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8400000028

第28章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2)

开始和孩子交谈时,需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孩子的谈话持续下去,要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在结束谈话之前,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详述某一问题的情景,尽量描述它的细节。

5.注意自身的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我们向孩子传达信息的一种不用语言的方式。许多父母仍然不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表示“我在听着呢,我感兴趣,我在注意”。有几种主要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一是正面向孩子;二是与孩子紧挨着坐;三是身体竖直或和孩子倾斜;四是眼睛互相接触;五是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此外,应当避免紧张,并表示兴趣,面部表情和声调都是和蔼的。

6.表示自己有同感

一个好的聆听者,最重要的技巧是摆脱自己对问题的思想和感情,设身处地想他人在经历着什么。有了这种技巧就能敏感到孩子情绪的波动,并将自己符合实际的看法告诉孩子。

7.帮助孩子弄明白,并说出自己的经验

聆听,是父母帮助孩子对自己内心活动和感受的比较深入理解的过程。在聆听过程中,通过你的词语对孩子的叙述加以解释和说明,可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在解释时,要多运用词汇,尽可能帮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8.准确反映孩子的情感

一个极为有效的聆听技巧,是要使自己成为孩子感情的一面镜子,用语言帮助孩子反映他们的感受,特别是幼小的孩子,不会说出他们的感受,不能像成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感情。当母亲认为孩子的感情是正常的、合理的,回避评价他或回避压制他的感情时,你可以帮助他承认而不是否认这种感情。当消极的感情得到承认和表达后,将会摆脱其强烈性,为更积极的情绪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开辟道路。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应作出有意识的努力。

孩子想的和你不一样

现今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被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家庭,孩子可以说是家庭的核心。每个父母都不遗余力地创造一切条件想使自己的孩子更出色,可他们也无奈地发现:为了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到头来却收获寥寥。有的家长,还因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反而惹得孩子对自己反感,甚至因此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于是许多家长疑问:“现在的孩子,这都是怎么了?”许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也总会有“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如果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很少或者是很难客观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孩子的心理思考这个世界。那么不管你付出了多少,结果都不会如你所想的那般如愿。

劳技课上老师教苗苗和同学们缝制椅子垫儿,当时正好赶上“三八”妇女节。苗苗心想妈妈每天上班很累,于是回到家,便开始翻箱倒柜地找出布,针钱。忙了半天,辛辛苦苦地缝了个椅子垫儿,想当成“三八”节的礼物送给妈妈。等到妈妈下班回家,一进门便问:“作业写完了吗?”

“还没有呢。”

妈妈一听苗苗说作业没写完,一下子就来了气,质问道:“放学这么半天,你干什么了?”

“妈妈,作业我等会儿马上去写,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给你做了个礼物。”说着拿出了自己缝好的椅子垫。他满以为妈妈会高兴,可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什么惊喜,反而一手抓过椅子垫扔在地上说:“就知道弄这些破玩意儿,还不赶快去写作业!”

苗苗心里委屈极了,本想借椅子垫表达一下对妈妈的关心,可是妈妈的反应却让他对妈妈的爱,一下子转成了怨恨,恨妈妈不懂他的心。

就这样,一件本是很好的事情,却因为妈妈的不理解而给亲子感情带来的危害。沟通是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是信息与意见的交换。很多孩子都不想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跟爸爸说了,怕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对,爸爸会火冒三丈地训斥一番;跟妈妈说呢,还怕妈妈既严厉又絮叨的批评。于是孩子更加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长,如此恶性循环,形成僵局,造成代沟。

其实,除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逐渐发育成熟,他们需要得到满足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希望父母能够正视自己的成长,能够平等地和自己对话,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孩子主动和家长谈到自己的事情,是对家长的信任和依赖,是想从家长那里得到解答和安慰。

这时,如果家长拒绝孩子的这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平等交谈,不能耐心地让孩子说下去,就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因此,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益。具体而言,父母换位思考,有以下几点好处:

1.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现实的教育中,常常会出现体罚学生(孩子)的情况。可能我们的很多孩子也曾经被体罚过,例如某个同学在作文中写错了一个字或用错了一个词,老师罚他将这个字或词写100遍,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不陌生。现在这个权利的行使范围扩大了,我们的家长也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方法。可是就是写上1000遍,除了让孩子厌烦,还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呢?试想,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领导罚你再重复去做100遍,你又是何感受呢?

所以,父母与孩子要经常地换位思考,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可以让我们揣摩到孩子的心理,使我们能够抓住重点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可以让我们发现孩子的优点,有利于我们家长树立科学的成才观,鼓励、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使孩子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换位思考,能使自己变得智慧和理智

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指责,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小孩子都会犯错,这不仅仅是这个时代小孩子的通病,就是古往今来乃至以后,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我们有的父母,就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总是一味地指责。适当的指责可以让孩子知道做错事的后果,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可是过多的指责就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父母和孩子都学会换位思考,就能使自己变得智慧和理智,就会消除亲子间的不和谐因素,减少彼此间的矛盾。如果父母凡事以自我为出发点而忽略或不顾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就会有严重的失落感和缺乏交流的压抑感,他就不愿意和你畅所欲言了。

3.换位思考,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

曾看过柳亚子回忆鲁迅的一篇文章:鲁迅有一次在家里宴请几位作家。席间,鲁迅的独子周海婴将一颗丸子咬了一口,又吐了,说是变了味,而客人们当时都没有觉得。许广平便怪海婴调皮,客人们也都在想,这孩子怕是被惯坏了。鲁迅却不然,他夹起海婴丢掉的丸子尝了尝,果然是变了味的,他感慨地说:“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的确,小孩有小孩的道理,但做为父母的我们在生活中总习惯用大人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竭力剔去身上的幼稚,尽量把自己装扮得成熟些,老练些。对于小孩子的把戏,我们掩饰起曾有的纯真的童心,对于他们的世界有些不屑一顾。心想:我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还多。于是我们开始用自己成长中累积的生活经历,来评定孩子的是是非非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来做标准,为孩子定下奖惩制度,并由此在小孩子那里要求师道之尊、父母之贵了。

但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们是否想过,自己要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来审视自己是否有过失。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你能仔细地观察,你会发现,孩子有时说得并没有错。而父母经常换位思考,会使孩子有种被理解、尊重、信任的感觉,如此一来,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卸除父母为尊的想法,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相信,你与孩子间的沟通就会变得轻松而愉快。

每个孩子都值得赞美

美国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移民,根本看不懂儿子的作业,可是每次儿子把作业拿回来给她看时,她都会说:“棒极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挂在客厅的墙壁上。客人来了,她总要很自豪地炫耀:“瞧,我儿子写得多棒!”其实儿子写得并不好,可客人见主人这么说,便连连点头附和:“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儿子受到鼓励,心想:“我明天还要比今天写得更好。”于是他的作业一天比一天写得好,学习成绩也一天比一天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

这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不行也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即使行也会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

纳撒尼尔·布兰特在他的《自尊心理学》中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

同类推荐
  • 工作的成就

    工作的成就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谁也骗不了你

    谁也骗不了你

    如果你无法阻止别人说谎,那就学会永远不上当。一本帮你在第一时间快速而准确地识破谎言的书。3分钟识破谎言,5分钟看透人心,练就识人的眼力和心力。读懂人性的真相,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做人际博弈中的赢家:
  • 人生的成功定律(走向成功丛书)

    人生的成功定律(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大全集(超值金版)

    推开了虚掩的心门,成功比你想象的容易。成功与成功人士一直鼓吹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悬梁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成功过程的感受也并非如地狱般痛苦不堪。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有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惧怕一时的失败,你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你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每天充裕的时间足够你完成每一件事情。你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事情难你不敢做,而是因为你不敢做才让事情变难的。
  • 《赢在中国》给创业者的100个忠告

    《赢在中国》给创业者的100个忠告

    本书论述到位,事例经典,以《赢在中国》中评委和选手的创业语录点题,全方位地对创业者提出了忠告和建议,包括:创业是什么?创业者自身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创业项目如何寻找?如何融资和处理财务问题?如何寻找创业伙伴?如何丰富人脉?如何打造创业团队?如何管理员工?如何对待客户?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商场生存?等等。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可读性,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广大创业者一定会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并加以借鉴。
热门推荐
  • 梦幻抗日

    梦幻抗日

    梁宇,现代特种兵,偶然给闪电闪回了抗战时期。现代受的郁闷,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灭大队、屠联队、包旅团、虐师团,还专割鬼子将军头……温馨提示:本文杀鬼子的手段很血腥很暴力,情节还相当香艳,正人君子慎看。
  •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无限重生之旅

    无限重生之旅

    不是刘明的本意,而是主脑无聊了。刘明重生在异世界的各个伟人当中,有爱因斯坦,康熙,秦始皇等等,别人觉得逍遥,可是刘明却觉得痛苦,因为要完成任务,比如说奉旨暖床……
  • 八卦女帝养成记

    八卦女帝养成记

    拜托,八卦是天性,好伐?整天被人追杀,穷鬼+寄养王爷一个,他有什么资格阻止她八卦的道路?不就是偷看了几个美男吗?断人财路会遭天打雷劈的好不好!连环灭门惨案?他的灭国之恨和她有什么关系?好嘛,因果循环,就让她来斩荆棘、开荒路,走向那最中心的皇权,成为这片大陆的第一个女帝吧!那谁,臭男人,就别傲娇了,从了朕吧!“小白,随朕回宫吧!”“不!”“朕封你为开国第一男后,可好?”“不!”“朕遣散后宫,只留你一人,可好?”“嗯?”“朕保证,只爱你一个呀!”“额……”“不肯拉倒!拜拜!美男们,朕来啦!”“什么?该死的,刑菡之,你给我回来!”“……”“……”
  • 魔尊媚世:嫡女不承欢

    魔尊媚世:嫡女不承欢

    她是一个大家族的嫡女,也是第一将军的第一继承人。本该是身怀绝技,可惜她却是一个废物的本尊竟没有任何魔法实力!于是危机四伏,正主意外身死,风逍遥灵魂入住!接二连三的事件突发,异世大陆的平衡被打破,她的到来,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无双强龙

    无双强龙

    卦术,风水,暧昧,统统是点缀,孟易的心路历程才是这本小说的灵魂,也许他不是很强大,不会很装逼,但是我努力塑造一个真实的,屌丝逆袭的小卦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水落花情也去

    流水落花情也去

    世人都说嫁豪门,可她真正嫁入以后,肿么感觉这么苦逼!公婆刁难不必说,小姑野蛮成天性!这样的豪门不呆也罢!老娘二八芳华,容貌上佳,何必赖着一棵树?潇洒出走,寻真爱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域至尊

    灵域至尊

    灵武大陆,实力为尊!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代杀神,横空出世……
  • 那年一路向北的单车

    那年一路向北的单车

    她说,“今天没套套了,睡了吧。”他答,“我们可以造了小人,正合我意。”她说,“你不是说你累了吗?”他坏笑,“没关系,我还想更累一点。”于是,夜夜恩爱,缠绵不休。日子更久一些。她说,“老公,可是我已经老了。”他答,“没关系,再老我都陪着你,直到走不动了,牙都掉了,我一定不会比你先死。”于是,终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2岁育儿方案

    2岁育儿方案

    幼儿2岁是最关键的阶段,这期间的生长变化非常迅速,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期间有关幼儿的整个生活都特别需要注意,往往异常多又不好处理,疾病多又不好用药,幼儿说不出来,这就需要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时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我们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发育、喂养、护理、培养、健康、检查就医、预防接种和用药医疗等方面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写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培养2岁孩子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