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4900000023

第23章 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

芙蓉最早原是荷花的别称。《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王逸注:“芙蓉,莲华也。”现在多称木芙蓉为芙蓉。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芙蓉如面柳如眉”,所以木芙蓉也代指美女。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鬓,罨画楼台青黛山。”

木芙蓉,锦葵科,落叶大灌木。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及华东、华南各地,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云南、湖南、广东等地均有分布。芙蓉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

木芙蓉八九月开花,花冠白色或淡红色,与荷花平分秋色。木芙蓉花能够一日三变颜色,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长物志》:“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吕初泰变评曰:“芙蓉襟闲,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芦花映白,宜枫叶摇丹。”芙蓉临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芦枫为伴,则更相得益彰。《广群芳谱》中称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

历史上,蜀后主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所以成都有“芙蓉城”之称,简称“蓉城”或“蓉”。传说薛涛笺就是用木芙蓉皮做成的,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四川薛涛笺,亦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制,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这种纸,适合画写意画,不适宜于工笔,一般都是裁成小幅,用作诗笺。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人谭用之诗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南省雅称“芙蓉国”。

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芙蓉”均是指木芙蓉。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写众人“占花名”行酒令。轮到黛玉的时候,“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于是饮了酒,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在该回,大观园里的女孩子都抽到了象征自己命运的花朵,而黛玉抽到的是芙蓉,可见曹雪芹是把黛玉比为芙蓉的。

黛玉抽到的签上有一句古诗“莫怨东风当自嗟”,类似的写芙蓉的诗词很多,比如宋朝范成大的《菩萨蛮·木芙蓉》就有“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拼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吟咏木芙蓉丽质天成,如冰一样明净无瑕,似玉一般润泽生辉,但这天意宠幸的花朵却有自己执着的意愿,她不愿与春花争艳,与夏花比美,而要“拼”到秋天不顾一切地开放。所以唐人咏芙蓉:“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倒是花开时。平明露滴蜚红脸,似有朝开暮落悲。”

《红楼梦》中关于芙蓉的描写,最著名的自然是《芙蓉女儿诔》。《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晴雯死后,宝玉听小丫头说晴雯“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敕命我去司主”,“忙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他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忙答道:‘我也曾问他是管什么花的神,告诉我们日后也好供养的。他说:‘天机不可泄漏。你既然这样虔诚,我只告诉你,你只可告诉宝玉一人。除他之外若漏了天机,五雷就来轰顶的。’他就告诉我说,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宝玉听了这话,不但不为怪,亦且去悲而生喜,乃指芙蓉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我就料定他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虽然超出苦海,从此不能相见,也免不得伤感思念。’”

晴雯做了芙蓉之神,宝玉想起“大约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又被贾政“老学士闲征姽嫿词”之后,到了晚间众人安歇,“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于是“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幅撰写成前序后歌的《芙蓉女儿诔》。“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

花神,在我国古代笔记小说和诗词曲赋中屡见不鲜。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石曼卿、丁度为芙蓉城主”记载:“王子高遇仙人周瑶英,与之游芙蓉城,世有其传。余案,欧阳文忠公诗话记石曼卿死后,人有恍惚见之者,云:‘我今为仙,主芙蓉城’,骑一青骡,去如飞。又案,太常博士张师正所纂《括异志》,记庆历中有朝士,将晓赴朝,见美女三十余人,靓装丽服,两两并行。丁度观文案辔其后。朝士问后行者:‘观文将宅眷何往?’曰:‘非也,诸女御迎芙蓉城主’。俄闻丁死。故东坡诗云:‘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韩子苍言:‘王荆公尝和东坡此诗,而集不载,止记其两句云:神仙出没藏杳冥,帝遣万鬼驱六丁’。”关于芙蓉神的描写,曹雪芹可能是受到古代类似“芙蓉城主”之类的笔记启发而成的。

关于《芙蓉女儿诔》的写作旨意,《红楼梦》有一大段述说:宝玉“想了一想:‘如今若学那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竟也还别开生面,另立排场,风流奇异,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况且古人有云:“潢污行潦,蘋蘩蕴藻之贱,可以馐王公,荐鬼神。”原不在物之贵贱,全在心之诚敬而已。此其一也。二则诔文挽词也须另出己见,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袭前人的套头,填写几字搪塞耳目之文;亦必须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使文不足悲有余,万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戚。况且古人多有微词,非自我今作俑也。无奈今之人全惑于功名二字,尚古之风一洗皆尽,恐不合时宜,于功名有碍之故。我又不希罕那功名,不为世人观阅称赞,何必不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宝玉本是个不读书之人,再心中有了这篇歪意,怎得有好诗好文作出来。他自己却任意纂著,并不为人知慕,所以大肆妄诞,竟杜撰成一篇长文。”

《芙蓉女儿诔》把芙蓉与芙蓉女儿合而为一,“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可见芙蓉在作者心中是不同凡俗的奇葩。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在书中,宝玉之所以和晴雯相处和睦,其关键在于晴雯身上有着很多与黛玉相似的地方。“芙蓉女儿”表面是指晴雯,实际上用芙蓉花喻黛玉是再恰当不过的。当宝玉“读毕,遂焚帛奠茗,犹依依不舍。小鬟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忽听山石之后有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那小鬟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结果花影中走出来的却是满面含笑的黛玉。黛玉称赞《芙蓉女儿诔》:“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的了。”

就像黛玉说的,“我的窗即可为你的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异姓陌路,尚然是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黛玉与宝玉斟酌将“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时,“黛玉听了,忡然变色”,这正暗示了晴雯实则是黛玉的影子。

是否可以说,宝玉诔晴雯实质上是在诔黛玉呢?等到黛玉绝命,丢了玉的痴痴傻傻的宝玉已经再也写不出什么诔文了。这可是诔黛玉的提前预演?

活着时,你既与兰蕙为伴;死了后,就请你当芙蓉主人。只是那痛彻骨髓的痛啊:“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手指玉环,冰冷彻骨,如今谁能为你执手而温?

2011年3月8日写于澡雪堂

同类推荐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锦城觅诗魂

    锦城觅诗魂

    成都是一座文学的城市。《锦城觅诗魂》作者赵丽宏专著的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漫游,在杜甫草堂凝思,在锦江岸畔寻觅,在浣花溪边流连,聆听这座城市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诗歌的印记留存于一砖一瓦,静心感受,似乎能够隔着岁月听见文字的曼妙歌声。杜甫、薛涛、陆游、巴金、沙汀……《锦城觅诗魂》内蕴深厚的文字糅合空间的广度与时间的深度,将带你感受伟大文人留在这里的诗情画意。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

    作者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记录下在美国、日本留学期间以及在凤凰卫视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工作期间对于异国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本书体裁为文化随笔,可读性较强。本书展现了80后一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对国际事务的驳议、评论,并非浮光掠影式的“点到为止”,而是上升为文化、制度的思考。本书堪称一部写给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年轻知识精英的读物,能够帮助年轻一代人更为成熟和理性地看待世界!外媒“主观臆测”VS中国“政治企图”、日本政治的死穴、“知日”的价值、日本前自卫舰队司令官现身说法、美日同盟“多元化微调”、日本“料亭政治”的前世今生……
热门推荐
  • 无人及你

    无人及你

    也许那天阳光并不刺眼。微风轻轻起。抓紧了顾西安的手。爱他笑靥。爱他面容。爱他嘴角的弧度。就这么认为的相濡以沫。就把他当成命的时候。他的突然离去。林一年啊。你要好好的。没了顾西安的世界林一年该怎么坚强?又是谁的来到让她心灰意冷?到底他们该怎么继续?纵使万劫不复。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顾。他是顾西安。她是林一年。无人及你。
  • 婚宠撩人之影帝甜妻

    婚宠撩人之影帝甜妻

    他是谦贵舒华的超级贵公子,也是娱乐圈神坛长达十年屹立不倒的第一男神。她是有名无实的豪门灰姑娘,也是演艺界强势出道混得风生水起的璀璨新星。五年相守,她将他拉下神坛,亦陪他共赴黄泉幸得重生,一切从头再来,故事才刚刚开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

    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从2000年开始,巴菲特将自己的午餐时间放在了网上拍卖,拍卖所得皆用于慈善事业,一时间舆论哗然,竞拍者如云。如今,巴菲特午餐拍卖连续3年超过262万美元,那么,巴菲特是在借慈善捐助炒作自己,还是这顿午餐物有所值?《共进午餐(向巴菲特请教投资心经)》汇集了一些巴菲特的投资心经,总结了巴菲特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广大的读者走进投资大师的世界里,品味投资的乐趣。而读者朋友们也并不需要花费天价。只要抽出一点点时间来阅读本书即可。
  • 中间世界1

    中间世界1

    一亿年后,我,‘天翅级’人类精灵,想重新体验一亿年前的世界在寻找一亿年前世界的途中,在一只异景‘妖花门探’的诱惑下,我误入了中间世界中间世界,一所囚禁只有贪婪,没有感情的‘生物监狱’,那里,囚禁着各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那里,因为贪婪,没有感情,到处充满了阴谋,欺骗,他们为了得到,想尽办法互相欺骗压榨~同时,极度的恐惧和空虚像咒语一样附在他们身上,他们日夜不得安宁,生不如死~到最后,贪得无厌者才发现一切是空~在中间世界,为了活着,我在中间世界里打工,受尽了剥削,凌辱~汉泽,‘白翅级’1等人类精灵,我们,初次相识在中间世界~也和他一起,与灵异们战斗着~将中间世界变成了通往宇宙的心灵净土~
  • 我们的零刻度

    我们的零刻度

    穿上校服,走进学校正直九月清风飘过,不禁想起三年前我们亦是如此那些匆匆陪我走过三年的人,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人你们,现在都还好吗?只怪当年年少无知,才伤害了彼此就连离开时,都没来得及说一句——后会有期
  •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吻过之后,她的这颗心似乎也被带走了,分开后,竟然一直想着他。她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他是父母离异没有人要的坏男孩,面对那么多男孩子的追求,她只为他心动……青涩的爱情,甜蜜的日子,经历过的伤害,都无法让父母停止他们的百般阻挠。谁能告诉她,她该怎么办?
  • 惠运律师书目录

    惠运律师书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筮仕金鉴

    筮仕金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华严经略策

    大华严经略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继剑皇

    血继剑皇

    天地初开,群魔乱舞。蚩尤一族违天逆命,为抢夺混元剑屠杀盘古族人。危难之时,首领盘古绝动与盘古血限将混元剑封于初生之子体内,造就了举世无双的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