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1200000015

第15章 俄罗斯与中国:相互倚重的欧亚巨人(3)

其次,也表现出了一些积极迹象:(1)中俄两国政府对加强双边合作和解决双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愈加重视,尤其是边境贸易的巨大能量和影响力开始进入有关部门的视野。这期间,双边经贸合作的接触日渐加强。据不完全统计,1992—1996年,两国签订的政府间有关经贸、科技和交通方面的协议(不含与俄远东地区签订的协议)就达150个之多。两国一再表示将继续支持和鼓励双方有实力的大公司开展直接贸易,并加强两国银行间的合作,以推动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并在黑龙江大桥和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国际公路口岸等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中俄贸易秩序呈现出规范的积极变化。从原来以易货贸易为主的方式逐渐向现汇贸易过渡,企业间可直接进行经贸往来,支付方式的选择有所增加。此外,除商品贸易外,经济合作、劳务承包、合资企业也有所增多。(3)经贸参与主体积极性提高,合作范围扩大。在经历了初期的贸易实践之后,中俄两国的相关从业者和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尝到了双边贸易的甜头。更为重要的是,在相互交往中双方都发现了比“倒爷”贸易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于是,第一批实践者开始向往更深层次的合作,而此前持观望态度的个体和单位也都开始跃跃欲试,其中包括在私有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实力的俄罗斯企业。

总之,这一时期中俄双边贸易可以认为是处于原有贸易方式动力减弱、新的贸易形式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期间显现出的某些积极趋势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逐渐转化成现实的动力,进而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3.经贸合作的发展阶段(1999年以来)

从数字上看,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额已连续几年保持增长。其中,中国对俄出口增长迅速,自俄进口增长平稳。2005年,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

这一时期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较为顺利。正如俄罗斯经贸部副部长萨维利耶夫所说:“近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如今已进入稳定增长的新阶段。中俄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用了10年的时间,即从1992年到2001年,而突破200亿美元仅用了3年,即从2002年到2004年。”

除上述整体趋势外,中俄贸易发展进程所表现出的特征和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贸易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改变。尽管在进出口品种上有所增加,但仍未摆脱原材料产品与轻工日用产品之间交换的主要趋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5年,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服装、皮革、机电、箱包、鞋等消费产品,而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矿物、钢铁、燃料、木材和化学产品等,甚至同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不过,中国对俄出口则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迹象,即机电产品比重明显增加。

第二,贸易不平衡现象有待进一步调整。1992—2001年,中俄两国的贸易总额累计达到562.4亿美元,而中方的贸易逆差累计为262.2亿美元,贸易逆差占两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6.6%。尽管基本状况并未根本改变,但由于对俄出口增幅超出自俄进口增幅的一倍以上,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并未明显扩大。

同时,考虑到贸易统计方面可能出现的偏差,中俄贸易额可能还要高于目前公布的海关统计数字。据俄方粗略统计,每年未列入统计的通过“包机包税”渠道对俄出口的中国商品约达30亿美元。

第三,随着合作的深入发展,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多,贸易摩擦有所加剧。据截至2005年的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以来,中方已经发起7起针对俄双,前目。元美亿6过超额总口出华对俄及涉,案销倾反的品产工、化钢铁产方已建立了双边贸易敏感商品预警磋商机制,并已在该机制框架内,就减少和解决贸易摩擦问题开展了一定的工作。

第四,“灰色清关”等贸易环境因素制约对俄货物贸易的发展。2004年以来,在俄罗斯接连发生华商货物被查抄事件,贸易规范问题再次凸显。尽管中俄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已于2003年正式开展工作,但因其牵扯的俄方利益集团较多,以及中方经营者“撞大运”的取巧心理等复杂因素,使得该方式仍在得以延续。另外,在实践中,对俄出口货物品种杂、批量小、价值含量低和季节性强等特点,都使得中方经营人员无法接受逐项报关和俄方通关效率低下所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得“灰色清关”成为某种程度上最佳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第五,信息沟通不畅影响商业决策。随着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中俄经贸合作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沟通渠道缺失,常常发生供求双方无法对接而错失良机的情况。部分潜在的对俄投资者对俄罗斯市场环境的认识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对风险系数估计过高。事实上,2000年以来,俄经济已经连续几年保持增长,居民消费能力及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正处于投资机遇较大的时期。

第六,中俄两国在对方外贸总额中的份额仍然不高。目前,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其中2003年为1.85%,2005年虽增长到2.05%,仍低于1990年3.7%的水平。而中俄之间的贸易额也明显低于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数额,2006年中俄贸易额为333.87亿美元,与此相对比的是中美贸易额则达到2626.8亿美元。

总体而言,在不算长的10余年时间里,中俄经贸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在相当特殊和复杂的经贸条件下,这一进程发展得并不顺利,但总体趋势还是积极的。目前看来,至少显现出这样几个积极的变化:(1)中俄两国政府对加强双边关系都有着非常迫切的希望;同时,实业界人士的认识愈益明晰,合作的愿望和信心也不断增强。(2)双方的合作态度愈益务实,经贸合作正在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基本环节,努力提高综合经贸合作水平已成为两国对外贸易战略中的重要方面。(3)双边合作的机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很多障碍性问题的解决也呈现出积极趋势。(4)经贸参与者不断积累了一些进一步发展合作所需要的宝贵经验。

总而言之,中俄经贸关系是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两国加强经贸关系的发展可以互为对方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特定条件下,两国经贸关系将对双边关系的构建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同样,经贸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也会向两国关系提出挑战。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中俄作为当今不容忽视的两个大国,其各自国内发展动向和相互间关系的发展自然会牵动其他大国的注意力。而中俄经贸关系作为双边关系的特殊载体,也必将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大国关系的演绎。但最为重要的还应该是——中俄经贸关系的顺利进行势必对各自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两国国家间关系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而这对世界局势和地区和平的积极影响与贡献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深化国际领域合作

在中俄关系当中,两国在国际领域的合作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最为世界所瞩目。自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都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从东亚到西亚,从中亚到南亚、东南亚,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伊拉克问题、中亚阿富汗反恐斗争、南亚局势的缓和、东南亚的稳定发展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中俄作为亚洲和世界两个大国密切协商、“战略协作”的生动事例。中俄同其他国家一道,保持着朝鲜半岛核问题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的努力;中俄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维护联合国权威,反对单边主义行为,努力帮助伊拉克进行和平重建;在伊朗核问题上,中俄两国一直同伊朗、欧盟及美国保持协商,努力使这一问题得到和平解决,维护国际防扩散体系;在中亚和阿富汗及南亚、东南亚反恐以及打击“三股势力”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斗争中,中俄两国更是密切合作,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建立和发展了“上海合作组织”,为打击中亚、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保持地区总体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然,同整体的世界局势一样,中俄关系也不断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的考验与挑战,双方对此均有比较清醒的估计和认识。但从实际发生的情况来看,两国在这方面基本上能本着互信的精神加以对待和解决。

1997年中俄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将共同致力于促进多极世界的发展和建立新的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双方反对冷战后新的扩张主义和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主张以对话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世界上的各种冲突,强调联合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其他任何国际组织都不能代替联合国。这种认识表明了中俄关系自身的成熟和提高,反映了两国之间共同利益的扩展和两国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程度的加深。毋庸讳言,作为两个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双方的共同立场和协调行动无疑会对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不足为奇的是,在谈及中俄合作时,人们总是会将其同美国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一合作关系反映了中、俄、美三角关系的一种博弈。这或许主要是由于冷战时期这三国之间曾经有过的某种微妙关系而使人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联想。事实上,仅就国家关系的内在联系来看,中俄接近对中美和俄美关系势必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尽管任何双边合作不针对第三者已在形式上成为后冷战时期国际行为的一种规范,但是,关注“第三者”、影响“第三者”

与上述规范事实上也是互为补充的。总体而言,目前中、美、俄三边关系中面临着若干共同问题,为相互关系提供了发展的基础,但转变为现实的合作并,暖美关系的转中是还善美关系的改俄是论不后,之”11·9,“如例。事易非都并不意味着是中俄两国对美国独大、联合国作用被忽视等反差无动于衷或无可作为。这一点在伊拉克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朝鲜核危机的大国博弈中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中俄关系的发展当然要参考中、美、俄三边关系的变化,但也并非绝对地为其所左右。

而且,中俄之间在安全、经济、政治和国际领域的共同利益是十分广泛和相对独立的,它远远超出了对美关系的狭窄范围,因而从根本上说也不会取决于对美关系的变化。正如普京所言:“‘中俄关系’这台‘发动机’连续不断的工作实际上并不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因为它有自己的‘能源’。”实际上,正是经历了独立之后对外战略的艰辛探索,俄罗斯才意识到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更有利于实现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尤为重要的是,在一系列国际重大问题上,中俄都有着较为一致的立场。

俄政治观察家.科瑟列夫在其文章《俄罗斯与中国:利益相同,举世罕见》中说,就连最具怀疑精神的学者也承认,莫斯科与北京之间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两国的基本利益也不会发生冲突,最多是就个别问题产生分歧或者误解,但这一切都是可以协调的。比如,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强调必须“依靠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把反恐活动纳入了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俄反恐合作的重要性,呼吁要相互声援和实际支持;对于世界局势,强调联合国在国际安全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在对待导弹扩散等敏感问题上中俄的密切合作,强调解决地区冲突仍然要以外交和谈判作为具体手段;对于地区一体化问题,中、俄对各自加深区域一体化的努力表达了充分的理解。俄罗斯重申,“积极看待‘东盟+3’,进一步发展对话合作机制”,中国则“愿为俄罗斯同这一机制在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建立联系给予必要的协助”。

从两国的地区合作来看,一方面,中俄两国一直致力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合作,积极推动中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强调在这一进程中同中亚各国共同受益。《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宣布,上海合作组织并非集团或封闭性联盟,这为上海合作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以及周边国家今后可能的逐步加入提供了法律与政治上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俄之间共同坚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支持半岛实现无核化,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对维护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稳定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在基调已定的前提下,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将会因循着既定框架进行,理应不会出现原则性分歧,当然这并不排除双方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会面临一定的考验与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俄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多于可能出现的差异。

三、中俄关系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精英阶层与民众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和作用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正在走向成熟与稳定。尤为重要的是,中俄需要相互借重的合作领域与层面越来越广泛,双边关系有可能在一个多边化、区域化,乃至更大规模的合作空间的背景下得到深化,这便使得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支撑,同时也就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有理由认为,以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和普京总统访华为标志,中俄关系将进入一个向民间纵深发展、追求合作成效的新阶段;两国的政治精英也较以前更善于不断从中俄关系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进而从现实角度出发选择双边关系的基本构架。

但也应该意识到,将中俄关系的发展潜力变成现实,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鉴于两国国内尚处转型期、文化差异较大和互信度仍待提高等问题的存在,中俄关系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与困难有待克服,也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理解、认同与信任。

(一)国力对比消长变化中的中俄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国力消长状况是影响双边关系一个比较重要的变量。

同类推荐
  • 了凡处

    了凡处

    中国传统的官员,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我们现在的官员体系里,官员的人文素养缺乏整套的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的结构里面,修身正心的体系,是主流的体系。本书从了凡的为官之道、从政之风来看了凡的实践主张,以期给我们当下如何为政,提供一个传统优秀官员的借鉴。
  •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的阐述以及东西方执政能力的比较,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未来三年,将是推动改革的关键时期,本书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热点,对房地产调控、医疗改革、行政改革、自贸区建设、人才危机、世界能源格局、国际贸易规则等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观点独到,语言犀利。作者或援引、或驳斥了吴敬琏、郎咸平、林毅夫、迟福林等多位名家学者的观点论断,分析了中国将在未来三年遇到的难题和风险,讨论了中国面临的改革和转型困境。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

    本书系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专著。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绝品妖少

    绝品妖少

    少年马丁被情敌打伤后丢入了乱葬岗,遭遇了白狐吸血,却意外的开启了远古妖神传承的妖神天珠,掌握了制造妖怪的能力!狐狸精妲己、玉兔精、白蛇白素贞、青蛇小青、龙女、花仙子、田螺姑娘……绝色女妖,一个也逃不了。马丁口号:将人兽(咳咳,错了)……人妖(也不行)……人仙进行到底!至于男妖怪嘛……那就只有当打手、苦力的命!
  • 不腐朽的世代

    不腐朽的世代

    洪荒大界终究被打破,一道红光吸引过了鸿钧。炼金术师与学者们的最终对决。异能者们的自救与拯救。最终,所有人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切的一切,终将。。。重回洪荒!
  • 我的冒牌大小姐

    我的冒牌大小姐

    徐良拣了个漂亮女人,却给自己惹来了一大堆麻烦。退货?怎么可能!直到有一天,他竟然发现自己捡来了一个大小姐。不过,她是冒牌的……
  • 绝色宠妃,妖孽王爷约不约

    绝色宠妃,妖孽王爷约不约

    第一次相见,她掉进了他的浴桶,不仅看了他洗澡,还将他摸了强吻,占尽便宜后溜之大吉。第二次见面,两人身份微妙,她惊觉上次自己得罪的是怎样可怕的人物,然而,人不要脸则无敌,即便天下人都怕他,她依旧有恃无恐。第三次再见,却是他伸手过来,迎接着她远嫁......此后两国不再太平。顾柔的内心更加不淡定了,她不过就是刚来的时候误打误撞占了点他的便宜,谁知这个男人却死皮烂脸的要她负责!说好的高冷衿贵呢?直到被步步急逼,顾柔无奈道:“亲,你这么无耻,你爹知道么?”男人嘴角勾起邪肆的弧度,欺身而至,“你知道就行!”
  • 胃肠病食疗食谱

    胃肠病食疗食谱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说明自古以来胃病都是很常见很普及的一种疾病。在专业书籍里是没有“胃病”这个病名的,它只是百姓们笼统的一个叫法,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我们可以称为胃肠病。在日常生活中,胃肠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非常高,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痛苦。至于我们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拉肚子”,更是司空见惯。
  • 吉验篇

    吉验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冒牌金仙

    冒牌金仙

    空军指挥学院毕业的李忆风,因为同窗挚友的背叛,携带高科技套装进入了一个以武术仙术为主流的古典世界,当起了他的冒牌神仙。然而,一张无形的大网似乎在悄悄展开,背叛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科学机甲、古武仙术,这是一场科幻与古典的碰撞,一个不一样的仙侠故事。
  • 南海志

    南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经密码1:古玉尸衣

    易经密码1:古玉尸衣

    一位象数高人留下的神秘字符 竟牵出一幅来自金玉尸衣的怪异太极图和一份战国鸟虫书背后的《易经》之秘!按照战国鸟虫书的提示,一支由易学专家、考古学家、特种兵等组成的探险队,来到了野人频频出没的神农架,闯入山鬼尸谷,遭遇了奇门遁甲阵、九宫八卦阵、始皇十二铜人阵、木牛流马阵……项羽究竟在秦始皇陵盗走了什么?探险队能否找到失传千年的《连山易》和《归藏易》?传说八千年前,伏羲在黄河岸边“龙马负图”,开创了伟大的无字《易经》,事实果真如此吗?而古老的《易经》中又隐藏了什么秘密?
  • 幸孕萌妻:豪门老公带回家

    幸孕萌妻:豪门老公带回家

    【全文大结局】相错亲,领错证,邢荞成了顾家太子爷顾明烨的小媳妇儿,还一跃晋升为前男友的小舅妈!生活狗血值一路飙升,欲哭无泪!既然已经刷进了顾家这个大副本,那就不屈不挠一路杀boss。可是到最后,邢荞发现,原来最大的那个boss是顾明烨!“虽然咱们是契约结婚,也要有始有终,离婚典礼就浪漫一点吧。”邢荞的话让顾明烨眯了眼。“浪漫一点……我懂了!”顾先生笑得像花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