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8400000034

第34章 美言善词,社交场上处处受欢迎(1)

社交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复杂而多彩的舞台,交际是这个舞台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而沟通又是演好这个角色的道具。要想演好这场“戏”,让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获得成功,就要学会社交沟通的技巧,懂得社交沟通的方式。

好形象会说话

你是否会注意到,当你与某个人见面的时候,仅在几秒钟内,甚至是没有说一句话,你在心里就会对自己说:“我不喜欢与这样的人接触”。而有的时候,当你与某个人见面时,也是在几秒钟内,你就感觉这是个不错的人,因为你自己在内心深处说:“我喜欢与这样的人接触”。我们是通过判断对陌生人的喜恶的呢?就是一个人的形象。

色彩心理学家路易斯·切斯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了检验新洗衣粉的包装设计对产品销量的影响,他找到了一些家庭主妇,给了她们三袋不同颜色包装的洗衣粉,让她们连续使用数星期,然后告诉他哪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佳。其实这三个袋子里装的是同一种洗衣粉。

几周后,接受测验的家庭主妇们把自己的答案告诉了心理学家。经过统计分析,路易斯·切斯金发现:家庭主妇们认为三个袋子里的洗衣粉有着完全不同的清洁效果。很多主妇都表示黄色袋子中的洗衣粉洗涤强度太大了,会损失衣物。

为什么同一种洗衣粉放在三种不同的包装中,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呢?路易斯·切斯金解释说:由于产品的包装不同,往往会影响消费者对其品质和功能的判断,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人的非合理性倾向”。这个货币不仅出现在消费领域,同样也适用于人际印象的判断中。鉴于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形象包装,并时不时地给自己做做广告。

是的,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一个人的价值应当是由他的能力和实力来决定的,靠包装,那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伎俩。道理固然说得不错,但是试问,人们在第一次见到你或是对你了解不深的时候,怎么能一眼就看出你的能力多大、价值几何呢?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形象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因为一个人形象的好坏,就等于给这个人贴上了一个标签,再次与之相遇或交往时,就会对其有一不定期的惯向性。如果某人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即使他有某些缺点,我们也往往会寻找借口来为其掩饰,替他辩解。但若某人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即使他能力再强,我们也会从心底里面产生排斥。

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包装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当然,不合身份的包装,也会令对方产生一种你很轻浮的感觉。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却开着名贵汽车或者使用昂贵的打火机,就难免让人觉得轻浮,因为这种不合身份的包装极易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一个人的外表具有“延伸自我”的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形象和服饰差距过大,就会令人有一种“不完整人格”的印象。比如衣服和鞋子都是高级品,腰带却是地摊上的廉价品,这种打扮就不能不令人产生不自然的感觉了,甚至会使人认为你善于伪装自己,从而对你提高戒备。

莎士比亚说:“外在形象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世界著名的服装心理学家高莱讲:“着装是自我的镜子。”的确,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收入、爱好,甚至是他的文化素养及思想情感等非文化心理的非语言信息。

此外,脸部的表情同样是影响相貌的重要因素。你可以在镜子前努力练习,从而让自己的表情具有亲和力。并且这种努力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不容易被磨灭的,长相凶恶的人谁也不喜欢,没有自信总是让人觉得缩手缩脚。长得贼头贼脑的人总是让人觉得靠不住,而慈眉善目的人却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有些人能很容易地博得别人的好感,就是因为其长相给人留下的印象好罢了。

总之,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你的印象,如果你的形象好,无形中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为良好的沟通奠定了基础。

博人好感,赞美给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谦虚向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戴高帽”“拍马屁”的做法只能是与和砷之流相同的不耻行径。人们将那些善于说赞美话的人一律称为“马屁精”,好像这些人人格多么低下,多么不耻于和他们相提并论似的。其实,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误解。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说着赞美别人的话,只不过方式多样而已。就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来说,多说赞美话不仅不是坏事,而且是好事。

李师傅是任洁所在公司的专职司机。任洁第一次坐他的车时,正值上下班高峰时段,路上非常拥挤,但李师傅却能在那样的车阵中将车开得既快又稳。任洁见此说道:“李师傅,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开得这么快,真是不简单啊!”

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辞,令李师傅非常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确实比别人高超,这也是让他很有成就感的地方。在任洁坐他的车以前,还没有人这么夸奖过他。于是他此后都非常照顾任洁,平常看任洁没上车就会耐心的等几分钟,见任洁喜欢吃零食,也总会在车上备一些。这件事情过去了10多年了,可李师傅仍然对当时的情景念念不忘,也时常对别人夸赞任洁有眼光,而且李师傅的开车技术也越来越高超了。

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愿听到赞美之声、溢美之辞。赞美,是对对方优良品质、能力和行为的一种语言肯定,它实质上是人们对待世界的一种健康心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态度。古今中外,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赞美都是极具效率的人脉语言,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都希望受到周围人的赞美,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肯定。这绝不是虚荣心的表现,而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

心理学家席莱也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人们都或多或少地在说着赞美别人的话,只不过这种方式是多样的而已。对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来说,多说赞美话不仅不是坏事,而是一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好事。所以,我们应当把别人渴望、自己也渴望的东西献给对方,这才是真正的慷慨大方。

那么在赞美别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赞美出于真诚

赞美绝不是虚伪,一定要真诚。对别人的赞美要客观、有尺度、出于真心,而不是阿谀奉承、刻意恭维讨好,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引起别人反感。赞美之词是对别人成绩的肯定,会使听者感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激发他人努力去作出更大的成就,与此同时自己也获得无限的快乐。如果你的赞美不带有真诚的意味,那么你的赞美只能说是徒劳,甚至会使朋友在心理上产生异样的感觉。比如,你的一个同事把事情搞砸了,你却“不失时机”地赞美道:你做的真好,我还做不到那个样子呢。试想,这个时候,你的朋友会有被赞美的“美妙感觉”吗?

2.赞美要不失时机

在恰当的时机表达赞美才能获取最佳的效果。首先,赞美需要在一定的语境里发生,不能纯粹为了赞美而赞美。我们要能够抓住关键的“字眼”去赞美对方。抓住了这个字眼,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对方喜爱的话题、对方擅长或感到得意的地方。

3.力争是第一次发现

你所发现的对方的特色、潜能、优势最好是别人都没有发现,甚至是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你的赞扬会令他恍然大悟,瞬间即增强自信,从而对你产生好感。

4.与对方的内心好恶相吻合

他自己认为是缺点,内心极为厌恶,但却被你夸奖,这会令他无法接受。如你赞美某个朋友像某个电影明星,而他恰好讨厌这个明星的相貌或性格,那你的赞美就适得其反。

5.寻找对方最希望被赞美的内容

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盼望得到别人公正的评价,但在那些还没有自信的地方,尤其不喜欢受到人家的恭维。例如女孩子,都喜欢听到别人夸赞她们美丽,但对于具有倾国倾城姿色的女孩就要避免再去赞扬了,而应称赞她的智力。如果她的智力又恰好不如别人,那么你的称赞一定会使她雀跃无比。

6.间接恭维

引用他人的评价,对某个朋友、同事过去的事迹,也就是既成的事实,加以赞美,被称为“间接恭维”。这证明你对他的成就、声誉有所了解,对方会欣然接受你的亲切、热情。

7.背后赞扬

在背后赞扬人,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因为人与人之间难得的就是背后能说好话,而不是坏话。如果朋友知道你在别人非议他时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一定会非常感激你。

8.引其向善的赞美

赞美与谄媚、奉承、拍马屁的区别就在于其是“引其向善”。你希望对方拥有哪些优点,巩固哪些优点,你就要发现这些特点的体现,并及时予以鼓励,对方的自尊心受到激励后,会朝你赞许的方向努力。

9.含蓄性的赞美

过直、过露的赞美时常会令对方感到过分,而抽象含蓄的赞辞却能使入迷醉。语辞本身含有多方面的意思,可做多种解释,对方会不自觉地往好的方面去想。譬如你赞扬他:“你的眼睛好漂亮!”如果对方真的如此,她只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并非如此,这便成了一种讽刺。所以,倒不如说“你很有气质”,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10.直观性的赞美

初次相识时,可较多地使用这种方法。从对方的饰物入手,对其衣着、装饰等具体事情予以发现性的适度赞扬。这会让对方感到轻松、自然,从而使气氛活跃起来。

看人说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说话足以左右人的意志,办公室里最高明的沟通者应是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

因为“见人说人话”,就可以和“人”沟通。“见鬼说鬼话”,就可以和“鬼”沟通。所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沟通”的秘诀,也是和人相处、交朋友、给人好印象、了解对方的秘诀,这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

有一则笑话,颇能说明如何“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说是某人擅长奉承,一日请客,客人到齐后,他挨个问人家是怎么来的。第一位是坐出租车来的,他大拇指一竖:“潇洒,潇洒!”第二位是个领导,说是亲自开车来的,他惊叹道:“时髦,时髦!”第三位显得不好意思,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拍着人家的肩头连声称赞:“廉洁,廉洁!”第四位没权也没势,自行车也丢了,说是走着来的,他也面露羡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见他捧技高超,想难一难他,说是爬着来的,他击掌叫好:“稳当,稳当!”

同类推荐
  •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成才习惯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好习惯是成才的重要因素。《方洲新概念·优秀小学生必读:成才习惯大全集》用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它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堪称照亮成长之路的指明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本书运用大量的名人、名事,从“学习运用”、“为人处世”、“经商运用”三个方面全新演绎了“忍学”与“糊涂学”这一劝世智慧。
  • 现代沟通学

    现代沟通学

    本书分绪论篇、沟通理论篇和沟通能力篇,内容包括:人类行为学基础、沟通过程、沟通理念沟通能力结构域内涵、人际沟通等。
  • 靠自己最好

    靠自己最好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敢想感做、爱我所爱、笑对人生、打破常规、树立目标、以勤补拙、珍惜机遇、善于总结、磨砺悟性、纵横交际。
  • 跟奥巴马学做人做事:草根总统的成功哲学

    跟奥巴马学做人做事:草根总统的成功哲学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下,不管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奥巴马能否拯救那个超级大国,不管以后的路怎么走,从他入主白宫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赢了。作为美国政坛上有史以来最黑的一匹“黑马”,奥巴马从一个被父抛弃的混血儿、一个放浪形骸的不良少年、一个毫无背景的政界菜鸟,到一个风光无限的大国总统,无论如何,他都是成功的。有人说,奥巴马的成功是占尽天时,这场金融风暴让他的变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人说是网络的巨大力量帮他赢得了竞选资金和草根阶层的支持;有人说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美国梦”的影子,所以愿意将选票给他;还有人说妻子是他的秘密武器……我们当然知道。这每一个因素都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热门推荐
  • 童猴雅什卡

    童猴雅什卡

    本丛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 本分册包括《童猴雅什卡》《树上的猎人》和《血腥的小兽》等。
  • 百香诗选

    百香诗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狂少

    逆天狂少

    前世惨遭算计,纨绔十载败尽家财,更连累父母家族一朝化飞灰,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幸运重生三百年前,凌霄逆天改命篡夺气运,斩仇敌,挽红颜,戮神魔,霸九荒,三界内外,唯吾独尊……
  • 异灵族

    异灵族

    在浩荡的宇宙中,分别存在着势力极大的神域、魔域、凡域、梦域、灵域五大域。他们分布在不同的时空轨迹里,而没一域,都想打败其他四域成为宇宙中的霸主!但因神域和魔域这两大势力极为强大的乱事石,因此其他三域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神域与魔域向来不合,长年大战。生灵涂炭……正当魔域与神域大战期间,其他的三大域却何谈到一起待有时机一齐做了神域和魔域。但,魔域和神域,势力何等的强大。一场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战争,越发的严重……
  • 金陵百咏

    金陵百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凰霸六界:穿越惊世狂妃

    凰霸六界:穿越惊世狂妃

    她是叱咤黑白世界的暗夜女王,一经穿越,变成凤家的废物大小姐!再世为人,掩不住其绝世芳华!她奇谋巧智、兰心蕙质!她履险如夷、无所畏惧!异世六界,烽烟四起,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一段惊世传奇!
  • 我的美丽青春

    我的美丽青春

    雪过天晴,大地一片大茫茫,我向学校跑去,脚下的雪很软很软,就像踩在天边的白云上面。我伸开双臂好像飞了起来。我越跑越快,越飞越高。我是一只小鸟,要飞过云海,飞过雪原;迎着东方的第一缕阳光,飞到美丽的未来。
  • 田园致富之医品农家妻

    田园致富之医品农家妻

    名医世家掌门人穿越成了面临被亲爹卖掉的小村妇?丈夫善良好欺负,家徒四壁,隔夜无粮。唉,女人当自强啊!开荒地,种草药,妙手回春治顽疾。挣点钱,盖新房,赶走极品亲戚,带着相公奔小康!可是相公你最近怎么总用这么饿的眼神看着我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阴阳鬼术

    阴阳鬼术

    阴阳眼开,窥天洞地。神秘的东方古术,神秘的风水玄学,一个天生倒霉蛋得到鬼术奇术,与各路女鬼结下特殊姻缘,他修通灵术,炼茅山道法,驱鬼降妖,除魔卫道!一个个古老术族被逐一唤醒,不到最後一刻,没人知道这风水大局的背後,究竟意味著什么……
  • 这流年里的我

    这流年里的我

    这是一段真实的成长经历,这是独属于我的故事。平凡,普通,或许拼搏,或许懒散,或许充满幻想。这青春的迷惘,见证了我的成长。而我,《这流年里的我》,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缩影。我并不擅长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我的故事,也没有很好的文笔,我只希望能写实地述说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所有的幻想和曾经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