。无论哪个社会,在人生漫长而艰辛的征途当中,任何人都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独自走向终点。人需要情感上的相互理解,需要尊重、信任和真诚,需要亲情、爱情、友情的支持。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必须与人合作,互相帮助,互通有无,互换资源。当然,个人只有进入某个圈子,成为那个圈子流通中的一个环节,才能够获取圈子提供的机会、信息、盟友、人脉……
  • 硅谷禁书3(下)

    硅谷禁书3(下)

    一个被窥视了千百年的成功大秘密,凝聚查尔斯·哈尼尔一生心血的巅峰巨作,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个人潜能开发著作,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弃学从商的神秘之作,全美最有影响力的潜能开发奠基性著作,统御宇宙的最大法则。
  • 卢梭忏悔录

    卢梭忏悔录

    本书分为爱国·爱心、人生·荣辱、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真理·谎言、政治·经济、法律·规范以及卢梭年谱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科学名家

    科学名家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诸神

    诸神

    被赋予上古神话中诸神之名的机甲,拥有移动星辰的力量。穿越到白痴少女身体里的叶澄不巧就拿着一台诸神机甲,还陆续收到几个背景复杂实力强悍的帅哥奴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强求姻缘

    强求姻缘

    她艳冠群芳,美丽不可方物。父母周遭之人无不对她言听计从,呵护倍至,惟独他她心中所爱的男子,对她视而不见,一次次伤害她。为爱,她不顾一切,强求姻缘,可这强扭之瓜会甜吗?
  • 音乐深深深几许

    音乐深深深几许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音乐史,是“哑巴”音乐史,或多或少,都保留着古音乐残片。中国古代音乐在经过了光阴的摩挲、历史的酿制后,格外地活色生香,神秘,温润,玲珑。它们犹如一个个密码,一旦破译,就会浮现出某个朝代的社会风貌、政治信息、文化倾向,就会浮现出苍茫世事的涟漪、市井巷弄的悲欢、雨后杏花的清芬……音乐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音乐深深深几许》通过挖掘音乐故事,追踪历史的耳语,再现千古变迁,诠释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
  • 一刀斩仙

    一刀斩仙

    修真残酷,仙性虚伪,阴谋算计,一路喋血。我只是想要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好好的一直活下去,好好的和心爱的人一直活下去。所以,我没有错。
  • 命是因果在捣鬼

    命是因果在捣鬼

    为什么世界总难两全?为什么聚合又要离散?为什么恶人也能命长?为什么好人总会遭殃?为什么恶梦难醒好梦难圆?为什么幸福总伴随着苦难?难道这一切都是人生的无奈,命运的必然?什么是命运?谁能了解自己的命运?命运究竟由谁来掌管?命运是否被上天安排好了?缘分又是什么?人一生中所有遭遇的事情,是不是都是命中注定?看手相真能算得准命吗?看面相真能算得准命吗?算八字真能算得准命吗?周易八卦的确能算得准命吗?佛教的因果报应灵吗?为什么许多恶人得不到恶报?……本书就是为回答上面这一系列问题专门而写!
  • 异域封神录

    异域封神录

    剑心宗弟子陈宇靖,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异界,他携带着宗门传下的八柄威力无比的神剑,开始了在异界的封神之旅。这个世界里,你可以见到无数强大的魔法、诡异的异能、奇异的生物甚至是诸神那无匹的神力。随着故事的展开,陈宇靖将会经历生死的考验,体会世间的冷暧,揭开谜雾重重的真相,在同伴的陪随下,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因为写作的需要,本书的设定并没有完全参照DND的模式,还请强人不必深究。↓↓↓QQ24917139,有意见可以直接找俺提。
  • 黄金投资一点通

    黄金投资一点通

    本书分章介绍了黄金基础知识、黄金投资工具、黄金投资基本面分析、黄金投资技术面分析、黄金投资技巧与风险管理。全书结构合理,条目清晰,将黄金投资者想知道应该知道的黄金投资知识,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一一列举,文字通俗易懂、简便实用,是广大黄金投资者认识黄金市场、决胜黄金市场的重要参考书。
  • 乡野痞夫

    乡野痞夫

    陈楚被冷艳女杀手之王莫九制服,但没想到竟然被要求当杏花村村长带领乡村致富,万念俱灰中竟然发现杏花村美女如云,更被美女相长薛婷的冷艳美貌吸引,为了保护女乡长不被潜,陈楚只能二十四小时的对她贴身保护……
  • 农女的秀色田园

    农女的秀色田园

    池莲蓬穿越而来,成为贫穷农家院里的小农女。两年,好不容易家中安定,娘亲身怀双子,却不想,坏事接踵而至,爹爹伤病卧床,舅妈贪财无情,村民耍赖撒泼,家中拮据难捱。当困难到来之时,小农女也当自强不息,奋起迎战!且看小农女如何打造属于她的秀色田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