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700000061

第61章 林奇的智慧法则六:信息优势 (1)

办公室投资者的劣势

林奇总是喜欢拿机构投资者作为讥讽的对象,因为他认为机构投资者就像动物园饲养的老虎,已经失去了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其运动和觅食技能严重退化。专业投资者是社会分工的一种表现,但也是所有职业里面最让人觉得徒有其名的一个。投资涉及的东西太多,但是专业投资者却想用一些二次信息来把握最复杂的对象。办公室好比牢笼,能够让老虎变成病猫。

林奇认为华尔街和基金业的潜规则让专业投资者的长处无法充分表现,只有那些特立独行的投资者才能取得令人称道的表现,而这类投资者真的是凤毛麟角,相当稀有,几十年来也就是那么几位,比如巴菲特、索罗斯、吉姆·罗杰斯、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和肯尼斯·费雪、威廉·欧奈尔等。除了这些巨人之外,剩下的就是侏儒,事实上他们确实因为办公室的禁锢而变得“发育不良”,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和杂志,倾听所有金融和经济专家的语言,然后跟着大家一起作决策,这群人真算得上是行尸走肉的家伙。但是普罗大众却非常尊敬他们,支付给他们高额的管理费用,而这个费用通常不会与业绩挂钩。林奇认为在投资行业这个最需要年轻和创造精神的地方却几乎看不到青年人,在华尔街绝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那些中年男人,这些人抱着混世哲学,戴着各种头衔行走于金融世界。林奇认为这些基金管理者缺乏青年的创新以及老年的睿智,所以往往习惯于追随群体采取行动,往往根据眼前的事实采取行动。

办公室里的投资者除了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弱点,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劣势,这就是信息劣势。林奇的智慧具体表现为六个法则,我们第一次将它们归纳出来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此前很多书籍包括林奇自己的投资著作都闪现了其中的某几个智慧法则,但是没有人将他们彻底而完整地说明,在本书里面我们要完成这项工作。所以,这里我们要从“信息优势”法则的角度来分析办公室里的投资者为什么如此滞后于业余投资者的直觉。林奇打趣地说:专业投资者先天就与大牛股绝缘。我们来看看林奇这样说的依据。

在现行的基金管理规则之下,很多投资者都依靠别人来完成思考,所以市场中流动的信息是高度同质化的,没有人能够领先于别人发现机会,所有的市场上盛传的机会已经不是机会了。市场效率论者认为当今证券市场的高度竞争化使得那些依靠先知先觉的信息获得a收益的投资者不复存在。其实,这个看法只对了一半,现在的证券市场确实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场所,但是身处这个竞技场的人们大多具有依赖心理,所以一个看似竞争者众多的市场,其实只有有限的几种信息在竞争。如果能够独立于这些信息和流行观点之外进行挖掘和分析,则我们可以具有信息优势,从而获取所谓的a收益。

在别人盲目跟随的时候,去开辟新的道路总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首先在观念上就认为自己比不过别人,比不过专业投资者,在行动上表现为迟疑和懒惰。专业投资者依靠二次信息来发掘好的投资对象,而且大量的专业投资者都是这样做的,他们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同样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书面信息进行分析,由于他们同样的努力,所以得到的分析结论几乎一样,这也注定了他们无法超越同仁和市场。林奇称这种现象为华尔街的滞后效应。这一效应表明由于专业投资者在二手信息上进行雷同的思考所以不能获得超乎同仁的信息优势,同时也表明业余投资者却因为接触一手信息而具有超乎专业投资者的信息优势。

林奇以极限公司作为例子进行说明。1969年极限公司公开上市的时候,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不知道这家公司,那些控制媒体的分析师们更不知道这家公司,所以整个主流市场都不知晓一家超级牛股出现了。一直到1974年,才有两位分析师跟踪这家公司,而这两位分析师都是女性,都是因为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这家公司。其中一位分析师是在机场购物中心闲逛的时候发现这家公司的,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家诞生超级大牛股的优质公司,于是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年之后,一家不知名的基金购买这只股票,此时极限公司已经开设了100多家服饰专卖店。又过了4年,另外两家机构投资者介入这只股票。

从1979年起该公司的股价从0.5美元上涨到1983年的9美元,但是在此期间也只有6位分析师关注它。到了1985年,分析师们开始竞相推荐这一股票,专业投资者也疯狂买进这只股票,此时股价上涨到52美元附近。这个故事演绎了信息优势的含义,同时也呈现了机构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上的劣势。专业投资者看似掌握了大量的精确数据,但是这些数据都是二手的和滞后的,而业余投资者看似只知道一些粗略的直观现状,但是这些信息却是第一手的和及时的。华尔街的专业人士往往都会往热门股票上凑,所以那些惹人眼球的公司往往引来大量的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但是,林奇认为这些家伙并没有真正领先于投资大众,这些人患有“办公室综合征”,这使得他们通常落后于常识投资者。

精密的预测往往输给普通的常识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倾向于硬科学化,而金融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无论经济学还是金融学在解释有关投资现象时总是比预测时做得更好。现在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无论多美好的经济预测和股市预测在市场实际走势面前都一文不值,毫无可信度。人类有作预测的天性,但是却往往没有相应的本领,只有少数智者知道规避这一缺陷,所以提出了“能力范围”法则。这一法则强调凡事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操作。巴菲特和林奇承认自己不能对股市和宏观经济的走势给出有效的判断,至少短期内是这样,而索罗斯则干脆将人类看做是天生存在认知缺陷的生物。

我们在投资中经常发现一个现象:赔钱的交易者总是喜欢预测,而且往往相当自信,而真正持续赚钱的交易者却忌讳所谓的预测,非常坦诚地认为自己没有这个本领去预测市场;市场中的那些大师往往反对预测,而那些菜鸟们却踊跃于预测。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回归最为朴实的道理,需要再次温习那些常识,斯蒂芬·科维重新温习了富兰克林开创的道德原则,他将人际交往由卡耐基的外在雕饰重新引导到正规上来,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科维,让那些醉心于伪装技巧的人们重新认识到原本那些朴实的道德法则。在投资界也是一样,诚实对待自己比任何看似复杂而高超的技巧都更为管用。投资中的诚实表现为承认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才是发扬自己的长处。林奇认为常识包括对个人德行的再认识,因为这些道德原则我们很早就已经知晓。我们醉心于精密的市场预测往往就是由于自负、无知和贪婪等违背德行的品质导致的。林奇认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投资者应该具备一些我们从小熟知的品德:独立,耐性,谦虚,灵活,勤奋,坦诚,敢于认错,敢于坚持经过事实证明的看法。

林奇作为投资界的泰斗级人物,与物理界的爱因斯坦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法,他们都认为最优秀的人不是最高的那一小部分人,也不是智商最差的那一小部分人,而是位于两者之间的那部分人。林奇认为那些沉迷于抽象数字的专业人士往往被市场的实际走向所嘲笑。一个真正成功的股票投资者需要有能力在不完全信息下抵抗群体压力作出独立的决策。绝大多数的证券交易者都会在下判断的时候过于自信,在交易后极其不自信。这就好比赌徒一样,在下注的时候他们往往不假思量就认为自己能够算准牌局,但是一下注之后他们反而担心起来。每个交易者都有预测的喜好和盲目的自信,但是只有少数具有健全常识的投资者能够抵御这一诱惑。

这些所谓的预测往往都是盲目的乐观或者盲目的悲观,在市场上涨的时候,交易者一方面受到市场目前涨势的影响,一方面受到周围交易者情绪的影响,往往会作出继续上涨的预测,而下跌时候则会作出继续下跌的预测。而另外一些人则自命为逆向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并没根据价值投资的原则,而是盲目地反对主流,这类投资者看似独立,实际也是屈从于人类自大的天性。林奇认为那些肤浅的逆向投资者总是在别人左转的时候右转,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市场的运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未必这么明显地违背大众的预期,而且这类所谓的逆向投资者几乎等待大众都开始接受逆向投资时才实施这类操作。当大多数人都在进行所谓的逆向操作的时候,这类操作还能被称为逆向操作么?林奇为真正的逆向操作者下了一个定义:这类投资者会耐心等待市场的狂躁冷却下来,接着才在那些失去大众关注的个股上建立仓位,这类投资者并不会与大众热情对着干。从林奇的定义可以看出,所谓的逆向投资者并不是方向上完全与大众相反,而是在热情上与大众相反,大众关注的股票往往引不起逆向投资者的重视。

同类推荐
  • 大单品品牌:重新定义中国品牌模式

    大单品品牌:重新定义中国品牌模式

    未来十年,中国市场将出现两股潮流,一是中大型企业从传统的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研发、设计、品牌、商业模式)的向上游升级的潮流;二是大批中小企业,仍然是依靠资源驱动和机会驱动,依靠产业链中下游特别是产品和渠道环节的努力,奠定企业实力基础的潮流。这个二流合一的现象,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长期存在。它将是中国经济未来若干年的主流现象。中国从此将进入大单品制胜的时代!
  • 卓越绩效管理:通向卓越经营的务实之路

    卓越绩效管理:通向卓越经营的务实之路

    本教材从卓越绩效管理概念、卓越绩效管理思想、卓越绩效评价以及卓越绩效管理案例与实施等四个方面,讨论分析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产生发展、评价与实施。
  • 北大清华最佳CEO讲座:最有价值的十堂管理课

    北大清华最佳CEO讲座:最有价值的十堂管理课

    执行就是一切,公司中最强大的执行力是克服一切管理困难的利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细节决定成败,不注重小节,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取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通过剖析海底捞、海景花园酒店、天目湖宾馆等优秀餐饮酒店企业精深的服务模式和鲜活的服务技巧,揭示了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的两大核心:一是服务好内部员工,因为员工用心是顾客满意的前提,感动员工才能感动顾客;二是服务好外部顾客,因为顾客是你的衣食父母,留住顾客就是留住的利润。
  • 集团公司文化

    集团公司文化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研究顺应了当前企业重组兼并、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大潮。2004年4月,作者先后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由山东省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部工会联合发起的企业文化经济论坛;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通过这两次会议,作者深切感受到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再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许多集团公司的要求,笔者于2004年2月出版了由中央电视台二套摄制、由中国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系列光盘。
热门推荐
  • 东皋录

    东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流小道士

    风流小道士

    闯妖都,战鬼城。绝色的美眉都在我怀中。周道扬一个身世未解的少年,自小就跟俩老头长在深山中。潜心修道,虽然道法精湛。可惜定力总是不足。一天被师傅交给了个重大的任务,就下山了。这样风流的小道士来到了,这样花花露大腿的世界。他该如何抉择呢?是坚守道心,还是随性而为?
  • 黑暗记忆:音乐公主的不良少年

    黑暗记忆:音乐公主的不良少年

    她,表面是光鲜亮丽的大小姐,实则是一个背负着黑暗记忆的少女他,是一个放荡不羁,潇洒无比的混血王子当他遇见她,是怎样的爱恋,又是怎样的结果?“我李嘉图终有一天,会让你再次踏上舞台,没有任何恐惧,有的只是快乐,放心把你交给我吧!”他大言不惭的看着她,认真的说道“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吧...”她转身离去,嘴角却是一抹微笑不良少年的他遇见音乐天赋如此之好的她,两人就这么沦陷了...
  • 惑世国师

    惑世国师

    世有“北有拂景既倾城,南谓九卿可惑世”一说。男生女相,妖媚惑主,喜好男风,手段狠戾世间男儿皆不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造福百姓,运筹帷幄千古一卦知天下。这是大祁国师墨九卿。却无人知,这祸国殃民的一朝国师,竟是女儿身!皇帝宠信,奸臣算计,政局诡谲,身份成谜。且看她一异世孤魂如何在这如画江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神秘老公喂不饱:男人,请离婚

    神秘老公喂不饱:男人,请离婚

    一夜醉迷离,她不小心睡了一个带着狐狸面具的男人。她一个过肩摔把人家扔了,之后潇洒落跑,他却一睡成瘾,缠上了她的身。三个月后,她的寡母苦苦支撑家族企业,不幸遭遇财务危机,他趁火打劫:“跟我去扯证,我保证让你和咱妈数钱数到手抽。。”婚后。“宝贝儿,陪我睡一晚,我帮你虐惨厉贱人和相关渣渣......”“……”“陪我两晚,我帮你毁了厉氏家族。”“……”“陪我三晚,我……”“混蛋,有种你告诉我你到底是谁,老娘我天天陪你睡!!!”PS:男女主身心干净1V1,结局HE
  • 八面玲珑邱平安

    八面玲珑邱平安

    冥界异次元少女和一只小火狐的人间旅程“小贤,你是火狐,那你就烧火吧,让大娘也能轻松些。”平安指着一个半大的男娃说“我可是高贵的三尾火狐,你让我烧火?”小贤白白嫩嫩的脸蛋,鼓着脸颊,一副生气的样子“小贤,今天天气不大好,你把那些衣服都烤干了吧,我明天要穿的哦。”平安指着那些堆成小山的衣服“你又不是没衣服穿。”小贤咆哮了。。。。。“还吃不吃豆沙包了?”某女威胁的说“哎呀我又没说不烤。”小贤一脸讨好的看着平安
  •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以纵横捭阖的笔法,书写了宋朝三百年波澜壮阔而又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历史。有对宋朝高度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的褒扬,也有对其军事、外交败笔的解读、抨击,更有对大宋民富国弱的历史吊诡的深思。
  • 神河天国

    神河天国

    在空间的节枝,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神的空间,空间的中心有一个神河星系。万神朝宗,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 超纨绔狂少

    超纨绔狂少

    一个异界的神秘少年从帝墓里诡异地来到现代都市,本想当个低调的纨绔狂少过段平凡的都市生活,却不料被爷爷威逼送入了有铁血之称的皇警军校。“爷爷,阴阳传人不是在花都大学吗?”“爷爷掐指神算出现了点误差,阴阳传人最可能在皇警军校。”“爷爷你这是公报私仇,故意让我跟一群大男人一起——”“孙子啊,别那么颓丧。皇警军校也是有女警的。”少年为了解决夏家的灭顶之灾,含着泪告别花都大学,去了皇警军校寻找阴阳传人,一段血和泪的军校之旅从此开始……
  •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