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71500000014

第14章 七言勃兴(2)

总体来说,两晋文人之七言因袭前贤,了无创造。即如傅玄、张载的《四愁》之拟作,陆机《燕歌行》之模仿,都表现出一副可怜的乞儿相。稍可论者,只有熊甫之《别歌》、苏彦之《秋夜长》(八句七言)、王嘉之《皇娥歌》及《白帝子歌》等篇,虽然句句用韵,古拙朴直,总算出于己意而为篇。

晋宋之交出现的《白纻舞歌诗》,在《乐府诗集》中属《舞曲歌辞·杂舞》,继柏梁体的《燕歌行》之后,提供了新的七言形式。晋代三首七言诗《白纻舞歌诗》大致上句句押韵,但有两首曾转韵,其中第二首前部分则四句一转韵,共有三韵:

双袂齐举鸾凤翔,罗裾飘摇昭仪光。

趋步生姿进流芳,鸣弦清歌及三阳。

人生世间如电过,乐时每少苦日多。

幸及良辰耀春华,齐倡献舞赵女歌。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俨霜零。

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蝉鸣。

百年之命忽若倾,早知迅速秉烛行。

东造扶桑游紫庭,西至昆仑戏曾城。

这首诗歌出现换韵,在句法、字法等方面也有很多新尝试。最突出的是句中重复用字,造成一种节奏复沓的新句式。如晋《白纻舞歌诗》中的“质如轻云色如银”,汤惠休《白纻歌》中的“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沈约《四时白纻歌》中的“如娇如怨状不同”、“翡翠群飞飞不息”,“双去双还誓不移”等等。这些诗句,或隔字叠用同字,或相邻的两个音步中连用同字,《文镜秘府论》称之为双拟对和联绵对。(日)弘法大师著,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32-235页。

南北朝时期(420-589)是文人七言诗的成熟期。曹丕死后约两个世纪,刘宋诗人鲍照登上了诗坛,七言诗被发扬光大。鲍照之前,南北朝的文人七言诗创作,既无名家,亦无名作。谢灵运、谢惠连的《燕歌行》,刘烁、汤惠休的《白纻曲》与《白纻歌》,都是依声填词的模拟之作,尚未跳出句句用韵的窠臼,了无新意。南北朝时期,除《燕歌行》《白纻歌》外,《行路难》也是创作者写作七言诗时乐用的古题,汤惠休的《秋思引》为鲍照《拟行路难》的先声之作,表现出创新精神,弥足珍贵,诗曰: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

思君末光光已灭,渺渺悲望如思何。

诗第三句无韵,与后来的七言绝句韵格一致。诗中情景相融,缠绵悱恻,钟嵘《诗品》将其置之下品,称“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配之鲍照,恐商周矣”。“商周”指不相匹敌。颜延之每薄其诗,称惠休制作乃“委巷中歌谣”,“当误后生”,殊不知这正是惠休的创新之处。惠休似略长于鲍照,常与之交游,故世称“鲍休”。

鲍照(414-466)传诗二百余首,因为“才秀人微”而埋没无闻。钟嵘列其诗为“中品”,并云:

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张协)之诡,含茂先(张华)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晋宋)而孤出。

虽列“中品”,但评价不为不高。鲍照诗歌中最具特色的是杂言和七言乐府,其中七言十首、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二十一首。除《字谜》第二和《夜听妓》外,全部属于乐府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七言的旧体,如《梅花落》《代淮南王》《代雉朝飞》《代北风凉行》《代白纻曲》《代白纻舞歌辞》《代鸣雁行》等,大都以七言为主而杂以三言、五言,即使如《白纻曲》《鸣雁行》等通体七言句句押韵之作,也表现出有异于《柏梁》七言旧体,透露出诗体解放的创作精神。二是以《行路难》中的第一、第三、第十二等篇为代表的七言诗体,是七言诗体式的创格,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七言新貌:

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特点是隔句用韵,首句不押韵,一韵到底。《拟行路难》第七、十四、十七首也是如此。

其三

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荣。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特点是隔句用韵,首句押韵,一韵到底。《拟行路难》第六首及《夜听妓》第二首也是这一类。《夜听妓》第二:“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七言四句,可以说是后代七绝的先驱。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说鲍照《夜听妓》:“语皆绮艳,而声调全乖,然实七言绝之始也。”

鲍照的七言诗音节错综,感情奔放,笔力雄健,风格流荡,是文人七言诗发展成熟的标志,其特点有:

其一,通体七言的诗歌,为七言近体诗的发展奠定了模式。从西汉初年文人模仿七言诗起,直至鲍照登上诗坛前的东晋末,六百多年,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歌寥寥无几,无一例外句句用韵。鲍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七言新体诗,为唐代的七言律诗奠定了基础。

其二,鲍照的某些以七言为主而杂以三、五杂言的诗篇,诗句长短错综,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积累了有益的创作经验。如《拟行路难》的第五、第十、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等篇,长短句式结合,造成一种流荡抒情风格,读来饶有韵味,与唐代的七言歌行似无二致。如第十五首: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其三,隔句用韵,打破了七言用韵的原始形态,发挥了七言诗风格流荡的抒情特点。鲍照之前,除汤惠休有第三句无韵的七言四句诗外,其余文人之作均句句用韵。这当然与文人模仿七言之初长句不易驾驭,而以密集的韵脚来调谐诗歌韵律,以缩小音韵上的回旋间隔有关。这种用韵方式,在七言单句或七言短篇中还看不出它的缺陷,而在《柏梁台诗》之类的长篇中则突出了它的局限性。读起来节奏急迫,不利于发挥七言长诗摇曳多姿、缠绵悱恻的抒情特点。鲍照的七言灵活多样,既有每句押韵的,也有隔句押韵又一韵到底的,还可以自由换韵,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出现了诗中换韵的写作方式和以“君不见”开头的句式(十八首中,有七首以此开篇,诗中还有三处以此列在句首),如《拟行路难》第十二: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绕绕最伤心。

膏沫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这首诗不但隔句用韵,且在末四句换韵。

鲍照把隔句用韵又一韵到底的七言诗和杂言诗提上诗坛,为七言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说:“七言之制,断以明远为祖何?前虽有作者,正荒忽中鸟径也。柞棫初拔,即开夷庚,明远于此,实已范围千古,故七言不自明远来,皆夷稗而已。”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古乐府歌行》,《船山全书》第十四册,岳麓书社,1996年,第533页。李重华《贞一斋诗话》也说:“七古自晋世乐府以后,成于鲍参军,盛于李、杜,畅于韩、苏,凡此俱属正锋。”丁福保汇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24页。

鲍照之后,用七言体写诗的人数之众,作品数量之多,艺术成就之高,远远超过了自汉至晋末六百年的成就。如梁代的萧衍、萧纲、萧绎父子就有七言诗近三十篇,其他如萧子显、沈约、吴均等人也有不少七言作品。而且梁以后的七言诗在“永明体”的影响下,逐步摆脱了音乐的束缚,篇章句式日趋整齐,杂言甚少,韵律也向严整方向发展,七言古诗的体式基本定型。

先看萧衍的创作。《玉台新咏》收萧衍七言诗有《歌辞》二首(《东飞伯劳歌》和《河中之水歌》,为七言乐府),民歌《江南弄》七曲,《白纻辞》二首。《东飞伯劳歌》是齐梁诗人写七言喜用的乐府题,只是此题形式较呆板,通常为十句,首一句写景,第二句用“谁家女儿”(或总角、妖丽、妖冶、佳丽、玉颜等)引出人物,末四句写“女儿”年龄几何,这一程式直至盛唐始终未变,句式篇法无普遍意义。但《东飞伯劳歌》的押韵方式是两句连押,两句一转韵,改变了《燕歌行》句句押韵方式。例如古辞(《文苑英华》卷二○六称作者为梁武帝):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

这是一首写闺怨相思的乐府诗,音节流利而多变化,押韵有平有仄,基本协调,可以看出声律论的影响。再如《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这首诗前六句一韵,后八句换韵,且首句押韵。上引萧衍的乐府在节奏、音律和艺术技法上都有明显进步,比如工整的七言、韵脚的运用,就是前代乐府诗所不具备的。

《江南弄》七曲采用七言三言相杂的形式,七言部分句句押韵,三言部分两句一押。七言最后一句与三言最前面一句采用顶真修辞,节奏回环反复,显得更加轻灵。萧衍的七言四句诗有《白纻辞》二首,均是写女性:

朱丝玉柱罗象筵,飞琯促节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纤腰袅袅不任衣,娇怨独立特为谁。

赴曲君前未忍归,上声急调中心飞。

第一首诗句句押韵,第二首隔句押韵。萧衍的七言诗歌为梁代诗风和创作手法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萧纲的七言诗有乐府《东飞伯劳歌》二首(见《玉台新咏》卷九),七言诗《和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应合诗》《夜望单飞雁诗》,杂体诗《拟古诗》《杂句春情诗》《伤离新体诗》,《歌》一首。《东飞伯劳歌》二首为:

翻阶蛱蝶恋花情,荣华飞燕相逢迎。

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天窗绮井暖徘徊,珠廉玉匣明镜台。

可怜年几十三四,工歌巧舞入人意。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

西飞迷雀东羁雉,倡楼秦女乍相值。

谁家妖丽邻中止,轻妆薄粉光闾里。

网户珠缀曲琼钩,芳茵翠被香气流。

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余香落蕊坐相催,可怜绝世谁为媒。

同类推荐
  • 童年牧歌

    童年牧歌

    本书分为四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自序、绵绵上、我们村、灰小子、骡王爷、滹沱河和我、上学第一天和墨刺的梅花点、我的第一本书、送牢饭和公鸡打鸣、我偷了孔夫子的心、喂养小雀儿、掏甜根苗、去摘金针菜的路上、羊群回村的时候、秧歌进村、扫霁人儿、阳婆和月明爷、南山、沙漠;最初的记忆、我的祖先和有关传说、灯笼红、祖母的呼唤、祖母的忧伤、接羔、母亲的第一次人生经历、最初的记忆、一斗绿豆、打枣的季节、早熟的枣子、塑造梦的泥土、心灵的呼吸等。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圣神系统

    异界之圣神系统

    一个孤独的少年,上天赐给他圣神系统,玩转异界,你那召唤术?在我面前垃圾而已!武术?武技?乐涩而已!我一样一样把你比下去!美女?那是有滴……帅哥?好吧,看上你当我小弟吧!
  • 在胸口绽放艳丽的死亡

    在胸口绽放艳丽的死亡

    野口多,丰腴白皙的侧脸,一点泪痣惊魂,短短的红色卷发,成为七尾目光的焦点;古堡之恋,四个人囿于生死之交,情爱伦理的纠缠,亲生父亲爱上自己的女人,会摧毁多不幸的少年。
  • 紫藤花开之时

    紫藤花开之时

    Antonio站在这个久违的城市天空下想起爷爷生前的点点滴滴。“爷爷,紫藤花好美噢,像一个少女在穿紫色连衣裙的少女'5岁的小毅用微妙的比喻说着。"小毅,你记住紫藤花需缠树而生,独自不能存活,就像我和你奶奶的爱情,即使她不在了,我依旧守着我们年轻时种下的紫藤渡过我的余生,因为我深爱你的奶奶,她就是紫藤花而我就是那树干,紫藤为情而生,无爱而亡”爷爷感叹的说道...................
  • 少年说梦

    少年说梦

    因为在学校中的相撞而认识,背后是小时一同失忆的伙伴,所擦出的爱情火花!
  • The Monk

    The Mon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食物与食物相克

    食物与食物相克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圣旨到——

    圣旨到——

    千盛皇朝皇室《八卦周刊》内容概要:★前段时间,皇宫里闹的沸沸扬扬的11事件和11风波终于平息,经相关人士认证,当今圣上喜好男色,且在性关系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开源第一年间的文状元前日向皇上发起挑战。小圆子公公已在天圣门立下赌局,欢迎各位积极参与。门票费X元,注意买定离手,禁黑!下面请看具体内容。`[此皇帝女扮男装,非11]
  • 重生之起源网络

    重生之起源网络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得到了一个系统,凭借这款系统的帮助,我从一个小小的游戏主播做起一步步变成全民偶像,超级游戏主播!《英雄联盟之冠军主播》作品地址:http://chuangshi.qq.com/bk/yx/622853.html
  • 我是川军

    我是川军

    一位川北山区普通的农家孩子梁草,虽然生活在落后、贫穷、迷信、麻木的旧时代,但亲情和爱情依然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期望。然而日本的入侵打破了这个穷乡僻壤的宁静,也击碎了这个懵懂少年的梦想。他被抽丁入伍,随川军出川抗战。
  • 校草的呆萌甜心

    校草的呆萌甜心

    她长相可爱漂亮,他是一个迷倒万千女生的校草,两人从小生活在豪门世家,双方父母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之后她考上了他所在的高中。因为一次事故,她家破产了,父母没办法就出国发展。后来她却承受着如此大的痛苦,为了安慰照顾她,便让她居住在他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