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7000000004

第4章 东方的曙光:从巴比伦到印度(3)

阿斯提亚格斯怒不可遏,下令将那解梦的僧侣处死,然后亲自带兵出城迎战。结果被居鲁士率领的波斯军队打得大败,自己也做了俘虏。波斯军队占领了爱克巴坦那,米底王国灭亡了。

居鲁士成了波斯国王。由于他的家族出自波斯10个部落之一的阿黑美尼德族,所以他的王朝又称阿黑美尼德王朝。对于自己的外祖父,居鲁士并未加害,而是奉养在宫中。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50年的事情。不久,居鲁士率领波斯军队又灭亡了吕底亚王国。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又攻入新巴比伦王的首都巴比伦城。

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居鲁士便灭掉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三大王国,降服了犹太人、腓尼基,把地中海东岸至中亚的广阔地区、众多民族都统一到波斯帝国之中。

进入巴比伦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后,居鲁士决定把波斯帝国的首都迁到这里,并且宣布自己是“宇宙四方之王”。

居鲁士的最后一次出征是前往里海之滨,征服那里的游牧部落马萨革泰人。马萨革泰人凶悍勇敢,性格刚烈,首领是个名叫托米利斯的美丽而凶悍的女人。居鲁士并未把她和其部族放在眼里,只想快快消灭这支游牧民族。居鲁士的士兵勇敢善战,没多久就击败了马萨革泰人,还俘虏了女王的儿子。没想到女王的儿子不甘心受辱,猛地抓过居鲁士手下卫兵的刀,自杀而死。

托米利斯知道后,悲愤异常,亲自率领全部落的人与居鲁士展开了一场恶战。交战开始后,双方就用弓箭互射,箭射完了,便用短剑、标枪之类的武器肉搏,双方都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决战。居鲁士这时才后悔低估了马萨革泰人的能力,不该把主力调走。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在一阵飞溅的血雨之后,居鲁士阵亡。

恶战结束了,只见尸陈遍野,血流成河。女王托米利斯用革囊装满了人血,在阵亡者里找到了居鲁士的尸体,把他的首级割下来放到盛血的革囊里。然后说道:“既然你喜欢人血,我就把你的头浸泡在人血里,让你喝个痛快吧。”

一代大君居鲁士就这样葬身于中亚的荒漠中。

伊朗国教——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占支配地位的宗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音先)教。

琐罗亚斯德(前628—前551年)是该教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波斯帝国建立前的一个波斯游牧部落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他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

该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意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创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创造等德行,也是天则、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玛兹达创造了物质世界,也创造了火,即“无限的光明”,因此琐罗亚斯德教把拜火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

琐罗亚斯德教认为世界由善恶两种力量构成,神与恶魔交替掌权,但最终恶魔势力必将归于消灭。那时神获全胜,正义伸张,好人升上天国,恶人永堕地狱。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受它很大的影响。

大流士一世在位时,琐罗亚斯德教被立为国教。

“众王之王”大流士

居鲁士死后,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继承父亲的遗志,征服了南方大国埃及,把其变成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

冈比西斯刚愎自用,是个大暴君。谁胆敢反对他,他就杀掉谁。为了防止亲兄弟巴尔迪亚争夺皇位,他把亲兄弟也杀掉了。皇后劝了他几句,他暴跳如雷,把皇后一刀杀死。

就在冈比西斯远征埃及的时候,波斯国内出现了大乱。波斯皇宫里有一个叫高墨达的拜火教僧侣,假冒死去的王子巴尔迪亚,于公元前522年发动政变,宣布废黜冈比西斯,自立为波斯皇帝。

冈比西斯得到消息,急忙率领部队回国,可还没来得及平叛,就因癫痫病发作一命呜呼了。他死后,波斯的大臣们纷纷归顺假冒王子的高墨达,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高墨达当了8个月的皇帝,但从不召见大臣,他们都很纳闷:为什么新皇帝总是深居简出,拒绝召见大臣,也不在公众场合露面呢?

有一天,冈比西斯过去的一个王妃发现新皇帝没有耳朵。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大臣欧塔涅斯。欧塔涅斯马上断定新皇帝不是巴尔迪亚,而是僧侣高墨达。因为在居鲁士当皇帝时,这个高墨达由于过失被居鲁士下令割去了双耳。欧塔涅斯马上把真情告诉了另外的六名波斯贵族。他们决定也发动一次政变,杀死高墨达,夺回政权。

这七位大臣先是派人在首都到处散布消息,说新皇帝不是真正的巴尔迪亚,而是高墨达。没几天,假巴尔迪亚的故事便在京城传开了。高墨达发现真相败露,惊慌失措,马上逃到米底的一个地方,最后被欧塔涅斯等人杀死。

高墨达死后,谁来当新皇帝呢?这七个大臣各不相让,都认为应该由自己当,争得不亦乐乎。最后,欧塔涅斯对其他人说:“我宣布退出。我只要求一点,今后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确保我的安全。”少了一个竞争者,其余六人当然同意,但是由谁当皇帝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有点可笑的办法:第二天早晨,六人骑马在郊外集合,看谁的马先嘶叫起来,谁就来当这个皇帝。这六个人中有个叫大流士的,脑子比较灵活,他在头一天晚上把马夫找来,耳语了一番。第二天出城集合的时候,他的马不知何故,躁动不安,仰天长嘶。这难道是天意吗?其余五人只得翻身下马,跪倒在地,一致承认大流士为王。就这样,大流士当上了波斯帝国的君主。

实情是大流士的马夫故意使了个花招,临行之前把手伸入自己所骑母马的阴部,到了城外集合地点时,他假装抚摸大流士所骑的公马,大流士的马闻到母马的气味,所以长鸣不止。

大流士当上皇帝之后,费了很大的劲儿,平定了国内的叛乱。

公元前520年9月,大流士功成名就,踌躇满志,并巡行各地。为了吹捧自己,在他巡行到爱克巴坦那附近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时,让人在村旁的悬崖峭壁下留下了有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这个铭文的上半部分是浮雕,浮雕上的大流士身罩披肩,气宇轩昂,圆睁双眼,目视前方。左脚踏着倒在地上的高墨达,右手指向波斯人崇拜的光明与幸福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八名被绳索绑缚着脖颈的叛乱首领被雕刻得很矮小,与高大伟岸的大流士形成鲜明对照。浮雕的下半部是用古波斯、埃及、阿卡德语三种楔形文字写成的铭文,上面写着:

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叙斯塔斯帕之子,阿尔沙马之孙,阿黑美尼德……按阿胡拉·马兹达的意旨,我是国王。

大流士认为居鲁士和冈比西斯时代的宫廷缺乏规矩。自从当了皇帝之后,他便制定了一整套森严的宫廷规矩。在上朝时,大流士头戴闪闪发光的金王冠,身穿绛红色的长袍,腰系金丝腰带,手握黄金“权杖”,高坐在金阶之上。身后则站着大群高擎羽扇和大伞的随从和侍卫。大臣要跪在地上朝见,在他和大臣之间还要用帷幕隔开,因为大臣的呼吸会亵渎君主。

大流士宫内的各种杂役人员有1.5万,他还建立了一支有1.2万人的卫队,称为“不死队”,因为他们的人数永远不变,随时有预备队可以补缺。

为了防止出现叛乱,大流士又把全国分成许多军区,军区的长官只对他一个人负责,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

大流士日常的饮食极为讲究。当上皇帝之后,他便只喝故乡的水。因此每天都要派许多人用专门的银筒,把他故乡的水运来。即使在他出游各地时也不例外。

大流士特别喜欢吃爱琴海产的鲜鱼。为了及时把鲜鱼送到宫中,他下令修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长的驿道,称为“王道”。这条驿道全线设有100多个驿站,沿路驿站的信差,就用接力的方法,快马加鞭地把鲜鱼送到宫中。从爱琴海到大流士的宫中,如果步行需要几十天的路程,但由于有了这条驿道,信使三天就可以到达。希腊人羡慕地说:“波斯王住在巴比伦,爱琴海鲜鱼进宫廷。”

当然,修筑这条驿道也使波斯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条路在我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便成了丝绸之路的东段。此外,大流士还下令挖了一条由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这条运河就是现代苏伊士运河的前身。

由于波斯的交通发达,沿途又有士兵保护商旅行人免遭抢劫,波斯和印度以及地中海各国的贸易很快便发展起来。据说,水稻和孔雀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印度传入波斯的。

大流士即位后,便将各行省的贡赋固定下来,并统一了度量衡。他还下令铸造和使用金币。金币的正面是他本人的头像,反面是一个弓箭手,这种金币叫作“大流克”。现在,这种钱币成为古币收藏家眼中的珍品。为了享受,大流士还调集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地的大批能工巧匠,为他建造宏伟的王宫。

后世的历史学家把大流士的这些做法称为“大流士改革”。

公元前500年,大流士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在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松战役中,波斯军队被希腊人打得大败。10年后,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再次远征希腊又惨败而归。从此,波斯帝国逐渐衰落。

波斯帝国的影响

波斯帝国是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境内各地区之间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又没有严密的政治组织,所以表面上统一,实际上隐藏着许多分裂因素。在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不仅有权势大小之分,而且有内外之别。波斯贵族享有各种特权,而其他民族的贵族却处于二等公民状态,因此矛盾重重。而奴隶主与奴隶、穷人的矛盾更加尖锐,奴隶暴动、贫民起义不断发生。由大流士一世及其后继者发动的希波战争,历时半个世纪,结果波斯大败,元气受损。战争期间,被征服地区不断掀起反抗斗争,尖锐复杂的各种矛盾使帝国日趋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东侵,处在危亡之中的波斯帝国节节溃败。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在战败逃亡中被杀,延续两百多年的波斯帝国至此灭亡。这样,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也就宣告终结。

波斯帝国的兴起,在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这一地区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洲际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段。它不仅在规模上比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大得多,而且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维系和管理帝国的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所承袭。因此,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从首陀罗到婆罗门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和中国、埃及、巴比伦并称为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种姓制有着一定的关系。

印度的名称源于印度河。中国汉代史籍译作“身毒”或“天竺”,直到唐代才改译为“印度”。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印度河谷先后发现几个古代城市遗址,著名的有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因此统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至前2000年代中叶。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

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拥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他们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

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在婆罗门的经典《吠陀》中,婆罗门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婆罗门僧侣还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即降为较低种姓。因此,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奴隶来说,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遵守奴隶主阶级制定的“达磨”,即所谓的“法”,以免加重来生的灾难。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

摩奴法典首先确认婆罗门是人世间一切的主宰,而首陀罗只能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劳役。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不能对高级种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罗门和刹帝利则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为了镇压低级种姓吠舍、首陀罗的反抗,摩奴法典还规定了许多残酷的刑罚。比如,低级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比如,动手的要斩断手,动脚的要斩断脚。

同类推荐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霸明

    霸明

    胡惟庸急匆匆奔了进来,气急败坏道:“郭晓聪,你三个老婆,还要与我的女儿吊膀子,我要到皇上那儿告你去。”朱元璋从屏风后转出,拍拍胡惟庸的肩膀:“郭爱卿是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朕正准备招他做驸马,你不要和朕争哦。”郭晓聪勉为其难挠挠脑袋:“臣的府邸太过狭窄,只怕委屈了公主。”;朱元璋笑眯眯指着胡惟庸:“听说他新盖了一座大宅子,你即可带人抄了他的家,宅子就赏你了。”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大水浒传

    大水浒传

    波澜壮阔的水浒英雄好汉的新释兴亡录,全新塑造情节与人物
  • 浑球太子当霸主

    浑球太子当霸主

    浑球?还是混球?堂堂一国之太子怎么可能是浑球?请你不要用你那永恒不变的有色眼光来看待分秒都在变化的人和物,而且我也会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少年了。如今的我不是浑球,而是一国之太子,将来还是一国之君主,甚至是……大陆的霸主!
热门推荐
  • 宫是心妃

    宫是心妃

    大学生校花墨言华丽丽地穿越到了一个莫名的朝代,还意外地成为了一个家族的5小姐
  • 通天封神记

    通天封神记

    自盘古开天以来,天地混沌,万物生息。宇宙衍生为万千,星系衍生为亿万,星球不计其数,但因轮回未定,多数星球为死气沉沉,并无生命气息,幸运的是在这亿万星球中,有一个星球得天地之灵气,得以滋生万物,其万物又分轮回,轮回之中,妖魔乱生,万物以得道升天为荣,以修仙成神为终!日月轮回,峰回路转,世事沧桑,万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万物众生,在演化期间分支成了神、仙、道、人、魔、鬼、怪七世轮回!其中神为至上,怪为至下,人为中庸!
  • 这是一个末世

    这是一个末世

    疯狂生物学家想促使人类进化,研究出硬又黑病毒,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等等
  • 重生之嫡女凤仪

    重生之嫡女凤仪

    【文未完,勿点勿收!】她吞金自杀,只因这一世过得太坎坷波折,连最后的希望也没了。谁知竟能重生,还重生在最想守护的人身体里面,这一世,且看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鬟怎么玩转世界!姨娘、庶姐、皇妃又如何!【会更新,看心情,不留遗憾而已】
  • 逐巅传

    逐巅传

    一次有意的意外,为了探索昔日的历史和力量......传送到了一个未知,令人热血澎湃,至尊争雄的修仙世界......为了生存,纵然有千万对手,决出一片世界,直至巅峰......
  •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的惊人能力、新生儿天生的运动本领、0~3岁婴幼儿的各类发育规律、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与教育方法等内容。
  • 幻想癔症

    幻想癔症

    爱源于欺骗却毁于真诚。或许多年以后,我将成为刻在你心骨之间的痛症。随着冗余的光阴渐渐消失于晴朗。最后幻想成癔症。
  • 残月落:追妻之路何其漫长

    残月落:追妻之路何其漫长

    “落落,今天天气甚好,只是有些烦躁了,我来帮你脱下外衫,平息一下你心中的烦躁。”某男敞着胸怀,伸手打算把那女子的衣服脱掉,那女子不动如山,不吭声,女子不点头答应,男子不敢脱。“落落,你看今天月色正好,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才对?”那女子还是沉默。“落落~你倒是说句话啊!”某男用哀怨的且欲求不满的眼神控诉着那女子……终于,女子禁不住美色的诱惑,确切的说是禁不住那哀怨的眼神,于是乎,在某男急切的眼神下点了点头,甚是无可奈何,男子眼睛一亮,猛地扑了上去……终成正果~!
  • 荔镜记荔枝记

    荔镜记荔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在胸口的玫瑰

    落在胸口的玫瑰

    “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