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2100000015

第15章 古典兵书的形与势(6)

欲谋行师,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阵,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正其赏罚;欲谋取远,先谋不失其迩。

“欲谋行师,先谋安民”,想要用兵时,先要思考国内的百姓是否安定,是否能同仇敌忾。殷纣王去平淮夷,没想到周武王在孟津就起兵了。隋炀帝在扬州,督练水师去伐高丽,结果李渊在太原起兵了。只有当百姓与政府同心同德时,军队对外作战,百姓会源源不断供给人力、财力,才能赢得战争胜利。因此,安民与否是预知胜负的第一个判断依据。

“欲谋攻敌,先谋通粮”,凡是采用攻击态势,先要想自己的后方是否有隐患。这里的粮草,指代的是后勤补给。进攻,战线就会拉得很长,后勤供应必须顺畅而安全。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无论是朝军南下还是志愿军南攻,胜败的关键都在于后勤补给线。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冷兵器时代将士就无体力再行攻击,何况现代战争的弹药、油料供应,以及情报保障和技术支持,若是一旦供给断开,更将寸步难行。

“欲谋疏阵,先谋地利”,想要建立一个防御体系或者说进攻体系,必须先思考地利的问题,有没有地利的优势可资凭借。古代的天险,常常成为战略要地;今日的边界,多依山脉、江河划界,正是习惯上对于地利的重视使然。

“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想要打败敌人,要先清楚自己有没有最高决策层的强力支持,有无同僚的全力配合,有无百姓拥护。国内战争与国际战争是两个不同的打法,国内战争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国际战争是七分军事,三分外交。

“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想要守住城池的时候,要先衡量自己有多少军事储备。古代指的是钱粮、武器装备等,现在指的是战略储备和作战物资保障。就战术来说,储备不仅包括物资供应,还包括军事训练的水平和人员配属的合理性。

“欲谋强兵,先谋正其赏罚”,作战部队必须要有正气,正气固然要靠政治宣传,更重要是奖罚分明。要意识到“奖对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罚错一个人,挫伤一大片”,如果任免干部、表彰优秀,能做到勇者上,弱者下,兵士就能在履行使命时做到英勇善战。

“欲谋取远,先谋不失其迩”,要谋取战略之胜,先要重视战术;想获得未来发展,先要重视眼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意识到一个人需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才能不断成就自己。对军队作战而言,一要为将者脚踏实地,谨慎入微地将日常训练做好,万不可纸上谈兵;二要意识到战略的达成,是需要一个一个战术行动来完成的,过程没有瑕疵,结果自然触手可及;三是要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真实情形,不要顾此失彼,也不要好高骛远。补己不足,长己有余,把当下的战术准备好,再去谈战略的达成。

知己知彼的第二点是要预知生死。对个人而言,战争关系到生死伤残。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战争胜败,都是无数个体的血肉和生命堆砌起来的,这是士卒之生死;对国家而言,战争关系到胜败存亡,也决定了国家的生死。

《吴子·论将》通过论将的生死,来讨论了军队的胜败问题:如果敌军的将领愚蠢又轻易相信于人,可以用诡诈的计谋诱使他上当;如果敌军的将领贪婪而忽略声名节操,可以用财物来贿赂他;如果敌军的将领冲动而没有谋略,就可以使敌军在我军的袭击骚扰下,疲劳困顿;

如果敌军上层过着富裕骄奢的生活,下层民众生活贫困而心生怨恨,就可以采用离间计来分化他们;

如果敌军将领进退多疑,他的部下无所适从,就可以发挥我军的威势,打草惊蛇,使他们震恐逃窜;

如果敌军的士卒不信任他们的将领,思归厌战,就可以堵住平坦的大道,而让开险阻的道路,诱使他们前来;

如果敌军前行的道路易行,而后退的道路难行,就可以诱使他们前来;如果敌军前进的道路难行,而后退的道路易行,就可以逼近敌军发动猛击;

如果敌军驻扎在低洼的地方,附近没有沟渠通水处,又遇上连绵的阴雨,就可以水淹敌军,使之陷于灭顶之祸中;

如果敌军驻扎在荒芜的沼泽之地,杂草灌木丛生,又时有狂风,就可以用火攻来消灭敌军;

如果敌军长时间驻扎在一地,将士斗志懈怠,军队疏于戒备,就可以实行潜伏偷袭。

要能根据将领的心性和行军布阵情形,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找到最易于打击的环节发动袭击。打仗,虽是军事问题,实则也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将帅的整体检验。这就决定了,作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强悍与否的问题,也不是一支部队能否百战百胜的问题,而是由无数细节、无数环节组成的复杂问题。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最后兵败乌江,因其不能用谋;吕布勇冠三军,一生无立足之地,因其贪利好色;刘琨一生东拼西杀,死无葬身之地,因其劳师远征、孤军作战;岳家军骁勇无比,主将死于风波亭,因其有权臣掣肘。

在古代,作战的成败系于将帅的个人素养;在当代,战争的风险更大,作战区域可能跨越千里,作战时间以秒计算,作战目标能精确打击,作战动员要百无一疏。这就要求战术谋划、战术执行要慎之又慎。慎之又慎,一方面要求谋略谨慎,强调的是思考的过程;一方面要求作战谨小慎微,强调的是作战的过程。谨慎用兵的典型是蜀汉的诸葛亮。诸葛亮本人就在给后主刘禅上的《前出师表》中说道:“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明代李贽自题联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因为孔明用兵极少弄险,多疑的司马懿才会认为空城之内必有伏兵,倘若诸葛亮常常冒险,司马懿也就不会撤军。

想要知己知彼必须要做到的第三点是要预知得失。胜负生死是战争结果的直接判断,预知得失是对作战过程的效能分析,作战,固然有成有败,但成也有失,败也有得,要能够预测作战得到了些什么,失去了些什么。现代战争,并非要打个你死我活,有时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如二战时期的德、日等国;有时是为了发展经济,如十九世纪许多强国为了贸易、为了商品输出而抢夺殖民地。

在作战术预案时,必须要清楚,作战的目的是什么?是出于利益,还是道义?这场战争,会得到什么好处?又将失去哪些利益?得失之间,孰重孰轻?

西汉中期,为了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统兵远袭漠北匈奴残余,为此朝廷内部意见不一。反对的理由是,此时西汉已经取得了反击匈奴的数次胜利,漠北匈奴不能对汉朝造成直接威胁,加之距离遥远,若发动远途奔袭,成本巨大,国内经济受到牵制,得不偿失。但汉武帝却力排众议,毅然决定进军。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后,向匈奴单于本部和左贤王势力发动进攻。经过这次决战,危害百余年的匈奴不再振作,终西汉一朝,再无力南犯。

预知得失,要尽量多谋,要能够考虑到不同的情况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制定出多套预案。既要有打胜仗的预案,也要有打平手的预案,更要有打败仗的预案。

唐武后初年,徐敬业在江都起兵,以匡扶皇家为号召,向魏思温询问如何夺取天下。魏思温认为,既然志向在匡复李唐,就要兵贵神速,立刻渡过淮北,直逼洛阳。天下知道我军在恢复李唐,一定会以死相助。徐敬业本想要执行魏思温的计谋,薛璋却说:金陵自古有王气,应早早建立王号,以长江作为屏障,先要自固。还是先攻常州和润州,建立霸业,再率兵北上,有了后退的根据地,进军就无往而不利。徐敬业便听从了薛璋的建议,亲自率兵四千,攻打润州。

魏思温私下里对杜求仁说,兵势不可分割。今不举全兵渡过淮江,却率领李唐士族攻取润州,一定不会成事;自行称王,非为天下,实出于自己的野心,李唐旧吏和百姓皆不响应,自然失败。

预测胜负,都不会孤立地执行一计,一定会系统谋划,多角度做出预案,进行反向逆推,并在执行中能够做出偏差修正,维护战术行动朝着预想的方向进行。

三才辩证

古代兵法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古人看来,只有能处理好“三才”的关系,才能保证作战朝着胜利的方向发展。

天时,大而言之,指的是战略环境、战略机遇、战略背景;小而言之,指的是战场上风云际会、时令气候的变化。地利,大而言之,指的是地缘政治、国际形势;小而言之,指的是战场上的地理环境。人和,大而言之,指的是民心向背;小而言之,是指三军用命,同心同德。

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否适用于任何作战条件呢?不一定。这句话只适用于天下大乱时,也就是说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诸侯混战,列国争霸,天下交相为利时,这句话最实用。天下大乱时,小城邑,小诸侯,占了天时的敌人围攻而不能够取胜,小国寡民凭借地利取胜。有雄兵利甲,高沟深垒,若国内、城内百姓不支持,最终也会内部混乱。这种情形,人和远胜于地利,地利远胜于天时。

从靖定天下的角度来说,百姓拥护是最重要的战略要素和战术支撑。孟子说,限制人民不能依靠边疆的界限,稳固国家不必以山川溪流为险要,威慑天下不一定需要兵器铠甲。只要合乎道义,天下就会响应,得到了最坚强的支撑,天下自然能够统一。

那么,安定的天下为何会突然大乱呢?一是瘟疫,二是灾荒。瘟疫会因其区域性的惊恐,流言随即四起,百姓出于自保,求神问卜,民间巫术便会滋生,久而久之力量坐大,会被有野心的人利用。灾荒会造成流民,流民散而为盗,聚而为寇,若有强者加以组织,解决他们的衣食冷暖,给他们以生存的希望,便会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历朝历代起义者、造反者不绝如缕,朝代盛时,皆未能成气候,一在于朝廷控制力强,流民不易动摇根本;二在于朝廷能够赈济,百姓不至于无助。而朝代末期,一声号呼,天下相应,内因是朝廷的腐朽无能,官员的巧取豪夺,但深层的原因,往往在于饥荒灾害。

汉、元毁于灾瘟,唐、明毁于流民。由乱转治时,百姓渴望安定,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下由治转乱,贤者在野,庸者在位,有志气者欲拯救国难危政,有野心者唯恐天下不乱,此时能乱人和者,唯有天时。一旦灾荒连绵,庸官不能赈救,贪官乘机发财,则天下动荡,政权必然风雨飘摇。

中国农民起义所倡导的口号,恰恰是对治世未能实现的理想社会的期盼。如北宋初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喊出的“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南宋的钟相、杨幺起义,提出的“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起义,也是“闯王来了不纳粮”;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国家稳定时期,小国要备战,大国要备荒。小国易被欺凌,内修精兵为其实,外睦邻国用其智,则大国敬重,小国礼让。大国乱自内作,或乱于内政,如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皇权之争,乱乎上而已,不足以动摇根本;或乱于灾荒,这时田禾不收,政府要赈济,自然财政亏空,入不敷出。若政府不加救助,则百姓流离,社会动荡,乱的是国家根本。因而天下大定时,大国政权首要的任务是备荒、备灾,也就是备天时。

同类推荐
  • 逆战之匹夫逆袭

    逆战之匹夫逆袭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弱者的坟场,强者的战场。战斗吧!
  • 特种任务之消灭行尸

    特种任务之消灭行尸

    五个特种兵怎么拯救世界?敬请关注特种任务之消灭行尸。
  • 最小特工

    最小特工

    神州华中军区前司令夏商周在任期间,其四岁的孙女萱萱被人拐走,从此音讯全无。十五年后,华中军区从敌方截获一份秘密情报,其中附有三名杀手的照片,及其任务。虽然无法确定信息的可靠度,军区还是对即将被暗杀的人物采取了保护行动。并请派神州第一终极部队的成员进行反恐侦查。夏商周也在暗杀名单之列,针对他的是一名女杀手,看照片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夏商周看到此女子照片后,眉眼骤然收紧,拿起老花镜看了又看,女子眉中的红痣格外惹眼。一侧壁橱中摆放的照片中,依偎在父母身边的女孩眉中有颗红痣份外清晰。
  • 火力战车实录

    火力战车实录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的战争史。战争是那般的残酷,可对胜利的憧憬使它同时又极大地刺激着人类的智慧,推动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威力更强大的武器也便应“运”而生,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厚重而庞大的身形、撼天动地的巨大威力令它们在无数军事爱好者的心目中魅力无穷。
  • 炎国军神传

    炎国军神传

    本书是写的理想军事人物,他的一生有过辉煌与痛苦。爱恨情仇交织着他,他身边却是有着红颜知己,相濡以沫。等到他珍惜的时候红颜逝去,看大将军卫青如何走出自己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慈禧全传1

    慈禧全传1

    叶赫那拉氏乃是满洲的古老氏族之一。其祖先可以追溯至贝勒杨吉砮。杨吉砮的女儿于1588年嫁给努尔哈赤,即满族统治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大清皇帝的直系祖先。杨吉砮屡屡率部侵袭明朝的统治区域,但1583年他不幸于奉天战亡。
  • 妖孽王爷幸运妃

    妖孽王爷幸运妃

    “你……你在酒里下了毒?!”男人瞪大眼睛怒道。“因为宝宝在下面会很想爸爸啊!”女人微笑着,眼前一片晕乱,曾经爱过的那个男人慢慢的倒下,死亡……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从此之后,她再也不会被利用,被欺骗,被伤害了。然后,她穿越了……命运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她决定永远不依附男人而活。花花不会写简介,不过内容真的很精彩,敬请期待。
  • 黑塔传说

    黑塔传说

    这天,晋文泽带着小伙伴们还没走到朱井家的地头,脚下就突然一阵乱晃,胆小的孩子登时吓得哇哇大叫,晋文泽还没来得及叫,就听地底下又传出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接着就见朱井家的田地突然裂开了个大口子,从那大口子里突然钻出了个黑乎乎的东西来。周围的村民还没靠近,就一哄的连忙往回跑,那黑乎乎的东西却没停止,继续从地里往出钻,钻出一半的时候,村民们也不跑了,回头一看才发现那竟然是一个高大的建筑物。那建筑物一层叠着一层,竟是一座冲天的黑色高塔,那塔一直从地下往出钻,最后几乎看不到顶了才慢慢的停下来。村民们在一细看,登时吓了一跳,这凭空出现的高塔,跟传说中的那塔,简直一模一样啊。
  • 经典营销案例新编

    经典营销案例新编

    “世纪营销实战丛书”是一套从多视角来展示新世纪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系列著作。它以创新的思维概括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企业在营销实战中的成败得失,并引入当代国际最新营销理论和管理方法,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实际操作性;既有企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又有规范性分析。它不是抽象的理论。也不是案例的罗列,而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交汇。它将对从事营销实践的企业家、经营者、营销人员及在校学生有所帮助和启迪。
  • 渔色天香

    渔色天香

    当屁民遭遇外星高科技探险船。捕鱼、沉船宝藏、深海采矿、商业扩张,当沉睡的超级科技遭遇能量,其迸发出来的火花,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经济,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也可以改变世界的格局。一个欠银行贷款的小屁民,却悄悄的用科技兴国、用能源改变了世界经济繁荣圈。
  • 红楼之痴颦泪

    红楼之痴颦泪

    她一片冰心,无处惹尘埃,虽然风风雨雨早已瘦了朱颜,冷月的光华中她还可以坦然,还可以勇敢面对一世悲欢。她唯独无法面对的是缘尽的遗憾。如果上天不让她那么早走,她是否甘愿一次次泪洗红妆,甘愿让青丝变白发,只为了守住今生难忘的爱,相许的心,只为了纷乱的思绪中那太多的放不下。叹人间,琴断指伤,再燃尽那旧诗行,空留月影倚靠着一面孤单的墙。将来,谁还会走进一个寂静的黄昏,轻抚着竹上的斑斑泪痕,再忆起当年这葬花的凄惘?
  • 少男少女隐秘日记

    少男少女隐秘日记

    青少年时期是读书学习的阶段。一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青少年时期经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的。要成为有用之才,就必须要学好真实本领,学海无涯,在学海中泛舟,难免有迷茫——也就是有时会有越学越糊涂的感觉,但光明往往就在迷茫之后。
  • 辣手小天师

    辣手小天师

    一个不入流的小医生,却掌握着最强神针术!治绝症,转生死,只在弹指之间!土豪见了他要亲自递烟,大佬见了他要客气敬酒,然而,更多的敌人却也虎视眈眈!什么,有人要来杀我?陈禹轻轻一笑,告诉他们,来的时候自己要背上一口棺材!
  • 大清国传奇

    大清国传奇

    一个破落子弟,无奈在前门街头行骗,无意中骗来八王爷一块价值连城的羊脂玉。但他万万想不到,玉石是雍正皇帝赏赐的。于是皇帝找玉是为力找政敌八王爷麻烦,八爷找玉是为了堵皇帝的嘴,骗子一路逃一路骗是为了保命,最后无数达官贵人都稀里糊涂卷进漩涡。
  • 中原血色

    中原血色

    西晋末年,五胡的烽烟刚刚燃起,苦难的杀戮还未真正来临。三百年中原汉人的血泪即将交融,无数的胡汉英雄等待登场。一个现代的青年穿越到了这个视汉人为两脚羊的战场。是逃避到祥和平静的南方,还是继续在这个血色中原,为了生存而发出雄狮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