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5700000003

第3章 巴黎的跫音(2)

调混着紫与蓝的光透过白色透明的纱帘,拉开纱帘,原来点燃白昼的是一片鸢尾花,几疑心有人将凡·高价值连城的画移进这山野小屋前。南妮就将早餐安排在那一片鸢尾花前,餐桌上还有一位中年男士,体型像一座希腊阿波罗的雕像,英俊的脸透露出智慧,风度翩翩,他对南妮款款情深。

我与女儿也加入他们,早餐桌上突然热闹起来,南妮热情地为我们介绍:

“这是路非,他远从南非来,他是作家,也是船长,一年经常旅游世界各地,我想有一天他会像达尔文写一部《远航游记》……”

“我和南妮都不赞成艺术与文学变成商品,所以我们都耐得住寂寞……”路非说。当年小约翰·史特劳斯经常带领乐队四处演出,每年夏季在彼得堡郊区巴甫洛夫公园演出时,铁路公司以他的签名照和他的圆舞曲吸引了全世界的听众。在掌声与商业性的演出中,小约翰·史特劳斯终于感到疲倦了,也深深感受这样下去会丧失他的音乐生命,到了一八四八年他的作曲就逐渐接近朴实的民风,不朽杰作《蓝色多瑙河》就是这段时期完成的。

与一对情人共用早餐,就会觉得自己只是山野景物的一部分,在情人眼中只有彼此,第三者是不存在的。在这样美的山野中用早餐还是平生第一次,鸢尾花随着阳光变了个色彩,蓝色光调褪了些,紫色光调加强了。那一片梧桐树林经过露水的浸透,叶子更嫩绿了,光滑的树干如抹上一层橄榄油。

清寂的山野虽然没有乐声,但我总觉得小约翰·史特劳斯《美丽的五月》、《南方的蔷薇》的旋律散放林中、花间、与这对情人的眼神中……

爱情不再是弗兰西斯·汤姆逊笔下凋零的梦。

日落了,美得就如弗兰西斯·汤姆逊笔下的《流亡者》,落日西沉时收敛起四周的光华,在庄严华美中告别这个世界,寂静中依然有弦动天地的声音,铙钹原是为燃烧西边天际而高鸣,乐声不是由音符而是由色调组成的……

是情人告别的时候了。

“路非,当我们很老很老的时候,如果我们仍然相爱,如果我们有机会再相遇,我们会像希腊神话那对平凡而又相爱的菲立孟与波雪斯,坐在古庙的台阶上说那久远年代的掌故,然后看到彼此都化身为一株古木,在最后一刻,还来得及说出:永别了,亲爱的……”

“然后多少年代过去了,走过这座古庙的牧羊人看到两株屹立的古木,还会将这段美丽的传奇说给邻人听……”

我看到鸢尾花的色调逐渐褪了,天色渐渐暗了。

我竟然步履沉重起来,竟然热泪泫然了……

期待那一株水仙

我们选择诺曼底海边去度冬天假期,朋友听了深感困惑,去诺曼底海边度冬天假期?不能滑雪,不能游泳、玩游艇算什么度假?

我微笑不语。

女儿的箱子里搁着一本又一本她正迷上的克丽斯汀的小说,她说冬天冷就待在旅馆内看“迷宫之后”笔下的推理与布局。

我带着书与稿纸,作品的题材早就埋在心中,也酝酿了几年,只是那株水仙迟迟未冒芽孕蕾。

我曾是笃澎教授班中一名研究生,他是学者,但不是作家,他希望我有一天会写出他的故事。

我来到冬日诺曼底海滨,这是笃澎教授的家乡。

我记得与笃澎教授的话题是这么开端,就为了探讨《罗兰之歌》与《尼布隆根之歌》。

“真正的法国歌谣是源自法国历史,就如《罗兰之歌》里所写的,主角罗兰是查理大帝的英勇骑士,在与西班牙之战失败后退守庇里牛斯山被杀的……这歌谣已流失,一直到一百年前才翻译成现代的法语出版……”

“《尼布隆根之歌》是远在没有文字与文学的时代已经被人传颂,故事的主角西格弗特就是冰岛手抄本中的西格特……”然后我们又谈起古代的行吟诗人,他们以诗章来换取膳宿。早期德国的恋歌许多是出自骑士的手笔,他们将爱情的对象加以形象化,而写出纯情与美的诗篇,我们还谈到乌佛南,他是这类诗篇的高手。

“爱情的题材是属于旧世纪的,但爱情的题材是永恒的,文学与人生都不能缺少爱情……”由于涉及爱情这个主题,他谈到他永恒的情人,杜甫以‘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为开端引出胡人入侵,金鞭断折、骨肉离散的惨剧,笃澎教授与他的情人安妮就相逢在二次大战战火中,安妮是芬兰少女,在诺曼底旅途中与笃澎相识、相恋,为了笃澎她迟迟没回芬兰。

“当时我们两人交谈全靠几个英文单词,但我们的天地竟然无比宽广。二次世界大战没结束前,安妮在双亲催促下回到芬兰,从此断了音信,战争结束后我还到芬兰探听安妮的下落,才获知她已病逝……”

当你成为远古的一把灰,睡了,

你怡悦的声音留在人间,

你的夜莺清醒着……

我不记得是谁写过这样的诗句,但它总留在我记忆中印象深刻。

“我回到诺曼底故乡,走在清晨烟霭弥漫的海边,在我感觉中,世间的一切皆如海市蜃楼……”

朋友知道我酷爱大自然的美,特别提醒我:海上的日出是在黑夜将尽、黎明将临的那时刻……

但这回我不是来寻找日出的美景。

我带着几分痴迷期待心中这株水仙的绽放。

琉璃塑雕

巴黎华人像一般法国巴黎人过的是公寓生活,一把锁关起一片小天地。

乔治陈却住在巴黎五十公里外的郊区过着他闲云野鹤的生活。他父亲是中国人,母亲则是地道的法国人,他是研究艺术史的专家,酷爱中国艺术。屋内全是仿古的中国家具:一座仿商代后期“石雕卧牛”的木雕搁在红木柜正中央,旁边是铜尊与陶鼎,仿仰韶文化的彩陶盆色彩鲜明。最吸引人的是一片琉璃塑雕,好像从倒塌的殿堂废墟中捡回来的,记述尽是断简零篇的故事……

乔治陈已八十高龄,身旁是他松鹤之年的妻子。一壶中国茶,乔治陈从魏晋南北朝的青瓷、五代山水画家,谈到南京东吴墓人物塑型中出现的坐佛,与宫殿、寺庙、陵墓前石狮瑞兽,如北京天安门的石狮、故宫鎏金铜狮、颐和园镀金铜狮、山西太原崇善寺的铁狮,然后谈起清初四僧……

“清初四僧突破传统与临摹的笔法,表现了胸中跌宕的郁感,纵肆洒脱,借笔墨描写天地万物,而又以天地万物的妙造抒发性灵……”他的妻子安静地听他说话,目光中隐藏着一种说不出的意致,我说意致其实太抽象,那是一种极缠绵的情愫,然后乔治陈回望她,世间这样一对情投意合的夫妻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晚一辈的惯于向老一辈请教婚姻、爱情的艺术,当我问起,他悠悠地说:

“我和美兰结的是一段再生缘,前半生我们相爱,但无缘结合,只有黯然分手,犹记分手时,一种死的冲动强烈震撼我,但生命毕竟是顽强的,我还是活了下来……”

“我们都经历过婚姻的怆痛,再相逢时已恍如隔世,好像是在天上而不是在人间了,彼此在对方的外形上看到岁月走过的漫长轨迹,到那种年龄,往日的激情应该不存在了,可是我们仍然互相吸引……”

“然后一切都重新开始,相逢、相知、相惜……”乔治陈娓娓道来,泪光与星星白发互相掩映,他也像他自己收藏的古物,历尽了年代的沧桑……

但眼前这对人间知己并没有所谓“白发悲花落”那般伤逝的情境,他们的老去,是青春的延续。

我望着那片琉璃塑雕,它就像爱情一样玲珑剔透,而且精致华丽。

吟出断肠诗

嘉洛琳已是花甲之年依旧保养得很好,不论是容貌还是身段都不像老妇人,她祖先是贵族,在鲁瓦河畔留下一座府邸,嘉洛琳独具生意眼光,将它改装成旅馆,遇到旧友新知总不忘邀请他们去她旅馆度假,而且是特别的折扣。

承继一座贵族的府邸,就是一桩负担,一般现代法国贵族的后代都面临破产的危机,皇宫府邸一年庞大的修护费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要维持祖先的光荣,不单是节衣缩食,而且要动脑子在节流外还得开源。

嘉洛琳不单没有面临破产危机,一年的收入还相当可观,她训练她旅馆员工诚恳的待客之道,让住进她旅馆的客人都宾至如归。

嘉洛琳不单事业有成,还是位民俗音乐家,我在文章里谈到海顿时就曾请教她有关海顿作曲的风格,在音乐史料中我也可以找到这类资讯,但和朋友的智慧交谈,经常可以迸发出辉煌的智慧之火,那是在死的史料中找不到的。

“海顿有时只用弦乐,二支双簧管、二支法国号来创作他的曲子,而如气派宏大的《伦敦交响曲》就具备一团双管乐队,外加大鼓……海顿的创作深受民俗音乐的影响,如维也纳的小夜曲,匈牙利、捷克的民间音乐,有意大利西西里岛情调的音乐,奥地利的《南德诺舞曲》,德国的《亚拉曼德》等,到了七十年代时期,他又深受巴赫的启示,将悲剧性和细腻的思维透过音乐来表达……”

我们就一边听着海顿第四十五交响乐———《告别》,一边谈起海顿。舒曼说过,一切属于华丽的、丰富的、生活中的印象,都可以表现在音乐中,在海顿的《告别》中就充满了这种印象……

“爱情就具有华丽、丰富、彩色的印象……当他离去时,我意思是说刚辞世时,每逢午夜,我常自梦中惊醒,我总以为他会再回来,我似乎听到他在开锁,但那只是风声,啾啾栖鸟的寒鸣,或纯粹是我孤绝无望时的错觉,这对我来说都是音乐,一种悲感的乐声……”嘉洛琳说。

“他是我生命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恋人,我不愿意提到死亡二字,我总觉得他是去旅行,到地球的另一端去旅行……”嘉洛琳起身做出一个很优雅的动作,那动作让人揣想她年轻时必然是位迷人的女子,那动作就像西汉的一座《陶塑舞女俑》,是圆熟、光润而有旋律的。

在海顿《告别》的尾声中,我向嘉洛琳道别,抬头看到她园中一壁灰墙上紫藤花已盛开,开得十分华丽。

(1993年10月)

柏拉图的爱情

在音乐中寻找爱情的谜题

柏拉图推崇一种超越肉体,不因肉体颜色衰谢而改变的爱情,一种架构在精神上优美的、永恒不变的爱情。

虽然精神与肉体在相爱的人眼中都一样纯净,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并不合乎人道。

但柏拉图曾经历面对他老师苏格拉底的死亡,在柏拉图对话录中,以《费多篇》记述苏格拉底被处饮毒芹酒而死之前,如何以从容、温和的态度去接受死亡。肉体死亡了,苏格拉底的精神永在,那是他的智慧,他的哲学。

哲学家是讲求证的,柏拉图将属于心灵的,不受时空、感官所左右,珍藏在象牙塔里的事物来印证他的爱情观。

一八九七年四月被称为“音乐救世主”的布拉姆斯逝世了,他终生未婚……

“我将所有的记忆缩写在一个袖珍的小盒子里,将它珍藏在心上,那爱的秘密会随我的死而埋藏……”

布拉姆斯在逝世前并未说过这样的话,他的死仅仅在克拉拉死后十一个月。

在这十一个月中,布拉姆斯住在维也纳二百公里的郊外,他患肝病,脸色蜡黄。亲友的逐渐凋零,让他感到十分伤感,但最大的镌痛,是克拉拉已先他而去了……

记忆的一幕拉开了。

年轻的布拉姆斯第一次造访音乐诗人舒曼与克拉拉的家,在客厅演奏《C长调奏鸣曲》,他优美的乐章引来激赏,从此这位青年音乐家成了舒曼家的常客。布拉姆斯一八三三年生于汉堡贫民区,从未享受过家的温暖,舒曼与克拉拉让他第一次感受知遇之恩。

梅尔维尔(HermanMelville)笔下描写一位曾在处理“死信”部门工作的小书记巴特比,他从一张折叠的信笺中,取出一枚戒指,想到那应该戴这枚婚戒的手指已在坟墓中腐蚀;或者是一张出自善心救急的支票,那受信的人原会因这张纸币而获救,如今已不饥不渴了。也许那封信是宽恕陷于绝望中的人,给他们带来希望,或给那些苦难的人带来佳音,担任着“救生”的使命。而一封无法投递的死信,在巴特比看来就像匆匆迈向死亡的生命……日子久了,这位小书记就染上一种极苍凉的病……

但对布拉姆斯与克拉拉来说,一切都不会来得太迟。

舒曼精神分裂投莱茵河被救起,送入波昂精神病院,这时比克拉拉年幼的布拉姆斯仁慈地对这不幸的家庭伸出援手。

一八五六年七月舒曼在精神病院逝世,布拉姆斯与克拉拉成了患难之交。

布拉姆斯说:“我的个儿虽不高,但如果不是我在克拉拉身边,她准会精神崩溃。”他以音乐抚慰克拉拉在家庭悲剧发生后受创的心灵,创作《B大调三重奏》,他弹给克拉拉听,接着是五十首《D小调钢琴协奏曲》……

就如梅尔维尔所说,爱传递了救生的使命,使克拉拉和子女们重燃希望之火。

一八九六年五月正是欧洲紫丁香绽放的季节,布拉姆斯在温泉之乡依修尔养病,他拆开一封家书,里面附了一份电报,说明克拉拉已于五月二十日逝世……布拉姆斯搭夜车赶往克拉拉墓地,葬礼已经结束,克拉拉就葬于舒曼同一墓地。

布拉姆斯抓起一把泥土,撒在克拉拉墓上,躲进森林里恸哭,那哭声一定就像霍桑小说里的角色古德曼的哭声一样:

他听不到自己的哭声,那哭声和荒野的天籁融合在一起。(His cry was lost to his own ear by its union with the cry of the desert.)

“我将所有的记忆,缩写在一个袖珍的小盒子里,将它珍藏在心上,那爱的秘密会随我的死而埋葬……”

一八九七年四月布拉姆斯逝世前并没这么说,因为所有爱的谜题都谱入他永恒的乐章里。

人间最凄美的完成式

在寂静的夜空,有一样东西飘下来,像树上飘下的落叶,但速度不是缓慢的,速度如电光石火一闪。那是一颗陨星,这时感觉它的四周都飘着一些发光的缎带,不是陨灭或结束,是人间最凄美的完成式……

如电影《泰坦尼克号》男女主角那样生死相许的一段爱情。《泰坦尼克号》演出,有的法国少女连看了九次,女同学相拥在一起痛哭,她们一定在心里沉吟拜伦的诗句:

依依惜别时

黯然泪轻坠

我心已半碎

(When we two parted

In silence and tears

Half broken—hearted)

在法国电视台看到一出戏,戏中女主角是演《蝙蝠人》中的猫女,她在此剧中演伯爵夫人,裁剪镜头采用意识流的手法,令人像读维珍妮亚·伍尔芙(Virginia Woalf)的《邱园》,充满了色彩缤纷,诗意朦胧之美。

男女主角的激情深藏在内心,短暂的相逢,深深的一望,吻别,女主角压抑不住的哭泣,男主角忧郁的神情,柔美的乐章,餐宴上的鲜花,嘎嘎响起的马车,男女主角共车的一幕,他看到她的幻影在海边出现,撑着伞裙裾飘飘,幻影如风飘逝,熄了,冷了的黄昏驮起暮色……

别离是所有爱情故事最悲怆的休止符,在歌剧院他看到包厢中她的位子是空的,只留下一封短笺说明她随祖母远居他乡……

没有今生

没有来世

只是一种美的迷惑

但当男主角晚年在昏黄的街灯下回忆往事,所有美好的记忆都回来了,柏拉图的精神之恋远远超越了世俗的今生、来世。

同类推荐
  • 牵手一生

    牵手一生

    《牵手一生》共分三篇,内容包括:上篇做个好丈夫,好丈夫的10条标准,好丈夫拥有8颗心,好丈夫的5项原则,好丈夫的4大角色;中篇做个好妻子;下篇琴瑟和谐 共浴爱河。因为有了爱,彼此心中就有了一份责任,一份牵挂;一旦牵手,无论今后的日子里,是苦是甜,是悲是喜,也不管未来是鲜花铺路,还是荆棘满地,我们都要不离不弃,彼此相爱。在平淡中体味着爱与被爱,默默地走过四季,走过风景,走向我们幸福美满的明天。
  • 爱的五种能力

    爱的五种能力

    爱情需要学习,婚姻需要练习。情感教练赵永久提出:爱一个人需要具备爱的能力,但它包含了五种具体的能力,它们是——情绪管理、述情、共情、允许、影响。这五种能力也是情商的具体体现。本书结合真实案例详述爱的五种能力,帮助你重新认识爱,修复爱,拥有爱,传播爱。
  • 亲爱的木木:波澜壮阔时代的情感热线

    亲爱的木木:波澜壮阔时代的情感热线

    本书是一本关于现代人情感困惑及心理分析的案例结集。作者木木先后在《潇湘晨报》、《南方人物周刊》开设情感信箱专栏,分析、解答一些读者的情感困惑(如家庭伦理、婚姻两性、男女爱情)。本书展示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困惑,以及一个犀利、幽默、博学多识、对人性与心理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情感热线主持人应答这些困惑时所展示的智慧之光,文字活泼生猛,旁征博引,一针见血;本书风格诙谐多变,在反讽、辛辣、俏皮、反话正说、正话反说、玩世不恭中,探析一种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的生存智慧,有助于读者提升情商以及应对情感困惑的策略。
  •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善解家人心情:爱心家庭心理学

    心理学博士认为家庭冲突通常由两种因素引起:1.无法给对方带来快乐;2.令对方不快乐。在第一种情形中,家庭成员因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感到失望。在第二种情形中,家庭成员则是故意伤害对方。导致第一种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相互关怀不够”,第二种冲突在于“相互保护不够”。
  • 分手,没有想象中的痛

    分手,没有想象中的痛

    《分手,没有想象中的痛》是一本清新的两性书,在台湾一经上市就引来了热议与追捧。它以知心姐姐谈心的形式讲述了爱情中的聚散离合、悲欢喜乐,分析了在爱情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第三者、距离、岁月、死亡、性格、年龄与价值观的差异等,给2300万的男女带来了爱情的正能量。转身离开了爱情,我们才懂得分手是为了让自己更幸福。背向爱情,我们看见了更美的天空。当走出一段感情时,要试着发现自己的存在感,并且了解,爱情并不会如此容易消失。在每段恋爱进行的过程中,要给自己肯定的力量。要明白追寻一段真正的感情并无捷径,只有披荆斩棘、或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迷途里迂回前进,才能确定脚下的爱情旅程是踏实而坚定的。
热门推荐
  • 真情始末

    真情始末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霸宠灵妃:腹黑邪帝不好惹

    霸宠灵妃:腹黑邪帝不好惹

    废物?灵脉被损?云家嫡女天生不能习武不能修炼,任由庶女欺负,最后逼落万丈深渊……她,现代灵魂一朝重生,嗜血狂妄,杀人不眨眼,敢害她?死!姑娘我把兽放出来分分钟秒杀你,上门找茬?继续狠狠地虐!什么?有美男来追求她?身旁某只妖孽冷眼一扫,轻吐几字——“女人,你只能是我的。”(本文宠文,男主女主一对一,绝不花心滥情和NP!!!)
  • 无名晚霞

    无名晚霞

    “那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有人呼唤你的名字,你将始终是这样一种奇幻而模糊的存在,即便如此,你仍不想要名字吗?”白衣男子的话语似乎至今还在我的耳畔回荡。最后的最后,我行走在这片陌生的大陆上,没有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任何人,我突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恍惚间她的脸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一刻我就这样被吸引入这一片无名晚霞中无影无踪。
  • 开启了吐槽模式的装修日记

    开启了吐槽模式的装修日记

    随便写写,不长,槽完了,就完结了。《开启了吐槽模式的装修日记》
  • 唇唇浴动:腹黑女子很妖娆

    唇唇浴动:腹黑女子很妖娆

    面对爱情,你是否唇唇欲动?浪漫的时空之旅,爱情的真谛考验!六个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现代女性因为一个莫名的原因被巫女关关带来陌生时空!有了不同的特异功能,她们会遇到什么样的男人,命运之门,将带给她们怎样的人生?(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心难求

    一心难求

    他是无疆大陆上最杰出的异能者:“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她是市重点中学高二的学生:“力所能及,全力以赴!”他拥有一张比都敏俊还要俊逸的脸庞:“谁要你多管闲事,知道多事的代价是什么吗?难道你真的想死在这里?”她终于发现有些忙是帮不了的:“……我其实只想要回家!”此文由于一次错误的点击被冠上了都市生活的头衔,实则是异界玄幻言情,不喜勿进!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夏唯墨初:冰冷心相融

    夏唯墨初:冰冷心相融

    某男看到报纸上自家老婆的身影,得意洋洋,可是不久脸瞬间黑了。报道的是自己老婆的绯闻!“演员夏墨与神秘男子约会”,某男脸阴沉沉地把不听话的女人绑到床上准备细细审问外加肇事后的惩罚,某女立马喊冤:那个男的明明是你!【第一部:《夏唯墨初:薄凉无情夜》】『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小鱼的书~』ps:夏墨是女主的艺名
  • 问客

    问客

    少年俞自斟天资聪颖,十六岁自创剑法《问客》,后与一人切磋武艺,不料失手伤人,致其命丧黄泉……得知这一切后,天性善良的俞自斟惶惶不能终日,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愧疚与一场场追杀。未曾想到,原来这一切,竟是有心人的一场阴谋……阴谋诡计,明争暗夺,一切精彩,尽在《问客》。
  • 极武剑道

    极武剑道

    极武道者,武道之极也,极于情方能极于道。爱之至极致,恨之至极致,武道方能极致。为兄弟生死与共,黄泉相伴。为红颜愿与之共渡十世轮回,一念既起虽相隔亿万里而其心相通。为仇敌愿与仙帝、神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